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近年来,在银保监会引领下,银行保险机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稳步提升,关键领域改革持续深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银保监会将以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促进国民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更好贯彻落实银保监会政策精神,展示银行业保险业在监管引领下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以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举措、故事等,《中国银行保险报》今起开设“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专栏。敬请关注。
□实习记者 于文哲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银行业保险业在其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银保监会切实扛起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管引领,动员行业力量,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取得显著成效。
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国精准扶贫贷款累计发放9.2万亿元;“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国贷款增速;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5472.8亿元,支持1279.2万户次贫困户,覆盖率接近50%;涉农保险累计为2.3亿户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不稳定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3.5万亿元;83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92%。
五项政策发力 强化监管引领
金融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监管的强引领。一直以来,银保监会通过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加强监管引领,实施差异化考核评价,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金融资源供给。优先支持在中西部省份设立银行保险机构,督促银行完善扶贫贷款尽职免责制度,提高精准扶贫贷款不良容忍度。有序推进定点扶贫工作,银保监会连续两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定为最高等次,帮扶的4个定点扶贫县(旗)全部脱贫摘帽。就取得的成绩,银保监会做好扶贫总结宣传,主办“银行业保险业助力脱贫攻坚论坛”,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提炼经验教训。
银保监会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强化监管引领,加大工作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过渡期内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银行业保险业现有帮扶政策、支持力度、工作力量保持总体稳定,对现有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进一步优化完善。
二是大力支持脱贫地区县域产业发展。以支持脱贫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引导银行加大对脱贫地区县域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发展收入保险、价格保险等新型险种,探索开展防止返贫保险。
三是接续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过渡期内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保持小额信贷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支持脱贫人口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四是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政策倾斜。将银行业保险业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政策扩大到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大信贷投放和保险保障力度。
五是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脱贫攻坚战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应用到乡村振兴中,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重点支持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给、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完善小额信贷 促进产业发展
银行业扶贫工作中,银保监会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文件,延长受疫情影响的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还款期限、将贫困边缘户纳入支持范围等,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应贷尽贷”。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银保监会牵头负责的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村金融研究室主任孙同全介绍,扶贫小额信贷通过市场化机制,将贷款精准投放给贫困户,有助于解决其在生产创收方面的资金短缺问题,也有助于培养其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在助力我国脱贫攻坚、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小额信贷使用上,存在户贷企用、过度强调获贷率等问题,为此,3月15日,银保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一方面申明小额信贷支持对象、使用方式等,对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另一方面提出加大宣传指导、货币政策支持等,促进小额信贷工作持续健康展开,进一步帮助脱贫人口在乡村振兴中受益。
保险保障支撑 巩固脱贫成果
推进保险扶贫方面,银保监会支持贫困地区开展主粮作物保险,逐步扩大三大主粮作物大灾保险试点范围,鼓励贫困地区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积极开展健康扶贫,指导保险机构打造“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健康扶贫三道防线;完善深度贫困地区扶持政策,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保险机构全覆盖。
保险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扶贫产品,创新开展特色扶贫模式,扎实推进保险扶贫工作。以中国平安为例,其聚焦重点贫困地区的产业、健康、教育三大根源性致贫问题,打造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的“三村工程”。扶贫模式上,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在市场化机制下探索出综合金融扶贫闭环,构建首个覆盖全产业链、全扶贫周期的扶贫模式;扶贫产品上,对症开发“扶贫保、溯源保、防贫保”三种保险产品,分别用来提供产业资金支持、提升扶贫产品品质、多重保障巩固扶贫成果,实施精准扶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建议,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保险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大灾的保障,切断农村居民因农业大灾而返贫的路径;加强在健康和养老领域对农村民生的保障,比如在大病保险方面向农村拓展,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物美价廉的保险产品,防止农村居民因病返贫。此外,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应鼓励保险公司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
编者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近年来,在银保监会引领下,银行保险机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稳步提升,关键领域改革持续深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银保监会将以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促进国民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更好贯彻落实银保监会政策精神,展示银行业保险业在监管引领下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以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举措、故事等,《中国银行保险报》今起开设“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专栏。敬请关注。
□实习记者 于文哲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银行业保险业在其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银保监会切实扛起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管引领,动员行业力量,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取得显著成效。
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国精准扶贫贷款累计发放9.2万亿元;“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国贷款增速;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5472.8亿元,支持1279.2万户次贫困户,覆盖率接近50%;涉农保险累计为2.3亿户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不稳定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3.5万亿元;83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92%。
五项政策发力 强化监管引领
金融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监管的强引领。一直以来,银保监会通过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加强监管引领,实施差异化考核评价,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金融资源供给。优先支持在中西部省份设立银行保险机构,督促银行完善扶贫贷款尽职免责制度,提高精准扶贫贷款不良容忍度。有序推进定点扶贫工作,银保监会连续两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定为最高等次,帮扶的4个定点扶贫县(旗)全部脱贫摘帽。就取得的成绩,银保监会做好扶贫总结宣传,主办“银行业保险业助力脱贫攻坚论坛”,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提炼经验教训。
银保监会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强化监管引领,加大工作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过渡期内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银行业保险业现有帮扶政策、支持力度、工作力量保持总体稳定,对现有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进一步优化完善。
二是大力支持脱贫地区县域产业发展。以支持脱贫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引导银行加大对脱贫地区县域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发展收入保险、价格保险等新型险种,探索开展防止返贫保险。
三是接续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过渡期内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保持小额信贷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支持脱贫人口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四是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政策倾斜。将银行业保险业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政策扩大到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大信贷投放和保险保障力度。
五是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脱贫攻坚战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应用到乡村振兴中,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重点支持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给、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完善小额信贷 促进产业发展
银行业扶贫工作中,银保监会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文件,延长受疫情影响的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还款期限、将贫困边缘户纳入支持范围等,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应贷尽贷”。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银保监会牵头负责的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村金融研究室主任孙同全介绍,扶贫小额信贷通过市场化机制,将贷款精准投放给贫困户,有助于解决其在生产创收方面的资金短缺问题,也有助于培养其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在助力我国脱贫攻坚、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小额信贷使用上,存在户贷企用、过度强调获贷率等问题,为此,3月15日,银保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一方面申明小额信贷支持对象、使用方式等,对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另一方面提出加大宣传指导、货币政策支持等,促进小额信贷工作持续健康展开,进一步帮助脱贫人口在乡村振兴中受益。
保险保障支撑 巩固脱贫成果
推进保险扶贫方面,银保监会支持贫困地区开展主粮作物保险,逐步扩大三大主粮作物大灾保险试点范围,鼓励贫困地区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积极开展健康扶贫,指导保险机构打造“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健康扶贫三道防线;完善深度贫困地区扶持政策,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保险机构全覆盖。
保险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扶贫产品,创新开展特色扶贫模式,扎实推进保险扶贫工作。以中国平安为例,其聚焦重点贫困地区的产业、健康、教育三大根源性致贫问题,打造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的“三村工程”。扶贫模式上,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在市场化机制下探索出综合金融扶贫闭环,构建首个覆盖全产业链、全扶贫周期的扶贫模式;扶贫产品上,对症开发“扶贫保、溯源保、防贫保”三种保险产品,分别用来提供产业资金支持、提升扶贫产品品质、多重保障巩固扶贫成果,实施精准扶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建议,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保险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大灾的保障,切断农村居民因农业大灾而返贫的路径;加强在健康和养老领域对农村民生的保障,比如在大病保险方面向农村拓展,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物美价廉的保险产品,防止农村居民因病返贫。此外,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应鼓励保险公司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