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房文彬
走进贵州省晴隆县老云村劳寨组,一片片翠绿的何首乌在田间和山坡上随风摇动,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村民王海龙在地里忙碌着,望着这片绿葱葱的何首乌,他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创业刚起步的时候成本投入高、压力很大。每亩种植何首乌苗成本大概需要2500元,再加上每年都要施两次肥,每亩成本又要多出2000多元。但多亏了晴隆农商银行城北支行及时发放了5万元的农户信用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王海龙说道。
在晴隆县这样的“9+3”县区,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9+3”县区指的是威宁县、纳雍县、紫云县、榕江县、从江县、赫章县、沿河县、望谟县、晴隆县等9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和织金县、水城县、七星关区等3个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已摘帽县。
贵州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当地特殊情况,贵州银保监局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聚焦贵州“9+3”县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印发《2020年贵州省银行业保险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方案》。
在做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金融服务的同时,贵州银保监局推动金融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支持扶贫产业和项目发展。在加大信贷投放方面,督促完成精准扶贫贷款、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县域存贷比等考核目标,大力发展“深扶贷”“饮水安全贷”等专属产品。截至8月末,“9+3”县区各项贷款增速17.56%,高于全省7.27个百分点,其中精准扶贫贷款余额687亿元。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该局会同省地方部门印发202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推动保险机构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承保理赔工作,给予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保险费率在统一下调的基础上再降低20%的优惠,“9+3”县区农险保费收入、赔款支出同比分别增长59.89%、42.07%。
小额扶贫信贷为贫困户“贷”来希望
“要是没有‘特惠贷’,不知道自己还要穷多久。”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哲觉镇和平村高营组农户崔同晏感慨道。
崔同晏一直是该村的贫困户,几年前在哲觉信用社获得5万元的“特惠贷”贷款之后,把资金用于发展十几亩魔芋种植。“今年种植的十几亩魔芋,明年的收益至少在3万元以上,孩子上学的学费和差亲戚家的几千元钱不用愁了!”谈到这里,崔同晏一脸喜悦。
“特惠贷”是金融机构专为农村贫困户提供的信贷产品,主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除担保责任抵押的扶贫小额信贷。
“通过实施扶贫小额贷款项目,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为贫困农户脱贫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进一步拓展了贫困农户就业增收渠道。”贵州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今年前8个月,贵州省已向8.52万户贫困户新发放贷款36.22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金额502.38亿元,累计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87.88万户次。
据悉,为规范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贵州银保监局推动贵州所有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的县区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县级财政每年安排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不低于5%的资金注入风险补偿金,目前,已获得风险补偿的贷款9601笔、风险补偿金额3.54亿元。
多部门联手推动金融扶贫
信贷之外,贵州银保监局还注重脱贫攻坚的保险支撑。
在推动农业保险持续“降费、提标、增品”方面,该局引导保险机构围绕12个特色农业产业和“一县一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发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地方特色险种,推进“愿保尽保”。今年二季度末,12个特色产业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6亿元,保险金额127.46亿元;推动农房保险实现全省统保,开办“两保一孤”保险、“防贫保”等保险扶贫项目;督促大病保险承办机构落实对贫困人口的倾斜支付政策,截至7月末,已为全省34.11万贫困人口、特殊困难群体、“脱贫不脱政策”农村人口等特定群体赔付2.45亿元。
此外,贵州银保监局还密切与人行、扶贫、财政等部门沟通协作,定期互通情况,联合开展调研督导,形成工作合力;发挥基层优势,用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金融夜校”等平台加强宣传,借助村干部、扶贫干部、产业带头人等,推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有效落实。
7月1日,贵州省2020年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传出好消息:全省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623万减少到30.8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5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贵州已由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转变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下一步,贵州银保监局将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未摘帽县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化解疫情影响,深入落实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措施,助力贵州高质量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记者 房文彬
走进贵州省晴隆县老云村劳寨组,一片片翠绿的何首乌在田间和山坡上随风摇动,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村民王海龙在地里忙碌着,望着这片绿葱葱的何首乌,他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创业刚起步的时候成本投入高、压力很大。每亩种植何首乌苗成本大概需要2500元,再加上每年都要施两次肥,每亩成本又要多出2000多元。但多亏了晴隆农商银行城北支行及时发放了5万元的农户信用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王海龙说道。
在晴隆县这样的“9+3”县区,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9+3”县区指的是威宁县、纳雍县、紫云县、榕江县、从江县、赫章县、沿河县、望谟县、晴隆县等9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和织金县、水城县、七星关区等3个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已摘帽县。
贵州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当地特殊情况,贵州银保监局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聚焦贵州“9+3”县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印发《2020年贵州省银行业保险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方案》。
在做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金融服务的同时,贵州银保监局推动金融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支持扶贫产业和项目发展。在加大信贷投放方面,督促完成精准扶贫贷款、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县域存贷比等考核目标,大力发展“深扶贷”“饮水安全贷”等专属产品。截至8月末,“9+3”县区各项贷款增速17.56%,高于全省7.27个百分点,其中精准扶贫贷款余额687亿元。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该局会同省地方部门印发202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推动保险机构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承保理赔工作,给予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保险费率在统一下调的基础上再降低20%的优惠,“9+3”县区农险保费收入、赔款支出同比分别增长59.89%、42.07%。
小额扶贫信贷为贫困户“贷”来希望
“要是没有‘特惠贷’,不知道自己还要穷多久。”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哲觉镇和平村高营组农户崔同晏感慨道。
崔同晏一直是该村的贫困户,几年前在哲觉信用社获得5万元的“特惠贷”贷款之后,把资金用于发展十几亩魔芋种植。“今年种植的十几亩魔芋,明年的收益至少在3万元以上,孩子上学的学费和差亲戚家的几千元钱不用愁了!”谈到这里,崔同晏一脸喜悦。
“特惠贷”是金融机构专为农村贫困户提供的信贷产品,主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除担保责任抵押的扶贫小额信贷。
“通过实施扶贫小额贷款项目,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为贫困农户脱贫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进一步拓展了贫困农户就业增收渠道。”贵州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今年前8个月,贵州省已向8.52万户贫困户新发放贷款36.22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金额502.38亿元,累计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87.88万户次。
据悉,为规范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贵州银保监局推动贵州所有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的县区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县级财政每年安排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不低于5%的资金注入风险补偿金,目前,已获得风险补偿的贷款9601笔、风险补偿金额3.54亿元。
多部门联手推动金融扶贫
信贷之外,贵州银保监局还注重脱贫攻坚的保险支撑。
在推动农业保险持续“降费、提标、增品”方面,该局引导保险机构围绕12个特色农业产业和“一县一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发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地方特色险种,推进“愿保尽保”。今年二季度末,12个特色产业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6亿元,保险金额127.46亿元;推动农房保险实现全省统保,开办“两保一孤”保险、“防贫保”等保险扶贫项目;督促大病保险承办机构落实对贫困人口的倾斜支付政策,截至7月末,已为全省34.11万贫困人口、特殊困难群体、“脱贫不脱政策”农村人口等特定群体赔付2.45亿元。
此外,贵州银保监局还密切与人行、扶贫、财政等部门沟通协作,定期互通情况,联合开展调研督导,形成工作合力;发挥基层优势,用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金融夜校”等平台加强宣传,借助村干部、扶贫干部、产业带头人等,推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有效落实。
7月1日,贵州省2020年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传出好消息:全省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623万减少到30.8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5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贵州已由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转变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下一步,贵州银保监局将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未摘帽县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化解疫情影响,深入落实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措施,助力贵州高质量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