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今日头条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政策性农险:农民难保成本

发布时间:2013-12-04 08:22:03    作者:杜亮 黄明明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下篇:要广度还是要深度

刚承保,就面临大面积赔付,对保险公司来讲,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坏在摊薄了公司承保利润,如果受灾情况严重,甚至要面对当年承保亏损;好在灾害对农民是一次活生生的风险教育,让农民对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有了切身的认识,对今后推广农业保险有利。

不过,理想丰满,现实骨感。11月7日,当《中国保险报》记者到富平中航安盟以及受灾农户家中了解情况时,听到最多的声音已不是夸赞农险如何如何好,而是抱怨赔偿标准低、理赔操作程序复杂。这两条意见在富平中航安盟的汇报材料里也被如实载入。

“一户才赔几十元钱,还不够木囊(麻烦)的。”刘集镇的翟镇长直抒胸臆。

“赔得太少,农民觉得没意思。”齐村镇的党镇长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在富平县淡村镇南社管区解放村会计赵怀平家里,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给记者讲的也是类似的话。

几位村民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按照政策性农险“低保障、广覆盖”的要求,每亩玉米的保额被定在了280元。根据保险合同规定,玉米在不同的生长期(从分蘖期、抽穗期到成熟期),赔付的最高标准是不一样的。分蘖期按保额的40%赔付,抽穗期是70%,成熟期才是100%。这次风灾发生在抽雄期,那么先乘以70%;然后看实际受灾程度,这次风灾每亩玉米损失率大概在30%-50%(30%以上才起赔),于是再乘以50%;还有10%的免赔额,再乘以90%,最后计算下来每亩最多赔偿88元。不少农户刚刚够减产30%的起赔点,也就赔52元。

“玉米价格算1元/斤,亩产1000斤。每亩减产三四百元,才赔52元。就是绝收,最多也只能赔280元。而一亩地的成本,种子、化肥、浇地、农药这几大项加起来就要五六百元。”村民李宏庆说,“赔的钱远远不能覆盖成本。”

政策性保险的初衷是保成本,但现实的理赔标准难以让农民释怀。

再从保费这一端看,目前政策性玉米保险执行的是7%的费率,保费由各级财政和农民共同承担。其中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是40%,省财政补贴25%,市县财政补贴10%,农民自缴比例只有25%,算下来一亩地只需缴纳4.9元保费。看起来挺划算,但是农民算的经济账不是这样。“如果自缴保费能提高到10元,同时把保障额度也提高1倍,我们也愿意。”李宏庆说。

但这只是农民一厢情愿的想法。对政策性农险来说,费率不变,如果保额提高,意味着财政要增加补贴。农险专家指出,目前中央财政40%的比例补贴是敞开的,地方财政能补多少,中央财政就能按比例配多少。所以保额高低实际上取决于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和预算安排。

据业内人士透露,陕西省级财政2013年给政策农险补贴划定的盘子是1.2亿元。也就是说,保费撑死能做到4亿元。在这种限定条件下,继续扩大保障范围还是提高单位面积保障程度,无论对于地方政府,还是对于保险公司,都是一个颇为艰难的权衡。毕竟这两年,目睹农业保险发展的大好形势,力图分食这块市场的保险主体越来越多。

不论扩面还是做点,回到农民的根本需求,提高保障程度是未来农险发展的大势所趋。据了解,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今年开始把平原水浇地玉米、小麦的每亩保额提高到600元,这样可以基本上覆盖农民的物化成本。中航安盟则开始尝试玉米产量保险,将每亩保额定为840元,已经很接近玉米的实际产值,而费率却只有5%。该公司在杨凌农业示范区启动的玉米产量保险试点,目前已有10924户玉米种植户投保,承保玉米39110亩,实现保费收入164.26万元,其中农户自缴保费为19.16万元。

“把保额定在840元,也是经过精算的。定低了,农民觉得没意思;定得太高,可能会出现农民逆选择的道德风险。”中航安盟有关人士表示,“如果保险公司保全部产值,理论上讲谁还去好好种地?”

“低保障、广覆盖”的政策性农险走到今天,或许是应该更多进行经济性和商业性考量的时候了。

据了解,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已在着手研究提高主要粮食作物保障程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