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大金融子行业,信托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行业监管不断趋严、监管政策持续出台,推动信托行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2020年,强监管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将进一步加速信托行业的转型调整,行业发展呈现出“七个转变”。
2017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剧烈变革及国内金融环境的快速转换,导致信托行业转型改革压力不断加大,信托行业再次走到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
1、经营结构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
信托行业的规范性约束在持续增强。一是业务约束增强。2018年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指明了未来大资管行业的监管逻辑,2020年5月出台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金信托新规》)进一步明确了标品信托业务的分母型地位。与此同时,通过窗口指导,监管部门持续压降、调控信托的融资类业务、房地产业务和通道类业务规模,这些对当前的行业格局和展业逻辑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和根本性的改变。二是股权约束增强。2020年2月,《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对股东信息阳光化、股东责任的落实以及股权管理工作的要求进行细化,尤其是在关联交易方面更加注重防止向股东的利益输送,有效防范或有风险。三是净资本约束增强。《资金信托新规》通过将业务开展与净资本挂钩,提高了对信托公司净资本的要求,《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也在修订中,将对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提出更明确的规范。在约束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信托公司正在加快向内涵式发展路径转变。
2、监管环境由常规监管向从严监管转变
“从严监管、从重处罚”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行业监管的主基调,未来风险的排查会更细,监管的范围会更广、监管的要求会更严、管理会更实。一方面,处罚更加严格。2019年,不少于24家信托公司共受到28例行政处罚,罚单数量超过2015年至2018年罚单数量总和的50%;合计罚款金额约为2400万元,创近年新高。今年以来,已有8家信托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被警告或处罚,合计罚没金额已不少于1673万元,为去年全年罚金总额的69.7%。另一方面,要求更加具体。从2017年的“三三四十”系列专项治理活动到今年上半年的《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27号文)、《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56号文)和《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监管思路一以贯之,就是要持续加强风险把控。
3、发展思路由粗放扩张向稳健经营转变
监管从严归根到底是为了强化风险管控。当前,防风险、控风险、处置风险的形势和任务仍然紧迫,这是信托行业承受的历史考验,也是行业转型发展的基础。信托公司既需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培养优质、长期的合作伙伴,还需要对自身流动性进行测算和把控,时时做好风险控制。从发展思路上,信托公司要自觉摆正位置,充分认识到监管环境变化给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远大于挑战,告别此前粗放扩张的展业模式,树立“稳字当先,风控先行”的发展理念,强化信托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管理,进一步推进依法经营、合规管理,拧紧公司发展的“安全阀”,筑牢安全防护网。
4、展业路径由资产推动向客户推动转变
信托公司过去普遍以资产为导向,大力拓展非标债权业务。然而随着行业逻辑逐渐转变,非标业务受限、刚兑将被逐步打破、私募属性定位明确,这些因素都将进一步限制信托公司的客户范围、改变信托公司的客户属性。未来,信托公司应回归“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本源,强化为客户服务的“受托人意识”,为客户提供深度服务、定制服务、贴身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匹配资产,实现供给侧改革。
5、行业布局由竞争逻辑向竞合逻辑转变
当前,信托公司都面临被动转型的紧迫形势,传统的竞争逻辑正在逐渐瓦解。一方面,信托行业同业竞争关系正在向竞合关系转变。由于《资金信托新规》对信托业务的规范性要求,信托公司都面临短时间难掉头的局面,唯有加强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方能共渡难关、顺利完成转型过渡。因此,未来同业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将更明显,同业之间不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而是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复杂平衡。另一方面,信托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将更加紧密。随着信托公司更多地涉足标品业务领域,与证券、基金、保险、理财子公司等的合作将更广泛,共享资源、共同推动标品金融发展,将是未来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之相伴,全新的竞合关系对信托公司的内外部资源整合力、协调力提出更高要求。
6、行业格局由百花齐放向头部集中转变
40年来,中国信托业始终探索并承担着解决金融体系供需矛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不同公司在不同层面发挥自身积极作用。当前,响应金融回归本源号召,信托行业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在合规的基础上持续开拓创新。未来,符合监管新规的城市更新、旧城改造项目以及REIITS业务将会得到鼓励,标品投资、家族信托、消费金融等创新业务也势必获得长足发展,上市公司托管、资产整合、投贷联动乃至不良资产清收、债务重整、特殊机会投资等领域大概率出现业务机遇……可以预计,头部信托公司将依凭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更高的专业化水平攫取更多资源,部分在特定领域有突出优势的中等规模信托公司也有望加入竞争行列,行业格局分化大趋势将愈发明显。
7、品牌形象由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变随着信托行业由“资产推动”向“客户推动”的转变,信托公司将从依靠业务驱动的“硬实力”发展路径逐渐向文化驱动的“软实力”发展路径转变。2019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明确指出信托文化是行业转型发展的动力,弘扬信托文化必要性和紧迫性凸显。由此可见,一方面,加强信托文化建设已成为监管部门和信托公司的共识,既是外部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行业打破刚兑、应对监管新规发力转型的需要,还是信托公司增强风险应对责任感、塑造品牌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指引》的正式下发,各家信托公司都已陆续启动信托文化5年规划,包含信义文化、使命文化、责任文化、合规文化和品质文化在内的信托文化建设,将融入和贯穿到信托公司各项工作实践中,最终具化为实际行动和品牌形象对外输出,成为监管部门和客户评价信托公司的重要依据。
(文章作者: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 刘雁)
作为第二大金融子行业,信托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行业监管不断趋严、监管政策持续出台,推动信托行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2020年,强监管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将进一步加速信托行业的转型调整,行业发展呈现出“七个转变”。
2017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剧烈变革及国内金融环境的快速转换,导致信托行业转型改革压力不断加大,信托行业再次走到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
1、经营结构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
信托行业的规范性约束在持续增强。一是业务约束增强。2018年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指明了未来大资管行业的监管逻辑,2020年5月出台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金信托新规》)进一步明确了标品信托业务的分母型地位。与此同时,通过窗口指导,监管部门持续压降、调控信托的融资类业务、房地产业务和通道类业务规模,这些对当前的行业格局和展业逻辑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和根本性的改变。二是股权约束增强。2020年2月,《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对股东信息阳光化、股东责任的落实以及股权管理工作的要求进行细化,尤其是在关联交易方面更加注重防止向股东的利益输送,有效防范或有风险。三是净资本约束增强。《资金信托新规》通过将业务开展与净资本挂钩,提高了对信托公司净资本的要求,《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也在修订中,将对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提出更明确的规范。在约束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信托公司正在加快向内涵式发展路径转变。
2、监管环境由常规监管向从严监管转变
“从严监管、从重处罚”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行业监管的主基调,未来风险的排查会更细,监管的范围会更广、监管的要求会更严、管理会更实。一方面,处罚更加严格。2019年,不少于24家信托公司共受到28例行政处罚,罚单数量超过2015年至2018年罚单数量总和的50%;合计罚款金额约为2400万元,创近年新高。今年以来,已有8家信托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被警告或处罚,合计罚没金额已不少于1673万元,为去年全年罚金总额的69.7%。另一方面,要求更加具体。从2017年的“三三四十”系列专项治理活动到今年上半年的《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27号文)、《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56号文)和《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监管思路一以贯之,就是要持续加强风险把控。
3、发展思路由粗放扩张向稳健经营转变
监管从严归根到底是为了强化风险管控。当前,防风险、控风险、处置风险的形势和任务仍然紧迫,这是信托行业承受的历史考验,也是行业转型发展的基础。信托公司既需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培养优质、长期的合作伙伴,还需要对自身流动性进行测算和把控,时时做好风险控制。从发展思路上,信托公司要自觉摆正位置,充分认识到监管环境变化给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远大于挑战,告别此前粗放扩张的展业模式,树立“稳字当先,风控先行”的发展理念,强化信托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管理,进一步推进依法经营、合规管理,拧紧公司发展的“安全阀”,筑牢安全防护网。
4、展业路径由资产推动向客户推动转变
信托公司过去普遍以资产为导向,大力拓展非标债权业务。然而随着行业逻辑逐渐转变,非标业务受限、刚兑将被逐步打破、私募属性定位明确,这些因素都将进一步限制信托公司的客户范围、改变信托公司的客户属性。未来,信托公司应回归“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本源,强化为客户服务的“受托人意识”,为客户提供深度服务、定制服务、贴身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匹配资产,实现供给侧改革。
5、行业布局由竞争逻辑向竞合逻辑转变
当前,信托公司都面临被动转型的紧迫形势,传统的竞争逻辑正在逐渐瓦解。一方面,信托行业同业竞争关系正在向竞合关系转变。由于《资金信托新规》对信托业务的规范性要求,信托公司都面临短时间难掉头的局面,唯有加强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方能共渡难关、顺利完成转型过渡。因此,未来同业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将更明显,同业之间不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而是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复杂平衡。另一方面,信托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将更加紧密。随着信托公司更多地涉足标品业务领域,与证券、基金、保险、理财子公司等的合作将更广泛,共享资源、共同推动标品金融发展,将是未来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之相伴,全新的竞合关系对信托公司的内外部资源整合力、协调力提出更高要求。
6、行业格局由百花齐放向头部集中转变
40年来,中国信托业始终探索并承担着解决金融体系供需矛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不同公司在不同层面发挥自身积极作用。当前,响应金融回归本源号召,信托行业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在合规的基础上持续开拓创新。未来,符合监管新规的城市更新、旧城改造项目以及REIITS业务将会得到鼓励,标品投资、家族信托、消费金融等创新业务也势必获得长足发展,上市公司托管、资产整合、投贷联动乃至不良资产清收、债务重整、特殊机会投资等领域大概率出现业务机遇……可以预计,头部信托公司将依凭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更高的专业化水平攫取更多资源,部分在特定领域有突出优势的中等规模信托公司也有望加入竞争行列,行业格局分化大趋势将愈发明显。
7、品牌形象由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变随着信托行业由“资产推动”向“客户推动”的转变,信托公司将从依靠业务驱动的“硬实力”发展路径逐渐向文化驱动的“软实力”发展路径转变。2019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明确指出信托文化是行业转型发展的动力,弘扬信托文化必要性和紧迫性凸显。由此可见,一方面,加强信托文化建设已成为监管部门和信托公司的共识,既是外部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行业打破刚兑、应对监管新规发力转型的需要,还是信托公司增强风险应对责任感、塑造品牌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指引》的正式下发,各家信托公司都已陆续启动信托文化5年规划,包含信义文化、使命文化、责任文化、合规文化和品质文化在内的信托文化建设,将融入和贯穿到信托公司各项工作实践中,最终具化为实际行动和品牌形象对外输出,成为监管部门和客户评价信托公司的重要依据。
(文章作者: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 刘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