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房文彬】
如何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按时攻克最后堡垒?2020年9月1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鼓足干劲 奋战百天 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金融精准扶贫视频会”,号召各地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共同吹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攻号角。
做好深度贫困地区的“贷”路人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区,国家级贫困县就有66个,其中深度贫困县有16个,贫困人口有623万人。基于当地特殊情况,贵州银保监局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聚焦贵州“9+3”县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印发《2020年贵州省银行业保险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方案》。
“9+3”县区指的是威宁县、纳雍县、紫云县、榕江县、从江县、赫章县、沿河县、望谟县、晴隆县9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和织金县、水城县、七星关区3个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已摘帽县。会议强调,要聚焦“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和未摘帽贫困县,积极关注疫情和洪涝灾害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保持金融支持力度不减,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金融服务工作。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之年,大多数还未摘帽的都是像贵州“9+3”县区一样难啃的“硬骨头”。会议要求充分发挥好扶贫再贷款支持作用,积极向深度贫困地区和未摘帽贫困县倾斜,确保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再贷款占所在省的比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要继续在巩固和提升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上下功夫,重点关注物理网点基础金融服务空白地区,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服务质量。《中国银行保险报》了解到,今年内,四川“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拟完成151个银行乡镇网点、56个保险县级分支机构建设,乡镇网点覆盖率提升15个百分点,保险“N+1”新增规划全部落实。提出存贷比提升“五三二”方案,特别是针对凉山州7个未摘帽贫困县,一县一策、拉出清单、逐项落实。截至8月末,上述7县贷款较年初增长31%,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
在加大信贷投放方面,贵州银保监局督促完成精准扶贫贷款、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县域存贷比等考核目标,大力发展“深扶贷”“饮水安全贷”等专属产品。截至8月末,“9+3”县区各项贷款增速17.56%,高于全省7.27个百分点,其中精准扶贫贷款余额687亿元。
小额扶贫信贷为贫困户“贷”来希望
扶贫小额信贷是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产品。会议要求要认真抓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落实,切实满足贫困户和贫困边缘户的有效信贷需求。要持续做好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工作,加强贷款质量的监测预警。
今年前8个月,贵州辖内已向8.52万户贫困户新发放贷款36.22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金额502.38亿元,贷款余额157亿元,累计发放金额、贷款余额均居全国前列,累计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87.88万户(次)。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当地金融机构采取适当延长还款期限、简化业务流程手续等措施,为受疫情影响的农户办理贷款延期20.67亿元。另外,为进一步促进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健康发展,贵州银保监局会同省扶贫办等部门提请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小额信贷规范发展和风险处置的通知》,推动贵州所有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的县区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县级财政每年安排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不低于5%的资金注入风险补偿金。目前,已发放风险补偿的贷款9601笔、风险补偿金额3.54亿元。
在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方面,四川银保监局积极对接致贫返贫风险点,已撬动信贷资金273.3亿元,惠及76.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20个“支农融资”项目共为14个市51个县提供资金6.5亿元。
保险创新丰富金融扶贫“工具箱”
信贷之外,各地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还注重脱贫攻坚的保险支撑。
会议要求,要继续推进完善贫困地区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配套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创新丰富农业保险品种,创新银行、保险、担保等多种组合服务模式。
“近年来,中国太保加大靶向治贫的力度,推出青海果洛州藏系羊牦牛降雪量气象指数保险、新疆喀什棉花/玉米价格保险、新疆阿克苏棉花目标价格保险、云南中药材价格保险、西藏扶贫产业收入保险等专属扶贫农险产品逾420款,其中“三区三州”所在6省、自治区的占比超过20%,落地实施159个农险扶贫创新项目。”中国太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孔庆伟在会上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太保开展的各类扶贫项目共覆盖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约641.36万人,为贫困地区提供总保额2.73万亿元风险保障。
在推动农业保险持续“降费、提标、增品”方面,贵州银保监局引导保险机构围绕12个特色农业产业和“一县一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发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地方特色险种,推进“愿保尽保”。二季度末,12个特色产业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6亿元,保险金额127.46亿元。
多元化保险保障的构建也是四川银保监局金融扶贫的一大特色。例如,联合制定医疗救助与大病保险专项衔接方案,上调分段报销比例,并将四川“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重特大、慢性疾病纳入补充保险制度,大病保险为“三州”地区11.3万人次共支付赔款1.9亿元。同时,针对四川地震灾害频发的情况,推出城乡居民住宅地震保险,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保费实行全额财政补贴,共为18个市州提供保险保障1367亿元,536.9万贫困人口受益。
会议提出要提前谋划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金融扶贫政策连续性,建立形成金融支持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针对此,贵州银保监局开办“两保一孤”保险、“防贫保”等保险扶贫项目;督促大病保险承办机构落实对贫困人口的倾斜支付政策,截至7月末,已为全省34.11万贫困人口、特殊困难群体、“脱贫不脱政策”农村人口等特定群体赔付2.45亿元。此外,中国太保也积极深化“脱贫不返贫”长效机制。截至目前,“防贫保”覆盖全国26个省561个县区逾1亿临贫易贫人口,累计支付防贫救助金3.34亿元。
除了中国太保外,国家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人民银行乌鲁木齐、拉萨中心支行等也在会上交流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经验。部分在京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地市和52个未摘帽贫困县设立分会场,各级人民银行、银保监、证监和扶贫等部门负责同志,以及辖内相关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房文彬】
如何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按时攻克最后堡垒?2020年9月1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鼓足干劲 奋战百天 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金融精准扶贫视频会”,号召各地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共同吹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攻号角。
做好深度贫困地区的“贷”路人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区,国家级贫困县就有66个,其中深度贫困县有16个,贫困人口有623万人。基于当地特殊情况,贵州银保监局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聚焦贵州“9+3”县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印发《2020年贵州省银行业保险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方案》。
“9+3”县区指的是威宁县、纳雍县、紫云县、榕江县、从江县、赫章县、沿河县、望谟县、晴隆县9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和织金县、水城县、七星关区3个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已摘帽县。会议强调,要聚焦“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和未摘帽贫困县,积极关注疫情和洪涝灾害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保持金融支持力度不减,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金融服务工作。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之年,大多数还未摘帽的都是像贵州“9+3”县区一样难啃的“硬骨头”。会议要求充分发挥好扶贫再贷款支持作用,积极向深度贫困地区和未摘帽贫困县倾斜,确保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再贷款占所在省的比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要继续在巩固和提升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上下功夫,重点关注物理网点基础金融服务空白地区,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服务质量。《中国银行保险报》了解到,今年内,四川“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拟完成151个银行乡镇网点、56个保险县级分支机构建设,乡镇网点覆盖率提升15个百分点,保险“N+1”新增规划全部落实。提出存贷比提升“五三二”方案,特别是针对凉山州7个未摘帽贫困县,一县一策、拉出清单、逐项落实。截至8月末,上述7县贷款较年初增长31%,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
在加大信贷投放方面,贵州银保监局督促完成精准扶贫贷款、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县域存贷比等考核目标,大力发展“深扶贷”“饮水安全贷”等专属产品。截至8月末,“9+3”县区各项贷款增速17.56%,高于全省7.27个百分点,其中精准扶贫贷款余额687亿元。
小额扶贫信贷为贫困户“贷”来希望
扶贫小额信贷是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产品。会议要求要认真抓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落实,切实满足贫困户和贫困边缘户的有效信贷需求。要持续做好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工作,加强贷款质量的监测预警。
今年前8个月,贵州辖内已向8.52万户贫困户新发放贷款36.22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金额502.38亿元,贷款余额157亿元,累计发放金额、贷款余额均居全国前列,累计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87.88万户(次)。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当地金融机构采取适当延长还款期限、简化业务流程手续等措施,为受疫情影响的农户办理贷款延期20.67亿元。另外,为进一步促进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健康发展,贵州银保监局会同省扶贫办等部门提请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小额信贷规范发展和风险处置的通知》,推动贵州所有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的县区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县级财政每年安排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不低于5%的资金注入风险补偿金。目前,已发放风险补偿的贷款9601笔、风险补偿金额3.54亿元。
在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方面,四川银保监局积极对接致贫返贫风险点,已撬动信贷资金273.3亿元,惠及76.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20个“支农融资”项目共为14个市51个县提供资金6.5亿元。
保险创新丰富金融扶贫“工具箱”
信贷之外,各地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还注重脱贫攻坚的保险支撑。
会议要求,要继续推进完善贫困地区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配套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创新丰富农业保险品种,创新银行、保险、担保等多种组合服务模式。
“近年来,中国太保加大靶向治贫的力度,推出青海果洛州藏系羊牦牛降雪量气象指数保险、新疆喀什棉花/玉米价格保险、新疆阿克苏棉花目标价格保险、云南中药材价格保险、西藏扶贫产业收入保险等专属扶贫农险产品逾420款,其中“三区三州”所在6省、自治区的占比超过20%,落地实施159个农险扶贫创新项目。”中国太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孔庆伟在会上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太保开展的各类扶贫项目共覆盖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约641.36万人,为贫困地区提供总保额2.73万亿元风险保障。
在推动农业保险持续“降费、提标、增品”方面,贵州银保监局引导保险机构围绕12个特色农业产业和“一县一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发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地方特色险种,推进“愿保尽保”。二季度末,12个特色产业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6亿元,保险金额127.46亿元。
多元化保险保障的构建也是四川银保监局金融扶贫的一大特色。例如,联合制定医疗救助与大病保险专项衔接方案,上调分段报销比例,并将四川“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重特大、慢性疾病纳入补充保险制度,大病保险为“三州”地区11.3万人次共支付赔款1.9亿元。同时,针对四川地震灾害频发的情况,推出城乡居民住宅地震保险,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保费实行全额财政补贴,共为18个市州提供保险保障1367亿元,536.9万贫困人口受益。
会议提出要提前谋划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金融扶贫政策连续性,建立形成金融支持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针对此,贵州银保监局开办“两保一孤”保险、“防贫保”等保险扶贫项目;督促大病保险承办机构落实对贫困人口的倾斜支付政策,截至7月末,已为全省34.11万贫困人口、特殊困难群体、“脱贫不脱政策”农村人口等特定群体赔付2.45亿元。此外,中国太保也积极深化“脱贫不返贫”长效机制。截至目前,“防贫保”覆盖全国26个省561个县区逾1亿临贫易贫人口,累计支付防贫救助金3.34亿元。
除了中国太保外,国家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人民银行乌鲁木齐、拉萨中心支行等也在会上交流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经验。部分在京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地市和52个未摘帽贫困县设立分会场,各级人民银行、银保监、证监和扶贫等部门负责同志,以及辖内相关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