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中国寿险业峰会上表示

人身险业转型发展出现五个新特点

发布时间:2019-11-18 08:40:35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朱艳霞】11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中国寿险业峰会2019上表示,一年来,人身保险行业按照中央要求,聚焦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行业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未来,持续推进人身保险业改革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格局中善谋善成、久久为功。

黄洪用五个“新”概括了人身险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效。

一是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稳步推进人身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改革,把定价权还给市场、还给企业,解决了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核心问题,推动行业重回强劲发展的轨道。

据统计,2019年年初至11月13日,上证A股指数上涨16.5%,其中保险板块涨幅55.2%,是所有板块平均涨幅的3.3倍,也大大高于金融业其他机构的涨幅。个别上市保险公司的总市值已经超过1.6万亿元,位居沪深两市第二名。

二是服务民生取得新成绩。目前人身保险业已为社会公众积累养老准备金超过2万亿元,积累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达到1.14万亿元,大病保险已覆盖全国31个省,覆盖人群达11.29亿人,受托管理各类医保基金367.5亿元。保险业为近9万家企业提供企业年金受托管理服务,覆盖2471万人,受托管理资产累计8958亿元,占企业年金基金实际投资运作金额的90%。

三是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2019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修改《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放宽了外资保险公司的准入限制。2019年10月,我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已经通过开业验收。作为金融业中开放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的行业,2018年,我国保险业对全球保险市场增长的贡献超过30%,我国保险市场已经是全球保险业发展的最大引擎。

四是转型升级取得新共识。大型头部公司率先进入转型红利期,中小人身保险公司不断探索“特色化经营、差异化竞争”的发展路径。2019年前三季度,人身保险规模保费3.2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大幅高于前些年行业结构调整时期的增速。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业务发展由依赖新单向新单续期双轮驱动。

五是防范风险取得新成效。目前,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由2015年的31%下降至今年前三季度的4%。开展了“治乱打非”、产品专项核查等工作,基本消除了名不符实的人身保险产品问题。建立人身保险产品通报制度,定期通报产品监管行业问题。前三季度,人身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9503亿元,同比增长78%,行业整体现金流充裕,风险可控。

“行业转型升级还刚刚起步,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任务更繁重、更艰巨。”在黄洪看来,人身保险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需要重点解决如何管理经济周期的问题、管理资产负债匹配的问题、应对社会消费需求变化和各类风险挑战的问题、解决少数公司严重依赖传统发展路径的问题以及改善科技赋能不足的问题。

黄洪指出,少数公司缺乏创新勇气,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愿意开发销售一些快餐式人身保险产品,不仅误导了社会大众的保险消费理念,而且降低了保险有效供给,致使一些真正需要保险保障的人得不到满足。比如,我国有2.5亿老年人口的庞大保险需求,至今没有得到有效满足。此外,人身保险业在运用金融科技方面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人身保险业的科技赋能,就是要加强科技与保险的深度融合,基于对风险的精准判断和分析,精确计算每类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实现精准定价,真正做到‘没有不可保的风险’。”黄洪说。

对于推动行业全面转型升级,黄洪表示,需要行业、监管、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保险供给质量,不断激发、培育社会的保险需求,切实增强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黄洪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人身保险事业的统一领导。要继续深化人身保险领域改革开放。要完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推动扩大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要继续深化对外开放,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坚决确保各项对外开放政策落地实施,同时研究推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

黄洪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人身保险监管。要强化股东监管,防止动机不纯的股东进入保险业;强化自有资本出资,抓住资本监管这个关键,防止野蛮扩张问题;强化产品监管,防止“有毒”产品进入市场,增加有效保险供给;强化风险监管,完善法定责任准备金制度,建立动态、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强化行为监管,防止市场乱象多发频发;强化从业人员监管,防止缺乏职业操守的人员进入人身保险业。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详细内容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中国寿险业峰会上表示

人身险业转型发展出现五个新特点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1-18

【记者 朱艳霞】11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中国寿险业峰会2019上表示,一年来,人身保险行业按照中央要求,聚焦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行业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未来,持续推进人身保险业改革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格局中善谋善成、久久为功。

黄洪用五个“新”概括了人身险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效。

一是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稳步推进人身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改革,把定价权还给市场、还给企业,解决了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核心问题,推动行业重回强劲发展的轨道。

据统计,2019年年初至11月13日,上证A股指数上涨16.5%,其中保险板块涨幅55.2%,是所有板块平均涨幅的3.3倍,也大大高于金融业其他机构的涨幅。个别上市保险公司的总市值已经超过1.6万亿元,位居沪深两市第二名。

二是服务民生取得新成绩。目前人身保险业已为社会公众积累养老准备金超过2万亿元,积累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达到1.14万亿元,大病保险已覆盖全国31个省,覆盖人群达11.29亿人,受托管理各类医保基金367.5亿元。保险业为近9万家企业提供企业年金受托管理服务,覆盖2471万人,受托管理资产累计8958亿元,占企业年金基金实际投资运作金额的90%。

三是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2019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修改《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放宽了外资保险公司的准入限制。2019年10月,我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已经通过开业验收。作为金融业中开放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的行业,2018年,我国保险业对全球保险市场增长的贡献超过30%,我国保险市场已经是全球保险业发展的最大引擎。

四是转型升级取得新共识。大型头部公司率先进入转型红利期,中小人身保险公司不断探索“特色化经营、差异化竞争”的发展路径。2019年前三季度,人身保险规模保费3.2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大幅高于前些年行业结构调整时期的增速。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业务发展由依赖新单向新单续期双轮驱动。

五是防范风险取得新成效。目前,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由2015年的31%下降至今年前三季度的4%。开展了“治乱打非”、产品专项核查等工作,基本消除了名不符实的人身保险产品问题。建立人身保险产品通报制度,定期通报产品监管行业问题。前三季度,人身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9503亿元,同比增长78%,行业整体现金流充裕,风险可控。

“行业转型升级还刚刚起步,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任务更繁重、更艰巨。”在黄洪看来,人身保险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需要重点解决如何管理经济周期的问题、管理资产负债匹配的问题、应对社会消费需求变化和各类风险挑战的问题、解决少数公司严重依赖传统发展路径的问题以及改善科技赋能不足的问题。

黄洪指出,少数公司缺乏创新勇气,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愿意开发销售一些快餐式人身保险产品,不仅误导了社会大众的保险消费理念,而且降低了保险有效供给,致使一些真正需要保险保障的人得不到满足。比如,我国有2.5亿老年人口的庞大保险需求,至今没有得到有效满足。此外,人身保险业在运用金融科技方面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人身保险业的科技赋能,就是要加强科技与保险的深度融合,基于对风险的精准判断和分析,精确计算每类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实现精准定价,真正做到‘没有不可保的风险’。”黄洪说。

对于推动行业全面转型升级,黄洪表示,需要行业、监管、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保险供给质量,不断激发、培育社会的保险需求,切实增强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黄洪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人身保险事业的统一领导。要继续深化人身保险领域改革开放。要完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推动扩大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要继续深化对外开放,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坚决确保各项对外开放政策落地实施,同时研究推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

黄洪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人身保险监管。要强化股东监管,防止动机不纯的股东进入保险业;强化自有资本出资,抓住资本监管这个关键,防止野蛮扩张问题;强化产品监管,防止“有毒”产品进入市场,增加有效保险供给;强化风险监管,完善法定责任准备金制度,建立动态、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强化行为监管,防止市场乱象多发频发;强化从业人员监管,防止缺乏职业操守的人员进入人身保险业。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详细内容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