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银保监会出台意见:两年扭转意外险乱象

发布时间:2020-03-06 08:47:37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张爽

近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意外险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推进市场化定价改革、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夯实发展根基等三个方面采取相关举措,计划用两年时间扭转意外险市场乱象丛生的局面。

数据显示,2019年,意外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175亿元,同比增长9.23%,赔付支出298亿元,同比增长11.19%。

近年来,随着人们风险意识的提升,意外险因其保费低廉、保障范围灵活、保障功能较强,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许多保险公司将一些意外险产品的保险责任范围扩展至新冠肺炎。

但是,由于意外险市场基础薄弱,定价机制科学性不强,销售行为不够规范,一些市场乱象和恶性竞争频频出现。比如现金贷等网贷平台违规捆绑销售意外险;部分第三方平台强势把控渠道,导致部分产品赔付率过低、渠道费用过高,严重阻碍了意外险功能与作用的发挥,意外险市场亟待规范与改革。

根据《意见》制定的时间表,到2020年底,意外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基本建立,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到2021年底,意外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基本健全,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市场格局更加规范有序,服务领域更加广泛,广大群众更加认可。

推进市场化定价改革

目前,高费用率已经成为意外险业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银保监会人身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调研摸排情况显示,个别地区借款人意外险、第三方平台销售的旅游意外险等产品手续费率高达50%以上,部分渠道销售的航空意外险手续费率更是高于90%。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更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意外险的定价基础。

对此,《意见》提出,要健全意外险精算体系,进一步完善意外险定价假设规定,强化法定责任准备金监管,切实防范风险。要建立产品价格回溯调整机制,采取市场主体自查、监管部门抽查、引导公众监督等方式,使产品定价“回头看”成为新常态。探索建立与内控水平、销售渠道、销售方式、赔付情况等因素挂钩的费率调整机制,逐步淘汰赔付率过低、渠道费用过高、定价明显不合理的产品。同时,要编制意外险发生率表,探索建立意外伤害发生率表动态修订机制,提高定价精细化水平。

《意见》还提出,要大力推动意外险产品自主创新,支持研发满足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场景人群需求的意外险产品,积极探索“意外险+服务”创新模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规范市场定价行为,挤压不合理费用,意外险产品价格将会在市场化改革中有所下降。

强化市场行为监管

2019年7月以来,银保监会要求各财产保险公司全面排查与现金贷等网贷平台合作开展的意外险业务,开展借款意外险的清理整顿工作。针对排查清理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对部分公司采取了监管措施。

在此次意外险改革中,银保监会将更全面更系统地加强市场行为监管。《意见》提出,针对搭售和捆绑销售、手续费畸高、财务数据不真实等问题,将组织开展意外险市场清理整顿。严格依法执行对机构和责任人的双罚制度,对违法违规机构及人员依法清理一批、处罚一批、规范一批,并向社会公开通报处理情况。

在健全市场行为监管制度和信息披露机制方面,要系统梳理意外险市场行为监管的政策规定,制定统一的意外险专项监管制度。研究完善重点领域团体意外险与责任险监管制度,防止不正当竞争。要完善市场主体意外险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公开定价依据、经营数据、理赔机构、典型案例、合作机构等信息,提高意外险市场透明度。

《意见》指出,将建立健全意外险保单信息共享机制。针对恶意重复投保、高额投保等高风险客户,及时进行风险提示。研究制定“黑名单”“灰名单”标准,着力防范骗保、骗赔等保险欺诈行为。

夯实发展根基

《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意外险风险等级和职业分类标准,提高意外险市场规范化水平。完善保险业意外伤残评定标准,努力争取纳入国家标准体系。探索制定意外险基本条目示范写法,推动产品条款标准化、简单化、通俗化。

此外,可以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和基础平台作用,组织建立行业意外险反欺诈工作联盟。联合公安、检察院、法院、医疗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信息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建立打击保险欺诈、防范道德风险的长效机制。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有序推进意外险市场“重在治本、标本兼治”的各项改革措施,意外险价格扭曲的问题根源将得到彻底解决,市场乱象丛生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改变,意外险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将基本建立。


银保监会出台意见:两年扭转意外险乱象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3-06

□记者 张爽

近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意外险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推进市场化定价改革、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夯实发展根基等三个方面采取相关举措,计划用两年时间扭转意外险市场乱象丛生的局面。

数据显示,2019年,意外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175亿元,同比增长9.23%,赔付支出298亿元,同比增长11.19%。

近年来,随着人们风险意识的提升,意外险因其保费低廉、保障范围灵活、保障功能较强,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许多保险公司将一些意外险产品的保险责任范围扩展至新冠肺炎。

但是,由于意外险市场基础薄弱,定价机制科学性不强,销售行为不够规范,一些市场乱象和恶性竞争频频出现。比如现金贷等网贷平台违规捆绑销售意外险;部分第三方平台强势把控渠道,导致部分产品赔付率过低、渠道费用过高,严重阻碍了意外险功能与作用的发挥,意外险市场亟待规范与改革。

根据《意见》制定的时间表,到2020年底,意外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基本建立,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到2021年底,意外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基本健全,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市场格局更加规范有序,服务领域更加广泛,广大群众更加认可。

推进市场化定价改革

目前,高费用率已经成为意外险业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银保监会人身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调研摸排情况显示,个别地区借款人意外险、第三方平台销售的旅游意外险等产品手续费率高达50%以上,部分渠道销售的航空意外险手续费率更是高于90%。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更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意外险的定价基础。

对此,《意见》提出,要健全意外险精算体系,进一步完善意外险定价假设规定,强化法定责任准备金监管,切实防范风险。要建立产品价格回溯调整机制,采取市场主体自查、监管部门抽查、引导公众监督等方式,使产品定价“回头看”成为新常态。探索建立与内控水平、销售渠道、销售方式、赔付情况等因素挂钩的费率调整机制,逐步淘汰赔付率过低、渠道费用过高、定价明显不合理的产品。同时,要编制意外险发生率表,探索建立意外伤害发生率表动态修订机制,提高定价精细化水平。

《意见》还提出,要大力推动意外险产品自主创新,支持研发满足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场景人群需求的意外险产品,积极探索“意外险+服务”创新模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规范市场定价行为,挤压不合理费用,意外险产品价格将会在市场化改革中有所下降。

强化市场行为监管

2019年7月以来,银保监会要求各财产保险公司全面排查与现金贷等网贷平台合作开展的意外险业务,开展借款意外险的清理整顿工作。针对排查清理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对部分公司采取了监管措施。

在此次意外险改革中,银保监会将更全面更系统地加强市场行为监管。《意见》提出,针对搭售和捆绑销售、手续费畸高、财务数据不真实等问题,将组织开展意外险市场清理整顿。严格依法执行对机构和责任人的双罚制度,对违法违规机构及人员依法清理一批、处罚一批、规范一批,并向社会公开通报处理情况。

在健全市场行为监管制度和信息披露机制方面,要系统梳理意外险市场行为监管的政策规定,制定统一的意外险专项监管制度。研究完善重点领域团体意外险与责任险监管制度,防止不正当竞争。要完善市场主体意外险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公开定价依据、经营数据、理赔机构、典型案例、合作机构等信息,提高意外险市场透明度。

《意见》指出,将建立健全意外险保单信息共享机制。针对恶意重复投保、高额投保等高风险客户,及时进行风险提示。研究制定“黑名单”“灰名单”标准,着力防范骗保、骗赔等保险欺诈行为。

夯实发展根基

《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意外险风险等级和职业分类标准,提高意外险市场规范化水平。完善保险业意外伤残评定标准,努力争取纳入国家标准体系。探索制定意外险基本条目示范写法,推动产品条款标准化、简单化、通俗化。

此外,可以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和基础平台作用,组织建立行业意外险反欺诈工作联盟。联合公安、检察院、法院、医疗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信息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建立打击保险欺诈、防范道德风险的长效机制。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有序推进意外险市场“重在治本、标本兼治”的各项改革措施,意外险价格扭曲的问题根源将得到彻底解决,市场乱象丛生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改变,意外险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将基本建立。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