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加强社会责任建设 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访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徐霆

发布时间:2015-11-17 09:49:36    作者:丁萌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丁萌

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国家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以及“十三五”规划中对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与保险业本身管理风险并提供社会治理方案的属性有相通之处。但具体而言,保险机构应该如何在业务上配合国家绿色经济发展方向的同时把握新机遇,仍然需要探索。日前,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徐霆作为唯一受邀参加的保险业高管,对于保险机构如何配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向《中国保险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保险报》:“十三五”规划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五年规划,请谈谈平安对这个提法的理解?

徐霆: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三五”规划,从战略的高度显示了国家对环境生态保护的重视和执行决心。平安集团与平安产险一贯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与公司经营相结合。

在推动绿色保险方面,平安产险响应政府和企业需求,推出了船舶油污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保企业责任保险等。我国根据加入国际公约要求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要求船舶所有人必须强制投保油污险。平安产险每年为近2000艘船只提供保险服务,保障额度近250亿元。去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首次写入《环境保护法》,平安产险早在2007年就推出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湖南省推行了首个统保业务,并完成了业内首笔赔案。目前,平安产险在全国每年为4000家环保企业提供保险服务,保障额度近50亿元。

在低碳运营方面,平安产险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工具实现,推行远程理赔、远程定损等,协助监管部门,在业内率先推出电子保单、电子发票,共计18项科技化服务手段,仅2014年即减少碳排放量1603吨。

在绿色公益方面,我们每年开展“低碳100”行动,每年由员工、客户参与建造万亩平安林,在全国种植百万棵不同种类的树木,有效地帮助一些地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的改善,助力可持续发展。

《中国保险报》:环保产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家支柱型产业。您认为在这样一个转型过程中保险行业要如何服务产业发展?

徐霆: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且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平安产险已经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

在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方面,平安产险先后承保了港珠澳大桥、三峡、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还承保了国家电网、中海油、中石油等国内大型能源险项目,以及中缅管线、中哈石油等化工项目。未来,平安产险将投入更大的承保能力去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在发挥保险辅助民生保障、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方面,平安产险已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品质量、交通运输、食品安全等领域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对财产损失、人身伤亡的经济补偿作用,推动责任保险参与到相关领域的社会共治、共建工作中。

在发挥保险推动新兴行业发展、提质增信的功能方面,平安产险对法律、会计、评估、审计等行业提供职业责任保险,扶持行业发展;充分发挥保险的资金融通、提高效率功能,在行业内率先推出诉讼财产保全保险,通过保险降低当事人法律成本,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以及行政效率。

《中国保险报》:您如何看待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在服务中小企业时需要实现的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思路创新?

徐霆:我们在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思路创新上有一些做法。

产品创新方面,主要介绍三个例子,希望能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些帮助。第一个是今年财政部、工信部、保监会联合推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保险补偿机制,由中央财政补贴80%,产品目录包含了清洁能源、循环经济领域的装备产品。平安产险作为该险种全国推广的主力,累计为装备企业提供了104亿元保额的保险保障,促进了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企业走向市场,落实“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第二个是25年期光伏组件的能效损失补偿责任保险。在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相关产品要求保险覆盖,这能够帮助国内知名企业走出去。第三是很多地方在推动政银保合作模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服务创新方面,介绍两个例子。首先是帮助企业识别和规避风险。平安产险有一套鹰眼系统(DRS),可以对企业所在地的9种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估,以及主要气象灾害的预警,特别是在台风、雨季能够为企业进行系列风险提示。一旦发生风险,有远程定损、远程理赔终端,帮助企业快速完成理赔,恢复生产。

在模式创新方面,平安产险将与政府、协会、产业园区探索再制造全面合作,着力搭建再制造产业和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为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提供投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如果探索成功,希望此模式能复制到更多的循环经济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