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林鸾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称为世界上“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蔡川村地处六盘山特困地区,下辖5个自然村,全村358户、1625人。
12年前,蔡川村贫困人口占比达79%,村里连一处像样的砖瓦房都没有,破旧的窑洞、泥泞的土路,一户人家的全部家当仅值两三千块钱,整个村子不通电、不通水,村民靠水窖储存雨水。“吃水没有源,走路很艰难,三年两头旱,口袋没有钱”,是蔡川村的典型写照。
近年来,为了解决贫困户无抵押、无担保难题,帮助贫困户得到贷款支持,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全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坚持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产业引领+能人带动+金融帮扶”的新型金融扶贫“蔡川模式”应运而生,帮助蔡川村成功脱贫摘帽。
“蔡川模式”
在706个行政村复制推广
“蔡川模式”应运而生离不开时任邮储银行固原市文化西路支行的信贷员马沛祥和同事们,他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社会圈子小、亲戚连带,长期以来形成的熟人圈可以互相监督,对约束贷款户很管用,完全可以建立一个适合农村实际的“村民信用圈”。2008年,经过支行多次讨论和评估,马沛祥和同事挑选了14户具有一定养殖经验的农户发放养殖贷款共计17万元。
在金融助推蔡川脱贫中,经过邮储银行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产业引领+能人带动+金融帮扶”的“蔡川模式”。解决了贫困农户“缺资金、缺产业、缺技术、缺抵押物”难题。从2008年14户、17万元贷款开始,累计在蔡川村发放贷款1.37亿元,帮助蔡川村253户、1238人实现脱贫。蔡川村已于2016年底实现整村脱贫销号。
如今,蔡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0%以上农户均从事牛羊养殖,牛、羊存栏数分别达3480只和5160头。除此以外,邮储银行还贷款支持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红梅杏2500多亩,成为了蔡川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2008年的不到2000元增长到2019年底的11600元,村里实现了通柏油路、通水、通电、通网络,村民住上了红砖瓦房,用上了手机、电视、洗衣机、电脑等现代产品,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一辆农机用车,出行基本依靠小轿车、摩托车。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已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706个行政村推广“蔡川模式”,累计发放贷款15万笔、金额近80亿元。
因地制宜打造多种扶贫模式
“蔡川模式”只是邮储银行在全国探索因地制宜扶贫模式的成功案例之一。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国各地的贫困地区都留下了邮储银行探索可持续扶贫模式的脚步。
江西瑞金凤岗村的廖秀英老人,几十年来练就了腌制咸鸭蛋的好手艺,但愁于销路,不敢扩大生产。
邮储银行江西省瑞金市支行联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瑞金市分公司帮助她成立合作社,开设“邮乐购”电商扶贫站点,并为其发放30万元贷款,解决其创业初期的资金困难。目前,该合作社年销售咸鸭蛋100万枚、销售额500余万元,合作社的28名贫困户于2016年脱贫,还带动了周边乡镇92户贫困户增收。2016年10月,86岁的廖秀英荣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在四川,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在全州推广“政、银、企、农”扶贫模式,该分行与凉山州冕宁县引进的万树食用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橄榄油公司、有机蔬菜公司等6家公司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内容,风险担保资金由政府出资设立,银行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基准利率发放贷款,并由当地财政进行贴息,贫困户和企业签订联合经营协议,以联合经营收益等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还款来源。
如今,冕宁县已经形成“政、银、企、农”模式的新型长效扶贫机制,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每户都可以从中获益,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增收问题,实现了精准扶贫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以该县贫困户布约拉比一家为例,他家每年能获得流转给万树食用菌公司的土地流转租金1300元,在公司务工酬金2万元,还有联合经营收益1800元,仅在食用菌产业上就能获得2.3万元的收入。“这笔收入彻底改变了我家的生活面貌。”布约拉比说。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经过多年实践,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已探索出驻村第一书记合作模式、平台合作模式、产业引领模式、能人带动模式及信用村镇模式等金融扶贫“五大模式”,不断完善扶贫贷款产品,加大对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强化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服务支持,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此外,邮储银行还注重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积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邮储银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含已脱贫人口贷款、带动服务贫困人口的贷款)结余金额980.25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38万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本报记者 李林鸾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称为世界上“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蔡川村地处六盘山特困地区,下辖5个自然村,全村358户、1625人。
12年前,蔡川村贫困人口占比达79%,村里连一处像样的砖瓦房都没有,破旧的窑洞、泥泞的土路,一户人家的全部家当仅值两三千块钱,整个村子不通电、不通水,村民靠水窖储存雨水。“吃水没有源,走路很艰难,三年两头旱,口袋没有钱”,是蔡川村的典型写照。
近年来,为了解决贫困户无抵押、无担保难题,帮助贫困户得到贷款支持,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全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坚持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产业引领+能人带动+金融帮扶”的新型金融扶贫“蔡川模式”应运而生,帮助蔡川村成功脱贫摘帽。
“蔡川模式”
在706个行政村复制推广
“蔡川模式”应运而生离不开时任邮储银行固原市文化西路支行的信贷员马沛祥和同事们,他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社会圈子小、亲戚连带,长期以来形成的熟人圈可以互相监督,对约束贷款户很管用,完全可以建立一个适合农村实际的“村民信用圈”。2008年,经过支行多次讨论和评估,马沛祥和同事挑选了14户具有一定养殖经验的农户发放养殖贷款共计17万元。
在金融助推蔡川脱贫中,经过邮储银行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产业引领+能人带动+金融帮扶”的“蔡川模式”。解决了贫困农户“缺资金、缺产业、缺技术、缺抵押物”难题。从2008年14户、17万元贷款开始,累计在蔡川村发放贷款1.37亿元,帮助蔡川村253户、1238人实现脱贫。蔡川村已于2016年底实现整村脱贫销号。
如今,蔡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0%以上农户均从事牛羊养殖,牛、羊存栏数分别达3480只和5160头。除此以外,邮储银行还贷款支持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红梅杏2500多亩,成为了蔡川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2008年的不到2000元增长到2019年底的11600元,村里实现了通柏油路、通水、通电、通网络,村民住上了红砖瓦房,用上了手机、电视、洗衣机、电脑等现代产品,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一辆农机用车,出行基本依靠小轿车、摩托车。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已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706个行政村推广“蔡川模式”,累计发放贷款15万笔、金额近80亿元。
因地制宜打造多种扶贫模式
“蔡川模式”只是邮储银行在全国探索因地制宜扶贫模式的成功案例之一。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国各地的贫困地区都留下了邮储银行探索可持续扶贫模式的脚步。
江西瑞金凤岗村的廖秀英老人,几十年来练就了腌制咸鸭蛋的好手艺,但愁于销路,不敢扩大生产。
邮储银行江西省瑞金市支行联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瑞金市分公司帮助她成立合作社,开设“邮乐购”电商扶贫站点,并为其发放30万元贷款,解决其创业初期的资金困难。目前,该合作社年销售咸鸭蛋100万枚、销售额500余万元,合作社的28名贫困户于2016年脱贫,还带动了周边乡镇92户贫困户增收。2016年10月,86岁的廖秀英荣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在四川,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在全州推广“政、银、企、农”扶贫模式,该分行与凉山州冕宁县引进的万树食用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橄榄油公司、有机蔬菜公司等6家公司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内容,风险担保资金由政府出资设立,银行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基准利率发放贷款,并由当地财政进行贴息,贫困户和企业签订联合经营协议,以联合经营收益等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还款来源。
如今,冕宁县已经形成“政、银、企、农”模式的新型长效扶贫机制,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每户都可以从中获益,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增收问题,实现了精准扶贫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以该县贫困户布约拉比一家为例,他家每年能获得流转给万树食用菌公司的土地流转租金1300元,在公司务工酬金2万元,还有联合经营收益1800元,仅在食用菌产业上就能获得2.3万元的收入。“这笔收入彻底改变了我家的生活面貌。”布约拉比说。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经过多年实践,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已探索出驻村第一书记合作模式、平台合作模式、产业引领模式、能人带动模式及信用村镇模式等金融扶贫“五大模式”,不断完善扶贫贷款产品,加大对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强化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服务支持,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此外,邮储银行还注重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积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邮储银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含已脱贫人口贷款、带动服务贫困人口的贷款)结余金额980.25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38万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