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银行成立二十五周年。25年来,北京银行一直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的生存之道、立行之本。作为一家诞生于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历史大潮中的中小银行,北京银行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鲜明市场定位,在激励竞争中锻造特色,从市场夹缝中突出重围,通过25年的持续积淀,探索形成了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惠民金融三大特色品牌。如今,北京银行的三大特色金融服务结出了累累硕果,开创了多个行业领先,打造了中小银行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的典型样本。
北京银行特色金融服务展区亮相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创新求变
科技金融的先行者
累计为2.9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6200亿元
回顾历史,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核心,可以有效引导资金向科技创新重点领域聚集,让科技创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强调,“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服务科技创新,已成为新时期金融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作为率先在首都进行科技金融布局的银行,25年来,北京银行积极充当“科技金融创新”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紧跟政策导向、匹配市场需求、创新信贷产品、提升客户体验,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撑。
北京银行以中国的创新高地——中关村为起点,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该行率先设立中关村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营支行、分行级金融机构,率先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成为全国首批投贷联动试点银行,牵头设立“中关村投贷联动共同体”。在满足科技企业多元融资需求的同时,建设了23家科技特色支行,创设了国内银行系众创空间——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2018年,创新成立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推出“智权贷”“前沿科技贷”“科创加速贷”等特色科技金融产品,持续升级优化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供给,目前已支持132家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累计授信金额超19亿元。
2019年,北京银行制定《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发展战略指导意见》,明确科技金融未来5年发展规划,发布《科创板金融服务方案》,为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提供结算、授信、理财、资金托管、上市等一揽子金融服务。除此之外,打造了“灵雀计划”“津科成长”“百凤千鹰”“瞪羚快贷”“深智贷”“科冀贷”“知疆通”等科技金融子品牌,形成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为支持科技企业抗击疫情,2020年联合中关村管委会推出“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已累计发放62.4亿元,支持众多科技企业“战疫”。携手中关村担保推出“关心保”、携手国华文科担保推出“科创加速贷”等专项抗疫金融产品。联合北京科创基金推出“战疫”融资举措,为其被投企业提供5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纾困科技型小微企业。
截至目前,北京银行累计为2.9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6200亿元,服务北京市86%的中小板、85%的创业板上市企业,以及76%的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科技金融贷款在中关村示范区始终排名领先。在监管部门首次发布的《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中,对北京银行科技金融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连续8年获得人行营管部科技金融(高新技术企业)货币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一等。
北京银行打造的“科技金融”特色品牌,致力于为科创型中小企业提供覆盖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相伴同行
文化金融的排头兵
累计为9000余户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3300亿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自成立以来,北京银行紧贴文化强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脉搏,在文化金融领域深耕不辍、一路前行,服务覆盖内容创作生产、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投资运营、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新闻信息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消费终端生产9大领域,形成以“高起点”战略定位、“专营化”网点布局和“数字化”科技支撑为特征的文化金融服务路径,成为国内推出产品早、小微贷款多、支持项目全的文化金融“排头兵”。
北京银行在文化金融方面的业务,是由专营机构来“驱动”的。这增强了文化金融服务专业性和普惠性。在总行层面,北京银行成立了文化金融领导小组和文创金融事业总部,负责文化金融创新机制搭建、创新模式的探索及创新服务的落地,围绕文化金融形成全行业务推动与重点创新落地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分行层面,成立由分行一把手牵头的文化金融小组,并组建文化金融服务团队。在支行层面,成立21家文创特色支行,以及雍和、大望路两家文创专营支行,形成专营组织架构、专项指标考核、专属业务范围、专职人员配备和单独绩效考核、单独权限设立、单独审批通道、单独额度匹配的“四专四单”配套支持政策。同时,率先在国内成立“文创信贷工厂”、文化创客中心,实现文创企业“创业孵化+股权投资+债权融资”等一体化服务。
为了打通文化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北京银行持续创新特色产品,针对不同成长阶段及行业特质,北京银行提供了“点对点”金融创新,为初创期企业提供“文创普惠贷”等标准化普惠制产品;为成长期企业提供“智权贷”“书香贷”“农旅贷”“创意设计贷”等特色产品。围绕产业特性,北京银行进行了“产业链”服务方案创新,率先在业内推出“文化IP通”金融服务方案,下设IP融资通、投资通、服务通三大系列。针对影视、文旅等重点产业,北京银行先后推出“影视贷”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发布“文旅贷”金融服务行动计划,描绘出一幅“文旅+金融”发展的宏大蓝图。
北京银行通过联动合作,构建了首都文化金融服务生态圈。自2007年以来,北京银行便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北京市文资部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北京市新闻出版和广电部门、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北京银行持续发力,与市文资中心签署“投贷奖”风险补偿金意向合作协议,首批参与风险补偿机制。与北京市相关部门携手探索打造“文信贷”文化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体系。发布“京彩文园”文化产业园区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实施“百行连百园”“百园千户”计划,助力文创园区、文创企业抗击疫情,实现“稳企业保就业”。与北京市广播电视部门签署总额30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北京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共同建设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平台,深挖首都历史文化IP商业价值。发布“运河帆影”金融产品体系,服务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北京市文创板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授信200亿元助力打造首都文化企业上市加速器。
截至目前,北京银行累计为9000余户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3300亿元。两次获得北京市文创产业“投贷奖”500万元奖励。第十届全国30强文化企业中有一半是北京银行客户。助力博纳影业、光线传媒、华纳百录、完美世界等一批影视公司打造出《红海行动》《战狼2》《湄公河行动》《夺冠》《金刚川》,及《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中国骄傲三部曲”等多部主旋律影视作品。
北京银行揭牌业内首家文化创客中心,全力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真诚服务
惠民金融的实践者
覆盖居民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生活领域
25年来,北京银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定“服务市民百姓”的定位,围绕“七有”“五性”持续打造惠民金融服务特色,推出了涵盖“社保通”“医疗通”“教育通”“安居通”等七大子品牌在内的“惠民通”金融品牌,覆盖居民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生活领域,极大地提高了首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积极服务教育事业发展。25年来,北京银行累计服务全国高校近100所、中小学等教育机构1000余家。其中,服务北京市市属高校占比超90%;服务市属中小学占比近30%。累计发放助学贷款近4.5亿元,支持8万余名高校学子完成学业。构建“智慧校园”生态场景,为学校提供教务、教学、生活和金融四个场景的应用,满足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信息化需求。
围绕“病有所医”,全力做好北京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存储和结算服务,推动智慧医疗建设。25年来,北京银行推动北京市社保卡发卡量突破2426万张,覆盖全市近2500家定点机构。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医管部门联合推出“京医通”卡,将北京银行金融服务无缝嵌入医疗场景,覆盖北京27家三级以上医院,累计发卡 2451万张,北京市属门诊预约率近90%,极大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此外,近两年,北京银行集中资源,投向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等智慧医疗发展方向。该行先后在首儿所、天坛、安贞、老年和同仁五所医院推动互联网诊疗方案。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简称“首儿所”)为例,院方于2020年6月1日正式开通互联网诊疗业务并举办了“六一儿童节·云端义诊、送药到家”活动。依托北京银行为首儿所搭建的“互联网诊疗方案+微信小程序”,广大患者通过一部手机即可享受“线上复诊+线上处方开具+送药到家”的一站式便利诊疗服务,在极大方便患者就诊的同时,实现了医生与患者的“零接触”,完全避免了疫情之下的交叉感染风险。北京银行与医院的合作,旨在帮助医院优化业务流程、改善就诊秩序、提高财务与信息管理水平。通过京医通平台,让北京市医保、自费患者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挂号、缴费,打印报告单等服务,平台后期又实现了预约挂号等新功能,有效缓解患者就医排队等候时间过长,实现就诊便利。
北京银行建立了覆盖京津冀的200余个“富民直通车”金融服务站,打通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米”。
围绕“住有所居”,积极服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20年以来,北京银行为通州马驹桥镇共有产权房项目提供银团贷款16亿元,支持大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项目,为大兴区团河保障性住房项目提供综合授信32亿元。目前全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超过360亿元。2020年,与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合作打造全市首家“住房公积金e通厅”,推动公积金业务网上办、自助办、指尖办、智能办,为市民百姓带去更多便利。同时,还为公积金缴存单位、个人量身制定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在办理公积金缴存、贷款、提取等相关业务时,提供“一站通达”金融服务。
围绕“弱有所扶”,打造有温度的个人金融服务。2009年,北京银行发行“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为全市工会会员打造了包括金融普惠、绿色出行、医疗互助、法律服务、技能助推、心理关爱、苦难帮扶等12项多领域、多层次的权益服务体系,目前已发卡550万张。2014年,北京银行还联合北京市残联发行我国第一张智能残疾人证——“北京通·残疾人服务一卡通”,残障人士不仅可凭卡证明身份,还可以持卡免费乘公交、进公园,享受助残补贴、存取款、消费结算的便利,目前已发卡超过50万张。
展望“十四五”,奋进新时代。北京银行将坚守初心,不忘使命,坚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市场定位,聚焦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内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强产品创新和科技赋能,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惠民金融向线上化、场景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持续为首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民生福祉提升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AD
2021年,北京银行成立二十五周年。25年来,北京银行一直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的生存之道、立行之本。作为一家诞生于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历史大潮中的中小银行,北京银行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鲜明市场定位,在激励竞争中锻造特色,从市场夹缝中突出重围,通过25年的持续积淀,探索形成了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惠民金融三大特色品牌。如今,北京银行的三大特色金融服务结出了累累硕果,开创了多个行业领先,打造了中小银行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的典型样本。
北京银行特色金融服务展区亮相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创新求变
科技金融的先行者
累计为2.9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6200亿元
回顾历史,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核心,可以有效引导资金向科技创新重点领域聚集,让科技创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强调,“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服务科技创新,已成为新时期金融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作为率先在首都进行科技金融布局的银行,25年来,北京银行积极充当“科技金融创新”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紧跟政策导向、匹配市场需求、创新信贷产品、提升客户体验,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撑。
北京银行以中国的创新高地——中关村为起点,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该行率先设立中关村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营支行、分行级金融机构,率先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成为全国首批投贷联动试点银行,牵头设立“中关村投贷联动共同体”。在满足科技企业多元融资需求的同时,建设了23家科技特色支行,创设了国内银行系众创空间——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2018年,创新成立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推出“智权贷”“前沿科技贷”“科创加速贷”等特色科技金融产品,持续升级优化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供给,目前已支持132家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累计授信金额超19亿元。
2019年,北京银行制定《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发展战略指导意见》,明确科技金融未来5年发展规划,发布《科创板金融服务方案》,为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提供结算、授信、理财、资金托管、上市等一揽子金融服务。除此之外,打造了“灵雀计划”“津科成长”“百凤千鹰”“瞪羚快贷”“深智贷”“科冀贷”“知疆通”等科技金融子品牌,形成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为支持科技企业抗击疫情,2020年联合中关村管委会推出“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已累计发放62.4亿元,支持众多科技企业“战疫”。携手中关村担保推出“关心保”、携手国华文科担保推出“科创加速贷”等专项抗疫金融产品。联合北京科创基金推出“战疫”融资举措,为其被投企业提供5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纾困科技型小微企业。
截至目前,北京银行累计为2.9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6200亿元,服务北京市86%的中小板、85%的创业板上市企业,以及76%的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科技金融贷款在中关村示范区始终排名领先。在监管部门首次发布的《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中,对北京银行科技金融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连续8年获得人行营管部科技金融(高新技术企业)货币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一等。
北京银行打造的“科技金融”特色品牌,致力于为科创型中小企业提供覆盖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相伴同行
文化金融的排头兵
累计为9000余户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3300亿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自成立以来,北京银行紧贴文化强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脉搏,在文化金融领域深耕不辍、一路前行,服务覆盖内容创作生产、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投资运营、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新闻信息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消费终端生产9大领域,形成以“高起点”战略定位、“专营化”网点布局和“数字化”科技支撑为特征的文化金融服务路径,成为国内推出产品早、小微贷款多、支持项目全的文化金融“排头兵”。
北京银行在文化金融方面的业务,是由专营机构来“驱动”的。这增强了文化金融服务专业性和普惠性。在总行层面,北京银行成立了文化金融领导小组和文创金融事业总部,负责文化金融创新机制搭建、创新模式的探索及创新服务的落地,围绕文化金融形成全行业务推动与重点创新落地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分行层面,成立由分行一把手牵头的文化金融小组,并组建文化金融服务团队。在支行层面,成立21家文创特色支行,以及雍和、大望路两家文创专营支行,形成专营组织架构、专项指标考核、专属业务范围、专职人员配备和单独绩效考核、单独权限设立、单独审批通道、单独额度匹配的“四专四单”配套支持政策。同时,率先在国内成立“文创信贷工厂”、文化创客中心,实现文创企业“创业孵化+股权投资+债权融资”等一体化服务。
为了打通文化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北京银行持续创新特色产品,针对不同成长阶段及行业特质,北京银行提供了“点对点”金融创新,为初创期企业提供“文创普惠贷”等标准化普惠制产品;为成长期企业提供“智权贷”“书香贷”“农旅贷”“创意设计贷”等特色产品。围绕产业特性,北京银行进行了“产业链”服务方案创新,率先在业内推出“文化IP通”金融服务方案,下设IP融资通、投资通、服务通三大系列。针对影视、文旅等重点产业,北京银行先后推出“影视贷”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发布“文旅贷”金融服务行动计划,描绘出一幅“文旅+金融”发展的宏大蓝图。
北京银行通过联动合作,构建了首都文化金融服务生态圈。自2007年以来,北京银行便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北京市文资部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北京市新闻出版和广电部门、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北京银行持续发力,与市文资中心签署“投贷奖”风险补偿金意向合作协议,首批参与风险补偿机制。与北京市相关部门携手探索打造“文信贷”文化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体系。发布“京彩文园”文化产业园区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实施“百行连百园”“百园千户”计划,助力文创园区、文创企业抗击疫情,实现“稳企业保就业”。与北京市广播电视部门签署总额30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北京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共同建设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平台,深挖首都历史文化IP商业价值。发布“运河帆影”金融产品体系,服务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北京市文创板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授信200亿元助力打造首都文化企业上市加速器。
截至目前,北京银行累计为9000余户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3300亿元。两次获得北京市文创产业“投贷奖”500万元奖励。第十届全国30强文化企业中有一半是北京银行客户。助力博纳影业、光线传媒、华纳百录、完美世界等一批影视公司打造出《红海行动》《战狼2》《湄公河行动》《夺冠》《金刚川》,及《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中国骄傲三部曲”等多部主旋律影视作品。
北京银行揭牌业内首家文化创客中心,全力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真诚服务
惠民金融的实践者
覆盖居民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生活领域
25年来,北京银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定“服务市民百姓”的定位,围绕“七有”“五性”持续打造惠民金融服务特色,推出了涵盖“社保通”“医疗通”“教育通”“安居通”等七大子品牌在内的“惠民通”金融品牌,覆盖居民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生活领域,极大地提高了首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积极服务教育事业发展。25年来,北京银行累计服务全国高校近100所、中小学等教育机构1000余家。其中,服务北京市市属高校占比超90%;服务市属中小学占比近30%。累计发放助学贷款近4.5亿元,支持8万余名高校学子完成学业。构建“智慧校园”生态场景,为学校提供教务、教学、生活和金融四个场景的应用,满足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信息化需求。
围绕“病有所医”,全力做好北京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存储和结算服务,推动智慧医疗建设。25年来,北京银行推动北京市社保卡发卡量突破2426万张,覆盖全市近2500家定点机构。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医管部门联合推出“京医通”卡,将北京银行金融服务无缝嵌入医疗场景,覆盖北京27家三级以上医院,累计发卡 2451万张,北京市属门诊预约率近90%,极大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此外,近两年,北京银行集中资源,投向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等智慧医疗发展方向。该行先后在首儿所、天坛、安贞、老年和同仁五所医院推动互联网诊疗方案。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简称“首儿所”)为例,院方于2020年6月1日正式开通互联网诊疗业务并举办了“六一儿童节·云端义诊、送药到家”活动。依托北京银行为首儿所搭建的“互联网诊疗方案+微信小程序”,广大患者通过一部手机即可享受“线上复诊+线上处方开具+送药到家”的一站式便利诊疗服务,在极大方便患者就诊的同时,实现了医生与患者的“零接触”,完全避免了疫情之下的交叉感染风险。北京银行与医院的合作,旨在帮助医院优化业务流程、改善就诊秩序、提高财务与信息管理水平。通过京医通平台,让北京市医保、自费患者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挂号、缴费,打印报告单等服务,平台后期又实现了预约挂号等新功能,有效缓解患者就医排队等候时间过长,实现就诊便利。
北京银行建立了覆盖京津冀的200余个“富民直通车”金融服务站,打通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米”。
围绕“住有所居”,积极服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20年以来,北京银行为通州马驹桥镇共有产权房项目提供银团贷款16亿元,支持大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项目,为大兴区团河保障性住房项目提供综合授信32亿元。目前全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超过360亿元。2020年,与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合作打造全市首家“住房公积金e通厅”,推动公积金业务网上办、自助办、指尖办、智能办,为市民百姓带去更多便利。同时,还为公积金缴存单位、个人量身制定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在办理公积金缴存、贷款、提取等相关业务时,提供“一站通达”金融服务。
围绕“弱有所扶”,打造有温度的个人金融服务。2009年,北京银行发行“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为全市工会会员打造了包括金融普惠、绿色出行、医疗互助、法律服务、技能助推、心理关爱、苦难帮扶等12项多领域、多层次的权益服务体系,目前已发卡550万张。2014年,北京银行还联合北京市残联发行我国第一张智能残疾人证——“北京通·残疾人服务一卡通”,残障人士不仅可凭卡证明身份,还可以持卡免费乘公交、进公园,享受助残补贴、存取款、消费结算的便利,目前已发卡超过50万张。
展望“十四五”,奋进新时代。北京银行将坚守初心,不忘使命,坚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市场定位,聚焦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内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强产品创新和科技赋能,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惠民金融向线上化、场景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持续为首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民生福祉提升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