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阐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银保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系统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严肃的政治态度、饱满的政治热情,为银行保险监管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一、一如始终,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逻辑意蕴
(一)从历史逻辑看,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等,到建设时期的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再到改革时期的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孔繁森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抗洪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是对党的红色基因的一脉相承。
(二)从现实逻辑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到身处错综复杂的环境而不茫然无措,身处困难艰苦的条件而不失去方向,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而初心不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新时代诠释。
(三)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运用升华。
(四)从实践逻辑看,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勇做先锋模范,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勇做先锋模范,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勇做先锋模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勇做先锋模范,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是统揽“四个伟大”现实任务的根本动力。
二、一以贯之,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内涵要求
(一)守初心,牢记根本宗旨。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银行保险监管党员干部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分享现代金融发展的果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金融权益,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担使命,主动担当作为。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银行保险监管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强化监管职责,加强微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与金融消费者保护,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找差距,勇于自我革命。找差距,就是要对标对表中央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银行保险监管党员干部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决策部署、围绕人民群众对金融工作的期盼、围绕实体经济对金融工作的实际需求,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缺点和差距。
(四)抓落实,解决突出问题。抓落实,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银行保险监管党员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治理金融乱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取得实效。
三、一心为民,不断从初心使命中汲取前行力量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要志存高远,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要脚踏实地,把个人人生价值同发展国家和人民需要的银行业保险业宏伟目标紧密联系。要履职尽责,把强化责任、倾注感情作为理想信念最基本的现实表现。
(二)提升精神境界,做银行保险事业发展的引领者。要处理好政治信仰和个人理想、“大我”与“小我”、长远和当前的“三个关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气度,把政绩抒写在三秦大地金融篇章上。
(三)锤炼工作本领,做新时代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断锤炼政治能力、法治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监管能力这“四种能力”。厘清监管与发展、市场和政府、监管机关与监管对象的“三个边界”。恪守“火炉法则”,划定监管红线,牢固树立行业依法合规经营意识;遵循“木桶原理”,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和漏洞;防止“破窗效应”,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坚决整治各种金融乱象;防止“主场效应”,站稳人民立场,当好“裁判员”,做到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精益求精。
(四)敢于担当作为,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践行者。要为负责的领域全力担当,在原则问题上坚定担当,在作风建设上切实担当,不断焕发党员干部担当有为的精神状态,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承诺。
(五)恪守清正廉洁,做党纪党规的捍卫者。要保证“扣好第一粒扣子”,做到敬畏党纪国法,坚持依法监管、廉洁从政。做到敬畏人民,始终铭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为了群众,站稳群众立场,走实群众路线。做到敬畏权力,扎紧、扎密、扎牢制度笼子,着力构造“亲”“清”监管关系,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监管形象。
(作者系陕西银保监局原党委书记、局长)
□许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阐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银保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系统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严肃的政治态度、饱满的政治热情,为银行保险监管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一、一如始终,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逻辑意蕴
(一)从历史逻辑看,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等,到建设时期的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再到改革时期的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孔繁森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抗洪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是对党的红色基因的一脉相承。
(二)从现实逻辑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到身处错综复杂的环境而不茫然无措,身处困难艰苦的条件而不失去方向,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而初心不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新时代诠释。
(三)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运用升华。
(四)从实践逻辑看,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勇做先锋模范,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勇做先锋模范,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勇做先锋模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勇做先锋模范,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是统揽“四个伟大”现实任务的根本动力。
二、一以贯之,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内涵要求
(一)守初心,牢记根本宗旨。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银行保险监管党员干部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分享现代金融发展的果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金融权益,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担使命,主动担当作为。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银行保险监管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强化监管职责,加强微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与金融消费者保护,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找差距,勇于自我革命。找差距,就是要对标对表中央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银行保险监管党员干部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决策部署、围绕人民群众对金融工作的期盼、围绕实体经济对金融工作的实际需求,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缺点和差距。
(四)抓落实,解决突出问题。抓落实,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银行保险监管党员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治理金融乱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取得实效。
三、一心为民,不断从初心使命中汲取前行力量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要志存高远,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要脚踏实地,把个人人生价值同发展国家和人民需要的银行业保险业宏伟目标紧密联系。要履职尽责,把强化责任、倾注感情作为理想信念最基本的现实表现。
(二)提升精神境界,做银行保险事业发展的引领者。要处理好政治信仰和个人理想、“大我”与“小我”、长远和当前的“三个关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气度,把政绩抒写在三秦大地金融篇章上。
(三)锤炼工作本领,做新时代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断锤炼政治能力、法治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监管能力这“四种能力”。厘清监管与发展、市场和政府、监管机关与监管对象的“三个边界”。恪守“火炉法则”,划定监管红线,牢固树立行业依法合规经营意识;遵循“木桶原理”,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和漏洞;防止“破窗效应”,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坚决整治各种金融乱象;防止“主场效应”,站稳人民立场,当好“裁判员”,做到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精益求精。
(四)敢于担当作为,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践行者。要为负责的领域全力担当,在原则问题上坚定担当,在作风建设上切实担当,不断焕发党员干部担当有为的精神状态,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承诺。
(五)恪守清正廉洁,做党纪党规的捍卫者。要保证“扣好第一粒扣子”,做到敬畏党纪国法,坚持依法监管、廉洁从政。做到敬畏人民,始终铭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为了群众,站稳群众立场,走实群众路线。做到敬畏权力,扎紧、扎密、扎牢制度笼子,着力构造“亲”“清”监管关系,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监管形象。
(作者系陕西银保监局原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