新闻频道国际要闻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马肉事件”拷问欧洲食品安全

发布时间:2013-03-04 09:56:23    作者:李险峰综合报道    来源:中保网·中国保险报
2月15日,荷兰食品和消费品安全检测机构检测员对肉制品进行检测。在欧洲发生了以马肉冒充牛肉的事件,波及国家达16个之多。消费者人心惶惶,管理层紧急调查。 CFP/图

     1月,瑞典、英国和法国在部分牛肉制品中发现了马肉,德国也宣布发现疑似此类“挂牛头卖马肉”的情况。此外,爱尔兰、荷兰、罗马尼亚等多个欧洲国家卷入丑闻中,引发消费者反感。据捷克执法部门2月25日通报,捷克境内宜家门店在抽检中查出猪肉丸和牛肉丸含马肉成分,促使这家全球家具零售巨头在14个欧洲国家的门店立即召回问题肉丸。根据捷克当局的通报,发现马肉成分的产品为1公斤包装肉丸,在瑞典生产,海运至捷克的宜家门店出售。

     宜家公司主要从事家具零售业务,并在部分欧洲国家经营经济连锁酒店和出售瑞典传统食品,包括肉丸。

     宜家公司数小时后发表声明,宣布召回包括瑞典在内的在14个国家出售的此类包装肉丸。发言人于尔娃·芒努松说,肉丸中马肉含量有待进一步检测,现阶段没有证据显示其他包装的肉丸同样含马肉。

     欧洲采取紧急行动

     在瑞典,欧洲冷冻食品供应商芬德斯公司宣布自2月8日起召回该国市场上的多款牛肉产品,原因是其中掺杂高含量马肉。瑞典食品局已将芬德斯牌牛肉产品掺假事件通报警方,并着手加强源头控制。

     法国政府2月11日召开相关部门与农业食品加工行业联席会议。法国经济、财政和外贸部会后宣布,从即日起加强对鱼和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反欺诈监督检查工作。法国总统奥朗德当天也表示,法国政府将根据调查结果采取行政甚至司法措施,严惩此类“令人无法接受的行为”。

     法国农业部2月11日还宣布,法英两国政府决定在欧盟层面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挂牛肉卖马肉”事件。欧盟轮值主席国爱尔兰随后发表声明说,有关会议将于13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在欧盟层面讨论将采取的必要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法国竞争、消费者事务与反欺诈总局2月11日搜查了卷入这一事件的两家法国企业可米吉尔和斯潘盖罗的总部。

     2月13日,欧盟委员会官员说,欧盟正拟订方案,要求所有成员国对加工牛肉开展脱氧核糖核酸(DNA)抽检,以消除“马肉风波”忧虑,恢复消费者信心。

     目前,英国政府和警方也已介入英国的“挂牛肉卖马肉”事件。

     荷兰食品和消费品安全局也宣布展开调查,以确定荷兰境内是否也出售了掺杂马肉和猪肉的牛肉制品。

     罪魁祸首尚难确定

     “挂牛肉卖马肉”事件曝光后,爱尔兰食品安全监督机构对市面上销售的牛肉汉堡和牛肉馅饼进行了抽样检验,发现牛肉中掺杂了马肉和猪肉的成分。随后,英国也发现欧洲冷冻食品企业芬德斯的牛肉制品内含有马肉。法国、英国、瑞典和比利时多家超市宣布将涉事企业产品下架。

     初步调查表明,这一事件中的马肉被怀疑最初来自罗马尼亚两家屠宰场,中间经塞浦路斯和荷兰两家经销商倒手,卖给法国斯潘盖罗公司,最后转卖给可米吉尔,加工成各种冷冻面、肠、饼,并贴上各种标签销往欧洲16个国家的各大超市销售。

     截至目前,这条食品加工链上的企业都没有公开宣布承担责任,并都将责任推向上游企业。斯潘盖罗公司2月11日发表声明说,该公司严格遵守欧盟法律法规,为客户购买并转售标有“牛肉”的产品。该公司将密切配合政府调查,同时将针对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遭受到的“不公待遇”向司法机构提起没有明确被告的公诉。芬德斯公司也表示会采取类似司法程序。

     加强产品标识监控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弗雷德里克·樊尚表示,从性质上来说,“挂牛肉卖马肉”事件是一起商品没有贴上正确标识的事件,并非一起涉及食品安全的公共卫生危机。欧盟只有在发生食品卫生安全危机时才进行干预。除此之外,这一事件将由成员国政府全权处理。他强调,欧盟境内的食品供应链都具有溯源性,反向调查将有助于查清食品的最终来源,但调查需要一些时间。

     法国食品加工业协会主席让-勒内·比松说,欧洲在疯牛病事件之后建立了全球最先进的食品加工链溯源体系,这一体系并不会因为这起“挂牛肉卖马肉”事件而遭到质疑,但这一系统的某些监控环节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

     法国农业部长勒福尔表示,法国将推动欧盟出台更为严格的商品标识措施,欧盟委员会有可能在2013年年底之前公布一份相关报告。

     马肉事件曝光后,民众的反应普遍比较震惊。马肉可食用,但是从文化上来说,马和狗对于很多欧洲人来说是比较亲近的宠物,所以一开始民众从心理上难以接受。随后,部分马肉被检测出含有不允许在食物中出现的止痛药物苯基丁氮酮,即保泰松,这个问题立即上升到食品安全的层面来讨论。现在大家都表现出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也在反思为什么大型的超市和食品公司难以提供安全的食品。马肉事件主要是对消费者心理上的打击。实际上,跟美国相比,欧洲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心理跟中国一样,都很敏感。一直以来,欧盟的食品管理都很严格。这种事件发生,消费者会觉得原来这个管理体系还是有许多漏洞,所以很愤怒。

     这并不是欧洲第一次爆发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2011年发生的德国毒黄瓜事件至今还未查明原委。笔者认为这起事件与其说是安全监管的问题,不如说是现在食品工业化生产方式的问题。一个工厂生产出的原料被再次、再再次地加工,整个过程太冗长,难以追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当然,欧洲的食品安全监管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完善和严格,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企业的自律和严厉的惩罚机制。

     食品是生产者生产出来的,无论监管体系怎么严密,都不可能完全杜绝食品事故的发生。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后处理”,就是在事件发生后追究发生的原因,对故意违规或者疏忽造成的事故进行处理,以促使当事人与其他人遵守规范。

     这个事件即使是有厂家故意把低价肉掺杂到高价肉中,也只是个别厂家的违规行为,它涉及商业欺诈,但不影响食品安全,而且事件也在当前监管体系下被发现和处理了。

     食品的供应链太长,消费者购买的食品被层层加工,而每一步加工都可能在不同的工厂、不同的国家,导致难以控制每一个生产环节,也难以追溯责任。

     欧洲民众都在反思这种长距离的、分散的农产品采购、加工方式和工业化的食品生产体系是不是真的可持续,是不是真的安全,是不是对生产者、消费者、监管者都有利。在“马肉事件”曝光之后,倡导本地农业和支持本地中小型农户的声音越来越多,而英国全国已有很多有机农夫市集正在为生产者与消费者创造直接沟通和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