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李林鸾】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以下简称《报告》)。据介绍,2016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及填报制度,《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现包含使用情况、可得性、质量三个维度共21类51项指标,其中8个指标通过问卷调查采集。
《报告》显示,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我国普惠金融继续稳步发展。具体体现在:一是金融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服务可得性较高,特别是偏远地区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得到进一步改善。二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成效明显,数字技术与金融融合速度加快,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服务普惠金融目标群体的能力显著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不断完善。三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状况得到改善,企业银行账户服务流程极大优化;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进一步缓解,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增长迅速。四是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解决机制建设、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等继续稳步推进。五是金融对民生领域、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非现金支付业务量平稳增长,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量增长迅速。2018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2203.12亿笔,金额3768.6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94%和0.23%。银行业金融机构移动支付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移动支付业务605.31亿笔,金额277.3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9%和36.69%。非银行支付机构全年发生网络支付业务5306.1亿笔,金额208.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05%和45.23%。
同时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增长迅速。截至2018年末,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比上年末高8.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多增6143亿元。
保险方面,2018年保险密度有所增加,全国保险密度为2724.49元/人,同比增长3.53%;保险深度为4.22%,比上年低0.2个百分点。
【实习记者 李林鸾】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以下简称《报告》)。据介绍,2016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及填报制度,《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现包含使用情况、可得性、质量三个维度共21类51项指标,其中8个指标通过问卷调查采集。
《报告》显示,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我国普惠金融继续稳步发展。具体体现在:一是金融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服务可得性较高,特别是偏远地区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得到进一步改善。二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成效明显,数字技术与金融融合速度加快,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服务普惠金融目标群体的能力显著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不断完善。三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状况得到改善,企业银行账户服务流程极大优化;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进一步缓解,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增长迅速。四是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解决机制建设、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等继续稳步推进。五是金融对民生领域、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非现金支付业务量平稳增长,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量增长迅速。2018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2203.12亿笔,金额3768.6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94%和0.23%。银行业金融机构移动支付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移动支付业务605.31亿笔,金额277.3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9%和36.69%。非银行支付机构全年发生网络支付业务5306.1亿笔,金额208.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05%和45.23%。
同时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增长迅速。截至2018年末,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比上年末高8.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多增6143亿元。
保险方面,2018年保险密度有所增加,全国保险密度为2724.49元/人,同比增长3.53%;保险深度为4.22%,比上年低0.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