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保险扶贫特刊——补位扶贫篇

定点脱贫

发布时间:2017-02-28 14:12:26    作者:白继开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特约记者 白继开/摄影报道

红义村,隶属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红旗镇,这里还有个当地人习惯沿用至今的名字——郝家营。

“这些年政策好,政府给我们修房砌院墙,看病也不愁,还有定点帮扶的单位给村里条件最差的几户人家盖新房。”

94岁高龄的张桂兰是村里年龄最大的村民,七十多年前,张老太太随家人从张家口逃荒来到这里,那时这里只有十多户人家,如今,这里是个拥有98户人家,常住人口260人的村落。但因郝家营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较差,村民的生产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线以下,摆脱贫困,成了村里几代人的梦想。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政府创造性的将商业保险引入民政医疗救助体系,推行针对低保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补充保险试点,填补了城乡医保意外医疗费用保障的空白,形成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社会爱心救助构成的四重医疗救助机制,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不起病或者不敢看病的问题,村民不再为看病发愁。

同时,当地政府推行定点扶贫,计划用5年的时间,由120个盟直单位定点结对帮扶全盟贫困村,郝家营的帮扶单位落实给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锡林郭勒中心支公司。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华保险锡盟公司扶贫驻村干部多次和支委一班人坐下来分析研究红义村贫困的原因、发展的方向、主要解决的问题等等。


随着养牛的普及,这项产业已成为郝家营与周边村子共同的致富之路。

红义村立地条件差,十年九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仅能勉强维持温饱,种植业不具有发展前景,只能从大力加强养殖业为突破口,2014年,中华保险锡盟公司经过多方筹措,筹集资金25万,经过与当地畜牧多部门探讨,认为西门塔尔牛比较符合当地饲养条件,且生长快、适应能力强、肉乳产量高,为此,公司领导带领村民代表远赴吉林四平伊通县西门塔尔牛繁殖基础,调运回63头基础母牛,贫困户人均1头,通过近3年的发展,目前户均达到3头只,有的甚至发展到4头,每头小牛犊的产值在6000元左右,仅养牛这一项,村民就摆脱了贫困。


大雪过后,帮扶单位的工作人员来到郝家营村查勘村里几处早是危房的茅草屋的状况,面年开春内部装修完成后,先期六户村民将告别住了半个世纪的茅草屋,搬进新居。

中华保险驻村代表在帮助村民脱贫的过程中了解到村子里有12户特困户,大多年老体弱,膝下无依靠,还居住在50年代的茅草屋,让这12户特困户住上干净整洁明亮的新家园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从联系镇里征用土地、房屋设计、到施工队的选定及原材料的购买,中华保险公司多方协调联系。11月10日,一排6户的崭新砖瓦房已经正式落成,屋内设施一俱全,正在做最后的装修。

张桂兰老人是村里的老寿星,在老人看来,虽然村子条件不能跟城里比,但这些年有各种帮扶政策的帮助,很知足。

据中华保险锡盟公司总经理李志军介绍,在帮助特困群众危房改造中,公司在一期工程中投入10.2万元, 2017年继续实施二期工程,2017年底让12户特困群众全部入住新建的“中华幸福园”,让村民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帮扶单位为农户提供的西门塔尔牛已成为大家的经济支柱。


邻村的赵丙花老人是低保户,每月能领到1800元低保金,加上四重医疗救助机制的保障,虽然独居,老人也能踏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