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杨
一直以来,银保监会都把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服务和支持好实体经济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一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高——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9.6万亿元,增长12.8%;制造业贷款新增2.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1个百分点;全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新增3.2万亿元,保险赔付超1.4万亿元……
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点,银保监会也将持续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多点发力、数箭齐发,为支持实体经济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贡献金融力量。
继续支持国民经济稳步复苏
“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在1月22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介绍了银行让利于实体企业的最新成绩。
数据显示,2020年,民营企业、制造业贷款分别增加5.7万亿元、2.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30.9%、20.1%、14.9%。银行保险机构新增债券投资9.5万亿元。保险业提供保险金额8710万亿元,同比增长34.6%;赔付支出1.4万亿元,同比增长7.9%。得益于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GDP增长超出预期,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按照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的最新部署,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持续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就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的确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超过80%的民营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未从银行体系获得过贷款。”因此,他建议,下一步可优化“两增”考核体系,将首贷作为单列指标列入小微金融服务考核;建立月度统计通报制度,加强对首贷投放的监测和指导。此外,可放宽对首贷利率和不良贷款率要求,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商业银行应对首贷有关的信贷准入、审批等制度和流程进行修订完善。
与此同时,要想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各类金融机构还应发挥独有优势。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具有网点覆盖广、资金成本低等特点,能帮助提高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大型银行既可以服务小微企业又可以服务大型企业。从这方面看,监管可以引导大型银行围绕大型企业(核心客户),服务其上下游小微企业。与此同时,有些小微企业是全国分散布局,比如连锁店,可以引导大型银行服务这类企业,与中小银行开展差异化经营。
至于中小银行,银保监会此前也对其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即:中小银行必须要有抗拒盲目做大诱惑的能力,扎根在当地,做小、做细、做实。
以厦门国际银行为例,该行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回归本源、服务实体,该行将持续推进线上供应链创新以及小微企业贷款系列产品迭代升级和运营优化,打造数字小微金融生态。
持续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与环境,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持,银行业保险业要多点发力。
就畅通国内大循环而言,银行保险机构应如何改进服务,助力扩大内需和推动消费升级?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认为,一方面要响应“需求侧管理”的精神,从用户需求出发,寻求自营场景的突破与外部场景的合作,充分披露业务与产品信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顺应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潮流,在科技创新上下苦功,不断升级科技、优化用户体验,强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数字化渠道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在形成国内大循环的过程中,农村市场的潜力不可小觑。我国已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下来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山东省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欧永生表示,当前农村产业结构变化正在引发金融服务需求的结构性升级,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县域城乡居民的消费性资金需求以及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产生的投资性需求猛增,信贷、担保、保险、融资租赁、直接融资等多种金融手段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从供给端来看,农业农村金融产品高度同质化,信贷供给呈现“两头有余、中间不足”的状况,即大型涉农企业和贫困农户信贷供给相对充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县域中小企业等信贷供给不足,缺少为不同经营主体量身定制的差别化金融服务,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因此,“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也成为了银行保险机构服务好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地方金融监管局人士武建强认为,应综合运用不同金融工具进行集成创新,例如,银行机构应根据“三农”企业的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打造针对性的特色产品与服务,同时加强与担保、保险、评级评估等机构合作,辅之以增信分险功能形成风险共担机制,切实消除银行“不愿贷、不敢贷”的后顾之忧。
助力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一项必然要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工程师王建发分析,绿色金融将对社会资源重新分配,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拓展市场需求,也可以解决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产能、去库存”难题。此外,绿色金融所支持的绿色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会助力企业寻找“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点,淘汰落后产业,加速企业绿色化转型。
因此,2021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也提出,要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王建发坦言,当前我国金融系统对发展绿色金融产业缺乏充足的准备。例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发展目标还停留在“两高一剩”企业。此外,部分中小型银行则没有将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只是迎合上级部门检查,缺乏主动性。这些都是监管层下一步应引导的重点。
保险机构助力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则体现在发挥保险核心功能上。“推动发展养老、健康、责任、巨灾等保险”此次出现在银保监会工作会议的最新部署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认为,保险应分散和转移实体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法律责任以及信用等风险,积极防灾减损,利用专业的风险管理技术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以防灾减损为例,保险业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可以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保险业要基于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努力构建灾前预防与灾后赔偿并重的风险管理新体系,以专业的风险管理为社会创造价值,并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他说。
□记者 胡杨
一直以来,银保监会都把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服务和支持好实体经济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一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高——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9.6万亿元,增长12.8%;制造业贷款新增2.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1个百分点;全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新增3.2万亿元,保险赔付超1.4万亿元……
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点,银保监会也将持续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多点发力、数箭齐发,为支持实体经济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贡献金融力量。
继续支持国民经济稳步复苏
“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在1月22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介绍了银行让利于实体企业的最新成绩。
数据显示,2020年,民营企业、制造业贷款分别增加5.7万亿元、2.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30.9%、20.1%、14.9%。银行保险机构新增债券投资9.5万亿元。保险业提供保险金额8710万亿元,同比增长34.6%;赔付支出1.4万亿元,同比增长7.9%。得益于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GDP增长超出预期,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按照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的最新部署,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持续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就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的确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超过80%的民营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未从银行体系获得过贷款。”因此,他建议,下一步可优化“两增”考核体系,将首贷作为单列指标列入小微金融服务考核;建立月度统计通报制度,加强对首贷投放的监测和指导。此外,可放宽对首贷利率和不良贷款率要求,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商业银行应对首贷有关的信贷准入、审批等制度和流程进行修订完善。
与此同时,要想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各类金融机构还应发挥独有优势。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具有网点覆盖广、资金成本低等特点,能帮助提高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大型银行既可以服务小微企业又可以服务大型企业。从这方面看,监管可以引导大型银行围绕大型企业(核心客户),服务其上下游小微企业。与此同时,有些小微企业是全国分散布局,比如连锁店,可以引导大型银行服务这类企业,与中小银行开展差异化经营。
至于中小银行,银保监会此前也对其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即:中小银行必须要有抗拒盲目做大诱惑的能力,扎根在当地,做小、做细、做实。
以厦门国际银行为例,该行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回归本源、服务实体,该行将持续推进线上供应链创新以及小微企业贷款系列产品迭代升级和运营优化,打造数字小微金融生态。
持续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与环境,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持,银行业保险业要多点发力。
就畅通国内大循环而言,银行保险机构应如何改进服务,助力扩大内需和推动消费升级?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认为,一方面要响应“需求侧管理”的精神,从用户需求出发,寻求自营场景的突破与外部场景的合作,充分披露业务与产品信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顺应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潮流,在科技创新上下苦功,不断升级科技、优化用户体验,强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数字化渠道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在形成国内大循环的过程中,农村市场的潜力不可小觑。我国已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下来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山东省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欧永生表示,当前农村产业结构变化正在引发金融服务需求的结构性升级,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县域城乡居民的消费性资金需求以及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产生的投资性需求猛增,信贷、担保、保险、融资租赁、直接融资等多种金融手段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从供给端来看,农业农村金融产品高度同质化,信贷供给呈现“两头有余、中间不足”的状况,即大型涉农企业和贫困农户信贷供给相对充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县域中小企业等信贷供给不足,缺少为不同经营主体量身定制的差别化金融服务,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因此,“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也成为了银行保险机构服务好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地方金融监管局人士武建强认为,应综合运用不同金融工具进行集成创新,例如,银行机构应根据“三农”企业的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打造针对性的特色产品与服务,同时加强与担保、保险、评级评估等机构合作,辅之以增信分险功能形成风险共担机制,切实消除银行“不愿贷、不敢贷”的后顾之忧。
助力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一项必然要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工程师王建发分析,绿色金融将对社会资源重新分配,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拓展市场需求,也可以解决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产能、去库存”难题。此外,绿色金融所支持的绿色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会助力企业寻找“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点,淘汰落后产业,加速企业绿色化转型。
因此,2021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也提出,要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王建发坦言,当前我国金融系统对发展绿色金融产业缺乏充足的准备。例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发展目标还停留在“两高一剩”企业。此外,部分中小型银行则没有将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只是迎合上级部门检查,缺乏主动性。这些都是监管层下一步应引导的重点。
保险机构助力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则体现在发挥保险核心功能上。“推动发展养老、健康、责任、巨灾等保险”此次出现在银保监会工作会议的最新部署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认为,保险应分散和转移实体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法律责任以及信用等风险,积极防灾减损,利用专业的风险管理技术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以防灾减损为例,保险业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可以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保险业要基于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努力构建灾前预防与灾后赔偿并重的风险管理新体系,以专业的风险管理为社会创造价值,并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