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爽
奋斗谱华章,启航新征程。2019年10月10日,《中国银行保险报》创刊座谈会召开。走过25年发展历程的《中国保险报》正式更名为《中国银行保险报》。
受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曹宇委托,中国银保监会会管经营类机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介宏伟到会,与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张忠宁,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兢,中宣部传媒监管局行政协调处处长赵程远,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进元等,一同见证创刊的历史时刻。100多位来自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嘉宾参加座谈会。
创刊仪式。
25年,一次次接力前行,一次次改革创新,《中国银行保险报》的今天,从奋斗中走来,《中国银行保险报》的明天,正在奋斗中开创。
作为中国银保监会党委高度重视《中国银行保险报》改革发展并寄予厚望。在创刊座谈会上,介宏伟对报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张忠宁在创刊座谈会上表示,《中国银行保险报》要不断增强主阵地意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强政治意识;要增强服务意识,要深深扎根在行业的沃土里,为行业各个方面提供好服务,包括新闻服务、信息传播服务、形象建设服务、舆情舆论服务等;要不断提升采编队伍专业素质,培养一批专业记者。这也是监管系统和行业对这份报纸的迫切需求。“只有把自己融入行业的发展,把服务工作做好,才有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这份期待,是机遇,更是挑战。在传统媒体面临发展瓶颈的今天,《中国银行保险报》能否借此机会逆势上扬,实现华丽转身,考验着保险报业全体干部员工的勇气与智慧。朱进元在创刊座谈会上表示,2019年10月11日,《中国银行保险报》将从一家面向保险行业的媒体,转变为服务银行、保险、信托等更广阔金融领域的金融媒体。这既是一次难得机遇,同时也对报业的人才队伍、知识储备、内容生产、传播手段及经营方式等提出了巨大挑战。
“新起点要肩负新担当,新征程要实现新作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银保监会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政治家办报’方针和党管媒体原则,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更好地担负起银保监会党委机关报的责任,切实发挥好行业新闻舆论主阵地作用。”朱进元表示。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中国信托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漆艰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董路君,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会长董波,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业务总监林智勇,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范华等嘉宾纷纷发言,对《中国银行保险报》创刊表示祝贺,并对报纸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期待。
会议现场。
与会嘉宾认为,《中国银行保险报》首先要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时时处处事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努力建设银行保险新闻舆论主阵地。要将《中国银行保险报》办成权威发布和准确解读政策相结合、专业分析与普惠百姓相结合、行业经验交流与案例解剖相结合的专业报纸。同时,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记者和编辑,提升专业化水平,讲好银行、保险故事,展示行业风采。
在创刊座谈会上,《中国银行保险报》正式进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成为率先进驻的金融领域媒体。“《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入驻,将给我们带来更多银行保险系统权威、丰富、全面的内容资源,我们愿意把核心的资源给我们所有的用户分享,推广银行业保险业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副总编辑张丛表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中国银行保险报》将在中国银保监会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夯实银行保险新闻舆论主阵地,为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健康持续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张忠宁:
增加“银行”两个字不是简单的事
张忠宁
在金融新闻领域,曾经只有《中国保险报》,后来有了《中国证券报》,但始终没有“中国银行报”。《中国银行保险报》的诞生让金融领域银行、保险、证券三大行业都有了自己行业的报纸。
从《中国保险报》变为《中国银行保险报》,增加“银行”两个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标志着即将开启新的发展历程。这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不简单”。
第一个“不简单”是要建立主阵地意识,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意识。《中国银行保险报》始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政治家办报”。因此,政治意识是必须要具备的。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工作,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国银保监会党委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否则就会失去具有行业权威性的主阵地。
第二个“不简单”是要增强服务意识。作为行业报,要深深扎根在行业的沃土里,为行业各个方面提供好服务,包括新闻服务、信息传播服务、形象建设服务、舆情舆论服务等。这也是行业对这份报纸的迫切需求。只有把自己融入行业的发展,把服务工作做好,才有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第三个“不简单”是要培养一批好的记者。更名后报纸增加了一大块新的采访领域,专业跨度和采访跨度都很大。作为行业报,做报道的时候首先要懂业务。不但要懂新闻,还要懂银行、懂信托、懂宏观经济等。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记者,报纸才能建设好主阵地,才能服务好这个行业,才能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大放光彩。
实习记者 李林鸾/整理
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进元:
新起点要肩负新担当 新征程要实现新作为
朱进元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10月10日,是《中国保险报》出刊的最后一天。10月11日,一张伴随着我国新一轮机构职责整合应运而生的报纸——《中国银行保险报》呱呱坠地,我们内心无比激动。
25年栉风沐雨,25载春华秋实。《中国保险报》创刊25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中国银保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行业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读者的关心爱护以及一代代报业人的辛勤耕耘下,用青春、激情书写了一篇篇催人奋进的时代华章,全面记录、呈现了银行业保险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秀色;不惧风高浪急的弄潮儿,大海回报以最壮丽的日出。如今,《中国银行保险报》迎来一个巨大的机遇,从一家面向20万亿元资产的保险行业媒体,转变为服务银行、保险、信托、普惠金融等更广大领域的金融媒体,面对的将是一个拥有320多万亿元资产规模的广阔市场。这是16倍的飞跃,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实现16倍飞跃和提升,对我们提出了巨大挑战。能否把握住这样的历史机遇和窗口期,实现传统媒体的华丽转身,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
新起点要肩负新担当,新征程要实现新作为。《中国银行保险报》作为中国银保监会直接管理的唯一工作日报,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银保监会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政治家办报”方针和党管媒体原则,更好地担负起中国银保监会党委机关报的责任和使命,切实发挥好行业新闻舆论主阵地作用。
同时,作为机关报的《中国银行保险报》,将紧紧围绕中国银保监会的各项监管政策,向行业进行解读和宣传,搭建好监管政策走入市场、走入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行业媒体的《中国银行保险报》,将立足于记录行业改革发展的事迹,反映行业呼声,搭建交流平台,宣传行业发展典型,同时担当起媒体监督的责任。
此外,在全民金融意识更加觉醒的时代,《中国银行保险报》也将发挥好专业媒体向金融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的作用。这就需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受关注、被信赖的财经媒体。为此,《中国银行保险报》进驻了“学习强国”平台,加快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团等专家顾问团队,进一步提升媒体的权威性、准确性和专业性,将为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实习记者 李林鸾/整理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
银行业保险业应积极打造新闻宣传软实力
潘光伟
2009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银行保险业经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这种背景之下,银行业保险业不仅要加强自身发展的硬目标,更要善于使用多种传播渠道和方式,积极打造银行业保险业新闻宣传软实力,传播行业价值观,充分依靠媒体的参与和支持,依托多种平台、渠道、窗口与阵地,积极发声。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推动银行业保险业的宣传和品牌建设,树立两个行业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范社会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地维护两个行业自身的权益。
在多媒体融合发展、信息化大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搭建平台、创新手段、注重发声、客观呈现、沟通互动,变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创刊恰逢其时。
首先,《中国银行保险报》要做好政策引导。作为目前聚焦行业发展的专业报刊,《中国银行保险报》可以在第一时间从专业角度宣传银行保险监管政策,研判银行保险发展大势。在银行保险走出去、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也需要构建有利于我国银行保险业发展的舆论阵地,在国际舞台掌握话语权。
其次,《中国银行保险报》要做好信息的传播,可以发挥好信息优势,跟踪行业相关产业发展态势,关注银行业保险业的创新实践,做好典型示范宣传,注重信息挖掘和深加工。尤其要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金融科技,为银行业保险业的转型发展、开拓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信息支持。要用多种形式讲好故事,广泛而有效地宣传助力银行业保险业提高软实力,呈现一个立体的中国银行业保险业的形象。
最后,欢迎《中国银行保险报》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在新闻宣传和行业研究方面加强合作,共同为银行业保险业的新闻宣传工作作出贡献。
实习记者 胡杨/整理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副总编辑张丛:
不断提高 迈向新境界
张丛
奋斗是奋斗者的姿态,学习是学习者的品格。非常高兴在《中国银行保险报》创刊的日子和大家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中国保险报》25年来砥砺奋进、不忘初心、奋斗拼搏的历程,让我感受到了保险报人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面对新未来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感受到了作为银行保险报人的担当和情怀。我非常感动。
《中国保险报》25年来的奋斗拼搏历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历程,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今天,《中国银行保险报》正式入驻“学习强国”平台,将会给平台带来更多的银行保险系统权威、丰富、全面的内容资源,我们愿意把这些核心的资源分享给我们所有的用户,推广银行业保险业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识。
“学习强国”平台始终秉持“全党办,大家办”的理念,我们建房,你们入住;我们搭台,你们唱戏。截至目前,“学习强国”已经入驻了近800家中央部委,目前有34个省部级的学习平台、国资委联合98家中央企业创建的学习平台以及中科院学习平台,正在推进的是地级市平台的试点工作,7个地级市已经上线,学习强国号已有100多家。这些机构给“学习强国”平台带来了核心、权威、全面的内容资源。
2019年1月1日正式上线的“学习强国”,是中宣部为全党全社会打造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旨在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是一个运用信息技术成果,实现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多功能开发的融媒体平台,包括PC端、手机客户端等多个终端。
“学习强国”平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学习强国”平台PC端目前分设近20大版块、200个左右一级栏目,手机APP端分设“百灵”(短视频)、“学习”(图文)、“电视台”(视频)、“电台”(音频)4大板块50个左右频道,上线了90多个强国号和34个省级分学习平台。
实习记者 于晗/整理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董路君:
迎接机遇与挑战 办出特色
董路君
祝贺《中国银行保险报》在北京最美的季节正式创刊,这是银行业保险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新闻媒体行业的一件大事。
《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创刊,不仅标志着金融架构改革的新成就,也赋予了保险报业新的责任。虽然表面上只是增加了“银行”两个字,但是它代表了40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270万亿元的资产总量,这对报纸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上半年,保险业在保费增长和利润增长方面都保持了良好的趋势,这也是《中国银行保险报》面临的一个机遇。但是,从整体来看,传统媒体存在利润负增长的现象,这对《中国银行保险报》来说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希望《中国银行保险报》在新的起点上,秉持新闻的职业操守,弘扬社会正能量,承上启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办出特色,发挥好专业、行业媒体的作用。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有300多个会员,以辅助监管、服务会员为宗旨,承担着行业自律、市场维权的责任,我们将支持和利用好《中国银行保险报》这个平台,及时、客观、准确地提供相关行业数据,发布行业信息,宣传行业成就,也请报业公司多多关注和支持保险行业协会的工作。
祝愿《中国银行保险报》在银保监会党委的领导下,在报业公司党委的带领下,继往开来,在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的中国复兴大业中开拓奋进、追梦成真。
记者 朱艳霞/整理
中国信托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常务)漆艰明:
期待携手 推动信托业稳健发展
漆艰明
中国信托业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创新服务形式、丰富产品体系、提高服务效率,认真履行受托责任,努力为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高质量服务。2019年,全国68家信托公司主动压缩房地产和通道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从去年底的22.7万亿元降为今年6月末的22.53万亿元。
良好的声誉和形象是信托公司展业的重要前提。为此,信托业一向高度重视与媒体的交流与合作。《中国银行保险报》是银行业保险业政策发布的重要窗口,是业内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金融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信托业协会在中国银保监会党委的领导下,期待与《中国银行保险报》近期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合作:
第一,在信托业宣传方面谋求合力。中国信托业坚持高站位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部署,通过完善治理机制、提升资本实力、加强内控等手段,提高信托公司风险防御和应对能力;采取慈善信托等行之有效的造血方式助力脱贫攻坚;主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大力服务战略新兴产业、“三农”发展和其他实体经济领域,为我国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依托《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媒体优势,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意义上讲好“信托故事”,进一步提升信托文化的传播力和信托事业的影响力,为中国信托业长足发展提供舆论助力。
第二,在推动行业共识方面谋求合力。信托业协会已经牵头制定了《信托公司社会责任公约》《信托公司受托责任尽职指引》,并已经启动了《信托消费者权益保护自律公约》《信托从业人员管理自律公约》等。自律规则的顺利颁布和实施离不开信托公司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希望依托《中国银行保险报》的优势凝聚行业共识。
第三,在信托投资者教育方面谋求合力。成熟的市场需要成熟的投资者。随着信托业回归本源步伐加快,投资者教育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鉴于信托的业务特性,信托投资者教育存在资源有限、载体有限、广度有限的劣势。希望依托《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媒体优势,共同创新更多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广泛性的信托投资者宣传教育形式,使投资者成长与行业转型协同并进、互为助益。
最后,预祝《中国银行保险报》旗开得胜、越办越好。
实习记者 樊融杰/整理
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会长董波:
一路见证这份报纸的发展与改革
董波
热烈祝贺《中国保险报》在10月10日10点正式更名为《中国银行保险报》,这是中国银保监会机构改革后,银保监会会管单位的一项重要改革。这次报纸改革,虽然只是名字上加了“银行”二字,实际上的内容却有很多。报纸的报道范围从保险业拓展到银行业、信托业等金融行业,业务范围更大了、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主管单位对报纸的要求也更高了。
25年来,《中国保险报》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我先后在人民银行、原保监会、中国保险学会工作,一路见证了《中国保险报》25年的发展历程。这25年中,《中国保险报》积极对行业政策进行宣传和解读,对行业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尤其是在一些重大事件报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中国保险报》记者第一时间到达灾区进行报道,及时传播了保险业相关信息。再如,在2003年“非典”期间,《中国保险报》成为重要的新闻媒体,对行业政策进行解读,帮助人们了解行业信息,探讨解决行业难题。
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中国银行保险报》在新的征程中创造更加美好、辉煌的未来。
此前,中国保险学会与《中国保险报》进行了多次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一步,希望创刊后的《中国银行保险报》与中国保险学会加强运营、研究方面的合作,共同为中国银保监会服务,为银行业保险业发展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
记者 朱艳霞/整理
建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
《中国银行保险报》将扮演行业重要角色
黄志凌
首先祝贺《中国银行保险报》创刊。《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创刊是中国银行保险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我们期待《中国银行保险报》在未来中国银行保险发展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国建设银行既是中国系统性重要银行,也是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深知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深感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我们将借助《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平台,为中国经济金融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建设银行将进一步加强和《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合作。在今后《中国银行保险报》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希望和《中国银行保险报》达成更多合作,分享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也相互分享一些信息资源。我们愿意借助自身组织体系来推介《中国银行保险报》,包括向客户推介《中国银行保险报》,使《中国银行保险报》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期待《中国银行保险报》能够办成权威发布和准确解读政策相结合的报纸。因为只有权威发布和准确解读相结合,《中国银行保险报》才能有别于中国银保监会官网以及大量的自媒体。
希望《中国银行保险报》成为专业分析与普惠百姓相结合的报纸,透过专业分析为相关市场主体的市场判断和决策提供依据,这一点将检验专业媒体的市场价值。同时,《中国银行保险报》还应该成为普惠百姓金融需求的服务平台,包括用百姓语言普及金融知识,完成公众教育和信息服务,这样《中国银行保险报》才能成为一个有深厚基础的专业报纸。
期待《中国银行保险报》成为行业经验交流与案例解剖相结合的专业报纸。在经验交流方面,应该更多地突出行业内成熟与可复制的经验,使得从业者能够透过《中国银行保险报》得到更多的启发。同时,我们也期待《中国银行保险报》刊登更多的深度案例解剖,使我们的行业尽量少犯重复性的错误,不要总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实习记者 于晗/整理
中国人保集团业务总监林智勇:
充分利用好《中国银行保险报》这一平台
林智勇
首先,我对《中国银行保险报》正式创刊表示祝贺。作为银保监会主管的唯一工作日报,《中国银行保险报》为银行业保险业搭建了一个专业、权威、开放的发布与沟通平台,不仅有利于服务好银保监会中心工作,及时传递银行业保险业权威声音;有利于行业交流分享,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现行业改革发展成效;更有利于架起银行业保险业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桥梁,成为行业对外宣传的窗口,不断助力提升行业影响力、公信力。
作为行业舆论主阵地,《中国银行保险报》将见证中国银行业保险业的发展变化,记录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大局的点点滴滴,守望中国银行业保险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未来。今后,衷心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好《中国银行保险报》这一行业权威舆论平台,强化展示、沟通与分享,积极展现高质量发展成效,分享改革攻坚经验,不断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健康稳定发展。
实习记者 胡杨/整理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范华:
信托业发展离不开专业媒体支持
范华
非常荣幸可以在这个十全十美的日子见证《中国银行保险报》创刊这一历史性时刻。
此次报刊更名顺应监管机构改革趋势,在监管部门的领导下,《中国银行保险报》可以进一步发挥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权威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传递监管声音,弘扬金融正能量,做中国银保监会中心工作和银行、保险、信托业改革开放大局的守望者、讴歌者、推动者。
信托业的从业者走到任何地方,都要和同行或客户不断地讲信托业的故事,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今年正好是中国现代信托业成立40周年。在过去40年中,中国信托业坚守初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主旨,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仅在2018年投入实体经济领域的信托规模达16.21万亿元。在服务经济的同时,信托业还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大力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满足中小微企业、精准扶贫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广大投资者,信托业恪守“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忠实履行受托责任,致力于为信托投资者创造更多可靠财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当前,整个信托业都在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将自身发展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坚持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思路。在行业层面,信托业坚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服务人民的定位,聚焦治乱象、去嵌套、去通道、去刚兑、防风险、补短板。在机构层面,信托公司坚决不做监管套利工具,坚决不做限制性领域融资工具,坚决不做股东圈钱的工具,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以此促进强健的现代信托业体系形成。
信托业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专业媒体的关注与支持,信托业的投资者教育迫切需要一个权威媒体的关注与支持。在这个新起点、新征程、新未来的历史时刻,作为信托业的代表,中航信托将竭诚支持《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创新发展,提供好内容,弘扬正能量;输出好品牌,提升影响力;携手新合作,共创新未来。
祝《中国银行保险报》越办越好!
实习记者 樊融杰/整理
图片:记者 史方舟/摄
□记者 张爽
奋斗谱华章,启航新征程。2019年10月10日,《中国银行保险报》创刊座谈会召开。走过25年发展历程的《中国保险报》正式更名为《中国银行保险报》。
受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曹宇委托,中国银保监会会管经营类机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介宏伟到会,与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张忠宁,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兢,中宣部传媒监管局行政协调处处长赵程远,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进元等,一同见证创刊的历史时刻。100多位来自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嘉宾参加座谈会。
创刊仪式。
25年,一次次接力前行,一次次改革创新,《中国银行保险报》的今天,从奋斗中走来,《中国银行保险报》的明天,正在奋斗中开创。
作为中国银保监会党委高度重视《中国银行保险报》改革发展并寄予厚望。在创刊座谈会上,介宏伟对报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张忠宁在创刊座谈会上表示,《中国银行保险报》要不断增强主阵地意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强政治意识;要增强服务意识,要深深扎根在行业的沃土里,为行业各个方面提供好服务,包括新闻服务、信息传播服务、形象建设服务、舆情舆论服务等;要不断提升采编队伍专业素质,培养一批专业记者。这也是监管系统和行业对这份报纸的迫切需求。“只有把自己融入行业的发展,把服务工作做好,才有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这份期待,是机遇,更是挑战。在传统媒体面临发展瓶颈的今天,《中国银行保险报》能否借此机会逆势上扬,实现华丽转身,考验着保险报业全体干部员工的勇气与智慧。朱进元在创刊座谈会上表示,2019年10月11日,《中国银行保险报》将从一家面向保险行业的媒体,转变为服务银行、保险、信托等更广阔金融领域的金融媒体。这既是一次难得机遇,同时也对报业的人才队伍、知识储备、内容生产、传播手段及经营方式等提出了巨大挑战。
“新起点要肩负新担当,新征程要实现新作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银保监会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政治家办报’方针和党管媒体原则,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更好地担负起银保监会党委机关报的责任,切实发挥好行业新闻舆论主阵地作用。”朱进元表示。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中国信托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漆艰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董路君,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会长董波,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业务总监林智勇,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范华等嘉宾纷纷发言,对《中国银行保险报》创刊表示祝贺,并对报纸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期待。
会议现场。
与会嘉宾认为,《中国银行保险报》首先要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时时处处事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努力建设银行保险新闻舆论主阵地。要将《中国银行保险报》办成权威发布和准确解读政策相结合、专业分析与普惠百姓相结合、行业经验交流与案例解剖相结合的专业报纸。同时,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记者和编辑,提升专业化水平,讲好银行、保险故事,展示行业风采。
在创刊座谈会上,《中国银行保险报》正式进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成为率先进驻的金融领域媒体。“《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入驻,将给我们带来更多银行保险系统权威、丰富、全面的内容资源,我们愿意把核心的资源给我们所有的用户分享,推广银行业保险业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副总编辑张丛表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中国银行保险报》将在中国银保监会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夯实银行保险新闻舆论主阵地,为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健康持续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张忠宁:
增加“银行”两个字不是简单的事
张忠宁
在金融新闻领域,曾经只有《中国保险报》,后来有了《中国证券报》,但始终没有“中国银行报”。《中国银行保险报》的诞生让金融领域银行、保险、证券三大行业都有了自己行业的报纸。
从《中国保险报》变为《中国银行保险报》,增加“银行”两个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标志着即将开启新的发展历程。这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不简单”。
第一个“不简单”是要建立主阵地意识,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意识。《中国银行保险报》始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政治家办报”。因此,政治意识是必须要具备的。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工作,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国银保监会党委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否则就会失去具有行业权威性的主阵地。
第二个“不简单”是要增强服务意识。作为行业报,要深深扎根在行业的沃土里,为行业各个方面提供好服务,包括新闻服务、信息传播服务、形象建设服务、舆情舆论服务等。这也是行业对这份报纸的迫切需求。只有把自己融入行业的发展,把服务工作做好,才有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第三个“不简单”是要培养一批好的记者。更名后报纸增加了一大块新的采访领域,专业跨度和采访跨度都很大。作为行业报,做报道的时候首先要懂业务。不但要懂新闻,还要懂银行、懂信托、懂宏观经济等。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记者,报纸才能建设好主阵地,才能服务好这个行业,才能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大放光彩。
实习记者 李林鸾/整理
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进元:
新起点要肩负新担当 新征程要实现新作为
朱进元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10月10日,是《中国保险报》出刊的最后一天。10月11日,一张伴随着我国新一轮机构职责整合应运而生的报纸——《中国银行保险报》呱呱坠地,我们内心无比激动。
25年栉风沐雨,25载春华秋实。《中国保险报》创刊25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中国银保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行业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读者的关心爱护以及一代代报业人的辛勤耕耘下,用青春、激情书写了一篇篇催人奋进的时代华章,全面记录、呈现了银行业保险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秀色;不惧风高浪急的弄潮儿,大海回报以最壮丽的日出。如今,《中国银行保险报》迎来一个巨大的机遇,从一家面向20万亿元资产的保险行业媒体,转变为服务银行、保险、信托、普惠金融等更广大领域的金融媒体,面对的将是一个拥有320多万亿元资产规模的广阔市场。这是16倍的飞跃,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实现16倍飞跃和提升,对我们提出了巨大挑战。能否把握住这样的历史机遇和窗口期,实现传统媒体的华丽转身,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
新起点要肩负新担当,新征程要实现新作为。《中国银行保险报》作为中国银保监会直接管理的唯一工作日报,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银保监会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政治家办报”方针和党管媒体原则,更好地担负起中国银保监会党委机关报的责任和使命,切实发挥好行业新闻舆论主阵地作用。
同时,作为机关报的《中国银行保险报》,将紧紧围绕中国银保监会的各项监管政策,向行业进行解读和宣传,搭建好监管政策走入市场、走入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行业媒体的《中国银行保险报》,将立足于记录行业改革发展的事迹,反映行业呼声,搭建交流平台,宣传行业发展典型,同时担当起媒体监督的责任。
此外,在全民金融意识更加觉醒的时代,《中国银行保险报》也将发挥好专业媒体向金融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的作用。这就需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受关注、被信赖的财经媒体。为此,《中国银行保险报》进驻了“学习强国”平台,加快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团等专家顾问团队,进一步提升媒体的权威性、准确性和专业性,将为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实习记者 李林鸾/整理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
银行业保险业应积极打造新闻宣传软实力
潘光伟
2009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银行保险业经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这种背景之下,银行业保险业不仅要加强自身发展的硬目标,更要善于使用多种传播渠道和方式,积极打造银行业保险业新闻宣传软实力,传播行业价值观,充分依靠媒体的参与和支持,依托多种平台、渠道、窗口与阵地,积极发声。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推动银行业保险业的宣传和品牌建设,树立两个行业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范社会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地维护两个行业自身的权益。
在多媒体融合发展、信息化大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搭建平台、创新手段、注重发声、客观呈现、沟通互动,变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创刊恰逢其时。
首先,《中国银行保险报》要做好政策引导。作为目前聚焦行业发展的专业报刊,《中国银行保险报》可以在第一时间从专业角度宣传银行保险监管政策,研判银行保险发展大势。在银行保险走出去、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也需要构建有利于我国银行保险业发展的舆论阵地,在国际舞台掌握话语权。
其次,《中国银行保险报》要做好信息的传播,可以发挥好信息优势,跟踪行业相关产业发展态势,关注银行业保险业的创新实践,做好典型示范宣传,注重信息挖掘和深加工。尤其要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金融科技,为银行业保险业的转型发展、开拓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信息支持。要用多种形式讲好故事,广泛而有效地宣传助力银行业保险业提高软实力,呈现一个立体的中国银行业保险业的形象。
最后,欢迎《中国银行保险报》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在新闻宣传和行业研究方面加强合作,共同为银行业保险业的新闻宣传工作作出贡献。
实习记者 胡杨/整理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副总编辑张丛:
不断提高 迈向新境界
张丛
奋斗是奋斗者的姿态,学习是学习者的品格。非常高兴在《中国银行保险报》创刊的日子和大家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中国保险报》25年来砥砺奋进、不忘初心、奋斗拼搏的历程,让我感受到了保险报人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面对新未来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感受到了作为银行保险报人的担当和情怀。我非常感动。
《中国保险报》25年来的奋斗拼搏历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历程,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今天,《中国银行保险报》正式入驻“学习强国”平台,将会给平台带来更多的银行保险系统权威、丰富、全面的内容资源,我们愿意把这些核心的资源分享给我们所有的用户,推广银行业保险业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识。
“学习强国”平台始终秉持“全党办,大家办”的理念,我们建房,你们入住;我们搭台,你们唱戏。截至目前,“学习强国”已经入驻了近800家中央部委,目前有34个省部级的学习平台、国资委联合98家中央企业创建的学习平台以及中科院学习平台,正在推进的是地级市平台的试点工作,7个地级市已经上线,学习强国号已有100多家。这些机构给“学习强国”平台带来了核心、权威、全面的内容资源。
2019年1月1日正式上线的“学习强国”,是中宣部为全党全社会打造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旨在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是一个运用信息技术成果,实现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多功能开发的融媒体平台,包括PC端、手机客户端等多个终端。
“学习强国”平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学习强国”平台PC端目前分设近20大版块、200个左右一级栏目,手机APP端分设“百灵”(短视频)、“学习”(图文)、“电视台”(视频)、“电台”(音频)4大板块50个左右频道,上线了90多个强国号和34个省级分学习平台。
实习记者 于晗/整理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董路君:
迎接机遇与挑战 办出特色
董路君
祝贺《中国银行保险报》在北京最美的季节正式创刊,这是银行业保险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新闻媒体行业的一件大事。
《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创刊,不仅标志着金融架构改革的新成就,也赋予了保险报业新的责任。虽然表面上只是增加了“银行”两个字,但是它代表了40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270万亿元的资产总量,这对报纸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上半年,保险业在保费增长和利润增长方面都保持了良好的趋势,这也是《中国银行保险报》面临的一个机遇。但是,从整体来看,传统媒体存在利润负增长的现象,这对《中国银行保险报》来说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希望《中国银行保险报》在新的起点上,秉持新闻的职业操守,弘扬社会正能量,承上启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办出特色,发挥好专业、行业媒体的作用。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有300多个会员,以辅助监管、服务会员为宗旨,承担着行业自律、市场维权的责任,我们将支持和利用好《中国银行保险报》这个平台,及时、客观、准确地提供相关行业数据,发布行业信息,宣传行业成就,也请报业公司多多关注和支持保险行业协会的工作。
祝愿《中国银行保险报》在银保监会党委的领导下,在报业公司党委的带领下,继往开来,在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的中国复兴大业中开拓奋进、追梦成真。
记者 朱艳霞/整理
中国信托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常务)漆艰明:
期待携手 推动信托业稳健发展
漆艰明
中国信托业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创新服务形式、丰富产品体系、提高服务效率,认真履行受托责任,努力为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高质量服务。2019年,全国68家信托公司主动压缩房地产和通道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从去年底的22.7万亿元降为今年6月末的22.53万亿元。
良好的声誉和形象是信托公司展业的重要前提。为此,信托业一向高度重视与媒体的交流与合作。《中国银行保险报》是银行业保险业政策发布的重要窗口,是业内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金融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信托业协会在中国银保监会党委的领导下,期待与《中国银行保险报》近期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合作:
第一,在信托业宣传方面谋求合力。中国信托业坚持高站位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部署,通过完善治理机制、提升资本实力、加强内控等手段,提高信托公司风险防御和应对能力;采取慈善信托等行之有效的造血方式助力脱贫攻坚;主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大力服务战略新兴产业、“三农”发展和其他实体经济领域,为我国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依托《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媒体优势,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意义上讲好“信托故事”,进一步提升信托文化的传播力和信托事业的影响力,为中国信托业长足发展提供舆论助力。
第二,在推动行业共识方面谋求合力。信托业协会已经牵头制定了《信托公司社会责任公约》《信托公司受托责任尽职指引》,并已经启动了《信托消费者权益保护自律公约》《信托从业人员管理自律公约》等。自律规则的顺利颁布和实施离不开信托公司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希望依托《中国银行保险报》的优势凝聚行业共识。
第三,在信托投资者教育方面谋求合力。成熟的市场需要成熟的投资者。随着信托业回归本源步伐加快,投资者教育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鉴于信托的业务特性,信托投资者教育存在资源有限、载体有限、广度有限的劣势。希望依托《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媒体优势,共同创新更多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广泛性的信托投资者宣传教育形式,使投资者成长与行业转型协同并进、互为助益。
最后,预祝《中国银行保险报》旗开得胜、越办越好。
实习记者 樊融杰/整理
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会长董波:
一路见证这份报纸的发展与改革
董波
热烈祝贺《中国保险报》在10月10日10点正式更名为《中国银行保险报》,这是中国银保监会机构改革后,银保监会会管单位的一项重要改革。这次报纸改革,虽然只是名字上加了“银行”二字,实际上的内容却有很多。报纸的报道范围从保险业拓展到银行业、信托业等金融行业,业务范围更大了、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主管单位对报纸的要求也更高了。
25年来,《中国保险报》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我先后在人民银行、原保监会、中国保险学会工作,一路见证了《中国保险报》25年的发展历程。这25年中,《中国保险报》积极对行业政策进行宣传和解读,对行业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尤其是在一些重大事件报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中国保险报》记者第一时间到达灾区进行报道,及时传播了保险业相关信息。再如,在2003年“非典”期间,《中国保险报》成为重要的新闻媒体,对行业政策进行解读,帮助人们了解行业信息,探讨解决行业难题。
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中国银行保险报》在新的征程中创造更加美好、辉煌的未来。
此前,中国保险学会与《中国保险报》进行了多次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一步,希望创刊后的《中国银行保险报》与中国保险学会加强运营、研究方面的合作,共同为中国银保监会服务,为银行业保险业发展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
记者 朱艳霞/整理
建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
《中国银行保险报》将扮演行业重要角色
黄志凌
首先祝贺《中国银行保险报》创刊。《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创刊是中国银行保险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我们期待《中国银行保险报》在未来中国银行保险发展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国建设银行既是中国系统性重要银行,也是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深知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深感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我们将借助《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平台,为中国经济金融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建设银行将进一步加强和《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合作。在今后《中国银行保险报》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希望和《中国银行保险报》达成更多合作,分享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也相互分享一些信息资源。我们愿意借助自身组织体系来推介《中国银行保险报》,包括向客户推介《中国银行保险报》,使《中国银行保险报》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期待《中国银行保险报》能够办成权威发布和准确解读政策相结合的报纸。因为只有权威发布和准确解读相结合,《中国银行保险报》才能有别于中国银保监会官网以及大量的自媒体。
希望《中国银行保险报》成为专业分析与普惠百姓相结合的报纸,透过专业分析为相关市场主体的市场判断和决策提供依据,这一点将检验专业媒体的市场价值。同时,《中国银行保险报》还应该成为普惠百姓金融需求的服务平台,包括用百姓语言普及金融知识,完成公众教育和信息服务,这样《中国银行保险报》才能成为一个有深厚基础的专业报纸。
期待《中国银行保险报》成为行业经验交流与案例解剖相结合的专业报纸。在经验交流方面,应该更多地突出行业内成熟与可复制的经验,使得从业者能够透过《中国银行保险报》得到更多的启发。同时,我们也期待《中国银行保险报》刊登更多的深度案例解剖,使我们的行业尽量少犯重复性的错误,不要总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实习记者 于晗/整理
中国人保集团业务总监林智勇:
充分利用好《中国银行保险报》这一平台
林智勇
首先,我对《中国银行保险报》正式创刊表示祝贺。作为银保监会主管的唯一工作日报,《中国银行保险报》为银行业保险业搭建了一个专业、权威、开放的发布与沟通平台,不仅有利于服务好银保监会中心工作,及时传递银行业保险业权威声音;有利于行业交流分享,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现行业改革发展成效;更有利于架起银行业保险业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桥梁,成为行业对外宣传的窗口,不断助力提升行业影响力、公信力。
作为行业舆论主阵地,《中国银行保险报》将见证中国银行业保险业的发展变化,记录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大局的点点滴滴,守望中国银行业保险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未来。今后,衷心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好《中国银行保险报》这一行业权威舆论平台,强化展示、沟通与分享,积极展现高质量发展成效,分享改革攻坚经验,不断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健康稳定发展。
实习记者 胡杨/整理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范华:
信托业发展离不开专业媒体支持
范华
非常荣幸可以在这个十全十美的日子见证《中国银行保险报》创刊这一历史性时刻。
此次报刊更名顺应监管机构改革趋势,在监管部门的领导下,《中国银行保险报》可以进一步发挥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权威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传递监管声音,弘扬金融正能量,做中国银保监会中心工作和银行、保险、信托业改革开放大局的守望者、讴歌者、推动者。
信托业的从业者走到任何地方,都要和同行或客户不断地讲信托业的故事,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今年正好是中国现代信托业成立40周年。在过去40年中,中国信托业坚守初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主旨,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仅在2018年投入实体经济领域的信托规模达16.21万亿元。在服务经济的同时,信托业还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大力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满足中小微企业、精准扶贫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广大投资者,信托业恪守“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忠实履行受托责任,致力于为信托投资者创造更多可靠财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当前,整个信托业都在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将自身发展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坚持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思路。在行业层面,信托业坚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服务人民的定位,聚焦治乱象、去嵌套、去通道、去刚兑、防风险、补短板。在机构层面,信托公司坚决不做监管套利工具,坚决不做限制性领域融资工具,坚决不做股东圈钱的工具,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以此促进强健的现代信托业体系形成。
信托业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专业媒体的关注与支持,信托业的投资者教育迫切需要一个权威媒体的关注与支持。在这个新起点、新征程、新未来的历史时刻,作为信托业的代表,中航信托将竭诚支持《中国银行保险报》的创新发展,提供好内容,弘扬正能量;输出好品牌,提升影响力;携手新合作,共创新未来。
祝《中国银行保险报》越办越好!
实习记者 樊融杰/整理
图片:记者 史方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