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记者观察:“负利率”会否蔓延中国?

发布时间:2019-09-18 13:56:32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实习记者 许予朋

8月19日,丹麦第三大银行日德兰银行宣布,将开始向贷款人提供年利率为-0.5%的10年期贴息购房贷款,这是全球金融业首个负利率贴息房贷业务,一时引起众声喧哗。宏观经济进入下行期, 近期的发展显示,全球范围内低利率和负利率再次成为突出问题。考虑到负利率的合理性、有效性与风险性,这种情况的蔓延是否值得国人担忧?

负利率大体可分为负的政策利率、负的存贷款利率以及负的债券利率3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刘英告诉《中国保险报》记者:“负利率最开始出现在2008年次贷危机与2009年欧债危机之后。为挽救疲软的经济,刺激消费与投资,扭转通货紧缩的态势,一些央行开始将存款准备金利率调到负,提升货币的机会成本,以起到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投放的作用。”自2008年以来,瑞典、丹麦、欧元区、瑞士、日本、匈牙利等央行纷纷实行了负利率政策。据刘英介绍,经济不好的一个表现就是流动性不足。正是因为央行为增强市场流动性而出台的“负利率”刺激政策,才使得如今商业银行实行负利率贷款成为可能。日德兰银行房地产经济学家米开勒·豪夫(Mikkel·Hoegh)在外媒采访中表示:“尽管商业银行名义利率为负值,但贷款人需支付的手续费、服务费加起来依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损失。”央行负利率向商业银行负利率的传导机制由此而形成。

相比少见的存贷款负利率,债券收益率为负的现象则更为普遍。自2012年德国第一次发放负利率国债以来,根据德意志银行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中,全球共发出15万亿负利率债券,即全球1/3的债券收益率为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同期到现在,负利率债券在一年之间就已增长两倍。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认为,受到英国是否将无协议脱欧及全球贸易摩擦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全球正在逐渐转变成负利率的环境。

近期,美国前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在就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一事答记者问时称,“国债收益率跌破零将不会受到约束。‘零’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个准绳而已”,似乎在为全球低利率、负利率潮正名。然而在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看来,各国央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只能使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程度加大,至于是否能够成功提振经济,前景则并不乐观。

“负利率是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不能让经济实现平衡的情况下,为了不让经济熄火,提出的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像我们用绳子硬拉一匹马走向河边,至于它是否要喝水,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了。”刘英称。

每当货币政策趋向过紧或过松时,总会驱使人们重新反思起一向被奉为圭臬的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即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负利率的出现,其实也是在稳定经济的过程中,对这种单一的货币政策过度依赖的结果。尽管如格林斯潘所言,“零”只是一个不具任何意义的准绳,但“负”的出现仍旧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且刺激经济的效果仍有待观察,这也为我国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带来一定的警示。就在今年8月份,人民银行刚刚出台新LPR政策,打破银行原有的固化利率下限,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成为“负利率”潮下的一道“清流”。刘英认为:“无论是降息还是降准,中国在政策上的空间是有的。但一旦运用这两种手段,房地产行业将是第一个受益的,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果可能并不大。而运用MLF、SLF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则是让渠道疏通,让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更好的方法。”至于实行“负利率”,基于政策上稳定的空间,刘英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这种可能。


记者观察:“负利率”会否蔓延中国?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9-18

□实习记者 许予朋

8月19日,丹麦第三大银行日德兰银行宣布,将开始向贷款人提供年利率为-0.5%的10年期贴息购房贷款,这是全球金融业首个负利率贴息房贷业务,一时引起众声喧哗。宏观经济进入下行期, 近期的发展显示,全球范围内低利率和负利率再次成为突出问题。考虑到负利率的合理性、有效性与风险性,这种情况的蔓延是否值得国人担忧?

负利率大体可分为负的政策利率、负的存贷款利率以及负的债券利率3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刘英告诉《中国保险报》记者:“负利率最开始出现在2008年次贷危机与2009年欧债危机之后。为挽救疲软的经济,刺激消费与投资,扭转通货紧缩的态势,一些央行开始将存款准备金利率调到负,提升货币的机会成本,以起到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投放的作用。”自2008年以来,瑞典、丹麦、欧元区、瑞士、日本、匈牙利等央行纷纷实行了负利率政策。据刘英介绍,经济不好的一个表现就是流动性不足。正是因为央行为增强市场流动性而出台的“负利率”刺激政策,才使得如今商业银行实行负利率贷款成为可能。日德兰银行房地产经济学家米开勒·豪夫(Mikkel·Hoegh)在外媒采访中表示:“尽管商业银行名义利率为负值,但贷款人需支付的手续费、服务费加起来依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损失。”央行负利率向商业银行负利率的传导机制由此而形成。

相比少见的存贷款负利率,债券收益率为负的现象则更为普遍。自2012年德国第一次发放负利率国债以来,根据德意志银行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中,全球共发出15万亿负利率债券,即全球1/3的债券收益率为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同期到现在,负利率债券在一年之间就已增长两倍。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认为,受到英国是否将无协议脱欧及全球贸易摩擦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全球正在逐渐转变成负利率的环境。

近期,美国前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在就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一事答记者问时称,“国债收益率跌破零将不会受到约束。‘零’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个准绳而已”,似乎在为全球低利率、负利率潮正名。然而在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看来,各国央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只能使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程度加大,至于是否能够成功提振经济,前景则并不乐观。

“负利率是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不能让经济实现平衡的情况下,为了不让经济熄火,提出的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像我们用绳子硬拉一匹马走向河边,至于它是否要喝水,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了。”刘英称。

每当货币政策趋向过紧或过松时,总会驱使人们重新反思起一向被奉为圭臬的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即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负利率的出现,其实也是在稳定经济的过程中,对这种单一的货币政策过度依赖的结果。尽管如格林斯潘所言,“零”只是一个不具任何意义的准绳,但“负”的出现仍旧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且刺激经济的效果仍有待观察,这也为我国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带来一定的警示。就在今年8月份,人民银行刚刚出台新LPR政策,打破银行原有的固化利率下限,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成为“负利率”潮下的一道“清流”。刘英认为:“无论是降息还是降准,中国在政策上的空间是有的。但一旦运用这两种手段,房地产行业将是第一个受益的,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果可能并不大。而运用MLF、SLF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则是让渠道疏通,让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更好的方法。”至于实行“负利率”,基于政策上稳定的空间,刘英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这种可能。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