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提升受托能力 助力行业转型

——业内人士谈落实中国信托业年会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20-12-11 09:27:24    作者:樊融杰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樊融杰

在12月8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黄洪提出,当前信托公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围绕受托人的中心地位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同时,他指出信托公司今后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受托人意识,并从使命、习惯、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针对如何细化落实监管部门意见,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姚江涛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信托公司应当提高政治觉悟,提升战略定位,严格贯彻银保监会要求,符合信托监管精神,立足成为高品质受托人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行业深化转型。

提升专业受托服务能力

在提及如何将受托人定位与公司运营相结合时,姚江涛表示,信托公司应在坚守合规底线的基础上,以提升专业受托服务能力为核心,具体表现为“四个转变”和“四个树立”,即转变赚取利差的短视思维,树立基于服务获取报酬的长期主义;转变越线套利的投机侥幸心理,树立专业赢得尊重的价值创造理念;转变独善其身、被动转型的跟随模式,树立协同互助、主动转型的行业担当;转变业务至上、风险后置的冒险思维,树立忠实守信、合规经营的守正理念。

“转型路漫,实践且知,心恒必至。”姚江涛表示。

“当前,信用环境和竞争环境等市场因素更为严峻,资管新规和资金信托新规等监管要求更为严格,要于变局中开新局,信托业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受托人定位内涵边界的研究机制、受托人定位正确规范的引导机制、受托人定位先进机构的宣传机制、受托人定位优劣清浊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夯实受托人定位基础。”中铁信托总经理陈赤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

行业明确受托职责

据悉,近年来部分公司为了夯实受托人定位,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如中铁信托通过组织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课题研究,确立品牌标语,坚持合规、稳健与创新发展以及加强了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多个维度,让公司上下对于自身的受托人定位更加清晰,对于受托人的职责更加明确,对于受托人的行为更加规范,对于受托人的声誉更加珍惜。中国外贸信托也高度重视受托责任文化建设,以实现“金融好社会”为宗旨,推出并形成一系列接地气、入人心的文化宣贯形式,将“受托人意识”融入到员工日常工作中,同时证券信托、家族信托等业务模式已成为履行受托人责任的重要业务载体。

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信托行业当前正经历着又一轮的调整,如何将受托人定位与行业未来更紧密地结合,也成了近期行业思考的话题。

姚江涛认为,因信任而托付,坚守受托人定位的关键在于建立能够直接连接信托当事人、间接触达社会公众的信任机制。信托公司需要构建并具备建立这种信任机制的意愿和能力,要以受托人文化为根基,为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社会民生持续创造价值,进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信托行业的美好未来,需要行业合力创造、构建并践行以委托人文化、受托人文化和合规文化为核心的信托文化,严格遵守监管机构的监督指导,积极赢得社会公众的尊重。

陈赤认为,随着信托业务不断升级,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将成为新兴主业,服务信托、投资银行将成为新的业务。

“在信托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弘扬信托文化,加强信托机构和广大从业人员对忠实义务、谨慎义务、投资义务、亲自管理义务等受托人各项义务的学习、理解和践行,持续夯实受托人定位基础,既是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前提,又将成为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动力。”陈赤表示。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目前,信托业正朝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本源转型,树立受托人意识是信托业向本源转型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前提。

“对于受托人意识的培养,信托文化建设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托文化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对信托关系中各行为主体的行为规范,从其构成要素来看,包括观念意识、法律制度、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四个主要方面。其中,观念意识是信托文化的核心,信托关系中蕴含的信义义务要求受托人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观念意识,这正是受托人意识的本质所在。”翟立宏表示。


提升受托能力 助力行业转型

——业内人士谈落实中国信托业年会会议精神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2-11

□记者 樊融杰

在12月8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黄洪提出,当前信托公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围绕受托人的中心地位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同时,他指出信托公司今后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受托人意识,并从使命、习惯、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针对如何细化落实监管部门意见,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姚江涛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信托公司应当提高政治觉悟,提升战略定位,严格贯彻银保监会要求,符合信托监管精神,立足成为高品质受托人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行业深化转型。

提升专业受托服务能力

在提及如何将受托人定位与公司运营相结合时,姚江涛表示,信托公司应在坚守合规底线的基础上,以提升专业受托服务能力为核心,具体表现为“四个转变”和“四个树立”,即转变赚取利差的短视思维,树立基于服务获取报酬的长期主义;转变越线套利的投机侥幸心理,树立专业赢得尊重的价值创造理念;转变独善其身、被动转型的跟随模式,树立协同互助、主动转型的行业担当;转变业务至上、风险后置的冒险思维,树立忠实守信、合规经营的守正理念。

“转型路漫,实践且知,心恒必至。”姚江涛表示。

“当前,信用环境和竞争环境等市场因素更为严峻,资管新规和资金信托新规等监管要求更为严格,要于变局中开新局,信托业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受托人定位内涵边界的研究机制、受托人定位正确规范的引导机制、受托人定位先进机构的宣传机制、受托人定位优劣清浊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夯实受托人定位基础。”中铁信托总经理陈赤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

行业明确受托职责

据悉,近年来部分公司为了夯实受托人定位,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如中铁信托通过组织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课题研究,确立品牌标语,坚持合规、稳健与创新发展以及加强了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多个维度,让公司上下对于自身的受托人定位更加清晰,对于受托人的职责更加明确,对于受托人的行为更加规范,对于受托人的声誉更加珍惜。中国外贸信托也高度重视受托责任文化建设,以实现“金融好社会”为宗旨,推出并形成一系列接地气、入人心的文化宣贯形式,将“受托人意识”融入到员工日常工作中,同时证券信托、家族信托等业务模式已成为履行受托人责任的重要业务载体。

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信托行业当前正经历着又一轮的调整,如何将受托人定位与行业未来更紧密地结合,也成了近期行业思考的话题。

姚江涛认为,因信任而托付,坚守受托人定位的关键在于建立能够直接连接信托当事人、间接触达社会公众的信任机制。信托公司需要构建并具备建立这种信任机制的意愿和能力,要以受托人文化为根基,为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社会民生持续创造价值,进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信托行业的美好未来,需要行业合力创造、构建并践行以委托人文化、受托人文化和合规文化为核心的信托文化,严格遵守监管机构的监督指导,积极赢得社会公众的尊重。

陈赤认为,随着信托业务不断升级,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将成为新兴主业,服务信托、投资银行将成为新的业务。

“在信托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弘扬信托文化,加强信托机构和广大从业人员对忠实义务、谨慎义务、投资义务、亲自管理义务等受托人各项义务的学习、理解和践行,持续夯实受托人定位基础,既是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前提,又将成为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动力。”陈赤表示。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目前,信托业正朝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本源转型,树立受托人意识是信托业向本源转型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前提。

“对于受托人意识的培养,信托文化建设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托文化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对信托关系中各行为主体的行为规范,从其构成要素来看,包括观念意识、法律制度、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四个主要方面。其中,观念意识是信托文化的核心,信托关系中蕴含的信义义务要求受托人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观念意识,这正是受托人意识的本质所在。”翟立宏表示。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