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众生相:理发师带来的改变

发布时间:2019-04-12 09:53:23    作者:黄明明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开栏语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与保险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人斥巨资为自己和家人购买各种各样的保险,有的人在劝说下想买保险最终放弃,有的人从不同行业转入保险行业一干若干年,有的人与保险有了交集又擦肩而过……这些芸芸众生皆有自己的生活和故事,对于保险或者惊鸿一瞥,或者沉浸其中,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众生相》栏目要寻找的就是那些普通人与保险相关的故事。欢迎看官提供故事,也欢迎成为故事的主角。

□黄明明

1999年10月,从广西只身来到北京发展的刘英,正在西单商场内忙碌着品牌服饰的生意。络绎不绝的人流和红红火火的生意,让她感受不到已经到来的凉爽秋意。

2003年,在当年严酷的环境下,客流量急剧减少,由此靠流量来带动的服装店生意一落千丈,这让刘英萌生了改行的想法。生意寥落期间,刘英借此机会去学车考驾照。在同一组的学员中,恰巧有一位保险营销员,经常向刘英介绍两家公司的保险产品,对于之前并不了解保险及产品的刘英来说,听了只是不置可否。富有戏剧性的是,在通过驾考后,刘英也没有购买其推荐的产品,却选择了其中一家保险公司加入其中。

与大多数刚刚入行的人一样,刘英也经历了与家人意见不同、逐渐融合达成一致的几个时期。在进入保险行业之初,刘英的家人并不赞同,特别是其丈夫,反对尤烈。由于是孤身一人来自千里之外的广西,刘英的缘故资源基本等同于没有,在最初的时光里展业显得举步维艰。分析了自己的境况之后,刘英觉得陌生客户是她展业唯一的出路。刘英回忆说,当时在小区门口有一位年轻的发型师,自己一直在他那里剪头发,是老客户也是朋友。当她成为代理人之后,刘英也在剪头发时顺口告诉发型师,自己已经改做保险代理人了。一句话引起了发型师高度的警惕。当刘英进一步开始告诉发型师应该配置什么样的重疾险的时候,发型师的妻子忍不住出面严词予以拒绝。为此,刘英的丈夫都不好意思再去这家理发店理发了。

看似一场无缘的邂逅,却在刘英的坚持与等待中成全。有一次,刘英告诉发型师她为其设计的保障方案,一天只需要花10元钱,能够换来保额10万元的大病保障,这对于理发为生的小本生意人家来说,是多么重要的靠山和根基。这一次,发型师没有拒绝,接受了刘英为他定制的大病保险组合方案。这便是刘英第一位陌生客户,若干年以后她仍然记得清清楚楚,如同昨日。从这件事情中,其实可以看出刘英后来之所以成功的性格优势,那就是不屈不挠、坚忍不拔,且又有足够的等待与耐心。对于她自己认定的事情,肯定会一如既往、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这是大多数成功的保险代理人共同的优点所在。

对于刘英来说,并不是第一单客户开启了她的事业,而正是第一单理赔让她挺起了腰杆。刘英的第一位理赔客户,也正是她的第一位成功签单的小区门口的发型师。在2004年底,保费交了没几个月,这位发型师便在一次检查中确诊自己罹患重疾,需要住院治疗,并有一笔不小的花费。得知情况后,刘英赶忙为他办理理赔事宜,不到一周的时间,10.66万元的理赔支票就送到发型师的手里。

这次理赔成为刘英事业的转折点。这笔理赔款对于她的意义,不仅仅是换来了发型师等客户的认可,更是得到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的认可。“原来保险竟然不是骗人的”。丈夫这样感慨。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有时难免让人浮躁。我们往往会忽视我们自己从事的事业的真正价值。价值,就是保障,为客户提供适合自己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