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实习记者 李林鸾】
10月12日,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在京举行。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潘光伟在论坛上表示,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成效显著,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获得感明显增强。
潘光伟介绍了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乡镇机构覆盖率达96%,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6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涉农贷款余额34.2万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6.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全国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287.6亿元,扶贫开发项目贷款余额为4247亿元,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各项贷款余额17366亿元,较年初增速7.9%。
为打造包容、健康、负责任的普惠金融生态圈,潘光伟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增强社会责任,助力普惠金融发展。具体而言,潘光伟认为,要不断提升改进服务,向着加大力度、延伸广度、拓展深度、增强厚度的方向,持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支持力度;要通过“双基联动”、村口银行、“惠民贷”等多种形式,助力精准脱贫,增加“三农”金融供给,达到金融服务“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目的;要遵循ESG原则,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推动绿色低碳的乡村振兴建设,助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关爱残障人士,继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按照中银协发布的《银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为残障人士和特殊人群提供零距离的金融服务,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怀的商业银行。
二是注重科技创新,让优质的银行服务触手可及。潘光伟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不断优化服务质量的同时,积极研判行业发展趋势,主动引领创新服务潮流。持续拓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技术在服务领域的实践,不断推进网点智能化、特色化转型,加强电子渠道业务场景化、综合化发展;不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扩大服务覆盖面,增强客户体验,提升客户黏性,将更高质高效的服务融入到百姓生活和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让优质银行服务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三是发挥好社会组织作用,推动行业服务稳步提升。潘光伟表示,银行业协会将积极发挥窗口作用,加强行业宣传和舆论导向,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普惠金融,提高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继续组织社会责任百佳评估工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化、常态化。加深和拓展与监管部门、人大普惠金融研究院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协作,通过主题调研、收集诉求、专题培训以及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有效推动行业内外学习借鉴,共促共进,助推建立多元与开放的普惠金融体系。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实习记者 李林鸾】
10月12日,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在京举行。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潘光伟在论坛上表示,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成效显著,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获得感明显增强。
潘光伟介绍了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乡镇机构覆盖率达96%,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6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涉农贷款余额34.2万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6.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全国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287.6亿元,扶贫开发项目贷款余额为4247亿元,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各项贷款余额17366亿元,较年初增速7.9%。
为打造包容、健康、负责任的普惠金融生态圈,潘光伟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增强社会责任,助力普惠金融发展。具体而言,潘光伟认为,要不断提升改进服务,向着加大力度、延伸广度、拓展深度、增强厚度的方向,持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支持力度;要通过“双基联动”、村口银行、“惠民贷”等多种形式,助力精准脱贫,增加“三农”金融供给,达到金融服务“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目的;要遵循ESG原则,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推动绿色低碳的乡村振兴建设,助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关爱残障人士,继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按照中银协发布的《银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为残障人士和特殊人群提供零距离的金融服务,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怀的商业银行。
二是注重科技创新,让优质的银行服务触手可及。潘光伟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不断优化服务质量的同时,积极研判行业发展趋势,主动引领创新服务潮流。持续拓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技术在服务领域的实践,不断推进网点智能化、特色化转型,加强电子渠道业务场景化、综合化发展;不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扩大服务覆盖面,增强客户体验,提升客户黏性,将更高质高效的服务融入到百姓生活和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让优质银行服务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三是发挥好社会组织作用,推动行业服务稳步提升。潘光伟表示,银行业协会将积极发挥窗口作用,加强行业宣传和舆论导向,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普惠金融,提高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继续组织社会责任百佳评估工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化、常态化。加深和拓展与监管部门、人大普惠金融研究院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协作,通过主题调研、收集诉求、专题培训以及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有效推动行业内外学习借鉴,共促共进,助推建立多元与开放的普惠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