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为何惠农信贷无人问?

发布时间:2021-04-22 09:04:40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李敬伟

笔者经常下乡,看到有的村子可耕地几乎完全被设施农业大棚覆盖,农业生产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有的村子大片耕地上零星散落几个大棚,在偌大的黄土地上显得形单影只,平添了几分荒凉感。经了解,前者的惠农信贷往往覆 盖较好,后者则是惠农信贷少有人问津。笔者近日跟随大连银保监局及大连银行业协会、保险行业协会到县区金融机构调研时,听到有基层银行负责人反映,一些村子惠农信贷面临“有供无需”的尴尬。

惠农信贷无人问

有的村子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村子里缺乏青壮劳力,“空巢”现象较为普遍。留守的中老年劳动力对惠农信贷政策少有问津,一是年龄大心有余力不足;二是多数子女不在身边,缺少帮手;三是村两委干部主观想干事,但没有好法子、好项目;四是地方政府惠农政策尚未用足。当地农口一位分管干部透露,他们手里有一定数量的涉农贴息信贷资金躺在深闺无人“娶”,原因是这种惠农资金需要村镇两级政府对申请者进行严格筛选、甄别并确保其使用的合规性,有的基层干部担心工作疏漏被问责而不愿作为。这些原因造成一些村子的生产始终徘徊在低效的层次上,村集体经济空壳化,提高农村信贷规模、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更是无从谈起。

打通信贷路径

解决个别农村信贷增速不快或覆盖面有限的问题,应该综合施策、逐一补缺。

一是对金融知识进农村的推广形式进行再塑造。要改变以往机构“金融知识进农村”唱独角戏的情况,由金融机构会同地方政府农口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家组团一同参与,分别将惠农信贷政策、政府惠农补贴政策和有推广前景的农业种植养殖项目推介给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让资金、政策和产业信息知识通过一支队伍、一套讲义走进农民的头脑中,激发进而培植农村信贷需求。

二是在做活金融服务上打破传统习惯。政府涉农部门可通过多种渠道为农村和农民提供可信、可靠,确实有市场,种(养)得出来、销得出去的农业种植养殖产业项目,放水养鱼,蓄积涉农信贷需求。

三是由金融机构联合政府农口部门和基层政府,将惠农政策和产业项目推送给在外地打工的农村青年,通过好政策好项目筑巢引凤,吸引有志青年回乡创业,让农村产业发展后继有人。

四是通过党建联建,压实机构和乡村党组织的乡村振兴责任,盘活政府惠农信贷。

五是建议基层金融机构引导乡镇两级政府借鉴“飞地”模式,支持一些农业种植养殖产业做得好但存量耕地不足的村子种植养殖大户,到产业发展起步晚、水平低、耕地存量资源丰富的村子扩大产业规模。

六是鼓励村两委干部带头利用惠农信贷政策,示范引领观望村民,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发展。

“信贷+产业”助发展

大连一些地区的农村信贷工作成功案例可供借鉴。例如农行大连市分行和大连农商银行在当地得利寺镇、炮台街道和驼山乡等地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在此基础上,镇、村引导一部分农民带头发展樱桃和葡萄种植等产业。因有惠农资金支撑,有好项目拉动,这些产业在得利寺镇、炮台街道和驼山乡全面铺开。

瓦房店市驼山乡泉水村青年石德展和媳妇前几年在日本打工,得知家乡有惠农政策后回到了泉水村,用部分自有资金加上农行发放的“惠农e贷”,现在已经盖起8个樱桃暖棚和冷棚,年收入达到几十万元。

这些天,炮台街道大冯村回乡女大学生冯爽正在利用抖音平台推介自己棚栽的“冯家大樱桃”。“现在的政策好,惠农信贷帮咱在家门口创业,学校的知识也派上了用场,收入比许多城里同龄人还高。”冯爽说道。

中行大连市分行在瓦房店市同益乡瓦房村投入45万元,为村集体修建了两座高标准暖棚,种植新品西红柿,一个棚年收入3.5万元。中行金普分行纪委书记解明和驻村第一书记吴军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中行帮助瓦房村搭建的设施农业的带动效应已经显现,现在村里一下子冒出来几十个蔬菜暖(冷)棚。

在瓦房店市岗后村,村党总支书记吴德礼有一个习惯,他每天都要走上个把公里到村集体流转土地上建的“维纳斯”苹果园里瞅一瞅,那是阳光保险大连分公司和兴业银行大连分行投建管护的高品质苹果产业园。“阳光保险和兴业银行通过这个示范项目,将带动更多村民走上富裕道路。”吴德礼说。

金融知识渗透度高、产业跟得上的村子,惠农信贷覆盖面就大,农村经济就有活力……把金融知识、金融(银行保险)产品、惠农政策和农业产业打包送到乡村,可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乡村振兴工作向前推进;反过来,依托广阔农村天地,农村金融机构也可实现信贷的良性循环。


为何惠农信贷无人问?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4-22

□李敬伟

笔者经常下乡,看到有的村子可耕地几乎完全被设施农业大棚覆盖,农业生产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有的村子大片耕地上零星散落几个大棚,在偌大的黄土地上显得形单影只,平添了几分荒凉感。经了解,前者的惠农信贷往往覆 盖较好,后者则是惠农信贷少有人问津。笔者近日跟随大连银保监局及大连银行业协会、保险行业协会到县区金融机构调研时,听到有基层银行负责人反映,一些村子惠农信贷面临“有供无需”的尴尬。

惠农信贷无人问

有的村子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村子里缺乏青壮劳力,“空巢”现象较为普遍。留守的中老年劳动力对惠农信贷政策少有问津,一是年龄大心有余力不足;二是多数子女不在身边,缺少帮手;三是村两委干部主观想干事,但没有好法子、好项目;四是地方政府惠农政策尚未用足。当地农口一位分管干部透露,他们手里有一定数量的涉农贴息信贷资金躺在深闺无人“娶”,原因是这种惠农资金需要村镇两级政府对申请者进行严格筛选、甄别并确保其使用的合规性,有的基层干部担心工作疏漏被问责而不愿作为。这些原因造成一些村子的生产始终徘徊在低效的层次上,村集体经济空壳化,提高农村信贷规模、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更是无从谈起。

打通信贷路径

解决个别农村信贷增速不快或覆盖面有限的问题,应该综合施策、逐一补缺。

一是对金融知识进农村的推广形式进行再塑造。要改变以往机构“金融知识进农村”唱独角戏的情况,由金融机构会同地方政府农口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家组团一同参与,分别将惠农信贷政策、政府惠农补贴政策和有推广前景的农业种植养殖项目推介给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让资金、政策和产业信息知识通过一支队伍、一套讲义走进农民的头脑中,激发进而培植农村信贷需求。

二是在做活金融服务上打破传统习惯。政府涉农部门可通过多种渠道为农村和农民提供可信、可靠,确实有市场,种(养)得出来、销得出去的农业种植养殖产业项目,放水养鱼,蓄积涉农信贷需求。

三是由金融机构联合政府农口部门和基层政府,将惠农政策和产业项目推送给在外地打工的农村青年,通过好政策好项目筑巢引凤,吸引有志青年回乡创业,让农村产业发展后继有人。

四是通过党建联建,压实机构和乡村党组织的乡村振兴责任,盘活政府惠农信贷。

五是建议基层金融机构引导乡镇两级政府借鉴“飞地”模式,支持一些农业种植养殖产业做得好但存量耕地不足的村子种植养殖大户,到产业发展起步晚、水平低、耕地存量资源丰富的村子扩大产业规模。

六是鼓励村两委干部带头利用惠农信贷政策,示范引领观望村民,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发展。

“信贷+产业”助发展

大连一些地区的农村信贷工作成功案例可供借鉴。例如农行大连市分行和大连农商银行在当地得利寺镇、炮台街道和驼山乡等地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在此基础上,镇、村引导一部分农民带头发展樱桃和葡萄种植等产业。因有惠农资金支撑,有好项目拉动,这些产业在得利寺镇、炮台街道和驼山乡全面铺开。

瓦房店市驼山乡泉水村青年石德展和媳妇前几年在日本打工,得知家乡有惠农政策后回到了泉水村,用部分自有资金加上农行发放的“惠农e贷”,现在已经盖起8个樱桃暖棚和冷棚,年收入达到几十万元。

这些天,炮台街道大冯村回乡女大学生冯爽正在利用抖音平台推介自己棚栽的“冯家大樱桃”。“现在的政策好,惠农信贷帮咱在家门口创业,学校的知识也派上了用场,收入比许多城里同龄人还高。”冯爽说道。

中行大连市分行在瓦房店市同益乡瓦房村投入45万元,为村集体修建了两座高标准暖棚,种植新品西红柿,一个棚年收入3.5万元。中行金普分行纪委书记解明和驻村第一书记吴军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中行帮助瓦房村搭建的设施农业的带动效应已经显现,现在村里一下子冒出来几十个蔬菜暖(冷)棚。

在瓦房店市岗后村,村党总支书记吴德礼有一个习惯,他每天都要走上个把公里到村集体流转土地上建的“维纳斯”苹果园里瞅一瞅,那是阳光保险大连分公司和兴业银行大连分行投建管护的高品质苹果产业园。“阳光保险和兴业银行通过这个示范项目,将带动更多村民走上富裕道路。”吴德礼说。

金融知识渗透度高、产业跟得上的村子,惠农信贷覆盖面就大,农村经济就有活力……把金融知识、金融(银行保险)产品、惠农政策和农业产业打包送到乡村,可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乡村振兴工作向前推进;反过来,依托广阔农村天地,农村金融机构也可实现信贷的良性循环。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