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杨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就金融业而言,越来越多的机构也主动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效益作为自身经营的目标。近日,贵州银行正式采纳赤道原则,成为国内第六家“赤道银行”。
“赤道银行”是赤道原则金融机构(EPFI)的简称,指的是采用赤道原则(EquatorPrinciples,简称EPs)的金融机构,覆盖商业银行、金融集团、出口信贷机构、开发性金融机构等多种类型组织。具体来说,赤道原则是一套用以确定、评估和管理项目环境和社会风险的金融行业基准。根据赤道原则,“赤道银行”要按照环境与社会风险状况对适用范围内的项目进行分类,结合项目分类评估审查其环境和社会风险,要求客户建立行动计划,签订承诺性条款;同时,根据项目分类实际情况,聘请独立外部专家对项目的社会和环境等评估报告进行审查,核实项目监测信息,以确定社会和环境风险系数,并对项目的建设运营实施持续监测,定期披露实施过程和经验。
除贵州银行外,现阶段,国内另外5家“赤道银行”分别是兴业银行(2008年宣布)、江苏银行(2017年宣布)、湖州银行(2019年宣布)、重庆农商行(2020年宣布)和绵阳银行(2020年宣布)。
绿色信贷是“赤道银行”践行赤道原则的重要方式。以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为例,其就通过安排专项绿色信贷规模、专项资金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并对绿色信贷业务不断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兴业银行的首笔赤道原则项目于2009年8月落地。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该行共对105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所涉项目总投资约5401.01亿元,覆盖全行24家分行。截至2019年末,兴业银行累计对1164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其中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共计491笔,所涉项目总投资为21566亿元。
实际上,“十三五”以来,我国在绿色金融标准、激励机制、环境信息披露、产品创新、地方试点等领域均取得了全面进展,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前,据全国政协常委、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吴晓青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过1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
不过,与国际相比,国内“赤道银行”的绿色信贷产品目前仍存在内涵单一等现实性问题,如集中以贷款为主,较少关注项目识别咨询、环境衍生产业项目服务和信贷业务二级市场交易活动等,未能突破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局限。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应配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出台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弹性调整再贴现率等方面的补偿和激励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通过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为“赤道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铺平道路。
□记者 胡杨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就金融业而言,越来越多的机构也主动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效益作为自身经营的目标。近日,贵州银行正式采纳赤道原则,成为国内第六家“赤道银行”。
“赤道银行”是赤道原则金融机构(EPFI)的简称,指的是采用赤道原则(EquatorPrinciples,简称EPs)的金融机构,覆盖商业银行、金融集团、出口信贷机构、开发性金融机构等多种类型组织。具体来说,赤道原则是一套用以确定、评估和管理项目环境和社会风险的金融行业基准。根据赤道原则,“赤道银行”要按照环境与社会风险状况对适用范围内的项目进行分类,结合项目分类评估审查其环境和社会风险,要求客户建立行动计划,签订承诺性条款;同时,根据项目分类实际情况,聘请独立外部专家对项目的社会和环境等评估报告进行审查,核实项目监测信息,以确定社会和环境风险系数,并对项目的建设运营实施持续监测,定期披露实施过程和经验。
除贵州银行外,现阶段,国内另外5家“赤道银行”分别是兴业银行(2008年宣布)、江苏银行(2017年宣布)、湖州银行(2019年宣布)、重庆农商行(2020年宣布)和绵阳银行(2020年宣布)。
绿色信贷是“赤道银行”践行赤道原则的重要方式。以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为例,其就通过安排专项绿色信贷规模、专项资金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并对绿色信贷业务不断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兴业银行的首笔赤道原则项目于2009年8月落地。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该行共对105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所涉项目总投资约5401.01亿元,覆盖全行24家分行。截至2019年末,兴业银行累计对1164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其中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共计491笔,所涉项目总投资为21566亿元。
实际上,“十三五”以来,我国在绿色金融标准、激励机制、环境信息披露、产品创新、地方试点等领域均取得了全面进展,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前,据全国政协常委、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吴晓青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过1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
不过,与国际相比,国内“赤道银行”的绿色信贷产品目前仍存在内涵单一等现实性问题,如集中以贷款为主,较少关注项目识别咨询、环境衍生产业项目服务和信贷业务二级市场交易活动等,未能突破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局限。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应配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出台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弹性调整再贴现率等方面的补偿和激励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通过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为“赤道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