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郭树清讲话透露哪些信号?一篇文章让你读懂金融发展蓝图

发布时间:2020-10-23 08:34:29    作者:胡杨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胡杨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准确分析判断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我国当前与未来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进一步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

金融业应如何从更长远的视角和更高的战略高度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从“普惠金融”“养老保险”“金融开放”“金融科技”四个角度勾画了蓝图。

构建多样化的银行机构体系

2020年是我国实施普惠金融发展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尽管取得了诸多成绩,现阶段我国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与金融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实现金融的普惠性目标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发展普惠金融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领域。小微企业融资具有“短、小、频、急”特点,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在小微金融领域更多地加以应用,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优化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把更多的金融服务往线上迁移,更多通过“非接触”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让小微企业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金融服务。

因此,郭树清指出,必须坚定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发展大型超大型金融企业,也要培育中小型金融机构。既要有综合经营的一站式机构,也要有特色化的专业机构。不同类型的金融主体坚守定位,取长补短,相互竞合,共同构筑茂盛的金融森林。所有金融机构都要抓紧数字化转型,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大众的本领。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建议,考虑到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门当户对”,经营决策层级少,对市场和客户响应快,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强,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因此,要继续采取切实措施,通过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来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与活力,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努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银行机构体系。

合理看待金融科技的“两面性”

更好地发展普惠金融离不开科技的力量。一方面,郭树清在讲话中肯定了金融与科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也重点提到,金融科技发展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寡头垄断等风险挑战,确保市场公平和金融稳定。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金融科技发展的利弊是其一体两面的表现,弊处并非洪水猛兽,需加以引导、持续规范。她提出,要应对金融科技发展之弊,有三类思路:一是制度,建立起金融科技相关的专业标准、法律法规,从源头上厘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于拥有不确定性的金融科技创新,可采用“监管沙箱”的形式来试点观察,做到效率与安全的兼顾;二是人员,一些网络安全、泄密事件反映出人员在合规意识、道德意识方面的缺失,需要企业加大内控管理,提升人员合规意识,加强人员培训以及对制度、法规的了解;三是监督,可通过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制度,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充分发挥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作用

郭树清在讲话中还提到,要努力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健康发展。总的方针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抓现有业务规范,就是要正本清源,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清理名不符实产品。另一方面是开展业务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将选择条件较好的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先行参与,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正反两方面经验,探索养老金融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这透露了重要的改革信息。第三支柱不仅可以缓解养老保险支出压力,对冲老龄化压力,满足多样化养老金市场需求,还可形成长期稳定资金,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投资资金,既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满足基础建设和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因此,保险业应力所能及地为第三支柱作出更多更好的补充性贡献,包括研发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

建银投资咨询分析师王全月也持同样的观点,第三支柱这一改革路径在理想状态下确实可以起到“一石四鸟”的作用:降低养老基金对财政的依赖程度、缓解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压力、减少人民银行使用长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负面效应、有效拓宽资本市场资金来源。不过,其提醒称,实施这一养老金改革路径需要着重攻克的难点有二:一是如何进行投资者教育进而撬动居民银行存款投向资本市场;二是如何找到风格稳健、收益稳定、持续期长的投资标的。

坚定不移扩大金融服务业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样需要坚定不移推进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

郭树清讲话中提出,下一步,我们将在坚守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前提下,坚定不移扩大金融服务业开放,持续优化金融市场制度安排,深化国际经济金融合作,在扩大开放中持续提升金融体系竞争力。我们欢迎拥有良好市场声誉和信用记录,特别是在风险管控、养老金管理、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专长的外资机构进入中国,激发市场活力。我们也支持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在东道国依法合规发展业务。

董希淼表示,总体上看,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将推动我国金融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改善,进一步改善金融发展质量和效率,从而提升金融市场活力和竞争力。随着对外开放加速,我国金融业将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及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主力军,这将引领金融业进入一个全面开放的新时代。当然,金融业对外开放不但要“快”,而且还要“稳”。一定要把握好金融业开放的节奏和力度,做好顶层设计,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开放带来的金融风险。


郭树清讲话透露哪些信号?一篇文章让你读懂金融发展蓝图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0-23

□记者 胡杨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准确分析判断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我国当前与未来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进一步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

金融业应如何从更长远的视角和更高的战略高度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从“普惠金融”“养老保险”“金融开放”“金融科技”四个角度勾画了蓝图。

构建多样化的银行机构体系

2020年是我国实施普惠金融发展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尽管取得了诸多成绩,现阶段我国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与金融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实现金融的普惠性目标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发展普惠金融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领域。小微企业融资具有“短、小、频、急”特点,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在小微金融领域更多地加以应用,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优化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把更多的金融服务往线上迁移,更多通过“非接触”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让小微企业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金融服务。

因此,郭树清指出,必须坚定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发展大型超大型金融企业,也要培育中小型金融机构。既要有综合经营的一站式机构,也要有特色化的专业机构。不同类型的金融主体坚守定位,取长补短,相互竞合,共同构筑茂盛的金融森林。所有金融机构都要抓紧数字化转型,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大众的本领。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建议,考虑到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门当户对”,经营决策层级少,对市场和客户响应快,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强,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因此,要继续采取切实措施,通过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来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与活力,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努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银行机构体系。

合理看待金融科技的“两面性”

更好地发展普惠金融离不开科技的力量。一方面,郭树清在讲话中肯定了金融与科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也重点提到,金融科技发展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寡头垄断等风险挑战,确保市场公平和金融稳定。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金融科技发展的利弊是其一体两面的表现,弊处并非洪水猛兽,需加以引导、持续规范。她提出,要应对金融科技发展之弊,有三类思路:一是制度,建立起金融科技相关的专业标准、法律法规,从源头上厘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于拥有不确定性的金融科技创新,可采用“监管沙箱”的形式来试点观察,做到效率与安全的兼顾;二是人员,一些网络安全、泄密事件反映出人员在合规意识、道德意识方面的缺失,需要企业加大内控管理,提升人员合规意识,加强人员培训以及对制度、法规的了解;三是监督,可通过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制度,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充分发挥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作用

郭树清在讲话中还提到,要努力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健康发展。总的方针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抓现有业务规范,就是要正本清源,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清理名不符实产品。另一方面是开展业务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将选择条件较好的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先行参与,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正反两方面经验,探索养老金融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这透露了重要的改革信息。第三支柱不仅可以缓解养老保险支出压力,对冲老龄化压力,满足多样化养老金市场需求,还可形成长期稳定资金,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投资资金,既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满足基础建设和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因此,保险业应力所能及地为第三支柱作出更多更好的补充性贡献,包括研发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

建银投资咨询分析师王全月也持同样的观点,第三支柱这一改革路径在理想状态下确实可以起到“一石四鸟”的作用:降低养老基金对财政的依赖程度、缓解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压力、减少人民银行使用长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负面效应、有效拓宽资本市场资金来源。不过,其提醒称,实施这一养老金改革路径需要着重攻克的难点有二:一是如何进行投资者教育进而撬动居民银行存款投向资本市场;二是如何找到风格稳健、收益稳定、持续期长的投资标的。

坚定不移扩大金融服务业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样需要坚定不移推进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

郭树清讲话中提出,下一步,我们将在坚守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前提下,坚定不移扩大金融服务业开放,持续优化金融市场制度安排,深化国际经济金融合作,在扩大开放中持续提升金融体系竞争力。我们欢迎拥有良好市场声誉和信用记录,特别是在风险管控、养老金管理、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专长的外资机构进入中国,激发市场活力。我们也支持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在东道国依法合规发展业务。

董希淼表示,总体上看,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将推动我国金融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改善,进一步改善金融发展质量和效率,从而提升金融市场活力和竞争力。随着对外开放加速,我国金融业将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及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主力军,这将引领金融业进入一个全面开放的新时代。当然,金融业对外开放不但要“快”,而且还要“稳”。一定要把握好金融业开放的节奏和力度,做好顶层设计,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开放带来的金融风险。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