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金协产业金融合作委员会
从国际范围来看,新兴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德国的高端制造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美国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具有一贯的创新和应用能力,硅谷更是当今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区域;横跨丹麦和瑞典的药谷是世界第四大生物医药集群,拥有世界罕见的强大研发、生产和服务力量;发达的材料产业是日本机械制造工业长期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日本在环境、新能源材料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英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在从以制造业为主的“世界工厂”向以文化产业为主的“世界创意中心”的成功转型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为英国发挥了巨大作用。
新业态对金融创新提出进一步要求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推进,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经济、远程办公、智能生产等模式加速推广,产业发展更加趋于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向某一特定区域内高度集聚,逐渐形成涵盖战略性技术研发、新兴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网络化的具有知识传播、动态循坏和创新扩散的组织间关系网络。这些新业态新趋势对金融创新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在美国,以资本市场为中心,辅以灵活的银行信贷体系,形成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相结合的金融支持体系,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支持。硅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度成熟的风险资本市场,为科创企业、尤其是早期初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同样,瑞典拥有专业的、功能完善的风险资本市场,拥有数家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风险投资商,企业可轻松获得专业风险投资,进行技术转让。
完善的财政金融体系是关键
总结全球范围内各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可以发现以上产业集群具有一些共性——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形成完整的高水平产业链;拥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化大企业集团;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高度重视并提供制度政策保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多元化良性金融机制。
其中,完善的财政金融体系是新兴产业集群获得成功的关键。一方面,发达的资本市场对于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鉴于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直接融资在其起步和初级阶段是最合适的金融手段。美国、英国、日本、丹麦等国家大多通过直接投资、风险投资和产业基金来支持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运用其高度发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满足企业初创、快速发展的融资需求,并在促进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只有得到金融资源与制度政策综合全面支持的新兴产业集群,才能实现健康发展,成为拉动本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中,专项基金、税收优惠、优惠贷款、制度保障尤为重要。
专项基金
在美国,政府主导成立了清洁技术基金,每年投资近百亿美元,推进清洁技术产业化。美国联邦政府每年从军事研究预算中拿出一定资金,专门用于高新技术民用化,进行信息经济、生物科技等产业市场化开发。
由于新兴产业技术门槛高,研发支出大,市场培育达到规模效应需要较长时间,政府大多运用政府采购、设立专门的产业基金方式,增加市场需求,分担新兴产业较高的风险,产生示范效应,引导风险资本进入新兴产业;当然,政府的支持还能够促进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的合作,形成创新的网络。
税收优惠
英国伦敦自2011年4月1日起,多次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优惠度,将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的税前扣除由原来的175%提高到200%、225%。日本对新材料试验新增研究经费减税20%,该项税收还可以延期缴纳;对新材料的开发投资减税10%,以鼓励民间从事新材料的技术开发活动。中国规定企业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由此可见,税收优惠是各国发展新兴产业集群的通行做法,中央政府和新兴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都会给予税收优惠,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集群中。
优惠贷款
美国制定了总额250亿美元的“高科技车辆制造激励计划”,为福特、日产和特斯拉等先进汽车制造商提供低息贷款,以强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比较优势。欧盟实施“启动援助计划”,通过政府优惠贷款为“空中客车”研发生产提供支持,如果所支持项目没有取得商业化成功,贷款就无须偿还。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通过ERP创业贷款为初创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与风险投资资本合作,支持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在政府贴息的支持下,高度聚焦、低成本的优惠贷款为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
制度保障
英国在2004年—2014年制定了四份纲领性文件,超越党派利益,全方位、持之以恒地推动伦敦成为世界文化之都。英国政府充分发挥公共平台职能,出版融资指导手册,建立政府、银行和行业基金及创意产业之间紧密联系的融资网络,还通过专业化的公共机构给予企业在投资风险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创意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德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大规模、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人员,运用健全的高福利社会保障体系来稳定技术工人队伍,避免经济萧条时裁减工人,使得德国的高端制造业拥有无与伦比的人才队伍。
英国和德国政府都是通过制定规划、促进产教融合、完善社会保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新兴产业集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亚金协产业金融合作委员会
从国际范围来看,新兴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德国的高端制造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美国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具有一贯的创新和应用能力,硅谷更是当今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区域;横跨丹麦和瑞典的药谷是世界第四大生物医药集群,拥有世界罕见的强大研发、生产和服务力量;发达的材料产业是日本机械制造工业长期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日本在环境、新能源材料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英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在从以制造业为主的“世界工厂”向以文化产业为主的“世界创意中心”的成功转型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为英国发挥了巨大作用。
新业态对金融创新提出进一步要求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推进,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经济、远程办公、智能生产等模式加速推广,产业发展更加趋于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向某一特定区域内高度集聚,逐渐形成涵盖战略性技术研发、新兴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网络化的具有知识传播、动态循坏和创新扩散的组织间关系网络。这些新业态新趋势对金融创新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在美国,以资本市场为中心,辅以灵活的银行信贷体系,形成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相结合的金融支持体系,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支持。硅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度成熟的风险资本市场,为科创企业、尤其是早期初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同样,瑞典拥有专业的、功能完善的风险资本市场,拥有数家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风险投资商,企业可轻松获得专业风险投资,进行技术转让。
完善的财政金融体系是关键
总结全球范围内各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可以发现以上产业集群具有一些共性——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形成完整的高水平产业链;拥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化大企业集团;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高度重视并提供制度政策保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多元化良性金融机制。
其中,完善的财政金融体系是新兴产业集群获得成功的关键。一方面,发达的资本市场对于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鉴于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直接融资在其起步和初级阶段是最合适的金融手段。美国、英国、日本、丹麦等国家大多通过直接投资、风险投资和产业基金来支持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运用其高度发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满足企业初创、快速发展的融资需求,并在促进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只有得到金融资源与制度政策综合全面支持的新兴产业集群,才能实现健康发展,成为拉动本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中,专项基金、税收优惠、优惠贷款、制度保障尤为重要。
专项基金
在美国,政府主导成立了清洁技术基金,每年投资近百亿美元,推进清洁技术产业化。美国联邦政府每年从军事研究预算中拿出一定资金,专门用于高新技术民用化,进行信息经济、生物科技等产业市场化开发。
由于新兴产业技术门槛高,研发支出大,市场培育达到规模效应需要较长时间,政府大多运用政府采购、设立专门的产业基金方式,增加市场需求,分担新兴产业较高的风险,产生示范效应,引导风险资本进入新兴产业;当然,政府的支持还能够促进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的合作,形成创新的网络。
税收优惠
英国伦敦自2011年4月1日起,多次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优惠度,将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的税前扣除由原来的175%提高到200%、225%。日本对新材料试验新增研究经费减税20%,该项税收还可以延期缴纳;对新材料的开发投资减税10%,以鼓励民间从事新材料的技术开发活动。中国规定企业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由此可见,税收优惠是各国发展新兴产业集群的通行做法,中央政府和新兴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都会给予税收优惠,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集群中。
优惠贷款
美国制定了总额250亿美元的“高科技车辆制造激励计划”,为福特、日产和特斯拉等先进汽车制造商提供低息贷款,以强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比较优势。欧盟实施“启动援助计划”,通过政府优惠贷款为“空中客车”研发生产提供支持,如果所支持项目没有取得商业化成功,贷款就无须偿还。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通过ERP创业贷款为初创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与风险投资资本合作,支持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在政府贴息的支持下,高度聚焦、低成本的优惠贷款为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
制度保障
英国在2004年—2014年制定了四份纲领性文件,超越党派利益,全方位、持之以恒地推动伦敦成为世界文化之都。英国政府充分发挥公共平台职能,出版融资指导手册,建立政府、银行和行业基金及创意产业之间紧密联系的融资网络,还通过专业化的公共机构给予企业在投资风险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创意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德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大规模、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人员,运用健全的高福利社会保障体系来稳定技术工人队伍,避免经济萧条时裁减工人,使得德国的高端制造业拥有无与伦比的人才队伍。
英国和德国政府都是通过制定规划、促进产教融合、完善社会保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新兴产业集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