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信托文化大家谈

信托文化助推行业竞争力提升

发布时间:2020-07-21 11:51:46    作者:陈赤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编者按:中国信托业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托业要与时俱进、稳步发展,离不开信托文化的基础支撑。信托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中,深度融合进信托公司企业文化,成为从业人员的重要行为准则,改善社会大众对于信托制度的认知。《中国银行保险报》信托版开设“信托文化大家谈”栏目,将刊登信托文化相关稿件,也欢迎关注信托行业相关话题的读者参与讨论。

□陈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银保监会在深刻总结信托业发展规律和特征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指出了信托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信托业协会组织起草并经会员大会通过了《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指引》。因此,信托公司应大力培养并推广信托文化,使之成为开展信托本源业务的深厚基础。

深化对信托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信托文化建设五年计划”的首年是“信托文化教育年”,重点是深入认识建设的意义,明晰建设目标,确定建设路径,树牢建设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信托文化的价值理念以帮助人们自由、安全和高效地处理财产转移和财产管理事务为依归,以权衡委托人自由意志的延展和限缩尺度、界定受益人受保护的范围和深度为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则是明确受托人与其所享有权利相对应的必须负担的义务。这些价值理念的实现有赖于受托人切实履行忠实义务、谨慎义务、投资义务、公平对待义务和分别管理义务。

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信托业的转型升级,信托公司的竞争优势也在不断变化。最初是高度市场化、高度灵活性、富有弹性的竞争优势,但是其市场化、灵活性、弹性很大部分来源于金融监管的差异化。随着信托业发展进入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信托的真正的优势将体现在综合金融、信托制度和信托文化上。

从信托制度和信托行业的长远发展上看,如果全社会对信托文化的理解越是一致,人们对信托文化的传播越是普及,法律对信托文化作为公序良俗越是认可,信托当事人对各自的角色定位越是清晰明确,舆论对信托的宣传报道越是全面准确,大家对信托的信心就会越充足,信托的介入领域就会越广泛,信托的运用程度就会越深化,开展信托业务的效率就会越高,围绕信托的纷争就会越少,信托制度在和相似的财产转移和财产管理制度之间的竞争就会越有优势,我国的信托事业也就能够早日从初级阶段迈向中高级阶段健康快速发展。

信托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指出,从法治角度看信托,信托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法治文化,就是底线思维。每一位信托从业人员都是弘扬信托文化的一分子,受托人必须具备匠心精神,从一言一行做起,通过坚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赢得各方的尊重和信任。

中铁信托对40年的企业文化脉络和文化体系进行梳理,编制出《企业文化手册》,重点建设“信托、执行、风险、廉洁、职工”五个文化,打造集中统一又特色鲜明的中铁信托企业文化。

突出正面引导和负面清单管理,推出《员工手册》和《从业人员禁止性规定》,积极构建员工行为文化体系。编制《职工福利清单》,清晰列明职工法定福利等近50项福利内容,推进企业与员工兴荣同享、共同发展。

中铁信托还重新梳理中铁信托品牌文化理念,对品牌文化内涵作出更加契合信托文化理念的联结和解读,实现品牌文化与信托文化的高度统一。中铁信托公司确定了“允执其中 守信如铁”这一品牌口号。“允执其中”源自《尚书》和《论语》,含义是:作为受托人,中铁信托在办理一切信托事务时,将恳切地执行正确适中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坚定不移地信守承诺和约定。

信托文化与慈善信托结合

在美国和日本,慈善信托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等领域,采用慈善信托推动建立信托文化研究机制并弘扬受托人精神是必要和可行的。

中铁信托拟与部分高等院校合作,设立信托文化建设慈善信托。该慈善信托的目的是支持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进行信托研究和信托相关主题的毕业论文写作,对其撰写的论文予以资助,以期达到激发在校学子研究信托的兴趣,壮大信托研究队伍,增强信托研究实力,扩大信托研究视角,提高信托研究质量,为信托文化研究机制提供助力的效果。

美国信托之父弗里斯认为,受托人应当有高出其他企业经营者的境界——信托精神之资质。中铁信托拟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合作设立慈善信托,通过资助其公益活动,提炼诸葛亮人格品质,树立受托人人格典范,为受托人提供借鉴学习的榜样,从而全面提升信托从业人员的自我要求和精神境界。

信托文化与公司研究结合

中铁信托数年前就自发开展信托文化研究,有一定的积淀。

一是撰写并发表信托文化相关文章,发该领域之先声。例如2014年的《〈论语〉》:继受信托制度的中国文化土壤》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信托精神的共通之处,2018年的《信托文化的价值精髓》则较系统地阐述了信托文化的价值理念,还有如《适当性义务体现的衡平法精神》《发挥信托优势助力成都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是引领信托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标》等文章,从各个方面讨论信托文化,点击量超过数万,并被中国信托业协会等诸多网站转载。

二是积极申报协会课题,参与信托文化研究,并在课题写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内容,筹备出版信托文化建设专著,进一步扩大信托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推进信托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当前,我国信托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信托文化建设引导机制的针对性仍有提升空间,目前对于委托人、受益人、受托人等相关方的引导还不够有针对性。谁来引导、引导谁和引导内容均处于模糊状态。

(2)信托文化建设的激励约束尚未形成体系,相关激励和约束的方法也比较单一。

(3)信托文化的研究力量仍显薄弱,主要存在起步较晚、研究人员数量较少、相关文章数量不多和影响力不大等问题。

(4)信托文化对外辐射和宣传的力度仍有较大提高空间。主要存在信托从业人员及社会公众对信托文化了解不深,推广的方式仍不够丰富多样,推广中知识性错误时有发生,信托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程度不强等问题。

(5)信托文化建设效果评价体系尚未构建,在评价信托文化建设对信托公司战略发展思路、信托各当事人意识和公众对信托的认知的影响时,指标、权重较难选择,评价方法也未形成体系,如何保证评价体系的客观公正还需进一步研究。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构建五大机制,全面保障信托文化建设落地。

这五大机制分别是:

(1)引导机制,以保障信托文化建设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导下进行。在信托业协会《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指引》的引领下,提高信托文化建设的规范性,信托公司加快制定信托文化建设方案,引导舆论对信托文化核心价值进行传播。

(2)激励约束机制,具体措施有将激励融入行业评级、协会表彰以及各类评先、评优中,鼓励信托公司为受益人最大利益而努力。

(3)研究机制,以丰富信托文化建设的理论储备。具体措施有设立重点课题持续系统研究,资助国内外大学、智库分项研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鼓励信托公司自主研究、发表文章,推动优质信托文化系列专著、译著出版等。

(4)推广机制,以推进信托文化宣传、树立行业正面形象与投资者的正确投资理念。具体措施是,信托业协会牵头成立信托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形成多方联动、持续有效的机制,并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结合起来,通过创办杂志,联办专栏,设置课程,编写教材,举办讲座和支持文艺作品创作等方式,在全社会各种场合形成信托文化推广网络。

(5)评价机制,以可量化指标体系增强企业对信托文化的认同感,从而督促信托文化建设工作长期系统性的持续开展。

(作者系中铁信托总经理)

链接

信托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中国信托业协会起草制定的《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指引》中提出了信托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从2020年至2024年,在全行业开展信托文化建设工程,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推动信托文化建设有步骤、有计划地向纵深开展。具体如下:

★2020年为“信托文化教育年”。重点引导信托公司“三会一层”深入认识信托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确立符合受托人定位的企业价值观并细化行为准则,明晰信托文化建设目标,确定信托文化建设路径,做好信托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2021年为“信托文化普及年”。重点推动信托文化建设重心向部门及普通员工下沉,推动信托从业人员系统、全面地了解信托文化内涵特征和信托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促使信托文化入心入脑,营造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

★2022年为“信托文化确立年”。重点推动信托公司不断完善符合信托文化建设需要的组织架构、制度体系和工作流程,在全行业确立有中国特色的信托文化理念。

★2023年为“信托文化深化年”。重点推进信托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在信托公司真正落地实施,推动信托文化与业务融合,与管理融合,形成信托文化建设与公司经营管理良性互动。

★2024年为“信托文化提升年”。重点对信托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查缺补漏,使信托文化更加成熟定型,并不断巩固、持续深化。


信托文化大家谈

信托文化助推行业竞争力提升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7-21

编者按:中国信托业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托业要与时俱进、稳步发展,离不开信托文化的基础支撑。信托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中,深度融合进信托公司企业文化,成为从业人员的重要行为准则,改善社会大众对于信托制度的认知。《中国银行保险报》信托版开设“信托文化大家谈”栏目,将刊登信托文化相关稿件,也欢迎关注信托行业相关话题的读者参与讨论。

□陈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银保监会在深刻总结信托业发展规律和特征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指出了信托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信托业协会组织起草并经会员大会通过了《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指引》。因此,信托公司应大力培养并推广信托文化,使之成为开展信托本源业务的深厚基础。

深化对信托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信托文化建设五年计划”的首年是“信托文化教育年”,重点是深入认识建设的意义,明晰建设目标,确定建设路径,树牢建设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信托文化的价值理念以帮助人们自由、安全和高效地处理财产转移和财产管理事务为依归,以权衡委托人自由意志的延展和限缩尺度、界定受益人受保护的范围和深度为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则是明确受托人与其所享有权利相对应的必须负担的义务。这些价值理念的实现有赖于受托人切实履行忠实义务、谨慎义务、投资义务、公平对待义务和分别管理义务。

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信托业的转型升级,信托公司的竞争优势也在不断变化。最初是高度市场化、高度灵活性、富有弹性的竞争优势,但是其市场化、灵活性、弹性很大部分来源于金融监管的差异化。随着信托业发展进入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信托的真正的优势将体现在综合金融、信托制度和信托文化上。

从信托制度和信托行业的长远发展上看,如果全社会对信托文化的理解越是一致,人们对信托文化的传播越是普及,法律对信托文化作为公序良俗越是认可,信托当事人对各自的角色定位越是清晰明确,舆论对信托的宣传报道越是全面准确,大家对信托的信心就会越充足,信托的介入领域就会越广泛,信托的运用程度就会越深化,开展信托业务的效率就会越高,围绕信托的纷争就会越少,信托制度在和相似的财产转移和财产管理制度之间的竞争就会越有优势,我国的信托事业也就能够早日从初级阶段迈向中高级阶段健康快速发展。

信托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指出,从法治角度看信托,信托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法治文化,就是底线思维。每一位信托从业人员都是弘扬信托文化的一分子,受托人必须具备匠心精神,从一言一行做起,通过坚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赢得各方的尊重和信任。

中铁信托对40年的企业文化脉络和文化体系进行梳理,编制出《企业文化手册》,重点建设“信托、执行、风险、廉洁、职工”五个文化,打造集中统一又特色鲜明的中铁信托企业文化。

突出正面引导和负面清单管理,推出《员工手册》和《从业人员禁止性规定》,积极构建员工行为文化体系。编制《职工福利清单》,清晰列明职工法定福利等近50项福利内容,推进企业与员工兴荣同享、共同发展。

中铁信托还重新梳理中铁信托品牌文化理念,对品牌文化内涵作出更加契合信托文化理念的联结和解读,实现品牌文化与信托文化的高度统一。中铁信托公司确定了“允执其中 守信如铁”这一品牌口号。“允执其中”源自《尚书》和《论语》,含义是:作为受托人,中铁信托在办理一切信托事务时,将恳切地执行正确适中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坚定不移地信守承诺和约定。

信托文化与慈善信托结合

在美国和日本,慈善信托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等领域,采用慈善信托推动建立信托文化研究机制并弘扬受托人精神是必要和可行的。

中铁信托拟与部分高等院校合作,设立信托文化建设慈善信托。该慈善信托的目的是支持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进行信托研究和信托相关主题的毕业论文写作,对其撰写的论文予以资助,以期达到激发在校学子研究信托的兴趣,壮大信托研究队伍,增强信托研究实力,扩大信托研究视角,提高信托研究质量,为信托文化研究机制提供助力的效果。

美国信托之父弗里斯认为,受托人应当有高出其他企业经营者的境界——信托精神之资质。中铁信托拟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合作设立慈善信托,通过资助其公益活动,提炼诸葛亮人格品质,树立受托人人格典范,为受托人提供借鉴学习的榜样,从而全面提升信托从业人员的自我要求和精神境界。

信托文化与公司研究结合

中铁信托数年前就自发开展信托文化研究,有一定的积淀。

一是撰写并发表信托文化相关文章,发该领域之先声。例如2014年的《〈论语〉》:继受信托制度的中国文化土壤》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信托精神的共通之处,2018年的《信托文化的价值精髓》则较系统地阐述了信托文化的价值理念,还有如《适当性义务体现的衡平法精神》《发挥信托优势助力成都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是引领信托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标》等文章,从各个方面讨论信托文化,点击量超过数万,并被中国信托业协会等诸多网站转载。

二是积极申报协会课题,参与信托文化研究,并在课题写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内容,筹备出版信托文化建设专著,进一步扩大信托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推进信托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当前,我国信托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信托文化建设引导机制的针对性仍有提升空间,目前对于委托人、受益人、受托人等相关方的引导还不够有针对性。谁来引导、引导谁和引导内容均处于模糊状态。

(2)信托文化建设的激励约束尚未形成体系,相关激励和约束的方法也比较单一。

(3)信托文化的研究力量仍显薄弱,主要存在起步较晚、研究人员数量较少、相关文章数量不多和影响力不大等问题。

(4)信托文化对外辐射和宣传的力度仍有较大提高空间。主要存在信托从业人员及社会公众对信托文化了解不深,推广的方式仍不够丰富多样,推广中知识性错误时有发生,信托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程度不强等问题。

(5)信托文化建设效果评价体系尚未构建,在评价信托文化建设对信托公司战略发展思路、信托各当事人意识和公众对信托的认知的影响时,指标、权重较难选择,评价方法也未形成体系,如何保证评价体系的客观公正还需进一步研究。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构建五大机制,全面保障信托文化建设落地。

这五大机制分别是:

(1)引导机制,以保障信托文化建设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导下进行。在信托业协会《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指引》的引领下,提高信托文化建设的规范性,信托公司加快制定信托文化建设方案,引导舆论对信托文化核心价值进行传播。

(2)激励约束机制,具体措施有将激励融入行业评级、协会表彰以及各类评先、评优中,鼓励信托公司为受益人最大利益而努力。

(3)研究机制,以丰富信托文化建设的理论储备。具体措施有设立重点课题持续系统研究,资助国内外大学、智库分项研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鼓励信托公司自主研究、发表文章,推动优质信托文化系列专著、译著出版等。

(4)推广机制,以推进信托文化宣传、树立行业正面形象与投资者的正确投资理念。具体措施是,信托业协会牵头成立信托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形成多方联动、持续有效的机制,并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结合起来,通过创办杂志,联办专栏,设置课程,编写教材,举办讲座和支持文艺作品创作等方式,在全社会各种场合形成信托文化推广网络。

(5)评价机制,以可量化指标体系增强企业对信托文化的认同感,从而督促信托文化建设工作长期系统性的持续开展。

(作者系中铁信托总经理)

链接

信托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中国信托业协会起草制定的《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指引》中提出了信托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从2020年至2024年,在全行业开展信托文化建设工程,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推动信托文化建设有步骤、有计划地向纵深开展。具体如下:

★2020年为“信托文化教育年”。重点引导信托公司“三会一层”深入认识信托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确立符合受托人定位的企业价值观并细化行为准则,明晰信托文化建设目标,确定信托文化建设路径,做好信托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2021年为“信托文化普及年”。重点推动信托文化建设重心向部门及普通员工下沉,推动信托从业人员系统、全面地了解信托文化内涵特征和信托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促使信托文化入心入脑,营造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

★2022年为“信托文化确立年”。重点推动信托公司不断完善符合信托文化建设需要的组织架构、制度体系和工作流程,在全行业确立有中国特色的信托文化理念。

★2023年为“信托文化深化年”。重点推进信托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在信托公司真正落地实施,推动信托文化与业务融合,与管理融合,形成信托文化建设与公司经营管理良性互动。

★2024年为“信托文化提升年”。重点对信托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查缺补漏,使信托文化更加成熟定型,并不断巩固、持续深化。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