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闻
历经8年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11月15日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正式签署,成员国包括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意味着覆盖亚太15个国家的巨无霸经贸圈诞生。从此,RCEP成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经济规模最大、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这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大里程碑,并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希望和新的动力。
八年长跑
RCEP谈判于2012年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6个国家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一个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但是,由于RCEP缔约方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差异巨大,既有发达国家、中高收入国家,还有一些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此外,其市场竞争模式、法律规则体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谈判过程起起伏伏。
其实早在2011年,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就提出组建RCEP的草案。此后,2012年11月在第21届东盟峰会上正式启动RCEP谈判,涉及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货物和服务贸易等十多个领域。7年间,经过3次领导人会议、19次部长级会议,28轮正式谈判。2019年11月,印度因“有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而不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其余15个成员国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2020年8月,谈判接近尾声,部长级会议发布《联合媒体声明》,与会各方决定致力于年内签署协定。
值得注意的是,RCEP是日本首次与中韩两国签署贸易协定。中国是日韩最大贸易国,中韩两国去年分别是日本进出口的第一和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三国贸易往来密切。实质上,RCEP最重要的谈判集中在东盟十国之外的其他5国之间。因为这5国中,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同属《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其前身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美国退出后更名),中国与日本之外的其他3个国家又分别有各自已经生效的双边自贸区协定。所以,这其实是中日首次建立直接的自贸区关系。
不仅是中日之间,中日韩在此前也经历了近8年的自贸区谈判,一直未果。中日韩三国分别是世界第二大、第三大、第十一大经济体,GDP总量超过21万亿美元,占世界20%以上。中日韩自贸区协定如果能达成,就增强了与世界其他经济体谈判的资本,意义重大。
诚然,RCEP最后能达成取决于市场的决定力量,市场为协定的持续推动提供了稳定的基石。7年来,即使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等多国更换了领导人,但在推动协定签署的目标上从未动摇。
利好多方
RCEP缔约方总人口达到23亿,经济规模为25.6万亿美元,覆盖全球约30%的GDP和人口,横跨东亚三大经济体、东南亚主要国家、澳洲两大经济体。协议中所含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准入、标准和技术、动植物检疫、经济技术合作、知识产权、电子商务、争议解决等。协定紧跟全球贸易发展趋势,纳入了很多全新的贸易形式,比如电子商务,超过世贸组织规定的范畴。
在贸易保护主义仍然不妥协的今天,RCEP的达成将有助于加速亚太贸易一体化和提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在全球经贸环境下行的背景下,此举更是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有力回击,有望重塑全球贸易格局。RCEP对于整个亚太地区都意味着巨大商机。
相关上市公司普遍受到投资者的密切关注。11月15日协定刚签署,11月16日亚太股市早盘普遍高开高走,尤其是日经225指数到中午1点涨1.83%,创下近30年新高。中国方面,白酒股当仁不让充当急先锋。看过韩国持续5年火爆的家庭温情剧《请回答1988》的读者都知道,里面多次出现男人们追捧的稀罕之物——茅台酒,就是那位天才围棋手崔泽九段在中国比赛带回去的官方赠送礼品。不难看出,RCEP将为中国带来更广阔海外市场。
RCEP意味着区域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根据中国商务部分析,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且主要是立刻降税到零和10年内降税到零,使RCEP自贸区有望在较短时间兑现所有货物贸易自由化承诺。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更放心大胆地买买买——来自日本的汽车、电子设备,来自东盟的水果,来自东南亚的服装……域内进口产品的价格更亲民;对企业来说,尤其是依赖域内国家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的中小企业进入域内国家的“门槛”也将极大降低,特别是涉及大量电子元件等半成品贸易的中日韩三国。有韩国媒体预测,RCEP生效后,韩国出口到印尼的汽车零部件关税有望从目前的40%降到零。
新冠疫情冲击下,不少国家都采取过经济封锁的做法,导致人员往来中断、物流停滞,市场供需双方都面临调整的压力。而协议中承诺的“对域内各国投资者、公司内部流动人员、合同服务提供者、随行配偶及家属等各类商业人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获得一定居留期限,享受签证便利,开展各种贸易投资活动”条款,将使人员流动更便利,贸易往来更自由。
为了获得有保障的产品和服务供给,疫情控制较好、经济逐渐恢复发展的东亚地区成为世界各国市场的首选。
RCEP为亚太地区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化与重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随着中国逐渐进入全球价值链上游,中国与东盟在产业内分工的关系有望从竞争加速转向合作。中国向东盟提供关键技术、零件、设备及市场需求,而东盟的资源、劳动力等在下游环节形成规模生产优势,以此形成围绕成员国市场更为强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这将结束东亚长期处于的“成熟的生产网络、紧密的区域内贸易”与“缺失整体性经济性合作制度安排”的不平衡状态。
在投资方面,协定采用更高效的负面清单的方式进行投资准入谈判。对区域外的投资者而言,进入RCEP的一个国家,就意味着进入到整个区域的所有国家,其发展的市场和空间都会大大增长,也有助于本地区吸引区域外的投资。
挑战依存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了包括东亚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RCEP签署带来的多方利好是空前的、长远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其域内和外部的挑战。域内如何协调?外界不稳定因素如何应对?
RCEP正式签署以后,各成员国必须在两年内完成各自国内的批准程序,才能使协定最终落地生效。不同的自贸协定之间既存在竞争态势,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此后各国还须经过一段适应和磨合期,预计在20年左右才能逐步消除参与国之间的进口税。RCEP作用的有效发挥还需要各方对其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使用,相关各级政府和企业既要了解可以通过RCEP获得的开展经贸合作的权利和机遇,也要注意到协定带来的义务和挑战。还有这些自贸协定之间的协调并行,也极需协调力和想象力。中国已表示愿同各方做好协定实施工作,使成果更早惠及域内企业和民众。
有人调侃,正是美国忙于总统大选的各种斗争,无暇东顾,才促使了RCEP的顺利签署。此言不完全对,因为RCEP是水到渠成的历史必然,即使加上印度退出也不妨碍它应时而生;但是也不无道理,以往这种自贸区都离不开美国的身影,自从特朗普一脚踢开TPP后,自然也不会参与RCEP,这使得谈判推进得更快。
正是因为协定里不包括美国,外界的各种“羡慕嫉妒恨”轮番上演。《纽约时报》在RCEP签署的当天就发文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主导的贸易协定签订,对美构成挑战”;并认为世界不会再等美国了,美国的出口可能逐渐失势。路透社则称,在亚洲对美国参与本区域活动的质疑中,RCEP对美国构成进一步打击。
这些舆论导向不管是否会引起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误解,还是引发相关争端,我们知道RCEP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挑战美国,而是缔约方各国为了各自与亚洲的发展。RCEP的签署也并不是“中国主导的”,是“在东盟主导下,各方积极推进”的结果。
无论如何,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仍然是世界经济和人类前进的方向,只有践行这两点才能开创东亚乃至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RCEP的签署更预示着亚洲今后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极。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经济》杂志前主编)
□列闻
历经8年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11月15日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正式签署,成员国包括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意味着覆盖亚太15个国家的巨无霸经贸圈诞生。从此,RCEP成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经济规模最大、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这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大里程碑,并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希望和新的动力。
八年长跑
RCEP谈判于2012年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6个国家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一个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但是,由于RCEP缔约方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差异巨大,既有发达国家、中高收入国家,还有一些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此外,其市场竞争模式、法律规则体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谈判过程起起伏伏。
其实早在2011年,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就提出组建RCEP的草案。此后,2012年11月在第21届东盟峰会上正式启动RCEP谈判,涉及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货物和服务贸易等十多个领域。7年间,经过3次领导人会议、19次部长级会议,28轮正式谈判。2019年11月,印度因“有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而不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其余15个成员国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2020年8月,谈判接近尾声,部长级会议发布《联合媒体声明》,与会各方决定致力于年内签署协定。
值得注意的是,RCEP是日本首次与中韩两国签署贸易协定。中国是日韩最大贸易国,中韩两国去年分别是日本进出口的第一和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三国贸易往来密切。实质上,RCEP最重要的谈判集中在东盟十国之外的其他5国之间。因为这5国中,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同属《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其前身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美国退出后更名),中国与日本之外的其他3个国家又分别有各自已经生效的双边自贸区协定。所以,这其实是中日首次建立直接的自贸区关系。
不仅是中日之间,中日韩在此前也经历了近8年的自贸区谈判,一直未果。中日韩三国分别是世界第二大、第三大、第十一大经济体,GDP总量超过21万亿美元,占世界20%以上。中日韩自贸区协定如果能达成,就增强了与世界其他经济体谈判的资本,意义重大。
诚然,RCEP最后能达成取决于市场的决定力量,市场为协定的持续推动提供了稳定的基石。7年来,即使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等多国更换了领导人,但在推动协定签署的目标上从未动摇。
利好多方
RCEP缔约方总人口达到23亿,经济规模为25.6万亿美元,覆盖全球约30%的GDP和人口,横跨东亚三大经济体、东南亚主要国家、澳洲两大经济体。协议中所含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准入、标准和技术、动植物检疫、经济技术合作、知识产权、电子商务、争议解决等。协定紧跟全球贸易发展趋势,纳入了很多全新的贸易形式,比如电子商务,超过世贸组织规定的范畴。
在贸易保护主义仍然不妥协的今天,RCEP的达成将有助于加速亚太贸易一体化和提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在全球经贸环境下行的背景下,此举更是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有力回击,有望重塑全球贸易格局。RCEP对于整个亚太地区都意味着巨大商机。
相关上市公司普遍受到投资者的密切关注。11月15日协定刚签署,11月16日亚太股市早盘普遍高开高走,尤其是日经225指数到中午1点涨1.83%,创下近30年新高。中国方面,白酒股当仁不让充当急先锋。看过韩国持续5年火爆的家庭温情剧《请回答1988》的读者都知道,里面多次出现男人们追捧的稀罕之物——茅台酒,就是那位天才围棋手崔泽九段在中国比赛带回去的官方赠送礼品。不难看出,RCEP将为中国带来更广阔海外市场。
RCEP意味着区域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根据中国商务部分析,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且主要是立刻降税到零和10年内降税到零,使RCEP自贸区有望在较短时间兑现所有货物贸易自由化承诺。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更放心大胆地买买买——来自日本的汽车、电子设备,来自东盟的水果,来自东南亚的服装……域内进口产品的价格更亲民;对企业来说,尤其是依赖域内国家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的中小企业进入域内国家的“门槛”也将极大降低,特别是涉及大量电子元件等半成品贸易的中日韩三国。有韩国媒体预测,RCEP生效后,韩国出口到印尼的汽车零部件关税有望从目前的40%降到零。
新冠疫情冲击下,不少国家都采取过经济封锁的做法,导致人员往来中断、物流停滞,市场供需双方都面临调整的压力。而协议中承诺的“对域内各国投资者、公司内部流动人员、合同服务提供者、随行配偶及家属等各类商业人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获得一定居留期限,享受签证便利,开展各种贸易投资活动”条款,将使人员流动更便利,贸易往来更自由。
为了获得有保障的产品和服务供给,疫情控制较好、经济逐渐恢复发展的东亚地区成为世界各国市场的首选。
RCEP为亚太地区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化与重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随着中国逐渐进入全球价值链上游,中国与东盟在产业内分工的关系有望从竞争加速转向合作。中国向东盟提供关键技术、零件、设备及市场需求,而东盟的资源、劳动力等在下游环节形成规模生产优势,以此形成围绕成员国市场更为强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这将结束东亚长期处于的“成熟的生产网络、紧密的区域内贸易”与“缺失整体性经济性合作制度安排”的不平衡状态。
在投资方面,协定采用更高效的负面清单的方式进行投资准入谈判。对区域外的投资者而言,进入RCEP的一个国家,就意味着进入到整个区域的所有国家,其发展的市场和空间都会大大增长,也有助于本地区吸引区域外的投资。
挑战依存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了包括东亚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RCEP签署带来的多方利好是空前的、长远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其域内和外部的挑战。域内如何协调?外界不稳定因素如何应对?
RCEP正式签署以后,各成员国必须在两年内完成各自国内的批准程序,才能使协定最终落地生效。不同的自贸协定之间既存在竞争态势,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此后各国还须经过一段适应和磨合期,预计在20年左右才能逐步消除参与国之间的进口税。RCEP作用的有效发挥还需要各方对其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使用,相关各级政府和企业既要了解可以通过RCEP获得的开展经贸合作的权利和机遇,也要注意到协定带来的义务和挑战。还有这些自贸协定之间的协调并行,也极需协调力和想象力。中国已表示愿同各方做好协定实施工作,使成果更早惠及域内企业和民众。
有人调侃,正是美国忙于总统大选的各种斗争,无暇东顾,才促使了RCEP的顺利签署。此言不完全对,因为RCEP是水到渠成的历史必然,即使加上印度退出也不妨碍它应时而生;但是也不无道理,以往这种自贸区都离不开美国的身影,自从特朗普一脚踢开TPP后,自然也不会参与RCEP,这使得谈判推进得更快。
正是因为协定里不包括美国,外界的各种“羡慕嫉妒恨”轮番上演。《纽约时报》在RCEP签署的当天就发文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主导的贸易协定签订,对美构成挑战”;并认为世界不会再等美国了,美国的出口可能逐渐失势。路透社则称,在亚洲对美国参与本区域活动的质疑中,RCEP对美国构成进一步打击。
这些舆论导向不管是否会引起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误解,还是引发相关争端,我们知道RCEP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挑战美国,而是缔约方各国为了各自与亚洲的发展。RCEP的签署也并不是“中国主导的”,是“在东盟主导下,各方积极推进”的结果。
无论如何,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仍然是世界经济和人类前进的方向,只有践行这两点才能开创东亚乃至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RCEP的签署更预示着亚洲今后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极。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经济》杂志前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