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格莱珉模式:关于普惠金融的理想与探寻

发布时间:2020-02-24 11:06:32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实习记者 许予朋

格莱珉中国公众号日前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在重庆做米酒生意的流动商贩陈女士成功获得了建行-格莱珉项目3万元贷款,用以购买制作米酒的现代化设备。陈女士年近60岁,没有什么可抵押的产业,此前一直很难从银行贷款。通过这个项目,她不仅获得了贷款,也享受到金融教育等服务,结识了一批与她处境相似的女性。

提起“格莱珉”(Grameen),对普惠金融抱有兴趣的人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这一词汇来自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该行是由孟加拉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设立的,致力于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额信贷、储蓄、金融教育、建立信用等服务。但如果我们细读尤努斯的作品不难发现,这位经济学家的“普惠金融理想”早已超越了建立“穷人银行”,向更深远的市场经济领域扩展。

“当我创造一个社会企业时,我允许我的个性中无私的一面通过商业来表达。”穆罕默德·尤努斯在他的作品《普惠金融改变世界》一书中写到。

尤努斯对于“人性”有两个预判:首先,他相信人性中具有无私的一面,而“无私可以成为商业社会的一部分”。其次,他认为任何人都具备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穷人的‘种子’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现行经济体制没有给予他们和其他人一样的发展机会。”

基于这两点预判,尤努斯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帮助他们创业的格莱珉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不同,格莱珉银行不以盈利为导向,不服务于股东,至今在孟加拉国服务900万低收入家庭,还款率却达到99%,并实现了商业可持续。这种模式被复制到全球包括美国、墨西哥、土耳其等41个国家,在世界范围被证实为一种具有可持续性并能有效消除贫困的模式。

尤努斯认为,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目前为提高银行体系的普惠程度所做的努力主要是鼓励传统银行为穷人提供有限的金融服务方案”,这远远没有切中要害,且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格莱珉银行的基础上,尤努斯又缔造了“社会企业”(Social Business)概念,“社会企业就是解决人类问题的非分红公司”。尤努斯指出,社会企业可包括卫生医疗机构、供应安全饮用水的项目、为穷人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公司等等,设立目标是改善贫困,在财务上实现自给自足。

“我们将这些业务设立为非免费的,但只是为了解决其可持续运营……在这些案例中,社会需要是我们考虑的唯一问题,而为个人或公司投资者谋利则从不在考虑范围内。”尤努斯在书中介绍。比如,在格莱珉团队设立的一家眼科医院里,中产阶级和富人的治疗费就被用来补贴那些无力支付治疗费用的人,如今这家医院已实现了自给自足。“社会企业”的成功吸引了全世界许多负有社会使命感的企业的目光。格莱珉先后与法国达能集团、日本优衣库、德国巴斯夫、中国建设银行等机构合作,创建了50多家解决营养、饮水、健康等企业,并在各国设立项目点,为贫困人口,特别是女性,提供创业及信贷支持,成为如今的“格莱珉模式”。

“人类在这个星球生活的目的不仅是生存,而且要生活得优雅、美丽、幸福。”尤努斯在《普惠金融改变世界》一书中写到。但笔者同时也注意到,尤努斯的美好愿景也许仍停留在修辞层面:“格莱珉模式”并非在任何一个地区都实现成功;尤努斯也常常身陷劳动纠纷,最近,更是遭到格莱珉电信(Grameen Telecom)公司多名员工起诉,指责公司未按照劳动法给予员工应得的分红。利益与公益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尤努斯的“社会企业”新经济最终能否重构世界,还是依旧沦为商业企业发展普惠金融的附属品?仍有太多问题留待解决……

从最初的“穷人银行”到后来的“社会企业”普惠金融模式,尤努斯选择相信人性,用实践颠覆传统经济学框架下发展普惠金融的方式。无论尤努斯勾勒的“新经济”时代能否到来,他都为普惠金融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格莱珉模式:关于普惠金融的理想与探寻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2-24

□实习记者 许予朋

格莱珉中国公众号日前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在重庆做米酒生意的流动商贩陈女士成功获得了建行-格莱珉项目3万元贷款,用以购买制作米酒的现代化设备。陈女士年近60岁,没有什么可抵押的产业,此前一直很难从银行贷款。通过这个项目,她不仅获得了贷款,也享受到金融教育等服务,结识了一批与她处境相似的女性。

提起“格莱珉”(Grameen),对普惠金融抱有兴趣的人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这一词汇来自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该行是由孟加拉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设立的,致力于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额信贷、储蓄、金融教育、建立信用等服务。但如果我们细读尤努斯的作品不难发现,这位经济学家的“普惠金融理想”早已超越了建立“穷人银行”,向更深远的市场经济领域扩展。

“当我创造一个社会企业时,我允许我的个性中无私的一面通过商业来表达。”穆罕默德·尤努斯在他的作品《普惠金融改变世界》一书中写到。

尤努斯对于“人性”有两个预判:首先,他相信人性中具有无私的一面,而“无私可以成为商业社会的一部分”。其次,他认为任何人都具备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穷人的‘种子’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现行经济体制没有给予他们和其他人一样的发展机会。”

基于这两点预判,尤努斯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帮助他们创业的格莱珉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不同,格莱珉银行不以盈利为导向,不服务于股东,至今在孟加拉国服务900万低收入家庭,还款率却达到99%,并实现了商业可持续。这种模式被复制到全球包括美国、墨西哥、土耳其等41个国家,在世界范围被证实为一种具有可持续性并能有效消除贫困的模式。

尤努斯认为,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目前为提高银行体系的普惠程度所做的努力主要是鼓励传统银行为穷人提供有限的金融服务方案”,这远远没有切中要害,且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格莱珉银行的基础上,尤努斯又缔造了“社会企业”(Social Business)概念,“社会企业就是解决人类问题的非分红公司”。尤努斯指出,社会企业可包括卫生医疗机构、供应安全饮用水的项目、为穷人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公司等等,设立目标是改善贫困,在财务上实现自给自足。

“我们将这些业务设立为非免费的,但只是为了解决其可持续运营……在这些案例中,社会需要是我们考虑的唯一问题,而为个人或公司投资者谋利则从不在考虑范围内。”尤努斯在书中介绍。比如,在格莱珉团队设立的一家眼科医院里,中产阶级和富人的治疗费就被用来补贴那些无力支付治疗费用的人,如今这家医院已实现了自给自足。“社会企业”的成功吸引了全世界许多负有社会使命感的企业的目光。格莱珉先后与法国达能集团、日本优衣库、德国巴斯夫、中国建设银行等机构合作,创建了50多家解决营养、饮水、健康等企业,并在各国设立项目点,为贫困人口,特别是女性,提供创业及信贷支持,成为如今的“格莱珉模式”。

“人类在这个星球生活的目的不仅是生存,而且要生活得优雅、美丽、幸福。”尤努斯在《普惠金融改变世界》一书中写到。但笔者同时也注意到,尤努斯的美好愿景也许仍停留在修辞层面:“格莱珉模式”并非在任何一个地区都实现成功;尤努斯也常常身陷劳动纠纷,最近,更是遭到格莱珉电信(Grameen Telecom)公司多名员工起诉,指责公司未按照劳动法给予员工应得的分红。利益与公益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尤努斯的“社会企业”新经济最终能否重构世界,还是依旧沦为商业企业发展普惠金融的附属品?仍有太多问题留待解决……

从最初的“穷人银行”到后来的“社会企业”普惠金融模式,尤努斯选择相信人性,用实践颠覆传统经济学框架下发展普惠金融的方式。无论尤努斯勾勒的“新经济”时代能否到来,他都为普惠金融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