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爽 赵广道
“这两年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价格下调,大家的积极性基本都处于低谷状态。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探索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无疑为我们燃起了种粮的信心。”合肥市人大代表、安徽省瑞年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刚在看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后兴奋地说。
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于2月4日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意见》谋划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确立起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就是其中关键一环,明确提出要“探索开展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从国际经验来看,与物化成本保险相比,完全成本保险包含了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是一种带有准收入性质的保险。而收入保险则是为因自然灾害、价格波动或者二者共同导致农业生产者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提供补偿。与完全成本保险相比,收入保险的保障程度更高。
“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是从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出发,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的功能作用。今年聚焦三大主粮作物,更加侧重保障国计民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位不愿具名的农险监管干部对《中国保险报》记者说。
而对于《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河北经贸大学教授冯文丽表示:“这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选择。”她认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既要顾及小农户的需求,更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高的风险保障,可以针对不同主体不同的种养殖特点、风险偏好及农业保险需求特征,设计不同的农业保险产品,以提高他们的农业保险需求,即对“小散户”提供国家全额补贴保费的巨灾型农业保险,提供基本风险保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多层次的高保障收入型保险。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在解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时表示,“实施振兴乡村战略,必须抓住‘钱、地、人’等关键环节,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其中,解决“钱”的问题,关键是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对此,《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而这方面,保险业其实已有探索。比如,为积极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中国保监会于2017年4月对外宣布,批复同意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扩大支农支小融资业务试点规模,在试点初期5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200亿元。实践证明,支农支小融资体现了普惠金融小额分散的特点,是保险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尝试。
而在资金的直接注入之外,《意见》还提出要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
事实上,“保险+期货”试点已在稳步扩大。比如,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棉花和白糖“保险+期货”试点,以及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和大豆“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等,都已为我国全面开展“保险+期货”试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可复制的模式。
与此同时,另一种模式的探索也已在路上。2017年7月,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支持下,人保财险同永安期货、吉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探索了“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模式。据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农险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项目中,人保财险针对云天化的订单承保价格保险,期货公司进行风险对冲,比如,假设玉米期货价格为1500元/吨,当期货价格下跌至1400元/吨时,保险公司需每吨赔付100元。如果是在传统保险保障模式下,这部分赔付要由再保公司按比例摊回,但在“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模式下,保险公司可向期货公司行权,全部赔款由期货公司以套期收益的形式支付给保险公司,从而有效规避价格波动的系统性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规避基差风险。
而除去上述具体险种外,在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郜延华看来,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各项具体要求来看,保险业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比如,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保险对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农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和产品责任保险对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促进和帮助;乡村污染责任险对于农村生态保护的促进等。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保险业机遇难得,但也任重道远。”接受《中国保险报》采访的人士都谈到了这个类似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