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打造乡村振兴“主办银行”

——第二届“中国农金30人论坛”韶山会议专题报道之一

发布时间:2021-05-25 08:22:35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于晗

今年,从中央一号文件到政府工作报告,再到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以及多次重要会议上,乡村振兴被前所未有地频繁提及,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更是为乡村振兴翻开了新的一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发展普惠金融、做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已成为农信系统“十四五”期间最为重要的使命与担当。

在第二届中国农金30人论坛韶山会议上,与会代表围绕“农村中小银行如何不忘初心使命成为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展开探讨。中国银保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朱进元在会上表示,在乡村振兴时代机遇中,农村金融朝气蓬勃,充满了盎然生机,正像毛主席所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主办银行”理念深入乡村振兴

全国农信机构是农村地区服务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服务人员最多,与“三农”最近、与农民最亲的金融机构,迎着乡村振兴的大潮,目前,全国百万农信大军已高擎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的大旗。

作为扎根黑土地70年的东北农信人,黑龙江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石玉龙在会上提出,在乡村振兴中贡献农信力量,有两条路必须要走:一条是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另一条是增强金融供给对经济需求变化的适配性。

“主办银行”的理念起源于日本。“主办”意即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和产权关系。受这一模式的启发,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主办银行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在全国试行主办银行制度。主办银行为企业提供信贷、结算、现金收付、信息咨询等金融服务,并与之签订《银企合作协议》,建立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历经实践,主办银行制度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增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关键。

2019年,浙江省桐庐县起草了首个针对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认定文件《桐庐县乡村振兴主办银行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指出,要通过认定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金融支持,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保障作用,确保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

这一制度模式已在国内有所实践。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湖北省联社通过了《全省农商行当好小微金融店小二 乡村振兴主办行 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工作意见》(以下称《工作意见》),目前正在全系统开展“小微金融店小二 乡村振兴主办行”活动。湖北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李亚华称,湖北省联社将创新金融服务作为重点,以“店小二”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瞄准薄弱环节

做好乡村振兴主办行

目前, 在《工作意见》的指导下,湖北省联社正从三方面打造乡村振兴主办行。一是打造六大微贷品牌;二是构建“村银共建+金融村官”服务模式。在全系统开展“党建互联互助 共促乡村振兴”活动,选派业务骨干担任“金融村官”,全系统1.8万名党员、3900多名金融村官、1775个支行与村党支部结对开展党建互联、金融互联、助贫互联、文化互联;三是创新支农信贷产品。准确对接县域经济和“三农”领域差异化、特色化需求,加快创新特色信贷产品。

黑龙江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石玉龙认为,打造“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关键要找准农信机构在乡村振兴中的区位优势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

在广西,“农信桂军”结合广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围绕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工程,重点支持林果蔬畜糖等广西特色产业和粮食安全工程。

截至2021年4月末,广西农信社粮食产业贷款余额80.35亿元,林业产业贷款余额285.84 亿元,畜牧业产业贷款余额199.35 亿元,糖业贷款余额144.17亿元。尤其是全区农信机构发放193.63亿元水果产业贷款,为广西水果打造成千亿元产业、助推广西成为全国水果大省贡献了农信力量。

在河北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徐翀看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农信机构支持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勇当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助力乡村振兴,就是要聚焦产业发展,强化关键领域金融供给;聚焦服务模式,强化政府部门战略合作;聚焦产品创新,强化关键环节金融服务,全力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质效。”

激活生产数据

加快农村信用信息共享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找到富农产业,而产业兴旺关键在激活生产要素。

福建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卫民表示,乡村领域的涉农生产要素非常多,但掌握在各个不同的要素管理部门手上,没有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单纯依靠传统的人工渠道已经无法更高效地撬动和整合这些要素,必须用好金融科技工具,打通大量农村“非标”资源资产的信息壁垒,建立起全新的估值中枢,实现“非标转标”。

湖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田建华认为,农村金融机构要大力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推动将涉农公共数据和金融机构内部数据有机结合,在市县构建开放共享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优化线上业务审批技术和风控模型,丰富数字金融服务供给,提高对农村地区长尾客户的服务效率。

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丁晓芳对此表示认同。丁晓芳认为,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尤其要推动服务模式、金融产品、风控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与此同时,要发挥多方合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农村信用信息共享。

作为行业的前瞻实践,2020年,福建农信与福建省纪委、财政厅独家合作建设了“福农e政”银政直联平台,在全行业实现了财政性扶贫惠民资金“一键到户、一屏尽览、一卡通取”,目前服务全省315个代发单位,已代发财政性资金73.35万笔。

在石玉龙看来,农信机构要紧盯国内金融科技最前沿,坚持以“智慧乡村”工程为载体,做实普惠金融“普”与“惠”。加快消费者、战略合作企业、商户等商贸产业链的形成,逐步实现“科技引领、数据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格局。


打造乡村振兴“主办银行”

——第二届“中国农金30人论坛”韶山会议专题报道之一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5-25

□记者 于晗

今年,从中央一号文件到政府工作报告,再到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以及多次重要会议上,乡村振兴被前所未有地频繁提及,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更是为乡村振兴翻开了新的一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发展普惠金融、做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已成为农信系统“十四五”期间最为重要的使命与担当。

在第二届中国农金30人论坛韶山会议上,与会代表围绕“农村中小银行如何不忘初心使命成为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展开探讨。中国银保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朱进元在会上表示,在乡村振兴时代机遇中,农村金融朝气蓬勃,充满了盎然生机,正像毛主席所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主办银行”理念深入乡村振兴

全国农信机构是农村地区服务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服务人员最多,与“三农”最近、与农民最亲的金融机构,迎着乡村振兴的大潮,目前,全国百万农信大军已高擎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的大旗。

作为扎根黑土地70年的东北农信人,黑龙江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石玉龙在会上提出,在乡村振兴中贡献农信力量,有两条路必须要走:一条是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另一条是增强金融供给对经济需求变化的适配性。

“主办银行”的理念起源于日本。“主办”意即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和产权关系。受这一模式的启发,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主办银行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在全国试行主办银行制度。主办银行为企业提供信贷、结算、现金收付、信息咨询等金融服务,并与之签订《银企合作协议》,建立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历经实践,主办银行制度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增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关键。

2019年,浙江省桐庐县起草了首个针对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认定文件《桐庐县乡村振兴主办银行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指出,要通过认定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金融支持,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保障作用,确保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

这一制度模式已在国内有所实践。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湖北省联社通过了《全省农商行当好小微金融店小二 乡村振兴主办行 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工作意见》(以下称《工作意见》),目前正在全系统开展“小微金融店小二 乡村振兴主办行”活动。湖北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李亚华称,湖北省联社将创新金融服务作为重点,以“店小二”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瞄准薄弱环节

做好乡村振兴主办行

目前, 在《工作意见》的指导下,湖北省联社正从三方面打造乡村振兴主办行。一是打造六大微贷品牌;二是构建“村银共建+金融村官”服务模式。在全系统开展“党建互联互助 共促乡村振兴”活动,选派业务骨干担任“金融村官”,全系统1.8万名党员、3900多名金融村官、1775个支行与村党支部结对开展党建互联、金融互联、助贫互联、文化互联;三是创新支农信贷产品。准确对接县域经济和“三农”领域差异化、特色化需求,加快创新特色信贷产品。

黑龙江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石玉龙认为,打造“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关键要找准农信机构在乡村振兴中的区位优势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

在广西,“农信桂军”结合广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围绕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工程,重点支持林果蔬畜糖等广西特色产业和粮食安全工程。

截至2021年4月末,广西农信社粮食产业贷款余额80.35亿元,林业产业贷款余额285.84 亿元,畜牧业产业贷款余额199.35 亿元,糖业贷款余额144.17亿元。尤其是全区农信机构发放193.63亿元水果产业贷款,为广西水果打造成千亿元产业、助推广西成为全国水果大省贡献了农信力量。

在河北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徐翀看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农信机构支持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勇当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助力乡村振兴,就是要聚焦产业发展,强化关键领域金融供给;聚焦服务模式,强化政府部门战略合作;聚焦产品创新,强化关键环节金融服务,全力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质效。”

激活生产数据

加快农村信用信息共享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找到富农产业,而产业兴旺关键在激活生产要素。

福建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卫民表示,乡村领域的涉农生产要素非常多,但掌握在各个不同的要素管理部门手上,没有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单纯依靠传统的人工渠道已经无法更高效地撬动和整合这些要素,必须用好金融科技工具,打通大量农村“非标”资源资产的信息壁垒,建立起全新的估值中枢,实现“非标转标”。

湖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田建华认为,农村金融机构要大力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推动将涉农公共数据和金融机构内部数据有机结合,在市县构建开放共享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优化线上业务审批技术和风控模型,丰富数字金融服务供给,提高对农村地区长尾客户的服务效率。

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丁晓芳对此表示认同。丁晓芳认为,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尤其要推动服务模式、金融产品、风控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与此同时,要发挥多方合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农村信用信息共享。

作为行业的前瞻实践,2020年,福建农信与福建省纪委、财政厅独家合作建设了“福农e政”银政直联平台,在全行业实现了财政性扶贫惠民资金“一键到户、一屏尽览、一卡通取”,目前服务全省315个代发单位,已代发财政性资金73.35万笔。

在石玉龙看来,农信机构要紧盯国内金融科技最前沿,坚持以“智慧乡村”工程为载体,做实普惠金融“普”与“惠”。加快消费者、战略合作企业、商户等商贸产业链的形成,逐步实现“科技引领、数据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格局。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