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 梁涛
2019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新时代农业保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一年来,银保监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进农业保险加快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政策落地,农业保险迈出坚实步伐
加强市场管理,优化保险机构布局。银保监会制定《关于进一步明确农业保险经营条件的通知》,深化农业保险领域“放管服”改革,细化农业保险经营条件要求,支持保险机构建立健全基层服务体系,健全以服务能力为导向的准入退出和动态考评机制。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筹建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进一步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预计2020年可为农业保险提供有力的再保险支持。
完善监管政策,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农业保险产品实施分类监管、属地监管,稳住中央大宗,放活地方特色,推动农业保险产品监管走向分级监管、科学监管。此外,开展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研究,启动农业保险纯风险损失率测算工作,为保险机构产品开发、费率调整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提升服务标准,落实便民惠民举措。指导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研究制定主要农作物、主要牲畜、重要“菜篮子”品种等行业示范条款。按照“五公开”“两到户”要求,研究完善农业保险承保理赔业务管理制度。同时,分险类制定农业保险业务规范,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细化工作要求,健全服务标准体系。继续推进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电子化试点,开展电子化业务行业标准建设,支持农业保险领域新技术运用,推动行业依托科技赋能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提标扩面增品,提升农业保险保障能力。目前,银保监会已协同有关部门在500个产粮大县开展三大主粮作物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在24个产粮大县推进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推动农业保险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积极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将育肥猪和能繁母猪保额分别提升到800元和1500元,较好地覆盖生猪养殖成本。同时,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协同推进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以奖代补”政策试点在第一批10个省份落地,新疆棉花、海南橡胶、广西糖料蔗等地方特色产品获得更高的保险保障。
持续强化监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银保监会连续5年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检查,加大对承保端数据不实、日常经营管控不力、理赔端数据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完善监管数据指标体系,强化农业保险非现场监管。开展农业保险反欺诈专项行动,对重复投保、虚假理赔等5类涉嫌欺诈行为重点核查,配合公安部门严肃查处骗取赔款等不法行为。指导加快全国农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前平台已实现全口径业务数据T+1上传,在整合管理涉农数据、构建线上化基础平台、开展业务风险监测、支持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业保险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农业保险平稳发展。2019年,我国农业保险聚集保费资金672.48亿元,市场规模稳居亚洲第一。今年1-4月,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1.83%。全国有27家保险公司198个省级分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有近40万个基层服务网点、50万基层工作人员分布在广大农村土地上,为亿万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保险服务。
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不少保险公司引入卫星定位、遥感、无人机巡航等新科技,提升了服务效率,增强了农户的获得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地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卫星遥感、远程视频等科技手段,优化或取消现场工作环节,持续满足承保需求,及时足额优先支付赔款,助力疫情防控,促进春耕复耕。
保障作用有效发挥。目前,全国农业保险承保的农作物品种超过270类,在农林牧渔各个农业生产领域均有产品服务覆盖。2019年,农业保险为1.91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向4918.25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560.2亿元,承保和理赔户次均居全球第一。今年1-4月,已向960.86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147.82亿元。农业保险在帮助受灾地区恢复重建、保障农民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注重运用农业保险工具,有效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2020年一季度,指导保险业累计开发报备扶贫专属农险产品819个,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农险保障水平,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指导保险业优化农业保险服务,对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灾后赔付做到从快从简、足赔快赔,对已确定的灾害损失可采取预付赔款的方式,帮助受灾农户尽快恢复生产。据统计,2016-2019年,农业保险累计为9840万户次建档立卡贫困户、不稳定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9121亿元,累计为3031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30.38亿元,有力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李月敏/制图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当前,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至关重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的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等多重风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农业保险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将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坚持将增强农民获得感作为高质量发展优先目标,持续推进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指导意见》各项措施落地实施,切实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抓实脱贫攻坚政策落地,助力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更加注重将农业保险发展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要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保险需求,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保险保障力度,落实好扶贫保险产品降费、外出务工农民工异地理赔绿色通道、对受灾贫困农户预付赔款等便民惠民政策。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积极探索脱贫摘帽后扶贫保险的发展思路,探索建立防返贫的保障机制。强化对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保险保障,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力支持生猪稳产保供,推动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推进农业保险与银行信贷联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评定农村借款人信用等级时,充分考虑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经营的保障因素,根据借款人投保情况适度调整信用等级,协助缓解农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优化高质量发展结构。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全国产粮大县农业大灾保险全覆盖,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推进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在总结评估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农业保险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协同中央财政加大农险保费“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稳步开展指数保险、区域产量保险和涉农保险,探索开展一揽子综合险,开发更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需求的农险产品,推动农险服务向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探索依托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场创新养殖保险业务模式,提高保险机构开展养殖保险的积极性。会同相关部门,完善森林和草原保险监管制度,推动渔业互助保险规范运行,指导保险机构在“保险+期货”试点中更好发挥风险管理功能。
深化农业保险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加快农业保险经营条件管理政策落地,强化农险经营事中事后监管,畅通退出渠道,构建适度竞争的农险市场格局。完善农业保险条款和费率拟订机制,启动农业保险风险区划3年行动,在今年确保完成三大主粮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工作的基础上,分批次、分步骤发布农业保险示范性条款和行业基准纯风险损失费率。完善承保理赔业务管理制度,分险类制定农业保险业务规范,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细化工作要求,健全农险行业服务标准。加快农险精算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费率拟订和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基于地区风险的差异化定价。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继续加强全国农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立足行业基础设施定位,在开展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农险业务电子化线上化、市场风险监测预警、服务行业高效运行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指导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协同推进、保本微利”的原则开展农险再保险业务,通过优化监管政策、健全运行机制,扩大农险再保险承保能力,为农险市场提供有力再保支持。
提升监管能力水平,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加快建立农业保险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强化分析预警,做好风险提示。加力开展农险现场检查,对违背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借农险经营坑农害农的,要坚决亮剑,抓住一起查处一起,始终保持对农险领域违规行为的监管高压态势,不能有丝毫的姑息迁就。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基层农险经营机构普遍存在违规问题的,要严肃追究上级机构直至总公司的管理责任。对达不到基本经营要求、存在重大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的保险机构,坚决依法清退出农业保险市场,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相关链接:
中国人保:扎实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太平洋产险:发挥专业优势 服务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 梁涛
2019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新时代农业保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一年来,银保监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进农业保险加快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政策落地,农业保险迈出坚实步伐
加强市场管理,优化保险机构布局。银保监会制定《关于进一步明确农业保险经营条件的通知》,深化农业保险领域“放管服”改革,细化农业保险经营条件要求,支持保险机构建立健全基层服务体系,健全以服务能力为导向的准入退出和动态考评机制。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筹建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进一步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预计2020年可为农业保险提供有力的再保险支持。
完善监管政策,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农业保险产品实施分类监管、属地监管,稳住中央大宗,放活地方特色,推动农业保险产品监管走向分级监管、科学监管。此外,开展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研究,启动农业保险纯风险损失率测算工作,为保险机构产品开发、费率调整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提升服务标准,落实便民惠民举措。指导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研究制定主要农作物、主要牲畜、重要“菜篮子”品种等行业示范条款。按照“五公开”“两到户”要求,研究完善农业保险承保理赔业务管理制度。同时,分险类制定农业保险业务规范,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细化工作要求,健全服务标准体系。继续推进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电子化试点,开展电子化业务行业标准建设,支持农业保险领域新技术运用,推动行业依托科技赋能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提标扩面增品,提升农业保险保障能力。目前,银保监会已协同有关部门在500个产粮大县开展三大主粮作物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在24个产粮大县推进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推动农业保险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积极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将育肥猪和能繁母猪保额分别提升到800元和1500元,较好地覆盖生猪养殖成本。同时,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协同推进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以奖代补”政策试点在第一批10个省份落地,新疆棉花、海南橡胶、广西糖料蔗等地方特色产品获得更高的保险保障。
持续强化监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银保监会连续5年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检查,加大对承保端数据不实、日常经营管控不力、理赔端数据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完善监管数据指标体系,强化农业保险非现场监管。开展农业保险反欺诈专项行动,对重复投保、虚假理赔等5类涉嫌欺诈行为重点核查,配合公安部门严肃查处骗取赔款等不法行为。指导加快全国农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前平台已实现全口径业务数据T+1上传,在整合管理涉农数据、构建线上化基础平台、开展业务风险监测、支持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业保险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农业保险平稳发展。2019年,我国农业保险聚集保费资金672.48亿元,市场规模稳居亚洲第一。今年1-4月,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1.83%。全国有27家保险公司198个省级分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有近40万个基层服务网点、50万基层工作人员分布在广大农村土地上,为亿万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保险服务。
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不少保险公司引入卫星定位、遥感、无人机巡航等新科技,提升了服务效率,增强了农户的获得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地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卫星遥感、远程视频等科技手段,优化或取消现场工作环节,持续满足承保需求,及时足额优先支付赔款,助力疫情防控,促进春耕复耕。
保障作用有效发挥。目前,全国农业保险承保的农作物品种超过270类,在农林牧渔各个农业生产领域均有产品服务覆盖。2019年,农业保险为1.91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向4918.25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560.2亿元,承保和理赔户次均居全球第一。今年1-4月,已向960.86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147.82亿元。农业保险在帮助受灾地区恢复重建、保障农民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注重运用农业保险工具,有效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2020年一季度,指导保险业累计开发报备扶贫专属农险产品819个,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农险保障水平,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指导保险业优化农业保险服务,对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灾后赔付做到从快从简、足赔快赔,对已确定的灾害损失可采取预付赔款的方式,帮助受灾农户尽快恢复生产。据统计,2016-2019年,农业保险累计为9840万户次建档立卡贫困户、不稳定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9121亿元,累计为3031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30.38亿元,有力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李月敏/制图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当前,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至关重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的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等多重风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农业保险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将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坚持将增强农民获得感作为高质量发展优先目标,持续推进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指导意见》各项措施落地实施,切实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抓实脱贫攻坚政策落地,助力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更加注重将农业保险发展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要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保险需求,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保险保障力度,落实好扶贫保险产品降费、外出务工农民工异地理赔绿色通道、对受灾贫困农户预付赔款等便民惠民政策。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积极探索脱贫摘帽后扶贫保险的发展思路,探索建立防返贫的保障机制。强化对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保险保障,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力支持生猪稳产保供,推动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推进农业保险与银行信贷联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评定农村借款人信用等级时,充分考虑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经营的保障因素,根据借款人投保情况适度调整信用等级,协助缓解农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优化高质量发展结构。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全国产粮大县农业大灾保险全覆盖,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推进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在总结评估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农业保险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协同中央财政加大农险保费“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稳步开展指数保险、区域产量保险和涉农保险,探索开展一揽子综合险,开发更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需求的农险产品,推动农险服务向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探索依托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场创新养殖保险业务模式,提高保险机构开展养殖保险的积极性。会同相关部门,完善森林和草原保险监管制度,推动渔业互助保险规范运行,指导保险机构在“保险+期货”试点中更好发挥风险管理功能。
深化农业保险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加快农业保险经营条件管理政策落地,强化农险经营事中事后监管,畅通退出渠道,构建适度竞争的农险市场格局。完善农业保险条款和费率拟订机制,启动农业保险风险区划3年行动,在今年确保完成三大主粮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工作的基础上,分批次、分步骤发布农业保险示范性条款和行业基准纯风险损失费率。完善承保理赔业务管理制度,分险类制定农业保险业务规范,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细化工作要求,健全农险行业服务标准。加快农险精算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费率拟订和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基于地区风险的差异化定价。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继续加强全国农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立足行业基础设施定位,在开展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农险业务电子化线上化、市场风险监测预警、服务行业高效运行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指导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协同推进、保本微利”的原则开展农险再保险业务,通过优化监管政策、健全运行机制,扩大农险再保险承保能力,为农险市场提供有力再保支持。
提升监管能力水平,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加快建立农业保险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强化分析预警,做好风险提示。加力开展农险现场检查,对违背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借农险经营坑农害农的,要坚决亮剑,抓住一起查处一起,始终保持对农险领域违规行为的监管高压态势,不能有丝毫的姑息迁就。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基层农险经营机构普遍存在违规问题的,要严肃追究上级机构直至总公司的管理责任。对达不到基本经营要求、存在重大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的保险机构,坚决依法清退出农业保险市场,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