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新春第一访】要提供高品质受托服务

——专访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中航资本、中航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江涛

发布时间:2021-03-02 08:23:45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樊融杰

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信托业克服各类挑战,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在新的一年里,信托业的转型又将迎来哪些变化?为此,《中国银行保险报》专访了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中航资本、中航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江涛。

《中国银行保险报》:过去一年信托业发生了许多变化,您认为哪几方面的变化最为显著?

姚江涛:2020年,信托业克服各类挑战,实现了行业深化转型中的稳健发展,体现了五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一是相较于追求规模增长,更加重视结构优化。2020年,信托全行业受托管理资产规模继续保持稳步下降,整体降幅超过1万亿元。各信托公司积极遵循监管要求,加强对通道类及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压降和房地产信托业务规模严控,“瘦身强体”效果显著。严格按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按照资管新规的统一规范,信托公司加速信托业务结构调整,主动谋求传统融资类信托业务的替代和迭代业务,大力推进专业化能力驱动的投资类信托和标品信托。在国家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服务实体的能力和质效,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小微企业以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为实体经济助力赋能的同时也为受益人创造稳定的信托利益。

二是相较于快速拓展业务,更加重视内控管理。2020年可以说是信托公司的“治理年”, 自外向内地从整治市场乱象到化解重大风险,再到法人治理和内部管理精细化,信托公司对风险和合规的认识更加深刻,个别信托公司的被接管事件更是对行业发展敲响警钟,尊重金融规律,契合监管规范,重视风险防控是信托公司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令人欣慰的是,在监管部门的科学指导和强力监督下,各信托公司提高共识,努力化解和处置风险项目动真格,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抓实效,实现了行业整体风险可控的平稳发展局面,为信托业继续深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三是相较于专注企业经营,更加重视社会责任。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在监管机构指导和信托业协会号召下,共同设立抗击疫情专项慈善信托,61家信托公司募集到3090万元,在抗疫初期保证了快速科学决策,发挥信托优势,对接落实救助资源,为缓解抗疫初期的资源短缺及科学调配提供有效助力,充分彰显了信托行业的主动作为和责任担当,提升行业形象和品牌信任度。截至2020年末,全国累计备案的慈善信托规模超过了33亿元,慈善信托制度优势和社会效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四是相较于信托产品导向,更加重视受托服务。在信托行业深化转型过程中,信托公司更加认识到专业化主动管理信托投融资项目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尤其是股权类信托的投后管理和贯穿项目全流程的受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非常重要,这也是信托公司树立并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以家族信托为代表的服务信托更是需要以受托服务的质效作为创造和实现信托利益的基准。在资产证券化、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债务融资工具等资产管理领域的受托服务也有积极尝试和布局,受托人的主体角色和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受托服务的价值日益彰显。

五是相较于短期业绩驱动,更加重视信托文化。2020年,信托行业发布了首部专门针对信托文化建设主题的行业自律规范——《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指引》,这既是对监管机构强化信托文化建设要求的及时有效回应,更是抓住了信托行业长远发展、商业模式可持续建设的“牛鼻子”,是受托人定位的根基所在。2020年,信托行业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信托教育活动,知识竞赛、理论研究、主题活动精彩纷呈,树立了信托从业人员的文化自信,也让社会公众更加准确生动地了解信托行业。

《中国银行保险报》:您认为信托业未来应该坚持的发展主线是?

姚江涛:在“双循环”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的背景下,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并重,运用信托制度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是信托行业深化转型的坚定方向,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主动防化风险,守牢合规经营底线。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复苏期,面对国内外多重复杂因素,关注和防范金融风险尤为重要。2021年,严监管、强监管仍然是信托监管的主基调,信托公司应当守牢合规经营底线,严格贯彻资管新规要求,准确梳理经营业务风险类型及等级识别,主动降低高风险业务,有效化解风险项目,进一步夯实和增强风险抵御和处置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是做实服务信托,回归信托本源主线。信托公司深化转型的远景出路就在于立足受托人定位,培育和形成受托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做实服务信托,探索商业模式的可复制和可持续是关键,也是回应社会民生需求的使命驱动。信托公司应深耕服务信托的业务场景,创新探索涉众型社会资金受托管理的信托机制,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开展养老信托账户管理、资产配置以及代理支付等受托服务,做优做强家族信托服务,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关注特殊需要群体需求,针对失能失智老人、自闭症孤独症孩童的受益权和信托利益提供针对性的受托服务,这些都是信托本源业务的恰当打开方式。

三是坚守受托人定位,贯穿信托文化引线。以信托文化为引领,2021年是信托文化普及年,信托文化的牵引作用将更加明显,在自上而下达成战略共识的基础上,对内进一步拓展至信托从业人员落实为具体行为准则,对外形成与信托投资者和委托人的有效沟通,持续扩大信托文化的影响力以及信任品牌价值,为信托服务社会民生创造更多的服务场景。

四是着眼可持续发展,突破传统思维上限。信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要在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规划和落实,突破传统业务思维限制,寻找新发展机遇。

2021年,信托人要立足受托人定位,固本强基提供高品质受托服务;丰富信托本源功能及应用,为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福祉继往开来持续创造更大价值。

《中国银行保险报》: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您认为信托业如何通过绿色信托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姚江涛: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信托近年来发展迅速,既是信托公司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也是信托行业深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信托业自律规范《绿色信托指引》的发布,信托业应进一步完善绿色信托标准制定工作,引导信托公司科学、规范开展绿色信托业务,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同时,信托公司应充分发挥信托制度的灵活优势,通过开展股权、产业基金等直接融资类型的绿色信托业务,创新开展碳金融和碳信托研究与实践,有效助力落实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自身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新春第一访】要提供高品质受托服务

——专访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中航资本、中航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江涛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3-02

□记者 樊融杰

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信托业克服各类挑战,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在新的一年里,信托业的转型又将迎来哪些变化?为此,《中国银行保险报》专访了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中航资本、中航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江涛。

《中国银行保险报》:过去一年信托业发生了许多变化,您认为哪几方面的变化最为显著?

姚江涛:2020年,信托业克服各类挑战,实现了行业深化转型中的稳健发展,体现了五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一是相较于追求规模增长,更加重视结构优化。2020年,信托全行业受托管理资产规模继续保持稳步下降,整体降幅超过1万亿元。各信托公司积极遵循监管要求,加强对通道类及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压降和房地产信托业务规模严控,“瘦身强体”效果显著。严格按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按照资管新规的统一规范,信托公司加速信托业务结构调整,主动谋求传统融资类信托业务的替代和迭代业务,大力推进专业化能力驱动的投资类信托和标品信托。在国家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服务实体的能力和质效,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小微企业以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为实体经济助力赋能的同时也为受益人创造稳定的信托利益。

二是相较于快速拓展业务,更加重视内控管理。2020年可以说是信托公司的“治理年”, 自外向内地从整治市场乱象到化解重大风险,再到法人治理和内部管理精细化,信托公司对风险和合规的认识更加深刻,个别信托公司的被接管事件更是对行业发展敲响警钟,尊重金融规律,契合监管规范,重视风险防控是信托公司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令人欣慰的是,在监管部门的科学指导和强力监督下,各信托公司提高共识,努力化解和处置风险项目动真格,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抓实效,实现了行业整体风险可控的平稳发展局面,为信托业继续深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三是相较于专注企业经营,更加重视社会责任。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在监管机构指导和信托业协会号召下,共同设立抗击疫情专项慈善信托,61家信托公司募集到3090万元,在抗疫初期保证了快速科学决策,发挥信托优势,对接落实救助资源,为缓解抗疫初期的资源短缺及科学调配提供有效助力,充分彰显了信托行业的主动作为和责任担当,提升行业形象和品牌信任度。截至2020年末,全国累计备案的慈善信托规模超过了33亿元,慈善信托制度优势和社会效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四是相较于信托产品导向,更加重视受托服务。在信托行业深化转型过程中,信托公司更加认识到专业化主动管理信托投融资项目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尤其是股权类信托的投后管理和贯穿项目全流程的受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非常重要,这也是信托公司树立并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以家族信托为代表的服务信托更是需要以受托服务的质效作为创造和实现信托利益的基准。在资产证券化、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债务融资工具等资产管理领域的受托服务也有积极尝试和布局,受托人的主体角色和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受托服务的价值日益彰显。

五是相较于短期业绩驱动,更加重视信托文化。2020年,信托行业发布了首部专门针对信托文化建设主题的行业自律规范——《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指引》,这既是对监管机构强化信托文化建设要求的及时有效回应,更是抓住了信托行业长远发展、商业模式可持续建设的“牛鼻子”,是受托人定位的根基所在。2020年,信托行业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信托教育活动,知识竞赛、理论研究、主题活动精彩纷呈,树立了信托从业人员的文化自信,也让社会公众更加准确生动地了解信托行业。

《中国银行保险报》:您认为信托业未来应该坚持的发展主线是?

姚江涛:在“双循环”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的背景下,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并重,运用信托制度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是信托行业深化转型的坚定方向,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主动防化风险,守牢合规经营底线。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复苏期,面对国内外多重复杂因素,关注和防范金融风险尤为重要。2021年,严监管、强监管仍然是信托监管的主基调,信托公司应当守牢合规经营底线,严格贯彻资管新规要求,准确梳理经营业务风险类型及等级识别,主动降低高风险业务,有效化解风险项目,进一步夯实和增强风险抵御和处置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是做实服务信托,回归信托本源主线。信托公司深化转型的远景出路就在于立足受托人定位,培育和形成受托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做实服务信托,探索商业模式的可复制和可持续是关键,也是回应社会民生需求的使命驱动。信托公司应深耕服务信托的业务场景,创新探索涉众型社会资金受托管理的信托机制,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开展养老信托账户管理、资产配置以及代理支付等受托服务,做优做强家族信托服务,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关注特殊需要群体需求,针对失能失智老人、自闭症孤独症孩童的受益权和信托利益提供针对性的受托服务,这些都是信托本源业务的恰当打开方式。

三是坚守受托人定位,贯穿信托文化引线。以信托文化为引领,2021年是信托文化普及年,信托文化的牵引作用将更加明显,在自上而下达成战略共识的基础上,对内进一步拓展至信托从业人员落实为具体行为准则,对外形成与信托投资者和委托人的有效沟通,持续扩大信托文化的影响力以及信任品牌价值,为信托服务社会民生创造更多的服务场景。

四是着眼可持续发展,突破传统思维上限。信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要在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规划和落实,突破传统业务思维限制,寻找新发展机遇。

2021年,信托人要立足受托人定位,固本强基提供高品质受托服务;丰富信托本源功能及应用,为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福祉继往开来持续创造更大价值。

《中国银行保险报》: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您认为信托业如何通过绿色信托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姚江涛: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信托近年来发展迅速,既是信托公司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也是信托行业深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信托业自律规范《绿色信托指引》的发布,信托业应进一步完善绿色信托标准制定工作,引导信托公司科学、规范开展绿色信托业务,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同时,信托公司应充分发挥信托制度的灵活优势,通过开展股权、产业基金等直接融资类型的绿色信托业务,创新开展碳金融和碳信托研究与实践,有效助力落实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自身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