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宁波设立全国首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作为国家保险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实验室”,宁波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和保险业转型发展大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全国树立了保险改革创新的样板。通过3年的努力,宁波市上下形成了利用保险机制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经济转型发展的浓厚氛围和扎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市所有10个区县(市)都出台了参与保险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措施,约20个市级政府部门参与了创新试点,保险创新已经成为宁波的一张城市金名片。
《中国银行保险报》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展现3年来宁波围绕保险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等重点领域推出的创新举措,为全国保险业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实习记者 谭乐之
深秋时节,东海之滨的港城宁波,碧海蓝天,活力激荡。
2016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宁波设立全国首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在试验区创新驱动下,全市累计引进保险资金超500亿元,从2016年保费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到2019年5月底,增速高出全国平均5.98个百分点,一跃至全国第三,宁波正走向国家保险创新大舞台。
保险历史源远流长
从1854年宁波商人签署中国第一份航海保险合同起,宁波与保险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宁波人朱葆三、卢绪章等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民族保险公司。1935年,宁波职业经理人胡詠骐开辟了我国民族保险公司在保险单上第一次采用中文条款的历史。前人的经验为宁波保险的后续创新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潮自宁波起,风从东海来”。改革开放进一步激发了宁波保险业的创新活力。1978年,宁波海关设立,北仑港正式对外开放。为适应对外开放需要,1978年10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宁波市支公司恢复保险业务,主要办理少量涉外保险业务;1980年,恢复办理企业财产、货物运输、家财险等3种国内保险业务。
历史的积淀让宁波有了较好的保险工作基础和先发优势。自1980年以来,宁波就有很多保险业务和做法是全国首创或是全国领先的。比如,对于家庭财产保险集体统保的创新,当时还上了《人民日报》。再比如,农村保险办事处(代办所)的模式和“三项制度”改革等等。这些创新模式和改革在整个保险行业乃至全国都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积极作用。
走出创新发展新路径
如果说历史沉淀让宁波有了保险创新的先天基础,那么地域特色、政府理念、实际行动则打造了宁波保险创新的后天优势。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属于典型的海港城市,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突发事件多强化了宁波人民的风险防范意识。
2013年的强台风“菲特”引发严重内涝,宁波保险业赔付超过35亿元,让宁波政府和社会各界加深了“保险业是精巧的社会稳定器”的认识,为试验区的发展和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据试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试验区获批之后,宁波市提出“521”建设总体思路,即五大目标、两“全”路径、一个主阵地,要将宁波打造成“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高地”“撬动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支点”“保险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聚焦点”,让保险成为“带动宁波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宁波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
思路有了,接下来考验的就是脚踏实地的行动。为了提升保险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度,宁波在全国率先设立“保险+科技+服务”的创新模式,结合企业创业创新不同阶段风险特点推出包括创客险、政策性小微企业财产险、知识产权保险等系列险种。为了提升保险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度,宁波在医疗领域首创“医疗责任保险+人民调解”模式,在公共安全领域首推“保险+服务”电梯安全综合保险模式,在司法保障领域全国首试司法援助保险。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除此之外,宁波还不忘借助市场的力量,走出了一条保险创新发展新路径。宁波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创新模式上,宁波坚持政保合作和市场化自主创新“双轮驱动”路径,确保创新的可持续性,激发市场内在活力。在创新路径上既立足宁波的基础,发挥宁波的优势,又注重拓宽国际视野,积极引进外资保险机构,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及技术。
保险创新久久为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宁波的保险创新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期的保险实践积累和创新迭代。
早在2014年以前,宁波就推出一系列国内首创、具有较大影响的保险创新项目,形成了诸多“宁波经验”“宁波模式”“宁波解法”“宁波样板”。被誉为保险支持小微企业的“宁波经验”——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便是其一。目前,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这条“宁波经验”已被全国23个省复制。
2014年7月,宁波迎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会省市共建”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宁波保险创新工作进入第二阶段。从那时起,保险创新由分散自发状态向注重顶层设计、全面系统推进转变。
之后,便是国家保险创新试验区的获批。2016年6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宁波建设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将保险创新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宁波也承担起了为全国保险改革创新示范探路的重任。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试验区获批以来,保险业每年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的风险保障超过15万亿元,全市已累计引进保险资金超500亿元,涵盖旧城改造、海绵城市建设、支农支小、企业股权投资等多个项目,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
保费收入也实现逐年递增,从2016年保费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逐步提升到2017年的低于全国0.56个百分点,再到2018年依托创新动能反超全国1.88个百分点。2019年5月底,保费同比增长20.38%,增速排全国第三,高于全国平均5.98个百分点。
宁波在国家保险创新的大路上大踏步前进。
编者按:2016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宁波设立全国首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作为国家保险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实验室”,宁波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和保险业转型发展大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全国树立了保险改革创新的样板。通过3年的努力,宁波市上下形成了利用保险机制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经济转型发展的浓厚氛围和扎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市所有10个区县(市)都出台了参与保险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措施,约20个市级政府部门参与了创新试点,保险创新已经成为宁波的一张城市金名片。
《中国银行保险报》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展现3年来宁波围绕保险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等重点领域推出的创新举措,为全国保险业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实习记者 谭乐之
深秋时节,东海之滨的港城宁波,碧海蓝天,活力激荡。
2016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宁波设立全国首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在试验区创新驱动下,全市累计引进保险资金超500亿元,从2016年保费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到2019年5月底,增速高出全国平均5.98个百分点,一跃至全国第三,宁波正走向国家保险创新大舞台。
保险历史源远流长
从1854年宁波商人签署中国第一份航海保险合同起,宁波与保险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宁波人朱葆三、卢绪章等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民族保险公司。1935年,宁波职业经理人胡詠骐开辟了我国民族保险公司在保险单上第一次采用中文条款的历史。前人的经验为宁波保险的后续创新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潮自宁波起,风从东海来”。改革开放进一步激发了宁波保险业的创新活力。1978年,宁波海关设立,北仑港正式对外开放。为适应对外开放需要,1978年10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宁波市支公司恢复保险业务,主要办理少量涉外保险业务;1980年,恢复办理企业财产、货物运输、家财险等3种国内保险业务。
历史的积淀让宁波有了较好的保险工作基础和先发优势。自1980年以来,宁波就有很多保险业务和做法是全国首创或是全国领先的。比如,对于家庭财产保险集体统保的创新,当时还上了《人民日报》。再比如,农村保险办事处(代办所)的模式和“三项制度”改革等等。这些创新模式和改革在整个保险行业乃至全国都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积极作用。
走出创新发展新路径
如果说历史沉淀让宁波有了保险创新的先天基础,那么地域特色、政府理念、实际行动则打造了宁波保险创新的后天优势。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属于典型的海港城市,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突发事件多强化了宁波人民的风险防范意识。
2013年的强台风“菲特”引发严重内涝,宁波保险业赔付超过35亿元,让宁波政府和社会各界加深了“保险业是精巧的社会稳定器”的认识,为试验区的发展和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据试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试验区获批之后,宁波市提出“521”建设总体思路,即五大目标、两“全”路径、一个主阵地,要将宁波打造成“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高地”“撬动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支点”“保险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聚焦点”,让保险成为“带动宁波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宁波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
思路有了,接下来考验的就是脚踏实地的行动。为了提升保险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度,宁波在全国率先设立“保险+科技+服务”的创新模式,结合企业创业创新不同阶段风险特点推出包括创客险、政策性小微企业财产险、知识产权保险等系列险种。为了提升保险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度,宁波在医疗领域首创“医疗责任保险+人民调解”模式,在公共安全领域首推“保险+服务”电梯安全综合保险模式,在司法保障领域全国首试司法援助保险。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除此之外,宁波还不忘借助市场的力量,走出了一条保险创新发展新路径。宁波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创新模式上,宁波坚持政保合作和市场化自主创新“双轮驱动”路径,确保创新的可持续性,激发市场内在活力。在创新路径上既立足宁波的基础,发挥宁波的优势,又注重拓宽国际视野,积极引进外资保险机构,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及技术。
保险创新久久为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宁波的保险创新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期的保险实践积累和创新迭代。
早在2014年以前,宁波就推出一系列国内首创、具有较大影响的保险创新项目,形成了诸多“宁波经验”“宁波模式”“宁波解法”“宁波样板”。被誉为保险支持小微企业的“宁波经验”——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便是其一。目前,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这条“宁波经验”已被全国23个省复制。
2014年7月,宁波迎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会省市共建”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宁波保险创新工作进入第二阶段。从那时起,保险创新由分散自发状态向注重顶层设计、全面系统推进转变。
之后,便是国家保险创新试验区的获批。2016年6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宁波建设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将保险创新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宁波也承担起了为全国保险改革创新示范探路的重任。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试验区获批以来,保险业每年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的风险保障超过15万亿元,全市已累计引进保险资金超500亿元,涵盖旧城改造、海绵城市建设、支农支小、企业股权投资等多个项目,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
保费收入也实现逐年递增,从2016年保费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逐步提升到2017年的低于全国0.56个百分点,再到2018年依托创新动能反超全国1.88个百分点。2019年5月底,保费同比增长20.38%,增速排全国第三,高于全国平均5.98个百分点。
宁波在国家保险创新的大路上大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