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用朝阳心拥抱夕阳红

——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银保监会退休干部赵杰兵

发布时间:2020-01-03 07:48:10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张爽

2011年9月16日,对山西省山阴县合盛堡乡康庄村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村西北100米处,一口210米深的水井成功出水了!虽然出水量只有1小时二十几吨,但对于极度缺水、祖祖辈辈都喝“苦咸水”的康庄村来说,犹如沙漠中的甘泉。作为曾在康庄村插队的知识青年,赵杰兵40年来的一桩心事终于了结了。

赵杰兵是原保监会纪委书记、党委委员,他经历过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两个时代,做过下乡知青、当过各级党政领导、管过企业转制、搞过金融监管,但是他始终牵挂着中国最基层最普通的农民。康庄村的“同心井”就是他退休后仍然心系乡村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退休后的赵杰兵克服身患帕金森病带来的巨大病痛,发挥自己熟悉农村、经验丰富的优势,一心扑在服务“三农”的事情上,情系农村、关心农民,始终以乡村振兴为己任,著书立说写农民,倾情打井帮农民,奔走呼号为农民,倾囊而出为农民。用一个共产党员的行动,勾画了人生最美的晚霞。

对农民的热爱与牵挂

1968年12月24日上午,400多名来自北京四中和北京师大女附中的学生,踏上了一列开往山西大同的列车。他们将在抵达大同后转乘另一趟火车向南不到100公里,来到山西省雁北地区山阴县,融入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时年20岁的赵杰兵就是其中之一。

两天前,《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这让当时的赵杰兵十分激动,因为他终于有机会到农村当农民了。1964年,赵杰兵看到报纸上报道了邢燕子等一批下乡当农民的知识青年的事迹,就提出不上学了,要去当农民。最终以学校和父母都不支持这场“革命行动”而告终,理由是希望他能在完成高等教育之后再去农村。

“我们那代人从小在党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下,立志做革命青年有两个基本点,一个是为人民服务,一个是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与工农共命运。毛主席明确说过,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并且实不实行和工农群众相结合。”赵杰兵如今仍然坚守着这个信念。

其实,父亲是赵杰兵投入到农村建设的引路人。赵杰兵的父亲赵凡时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副市长,分管农村工作,北京的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就是由他作为总指挥领导修建的。少年时的赵杰兵常常跟着父亲一起到农业建设一线,在耳濡目染中,他希望能早日投入到农村事业中。

而让他真正了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是他插队到山西省山阴县康庄村之后。担水、挑粪、放养、种田……让赵杰兵切身感受到农民的辛苦、农村生活的不易。退休后,他倾情著写了一本书——《康庄往事》,详细记录了他插队期间的一些故事。他根据早年的插队经历,整理了自己大量的工作笔记、生活日记。他还走访了当年插队的知青、书中涉及的主要人物以及大量的康庄老百姓,记录了当年知青除了参加劳动以外,利用劳动之余做支教、学英语、搞科研、办工厂、跑运输、搞包工,处处展现阳光向上催人奋进的力量。直到今天,赵杰兵还会把回到康庄说成是“回家看看”。

书中处处弥漫着赵杰兵对农民深深的牵挂,他说:“只有怀揣与八亿多中国农民共命运信念的领导者,只有那些了解农民、热爱农民、不脱离农民群众的领导者,才能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出发执掌政权、处理国事,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忠诚公仆。这是康庄生活留给我最实在的启示。”

盐碱地上走出来的硬脚板

1972年,赵杰兵获得了到北京上大学的机会,在插队落户后他第一次离开了康庄。1975年,他毕业分配到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报到第一天他就要求调回山阴县。终于在1976年7月他得偿所愿,成为山阴县合盛堡公社一名公社干部,并且到康庄村下乡“蹲点”。

当时,赵杰兵已经做了长期在山阴县安家的准备,甚至专门从县木材公司买了将近一立方米的木头,准备做家具。然而1979年的一纸调令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他被调到刚刚恢复成立的中纪委工作,结束了在雁北10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

对于赵杰兵来说,两次离开都非他所愿,因为他在康庄还有很多未竟的事业,他的心仍然牵挂着那里的一切。

让康庄人都喝上甘甜的水就是让他最牵挂的一件事。康庄村位于一大片盐碱滩地中,浅层地下水水质很差,老百姓一直喝的是“苦咸水”,从来没有喝过干净的淡水。村东300米处有一口号称“甜水”的井,每年过大年前,家家户户做豆腐时,这口井都会被淘干。“其实这口井的水也是咸水,不过比其他井的水略淡一些罢了。”赵杰兵回忆说。

1971年,康庄大丰收,担任生产队长的赵杰兵请来县打井队打井,结果没有成功,这件事一搁就是40年,成为他的一个心结。

退休后,赵杰兵回乡省亲时,发现康庄的饮水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虽然不必再喝“苦咸水”,但饮用水是花钱从外村引入的,而且经常停水,村里用水得不到有效保障。他遂下决心兑现当年让老百姓喝上“甜水”的承诺。他拖着病体多次往返北京和山阴,终于征得县里的支持,他又专程请来山西省水利专家实地测量,邀请北京军区给水团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历时两个多月生生在贫水区打出一口符合饮用标准的好井来。不久他又打了第二口井“国机井”备用,不但解决了吃水问题,还利用这一契机成立了自己的打井队,后续的水处理厂、村民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都一并建成了。

赵杰兵说,没有退休之前,他虽然一直牵挂着康庄打井的事,但是碍于自己的职务身份,直接参与当地的工作并不合适。退休后,身份自由了,他就可以作为一名曾经的插队知青为康庄做点事。

“打两口井,解决康庄的吃水问题,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在山阴县、人保集团、国机集团等单位以及多位水利专家、原康庄众多知青、康庄村民共同努力下完成的。”赵杰兵说。

但是当地老百姓知道赵杰兵为此付出的心血,有一位高中生曾写过一篇题为“盐碱地上走出来的硬脚板”的作文,说的就是他一心为民做事的高尚情怀。如今,康庄的两口井已被山阴县开辟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我是一个“兵”

“农民问题依然是中国发展的基本问题。正如党中央多次强调的,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体人民的小康。这些都是我们和我们的后代绕不过去的历史责任。”赵杰兵说。

退休后,赵杰兵除了关心康庄,也一直关心着农村各方面的建设。仅2017年以来,就先后两下贵州,两下湖南,一次去湖北,一次去浙江,十多次去山西大同、朔州、晋城等地,有的是参加基层党建调研,有的是应邀参加脱贫攻坚经验推广,有的是自费前往深入基层访贫问苦,经常是吃住在村里,每次都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倾心工作。

所到之处,凡遇到困难群众他都会慷慨解囊。近几年来,赵杰兵的退休工资很大一部分用来济困、做事,仅大家知道的打井捐款、给养老院捐款、给五保户的钱、给生活困难群众的钱、给困难家庭孩子上学用的钱等,累计就有数十万元。

赵杰兵始终对农村集体经济模式抱有很深的感情。2017年4月,他前往贵州安顺、毕节两地,调研如何加强党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如何巩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并发展集体经济,形成了详实的调研报告。2019年,他还带领山阴县“对标一流”考察团,前往浙江奉化滕头村、湾底村考察农村集体经济建设样板,谋划山阴县乡村振兴发展大计。

不管走多远,赵杰兵始终牵挂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无论是山阴的康庄村还是桑植的芙蓉桥,甚或是娄底某个村的某个农民。他希望这些地方能像那些先进的村子一样早日富起来。

难以想象的是,赵杰兵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克服巨大身体病痛下完成的。2001年,他被确诊为帕金森症,震颤和迟钝每天加重,行动越来越艰难。2005年,又突发心肌梗塞,他的身体从此变得衰弱不堪。但是赵杰兵并没有就此向命运低头,他坚持到基层调研,并开始了他的习字生活,他把练习书法作为自己与疾病抗争的手段。

赵杰兵有三枚闲章,分别是草木天涯、雁门冰雪、康庄耕耘。他说,草木是绿色和生命力的象征,在任何条件下都顽强地生长,雁门和康庄则是他最初走上社会的插队地点。这三枚闲章所蕴含的,既是他的意志和信念,也是他对乡村的牵挂。

赵杰兵说,正如他的名字,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兵”,只能在党的农村事业中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解决中国农民的问题,一个人有多大的本事都不够用,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党的领导下,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这是他最大的愿望。


用朝阳心拥抱夕阳红

——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银保监会退休干部赵杰兵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1-03

□记者 张爽

2011年9月16日,对山西省山阴县合盛堡乡康庄村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村西北100米处,一口210米深的水井成功出水了!虽然出水量只有1小时二十几吨,但对于极度缺水、祖祖辈辈都喝“苦咸水”的康庄村来说,犹如沙漠中的甘泉。作为曾在康庄村插队的知识青年,赵杰兵40年来的一桩心事终于了结了。

赵杰兵是原保监会纪委书记、党委委员,他经历过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两个时代,做过下乡知青、当过各级党政领导、管过企业转制、搞过金融监管,但是他始终牵挂着中国最基层最普通的农民。康庄村的“同心井”就是他退休后仍然心系乡村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退休后的赵杰兵克服身患帕金森病带来的巨大病痛,发挥自己熟悉农村、经验丰富的优势,一心扑在服务“三农”的事情上,情系农村、关心农民,始终以乡村振兴为己任,著书立说写农民,倾情打井帮农民,奔走呼号为农民,倾囊而出为农民。用一个共产党员的行动,勾画了人生最美的晚霞。

对农民的热爱与牵挂

1968年12月24日上午,400多名来自北京四中和北京师大女附中的学生,踏上了一列开往山西大同的列车。他们将在抵达大同后转乘另一趟火车向南不到100公里,来到山西省雁北地区山阴县,融入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时年20岁的赵杰兵就是其中之一。

两天前,《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这让当时的赵杰兵十分激动,因为他终于有机会到农村当农民了。1964年,赵杰兵看到报纸上报道了邢燕子等一批下乡当农民的知识青年的事迹,就提出不上学了,要去当农民。最终以学校和父母都不支持这场“革命行动”而告终,理由是希望他能在完成高等教育之后再去农村。

“我们那代人从小在党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下,立志做革命青年有两个基本点,一个是为人民服务,一个是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与工农共命运。毛主席明确说过,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并且实不实行和工农群众相结合。”赵杰兵如今仍然坚守着这个信念。

其实,父亲是赵杰兵投入到农村建设的引路人。赵杰兵的父亲赵凡时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副市长,分管农村工作,北京的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就是由他作为总指挥领导修建的。少年时的赵杰兵常常跟着父亲一起到农业建设一线,在耳濡目染中,他希望能早日投入到农村事业中。

而让他真正了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是他插队到山西省山阴县康庄村之后。担水、挑粪、放养、种田……让赵杰兵切身感受到农民的辛苦、农村生活的不易。退休后,他倾情著写了一本书——《康庄往事》,详细记录了他插队期间的一些故事。他根据早年的插队经历,整理了自己大量的工作笔记、生活日记。他还走访了当年插队的知青、书中涉及的主要人物以及大量的康庄老百姓,记录了当年知青除了参加劳动以外,利用劳动之余做支教、学英语、搞科研、办工厂、跑运输、搞包工,处处展现阳光向上催人奋进的力量。直到今天,赵杰兵还会把回到康庄说成是“回家看看”。

书中处处弥漫着赵杰兵对农民深深的牵挂,他说:“只有怀揣与八亿多中国农民共命运信念的领导者,只有那些了解农民、热爱农民、不脱离农民群众的领导者,才能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出发执掌政权、处理国事,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忠诚公仆。这是康庄生活留给我最实在的启示。”

盐碱地上走出来的硬脚板

1972年,赵杰兵获得了到北京上大学的机会,在插队落户后他第一次离开了康庄。1975年,他毕业分配到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报到第一天他就要求调回山阴县。终于在1976年7月他得偿所愿,成为山阴县合盛堡公社一名公社干部,并且到康庄村下乡“蹲点”。

当时,赵杰兵已经做了长期在山阴县安家的准备,甚至专门从县木材公司买了将近一立方米的木头,准备做家具。然而1979年的一纸调令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他被调到刚刚恢复成立的中纪委工作,结束了在雁北10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

对于赵杰兵来说,两次离开都非他所愿,因为他在康庄还有很多未竟的事业,他的心仍然牵挂着那里的一切。

让康庄人都喝上甘甜的水就是让他最牵挂的一件事。康庄村位于一大片盐碱滩地中,浅层地下水水质很差,老百姓一直喝的是“苦咸水”,从来没有喝过干净的淡水。村东300米处有一口号称“甜水”的井,每年过大年前,家家户户做豆腐时,这口井都会被淘干。“其实这口井的水也是咸水,不过比其他井的水略淡一些罢了。”赵杰兵回忆说。

1971年,康庄大丰收,担任生产队长的赵杰兵请来县打井队打井,结果没有成功,这件事一搁就是40年,成为他的一个心结。

退休后,赵杰兵回乡省亲时,发现康庄的饮水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虽然不必再喝“苦咸水”,但饮用水是花钱从外村引入的,而且经常停水,村里用水得不到有效保障。他遂下决心兑现当年让老百姓喝上“甜水”的承诺。他拖着病体多次往返北京和山阴,终于征得县里的支持,他又专程请来山西省水利专家实地测量,邀请北京军区给水团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历时两个多月生生在贫水区打出一口符合饮用标准的好井来。不久他又打了第二口井“国机井”备用,不但解决了吃水问题,还利用这一契机成立了自己的打井队,后续的水处理厂、村民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都一并建成了。

赵杰兵说,没有退休之前,他虽然一直牵挂着康庄打井的事,但是碍于自己的职务身份,直接参与当地的工作并不合适。退休后,身份自由了,他就可以作为一名曾经的插队知青为康庄做点事。

“打两口井,解决康庄的吃水问题,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在山阴县、人保集团、国机集团等单位以及多位水利专家、原康庄众多知青、康庄村民共同努力下完成的。”赵杰兵说。

但是当地老百姓知道赵杰兵为此付出的心血,有一位高中生曾写过一篇题为“盐碱地上走出来的硬脚板”的作文,说的就是他一心为民做事的高尚情怀。如今,康庄的两口井已被山阴县开辟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我是一个“兵”

“农民问题依然是中国发展的基本问题。正如党中央多次强调的,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体人民的小康。这些都是我们和我们的后代绕不过去的历史责任。”赵杰兵说。

退休后,赵杰兵除了关心康庄,也一直关心着农村各方面的建设。仅2017年以来,就先后两下贵州,两下湖南,一次去湖北,一次去浙江,十多次去山西大同、朔州、晋城等地,有的是参加基层党建调研,有的是应邀参加脱贫攻坚经验推广,有的是自费前往深入基层访贫问苦,经常是吃住在村里,每次都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倾心工作。

所到之处,凡遇到困难群众他都会慷慨解囊。近几年来,赵杰兵的退休工资很大一部分用来济困、做事,仅大家知道的打井捐款、给养老院捐款、给五保户的钱、给生活困难群众的钱、给困难家庭孩子上学用的钱等,累计就有数十万元。

赵杰兵始终对农村集体经济模式抱有很深的感情。2017年4月,他前往贵州安顺、毕节两地,调研如何加强党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如何巩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并发展集体经济,形成了详实的调研报告。2019年,他还带领山阴县“对标一流”考察团,前往浙江奉化滕头村、湾底村考察农村集体经济建设样板,谋划山阴县乡村振兴发展大计。

不管走多远,赵杰兵始终牵挂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无论是山阴的康庄村还是桑植的芙蓉桥,甚或是娄底某个村的某个农民。他希望这些地方能像那些先进的村子一样早日富起来。

难以想象的是,赵杰兵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克服巨大身体病痛下完成的。2001年,他被确诊为帕金森症,震颤和迟钝每天加重,行动越来越艰难。2005年,又突发心肌梗塞,他的身体从此变得衰弱不堪。但是赵杰兵并没有就此向命运低头,他坚持到基层调研,并开始了他的习字生活,他把练习书法作为自己与疾病抗争的手段。

赵杰兵有三枚闲章,分别是草木天涯、雁门冰雪、康庄耕耘。他说,草木是绿色和生命力的象征,在任何条件下都顽强地生长,雁门和康庄则是他最初走上社会的插队地点。这三枚闲章所蕴含的,既是他的意志和信念,也是他对乡村的牵挂。

赵杰兵说,正如他的名字,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兵”,只能在党的农村事业中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解决中国农民的问题,一个人有多大的本事都不够用,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党的领导下,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这是他最大的愿望。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