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2020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

银行抗疫信贷支持超4.5万亿元

发布时间:2020-08-04 08:16:40    作者:李林鸾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李林鸾

7月31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20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会议透露,为支持抗击疫情,截至7月30日,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官网、会员单位报送及相关慈善机构公布的信息,银行业金融机构捐款23.68亿元,捐物超1533万件;各银行的信贷支持达45224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表示,《报告》在延续以往框架、风格的基础上,新增“银行业抗击疫情专题篇”“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及“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录”,为银行业提前应对挑战、布局业务提供参考依据。

2019年特别是进入2020年以来,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报告》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经营态势总体稳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支持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机构重点领域改革转型不断深化,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提升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正综合采取合理降低费率、加大贷款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加大信贷投放规模,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惠普小微支持力度。截至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超13万亿元,同比增速27.6%,平均利率6.03%,较去年全年平均利率降低0.67个百分点。大幅增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资金支持,精准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支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同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助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推动个人贷款业务加快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业务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断发挥内需潜力的背景下,非信贷资产业务作为支持实体经济更为灵活的重要业务领域,未来有望迎来更多发展契机。

在减费让利成为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后,银行服务收费来源有所减少,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报告》指出,随着国内大力推动创新,为优质的创新企业提供覆盖其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以投行类业务为主的非传统中间业务迎来发展空间。同时,由于理财、托管、投行业务的轻资产、轻资本特性,更加契合银行未来转型发展方向,各银行将会更加关注理财、托管、投行等非传统中间业务,预计未来非传统中间业务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信用风险管控压力增大

对于业界普遍关注的信用风险问题,《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内外部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银行业不良资产逐渐增长。今年年初以来,账面不良贷款余额虽然增加不明显,但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反映有一定时滞,加之宏观政策短期对冲效应等,违约风险暂时被延缓暴露,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不良贷款仍存在上升压力。

对此,《报告》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尤其是将重点管控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和盲目扩张粗放经营卷土重来等重点领域风险。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报告》预计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突出位置,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有效应对疫情冲击。虽然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大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市场风险总体可控。

数字化转型步入新阶段

《报告》认为,后疫情时代,银行业应把握业务数字化发展机遇,适应新趋势,加快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这可以从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与网商银行等上百家银行共同发起“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取得的成绩看出。该计划仅用不到两个月就已实现服务1000万客户的目标,截至7月30日,“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服务小微企业和农户数超1767.42万户,贷款累计发放7379.14亿元,贷款余额2010.05亿元。

此外,《报告》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不断夯实经营基础,提升综合竞争力,服务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王梓/制图


《2020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

银行抗疫信贷支持超4.5万亿元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8-04

□记者 李林鸾

7月31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20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会议透露,为支持抗击疫情,截至7月30日,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官网、会员单位报送及相关慈善机构公布的信息,银行业金融机构捐款23.68亿元,捐物超1533万件;各银行的信贷支持达45224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表示,《报告》在延续以往框架、风格的基础上,新增“银行业抗击疫情专题篇”“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及“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录”,为银行业提前应对挑战、布局业务提供参考依据。

2019年特别是进入2020年以来,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报告》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经营态势总体稳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支持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机构重点领域改革转型不断深化,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提升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正综合采取合理降低费率、加大贷款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加大信贷投放规模,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惠普小微支持力度。截至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超13万亿元,同比增速27.6%,平均利率6.03%,较去年全年平均利率降低0.67个百分点。大幅增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资金支持,精准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支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同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助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推动个人贷款业务加快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业务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断发挥内需潜力的背景下,非信贷资产业务作为支持实体经济更为灵活的重要业务领域,未来有望迎来更多发展契机。

在减费让利成为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后,银行服务收费来源有所减少,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报告》指出,随着国内大力推动创新,为优质的创新企业提供覆盖其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以投行类业务为主的非传统中间业务迎来发展空间。同时,由于理财、托管、投行业务的轻资产、轻资本特性,更加契合银行未来转型发展方向,各银行将会更加关注理财、托管、投行等非传统中间业务,预计未来非传统中间业务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信用风险管控压力增大

对于业界普遍关注的信用风险问题,《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内外部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银行业不良资产逐渐增长。今年年初以来,账面不良贷款余额虽然增加不明显,但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反映有一定时滞,加之宏观政策短期对冲效应等,违约风险暂时被延缓暴露,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不良贷款仍存在上升压力。

对此,《报告》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尤其是将重点管控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和盲目扩张粗放经营卷土重来等重点领域风险。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报告》预计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突出位置,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有效应对疫情冲击。虽然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大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市场风险总体可控。

数字化转型步入新阶段

《报告》认为,后疫情时代,银行业应把握业务数字化发展机遇,适应新趋势,加快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这可以从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与网商银行等上百家银行共同发起“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取得的成绩看出。该计划仅用不到两个月就已实现服务1000万客户的目标,截至7月30日,“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服务小微企业和农户数超1767.42万户,贷款累计发放7379.14亿元,贷款余额2010.05亿元。

此外,《报告》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不断夯实经营基础,提升综合竞争力,服务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王梓/制图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