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谭乐之
风险无处不在,保险无所不至。作为全国首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宁波,紧紧围绕社会治理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在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推出了医疗事故责任保险、电梯安全综合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一系列国内领先的保险创新示范项目,为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起到了示范探路作用。清除社会治理的死角,宁波保险创新有妙招。
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宁波保险创新的做法,核心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将保险创新引入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缓解有限政府与无限责任之间的矛盾,帮助政府部门从具体的公共事务中解脱出来。
在破解医患关系“调解难”上,宁波从2008年率先开展医疗事故责任保险,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医患矛盾,使全市“医闹”现象大幅度减少,被誉为医疗纠纷领域的“宁波解法”。该模式将医疗纠纷保险理赔服务机制与人民调解机制有效融合,通过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将医患矛盾冲突从医院内转移到医院外,有效提高了化解矛盾的效率。截至2019年11月末,医责险覆盖全市237家医疗卫生机构,累计接到报案数9600余起,调处成功89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3%,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开出了“良方妙药”。
在破解司法领域“执行难”方面,宁波在全国率先试点司法援助保险,为司法案件“执行不能”这一全国性难题探索破解之路。该模式通过“保险+救助”服务,对于符合理赔条件的当事人,及时提供援助赔付以及心理疏导等一揽子附加保障服务,确保及时、彻底化解矛盾,有效缓解司法救助的困境。截止2019年10月末,市、县两级法院实现全覆盖,累计理赔案件117件,赔付金额847.3万元,受益人数253人。
此外,在产权保护领域,宁波还首创商标专用权保险、专利保险等产品,破解产权保护“维权难”,有效解决了企业“维权力量不足、维权成本高、诉讼执行难”等突出问题。2019年设立国内首家商标专用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帮助企业省时、省心、省事地进行商标维权,已为2005件商标提供了承保服务,累计保障额度1050万元。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治理之要在于安民”。宁波保险创新打破了灾害损失救助主要依靠政府的“惯性思维”,促进灾害损失主要由政府承担向全社会共同分担的转变。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有了保险的参与,可以有效减轻经济社会的震荡和波动,缓解政府在灾害救助中的压力,降低风险和损失,较好地起到风险“缓冲垫”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2014年宁波首创既保人身、又保财产的巨灾保险制度,为全市1000万城乡居民(含外来人口)提供台风、暴雨和洪水等灾害风险保障,被誉为巨灾保险的“宁波样本”。以2019年的超强台风“利奇马”为例,保险公司在台风登陆3天内基本完成所有6万户受灾居民的查勘和4.3万户的定损工作,199个村(社区)进入公示理赔期,不仅使灾害救助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居民损失得到了有效补偿,而且促进了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公共救助体系的建立。5年来,巨灾保险已累计向20万户居民家庭支付赔款超1.2亿元,大大提高了城市灾害防范的“韧性”。
在经历倒楼事件惨痛教训后,2015年宁波首创城镇住房综合保险,保障百姓居有良厦。该模式开创了利用现代保险功能参与危旧住宅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的先河,保险公司不仅为老旧房屋提供保险保障,更通过建立房屋结构安全技术专家库、开发安全动态监控系统、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开展房屋日常监测等,为政府提供技术咨询和动态监测服务,大大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截至2019年10月末,“城房险”共承保10个区县(市)房屋32830幢,总建筑面积4954万平方米,今年累计开展巡检36万次。
宁波还在保障电梯安全方面有所建树。随着电梯数量的快速增加和电梯不断老化,电梯伤人事件时有发生。2017年宁波推出全国首个电梯安全综合保险项目,通过保险机构对维保工作进行第三方监督,电梯维保工时明显增加,故障率明显下降,为推动全国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创新提供示范和支撑。截至2019年11月末,电梯安全综合保险累计为1.18万台次电梯提供2373.4亿元风险保障,电梯整体故障率同比下降30%以上。该项目被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向全国推广,目前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电梯责任保险工作。
此外,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宁波还建立了公共食责险、商业食责险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基金“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护网,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成立全国首家食责险运营中心,保险公司组建专家、技术、协管三支队伍,定期开展风险巡查、风险预警、风险评级,充实基层食品安全管理力量。目前,保险公司已经组建起近500人的专业队伍,开展抽检服务1万余批次。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在宁波试点成功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参照宁波等地做法,正式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社会治理的最终目的为了人民。宁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经济发展、小微三农、脱贫攻坚等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领域,创新推出一批普惠公益保险产品,促进社会民生福祉的改善,提升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石,社会治理同样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试验区建设发展,良好的金融生态也吸引保险资金反哺助推实体经济,500余亿元保险资金投资宁波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在推动民营小微企业发展中,宁波2009年推出了全国首个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被誉为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宁波经验”。截至2019年11月末,“小贷险”累计支持贷款业务2.81万笔,贷款金额231.7亿元。在增强农业抗险能力方面,宁波农险险种从最初的9个增加到目前的66个,全面覆盖农林牧渔等主导产业,累计向100余万户(次)农户提供500余亿元的风险责任保障,为农业生产经营构筑了坚实的风险防护网。
此外,在脱贫攻坚上,宁波还在全省首创精准扶贫综合保险,为贫困家庭提供“救助+保险”综合保障的帮扶模式,全面覆盖贫困家庭的财产损失、子女升学补助金及个人综合责任和贫困家庭人员意外伤害及重大疾病,有效补充政府扶贫政策,减轻贫困人群负担。在全国推出首个失独老人综合保险、困境儿童综合救助险等,实现了慈善事业与保险机制的有机融合,提升政府扶贫救助效果。
□实习记者 谭乐之
风险无处不在,保险无所不至。作为全国首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宁波,紧紧围绕社会治理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在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推出了医疗事故责任保险、电梯安全综合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一系列国内领先的保险创新示范项目,为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起到了示范探路作用。清除社会治理的死角,宁波保险创新有妙招。
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宁波保险创新的做法,核心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将保险创新引入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缓解有限政府与无限责任之间的矛盾,帮助政府部门从具体的公共事务中解脱出来。
在破解医患关系“调解难”上,宁波从2008年率先开展医疗事故责任保险,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医患矛盾,使全市“医闹”现象大幅度减少,被誉为医疗纠纷领域的“宁波解法”。该模式将医疗纠纷保险理赔服务机制与人民调解机制有效融合,通过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将医患矛盾冲突从医院内转移到医院外,有效提高了化解矛盾的效率。截至2019年11月末,医责险覆盖全市237家医疗卫生机构,累计接到报案数9600余起,调处成功89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3%,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开出了“良方妙药”。
在破解司法领域“执行难”方面,宁波在全国率先试点司法援助保险,为司法案件“执行不能”这一全国性难题探索破解之路。该模式通过“保险+救助”服务,对于符合理赔条件的当事人,及时提供援助赔付以及心理疏导等一揽子附加保障服务,确保及时、彻底化解矛盾,有效缓解司法救助的困境。截止2019年10月末,市、县两级法院实现全覆盖,累计理赔案件117件,赔付金额847.3万元,受益人数253人。
此外,在产权保护领域,宁波还首创商标专用权保险、专利保险等产品,破解产权保护“维权难”,有效解决了企业“维权力量不足、维权成本高、诉讼执行难”等突出问题。2019年设立国内首家商标专用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帮助企业省时、省心、省事地进行商标维权,已为2005件商标提供了承保服务,累计保障额度1050万元。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治理之要在于安民”。宁波保险创新打破了灾害损失救助主要依靠政府的“惯性思维”,促进灾害损失主要由政府承担向全社会共同分担的转变。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有了保险的参与,可以有效减轻经济社会的震荡和波动,缓解政府在灾害救助中的压力,降低风险和损失,较好地起到风险“缓冲垫”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2014年宁波首创既保人身、又保财产的巨灾保险制度,为全市1000万城乡居民(含外来人口)提供台风、暴雨和洪水等灾害风险保障,被誉为巨灾保险的“宁波样本”。以2019年的超强台风“利奇马”为例,保险公司在台风登陆3天内基本完成所有6万户受灾居民的查勘和4.3万户的定损工作,199个村(社区)进入公示理赔期,不仅使灾害救助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居民损失得到了有效补偿,而且促进了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公共救助体系的建立。5年来,巨灾保险已累计向20万户居民家庭支付赔款超1.2亿元,大大提高了城市灾害防范的“韧性”。
在经历倒楼事件惨痛教训后,2015年宁波首创城镇住房综合保险,保障百姓居有良厦。该模式开创了利用现代保险功能参与危旧住宅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的先河,保险公司不仅为老旧房屋提供保险保障,更通过建立房屋结构安全技术专家库、开发安全动态监控系统、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开展房屋日常监测等,为政府提供技术咨询和动态监测服务,大大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截至2019年10月末,“城房险”共承保10个区县(市)房屋32830幢,总建筑面积4954万平方米,今年累计开展巡检36万次。
宁波还在保障电梯安全方面有所建树。随着电梯数量的快速增加和电梯不断老化,电梯伤人事件时有发生。2017年宁波推出全国首个电梯安全综合保险项目,通过保险机构对维保工作进行第三方监督,电梯维保工时明显增加,故障率明显下降,为推动全国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创新提供示范和支撑。截至2019年11月末,电梯安全综合保险累计为1.18万台次电梯提供2373.4亿元风险保障,电梯整体故障率同比下降30%以上。该项目被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向全国推广,目前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电梯责任保险工作。
此外,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宁波还建立了公共食责险、商业食责险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基金“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护网,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成立全国首家食责险运营中心,保险公司组建专家、技术、协管三支队伍,定期开展风险巡查、风险预警、风险评级,充实基层食品安全管理力量。目前,保险公司已经组建起近500人的专业队伍,开展抽检服务1万余批次。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在宁波试点成功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参照宁波等地做法,正式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社会治理的最终目的为了人民。宁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经济发展、小微三农、脱贫攻坚等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领域,创新推出一批普惠公益保险产品,促进社会民生福祉的改善,提升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石,社会治理同样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试验区建设发展,良好的金融生态也吸引保险资金反哺助推实体经济,500余亿元保险资金投资宁波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在推动民营小微企业发展中,宁波2009年推出了全国首个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被誉为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宁波经验”。截至2019年11月末,“小贷险”累计支持贷款业务2.81万笔,贷款金额231.7亿元。在增强农业抗险能力方面,宁波农险险种从最初的9个增加到目前的66个,全面覆盖农林牧渔等主导产业,累计向100余万户(次)农户提供500余亿元的风险责任保障,为农业生产经营构筑了坚实的风险防护网。
此外,在脱贫攻坚上,宁波还在全省首创精准扶贫综合保险,为贫困家庭提供“救助+保险”综合保障的帮扶模式,全面覆盖贫困家庭的财产损失、子女升学补助金及个人综合责任和贫困家庭人员意外伤害及重大疾病,有效补充政府扶贫政策,减轻贫困人群负担。在全国推出首个失独老人综合保险、困境儿童综合救助险等,实现了慈善事业与保险机制的有机融合,提升政府扶贫救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