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4年年会”在京举行,今年年会的主题是:“突破难点,推动改革”。与会成员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是金融改革,难点在于如何在坚持改革的同时避免系统性风险。
金融机构可以倒闭破产
国务院参事、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院长夏斌称,新一轮改革关键在于落实,但是当前存在两个突破难点:一是广泛启动改革,如何确保不主动引发难以驾驭的系统性风险;二是改革的部际协调难度非常大。对此,他建议,要坚持改革,但是不要好高骛远,改革要有底线思维,坚持渐进式原则;各项改革方案的提出委托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研究,也可以在社会研究机构中公开招标。
“倒闭破产这样的词太敏感,我们可以用市场出清这样的经济学概念。”夏斌指出,由于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在这轮改革市场出清过程中,金融机构可以倒闭破产,但是要确保基本稳住金融大局,要确保某些金融机构即使倒闭,也不会导致群众对多数金融机构的不信任和挤兑。与金融机构相比,对工商企业、地方融资平台等风险处置,在可控的范围内动作可以大一些,要做好预案,而对金融机构则要谨慎一些。
“针对改革意见难以协调的问题,要尽可能地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夏斌建议,改革方案的提出可以多样化,既可以委托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也可以公开招标,各改革小组也可以聘请组建固定的和临时的专家小组,包括海外专家。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突出矛盾集中在影子银行、房地产、地方债务三个方面,彼此互相联系,解决要靠对当前的利率双轨制并轨,这必然带来市场出清,很多风险就会暴露出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也表示,对金融市场扭曲的校正,可能是下一步经济改革最重要的环节。
稳住银行 其他风险自担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会上表示,计划经济条件下,人财物所有的资源根据计划走,但是在市场条件下,自由资源按照资金组合配置,如果资金效率低,资源配置效率就会低。如果对所有的金融产品都实行刚性兑付,那中国永远不可能有健康的金融市场。应该明确风险责任,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就要求必须有对资金价格的风险定价。而没有违约是不可能出现风险定价的,所以要按市场规则来实现违约,而不是回避它。
在所谓的“大到不能倒”问题上,吴晓灵表示,在中国,应该把银行稳住,而且银行目前还没有出现风险的可能性。
“至于小头和乱的市场应该让投资人承担风险。”吴晓灵指出,各种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资产管理等,这些本来就是直接金融,是一种信托关系,投资人应当自担风险。 “上一届人大通过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其本质就是基金信托法。我认为从信托产品、资产管理产品入手出现违约事件,不会产生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