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辉
近日,笔者来到平均海拔约800米的江西省横峰县新篁办事处崇山村,这里千年银杏树早已换上碧绿的盛装。田野里机声隆隆,村民正在勤劳地耕作。
村庄里,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村里建起了光伏电站。白茶基地已经实现产出,成了村民致富的“摇钱树”。优良的生态、洁净的空气让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村民们都说,是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帮扶工作队的到来,让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既“输血”又“造血”
5年前,当工行刚派驻帮扶工作队来到崇山村时,看到的是这样的状况:
这个因地处崇山峻岭之中而得名、距县城60公里的村庄,山多地少。全村辖6个自然村,只有413户1253人,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220人、五保户11人、低保156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油茶、毛竹及茶叶种植;上年人均收入仅有2100元;4个自然村没有通水泥路和自来水,没有手机信号,群众出行困难,饮水困难;全村无学校无卫生所,村委会无办公场地。
2015年9月,时任工行上饶分行副行长的杨登平主动请缨到崇山村开展工作,并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为了确保驻村工作队俯下身子“真扶贫”,沉下心去“扶真贫”,工行在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的基础上,明确驻村工作队成员与原单位脱钩,每月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建立考勤考核制度,驻村工作队员做到吃住在村但不增加基层负担。
接下来的日子,工作队每个月驻村时间都在20天以上,五一、端午、国庆、元旦及大部分周末时间,工作队员都在村里加班加点。
如何让群众尽快脱贫,是工作队反复思考的重大课题。为此,杨登平组织村干部和部分党员赴贵溪市白田乡姚家村考察,学习香菇种植技术;带队到本县做得好的新农村参观,学习产村融合发展经验;争取省行项目资金新建崇山榨油厂;种植高山果树、蔬菜等村集体经济项目。
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7万元,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引来今后村级发展的“源头活水”。
2019年7月,工行江西省分行私人银行中心财富顾问李坤经公开选拔后接棒成为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工作队继续为崇山村在致富路上奔跑着。
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一到村里,李坤便寻思着通过发展脱贫产业与壮大集体经济相融合的方式,既“输血”又“造血”,增强致富内生动力。
李坤认识到,要想让贫困群众真正实现脱贫,就要解决村民的生产与销售难题,为村民建立一个稳定的产销渠道,才能实现长效脱贫。
为解决这一难题,工作队在扶贫工作中创新采用“电商平台+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依托工行江西省分行援建的榨油厂,为村民免费榨油并进行收购,然后再借助龙头企业现代生产工艺,将这些山茶油进行提炼加工,从而开发出多款更符合行业标准、更适合市场销售、更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最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各地。
农村产业发展,一头连着脱贫攻坚,一头连着乡村振兴。只有通过不断完善产业发展链条才能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工作队通过多方努力,2019年榨油厂共为村民榨油0.55万公斤,户均增收近1000元。
实干增收助脱贫
帮扶工作队刚到村里时,村办公场所是一座旧小学校舍。因为年久失修,门窗破旧、桌椅不全,只好暂时借用民房办公和住宿。经驻村工作队上报后,工行江西省分行出资6万元,县委组织部、办事处也筹集数万元,将村办公场所进行维修。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建立起来了,村民办事也方便了。
为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切实解决好“来扶谁”“谁来扶”,工作队将全村贫困户与乡村干部、县工行、县科协等帮扶单位干部员工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为每户贫困户发放“连心卡”“政策明白卡”,方便贫困户对相关扶贫政策的了解,加强与帮扶干部的联系,使结对帮扶干部及时了解贫困户诉求,切实解决好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因户施策帮扶。并将全村所有的贫困户名单及一对一结对帮扶干部名单做成公示牌,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此外,工作队还着力抓好产业扶贫提升村级发展能力,大力实施一年一个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2015年,利用扶贫补助项目资金,带领村民种植香菇,实现产值10万余元,纯利润约1万元,参股贫困户每人分红300元,当年帮助7户、25人实现脱贫。筹集资金22万元,援建崇山村加工绿色生态山茶油的榨油厂,投产后每年为村里增加农业产值约60万元,纯利润达5万元,使崇山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协调江西展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捐建28.62KW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年收益2.6万余元,对接贫困户32户、92人,实现户均600元收益。
在村民口中,李坤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带货书记”。
2019年国庆假期,得知南昌市绳金塔庙会搭建了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展销平台,李坤当即决定去支摊,让村里的优质农产品“走出深山”。在展销会现场,李坤成为当地农产品“代言人”,实现销售收入过万元。此后,李坤多次“带货”参加大大小小的农产品展销会,崇山村的特色“山货”有了越来越多回头客,村民致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保障。
工作队还鼓励在家村民种植药材(覆盆子、铁皮石斛等),养羊、养猪、养鸡,开办生态农庄、农家乐等,行走在崇山各村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自强、自立、自信,靠志气实干苦干,用自己的双手让脱贫致富变为现实。
群众冷暖挂心头
扶贫的关键,不是看上报的数字有多好看,而是看群众有多满意。驻村工作队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驻村以来,工作队与村干部一道各处走访,争取他们对崇山的支持,加大对贫困村的投入。2016年以来,争取县交通局、办事处等有关部门协调公路项目资金近500万元,硬化了阳排公路、枫林公路等,完成了全村各村组之间公路硬化全覆盖,全村半数以上村庄及村民解决了长期以来出行困难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各村小组之间的交通条件,工作队目前正积极筹资推动白果园至徐家齐乡村公路的修建工作。
从工作队进村开始,就始终坚持并积极组织“幸福横峰、秀美乡村”为主题的项目建设,推进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村组道路、改水改厕、五拆五清等项目建设。这些年来,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500多万元,新建排水沟6000多米,入户道硬化约3000米,新建改建村民住房近200户,新建、改建卫生厕150多个,全辖6个自然村全部改水到位,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一心挂着发展,一心念着民生。工作队就是从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入手,牵头召开村民大会,成立了理事会,组织崇山村农民运动会,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推动“邻居节”,加快乡风文明的进程,资助崇山村贫困儿童就学、大学新生入学等。
工作队驻村5年来,积极向上级行争取资金近60万元,实施民生及社会项目10余个,大力促进了崇山村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自从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我们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建起了榨油厂,开展了特色种植,发展了生态旅游,工作队还帮助村里修建了公路……村民的腰包鼓了,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只要一提到工行驻村帮扶工作队,崇山村民就会竖起大拇指:“工行人,好样的!”
□李海辉
近日,笔者来到平均海拔约800米的江西省横峰县新篁办事处崇山村,这里千年银杏树早已换上碧绿的盛装。田野里机声隆隆,村民正在勤劳地耕作。
村庄里,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村里建起了光伏电站。白茶基地已经实现产出,成了村民致富的“摇钱树”。优良的生态、洁净的空气让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村民们都说,是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帮扶工作队的到来,让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既“输血”又“造血”
5年前,当工行刚派驻帮扶工作队来到崇山村时,看到的是这样的状况:
这个因地处崇山峻岭之中而得名、距县城60公里的村庄,山多地少。全村辖6个自然村,只有413户1253人,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220人、五保户11人、低保156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油茶、毛竹及茶叶种植;上年人均收入仅有2100元;4个自然村没有通水泥路和自来水,没有手机信号,群众出行困难,饮水困难;全村无学校无卫生所,村委会无办公场地。
2015年9月,时任工行上饶分行副行长的杨登平主动请缨到崇山村开展工作,并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为了确保驻村工作队俯下身子“真扶贫”,沉下心去“扶真贫”,工行在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的基础上,明确驻村工作队成员与原单位脱钩,每月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建立考勤考核制度,驻村工作队员做到吃住在村但不增加基层负担。
接下来的日子,工作队每个月驻村时间都在20天以上,五一、端午、国庆、元旦及大部分周末时间,工作队员都在村里加班加点。
如何让群众尽快脱贫,是工作队反复思考的重大课题。为此,杨登平组织村干部和部分党员赴贵溪市白田乡姚家村考察,学习香菇种植技术;带队到本县做得好的新农村参观,学习产村融合发展经验;争取省行项目资金新建崇山榨油厂;种植高山果树、蔬菜等村集体经济项目。
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7万元,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引来今后村级发展的“源头活水”。
2019年7月,工行江西省分行私人银行中心财富顾问李坤经公开选拔后接棒成为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工作队继续为崇山村在致富路上奔跑着。
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一到村里,李坤便寻思着通过发展脱贫产业与壮大集体经济相融合的方式,既“输血”又“造血”,增强致富内生动力。
李坤认识到,要想让贫困群众真正实现脱贫,就要解决村民的生产与销售难题,为村民建立一个稳定的产销渠道,才能实现长效脱贫。
为解决这一难题,工作队在扶贫工作中创新采用“电商平台+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依托工行江西省分行援建的榨油厂,为村民免费榨油并进行收购,然后再借助龙头企业现代生产工艺,将这些山茶油进行提炼加工,从而开发出多款更符合行业标准、更适合市场销售、更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最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各地。
农村产业发展,一头连着脱贫攻坚,一头连着乡村振兴。只有通过不断完善产业发展链条才能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工作队通过多方努力,2019年榨油厂共为村民榨油0.55万公斤,户均增收近1000元。
实干增收助脱贫
帮扶工作队刚到村里时,村办公场所是一座旧小学校舍。因为年久失修,门窗破旧、桌椅不全,只好暂时借用民房办公和住宿。经驻村工作队上报后,工行江西省分行出资6万元,县委组织部、办事处也筹集数万元,将村办公场所进行维修。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建立起来了,村民办事也方便了。
为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切实解决好“来扶谁”“谁来扶”,工作队将全村贫困户与乡村干部、县工行、县科协等帮扶单位干部员工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为每户贫困户发放“连心卡”“政策明白卡”,方便贫困户对相关扶贫政策的了解,加强与帮扶干部的联系,使结对帮扶干部及时了解贫困户诉求,切实解决好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因户施策帮扶。并将全村所有的贫困户名单及一对一结对帮扶干部名单做成公示牌,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此外,工作队还着力抓好产业扶贫提升村级发展能力,大力实施一年一个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2015年,利用扶贫补助项目资金,带领村民种植香菇,实现产值10万余元,纯利润约1万元,参股贫困户每人分红300元,当年帮助7户、25人实现脱贫。筹集资金22万元,援建崇山村加工绿色生态山茶油的榨油厂,投产后每年为村里增加农业产值约60万元,纯利润达5万元,使崇山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协调江西展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捐建28.62KW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年收益2.6万余元,对接贫困户32户、92人,实现户均600元收益。
在村民口中,李坤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带货书记”。
2019年国庆假期,得知南昌市绳金塔庙会搭建了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展销平台,李坤当即决定去支摊,让村里的优质农产品“走出深山”。在展销会现场,李坤成为当地农产品“代言人”,实现销售收入过万元。此后,李坤多次“带货”参加大大小小的农产品展销会,崇山村的特色“山货”有了越来越多回头客,村民致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保障。
工作队还鼓励在家村民种植药材(覆盆子、铁皮石斛等),养羊、养猪、养鸡,开办生态农庄、农家乐等,行走在崇山各村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自强、自立、自信,靠志气实干苦干,用自己的双手让脱贫致富变为现实。
群众冷暖挂心头
扶贫的关键,不是看上报的数字有多好看,而是看群众有多满意。驻村工作队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驻村以来,工作队与村干部一道各处走访,争取他们对崇山的支持,加大对贫困村的投入。2016年以来,争取县交通局、办事处等有关部门协调公路项目资金近500万元,硬化了阳排公路、枫林公路等,完成了全村各村组之间公路硬化全覆盖,全村半数以上村庄及村民解决了长期以来出行困难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各村小组之间的交通条件,工作队目前正积极筹资推动白果园至徐家齐乡村公路的修建工作。
从工作队进村开始,就始终坚持并积极组织“幸福横峰、秀美乡村”为主题的项目建设,推进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村组道路、改水改厕、五拆五清等项目建设。这些年来,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500多万元,新建排水沟6000多米,入户道硬化约3000米,新建改建村民住房近200户,新建、改建卫生厕150多个,全辖6个自然村全部改水到位,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一心挂着发展,一心念着民生。工作队就是从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入手,牵头召开村民大会,成立了理事会,组织崇山村农民运动会,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推动“邻居节”,加快乡风文明的进程,资助崇山村贫困儿童就学、大学新生入学等。
工作队驻村5年来,积极向上级行争取资金近60万元,实施民生及社会项目10余个,大力促进了崇山村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自从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我们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建起了榨油厂,开展了特色种植,发展了生态旅游,工作队还帮助村里修建了公路……村民的腰包鼓了,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只要一提到工行驻村帮扶工作队,崇山村民就会竖起大拇指:“工行人,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