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扶贫干部的心里话】脱贫攻坚 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18-10-16 08:08:17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张红军

时间过得真快,作为全省第七批选派驻村扶贫干部之一,转眼间,我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已一年有余。回首过往经历的点点滴滴,接触众多的人和事,可以说酸甜苦辣,感慨良多。

一、“5+2”“白+黑”的工作模式司空见惯,镇、村干部面临繁多的工作任务确实不易

作为一名从平安人寿选派驻村的干部,我在原单位一直处于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模式,原以为镇、村工作是相对简单、宽松的状态,实则不然,脱贫攻坚已成为当前及以后镇、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我们驻村帮扶的张老家村,是安徽界首市唯一的深度贫困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各级领导又经常到村检查、督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刚刚送走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正在进行“夏季攻势”,又将迎来“秋季攻势”。而且明察暗访、交叉互查、随机抽查、电话抽查、专项测试等应接不暇,产业奖补、危房改造、教育资助、健康扶贫、社保兜底、金融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一项工作接着一项工作,很多工作都体现了“新、多、急”的特点。

镇、村干部忙于应付,疲惫不堪。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村干、专干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电脑基本不会、工作配合执行较差,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质量不佳。在共事的一段时间里,有一位镇干部被派到该村担任代理村书记,由于工作任务在肩,可以说是吃住在村,与村干、专干、驻村工作队及群众打成一片。为了能使该村工作稳步推进,尽快摆脱落后局面,同时还要物色培养新的村书记,这位代理村书记连续几十天未回到在界首市内的家,付出很多,奉献很多,也让我们看到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拿着不高的工资,干着废寝忘食的工作。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基层干部的艰苦付出,才有了农村的稳定和各项政策的落实。

二、扶贫应先“扶志”与“扶智”

越是深入参与到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越是深刻感觉到扶贫应先“扶志”与“扶智”。当前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农村的青壮年都在外打工,通过勤劳致富摆脱了贫困,但也有个别的贫困户思想上懈怠、行为上懒惰,不愿付出劳动,只想依靠政府及社会救济。我们接触的就有一位贫困户,年龄并不算大,但整天喝酒,游手好闲,虽然偶尔打打零工,但是一领到工钱就喝光花光,居家环境脏乱差,还敢动手打其母亲,周边群众都避而远之,上级来入户核查时问其有何困难,他说啥都不缺,就缺个媳妇,能否帮他找个媳妇……像这样的贫困户,缺失勤劳致富的志向,以当贫困户为荣,在农村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目前,有些贫困户因家庭孩子多,导致因学致贫。针对这样的贫困户家庭,国家大力推进智力扶贫工程,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阶段都有教育资助,确保贫困户子女能够得到持续的帮助,提升其受教育程度,用知识武装头脑,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好的基础。我们所在的村就有一部分贫困户子女发愤图强,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求学,通过自身努力考取了中等、高等院校,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实践证明,“扶智”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水平、提升自身技能,才能摆脱贫困在代际的不良传递。

三、百姓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乡风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在不断的入户走访工作中,我们发现,总有一批高龄孤寡老人户,虽然子女不少,但仍生活困难,处于独居状态,而且儿女常年在外打工,不能在身边陪伴,不能尽赡养责任,老人真是病不起、伤不起。有的儿女居住楼房,而老人却住在低矮的危房里,老人生活起居环境较差,生活质量低下,让人感到寒心!“养儿防老”成了一句空话!

相当大部分的老年贫困户由于行动不便、一辈子固有的生活和思维习惯难以改变,使其习惯了目前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房前屋后杂草丛生、院内屋内杂物乱扔、地面垃圾不扫、桌面椅面浮灰一层,帮扶责任人及驻村工作队虽多次入户督促要求,甚至现场帮助打扫,但他们仍难以保持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从而也影响到脱贫攻坚评估验收的过关率。在贫困户中还有一些高龄五保户,年老体弱,本可以入住敬老院享受更有品质的养老生活,但总是难以沟通,只愿在家独居,哪怕房屋矮小凌乱、环境脏乱差、一日三餐需要自己照顾自己,也不愿到敬老院生活,这样的贫困户也是日常工作关注的重点。

说不完、道不完驻村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太多的故事……

当前,已到了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界首市面临着“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的严峻考验。张老家村作为全市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的责任更加重大,村出列、户脱贫的任务更加艰巨,驻村工作队将直面困难,积极参与,与镇、村干部群众一起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为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供职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现为安徽界首市砖集镇张老家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本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请以电子邮件方式传至bxbzhengwen@163.com。投稿时请注明《扶贫干部的心里话征文》,并在稿件结尾附注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