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樊融杰
用益信托近日发布的《集合资金信托市场分析报告(2021年6月)》(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标品信托业务快速发展。多位行业专家表示,信托公司要改变业务思维,不能用传统的非标业务思维做标品业务,同时,信托业要能够在标品业务市场中发挥自身的特点、找出自己的专属领地。
标品业务快速发展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信托公司成立标品信托数量达6186支,同比2020年上半年增长了74.2%。仅今年6月,标品信托成立数量1211款,成立规模345.16亿元,同比增长20.01%。
用益信托认为,标品信托是信托业务转型的重要支撑点之一。标品信托的高速发展,部分源自于信托公司自身业务转型的内在动力,更重要的是监管环境和特定政策的外在动力。
2020年5月,《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信托非标业务规模比例进行了限定。用益信托认为,正是相关规定导致标品信托得到快速发展。
对于标品信托的快速发展,华宝信托总经理孔祥清认为,一方面,从监管要求来看,2018年资管新规的发布与近年来为实现行业风险可控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了信托行业关注并发力标品业务的趋势;另一方面,对信托公司来说,回归信托本源,发展标品化、净值化产品,提升自身的主动管理能力,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所以开展标品业务是大势所趋。
山东国信总经理方灏则认为,信托公司从事标品业务由来已久,尤其是在2006年至2015年期间,信托公司在债权领域、股票质押领域,甚至是二级市场配资领域,都曾获取大量业务机会,同时也有一些经验教训。因此,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标品业务与其他信托业务是相互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信托行业来说,标品业务存在较大的市场机会和业务机会,但区别于券商和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信托从业人员需要用信托的思维、制度、规则和自身优势来开展此类业务,在标品业务市场中发挥自身的特点、找出自己的专属领地。
改变传统非标思维
大力开拓标品业务成行业发展趋势,不同的信托公司从各自不同角度开展了相关业务。根据用益信托统计,今年6月债券投资类信托规模为181.24亿元,环比上涨22.93%;股票投资类规模为98.28亿元,环比上涨136.22%,其他标品业务环比下降33.41%。
平安信托在2020年下半年宣布进军标品领域,建立了国内信托行业首个标准化产品中心,该产品中心既涵盖了固定收益、资本市场、阳光私募、创新投行等标品投资业务,又囊括了ABS、家族信托等服务类信托业务。
光大信托从组织架构调整入手,2020年新增标品投资委员会和证券市场权益投资部,落实公司债券库、股票库、外采库等标的库建设,丰富产品形式,搭建从债券投资、FOF/MOM等立体化产品线。
方灏表示,发力标品业务需要在激励政策、风控体系、组织架构、决策流程等层面持续改进。具体来看,无论是来自证券业还是基金业的优秀的人才,都可以与信托公司的人员进行融合。而且随着信托公司标品业务的发展,标准化业务人才要实现市场化的激励考核政策。另外,在决策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容错机制,也要有清晰的战略研判,同时,要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思考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坚定地把标品业务做大做强。
五矿信托副总经理孟元表示,在拓展标品业务时,信托公司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老本行——投行业务,在做标品业务的时候可以考虑结合非标业务,将“固收+”做出信托特色。
在信托公司加大对标品业务探索的同时,券商、基金、银行也都在抢夺标品市场业务。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航信托副总经理张瑰认为,信托公司开展标品业务首先要明确自身强项,后续要将优势放大;其次,信托公司作为标品业务的初学者,有很多方面可以借鉴公私募、券商的经验;再次,改变做业务的思维,不能用传统的非标业务思维做标品业务,不能仅仅考虑信用风险、交易对手的风险,还需要看利率风险、宏观政策的风险,甚至预判未来,因此信托公司要具备系统性、立体式的思维;最后,标品业务需持续迭代,迭代自身的投研能力和相关系统。
打造爆款信托产品
用益信托认为,标品信托的资金募集是最为直接和现实的问题,从更深层次来看,信托公司相对于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等同业机构,普遍没有形成完整的宏观、市场及行业投研体系,专业团队搭建和信息化交易系统建设滞后,在主动管理能力上有缺失。若信托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着力发展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业务,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弥补在投研团队、信息化系统建设上的短板。
中诚信托今年6月发布的研报指出,2020年2季度以来,标品信托业务的快速发展仍停留在粗放式扩张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为满足监管要求,业务利润贡献能力偏弱。随着业务增速的放缓,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成为提质增效的唯一路径。在核心的投研体系建设方面,部分信托公司采取自建和外采形式,搭建了债券库、股票库和基金库,初步具备自主投研能力;在投资决策、风控和运营保障方面,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信息披露、流动性管理等,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地支持业务发展。
中诚信托研报认为,信托公司标品信托业务影响力较小,既有客户风险偏好较低、市场关注度不高的因素,也有缺乏特色爆款产品的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信托公司要集中力量打造爆款产品,提升市场关注度,加速市场导流带动整体业务发展。以现金管理产品为例,信托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起投金额低,年化收益率较同期货币基金高出50-100BP。信托公司可加大该类产品建设、推广力度,提升原有客户粘性,并吸引新的客户加入,并向其他产品引流,逐步提升市场影响力。
□记者 樊融杰
用益信托近日发布的《集合资金信托市场分析报告(2021年6月)》(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标品信托业务快速发展。多位行业专家表示,信托公司要改变业务思维,不能用传统的非标业务思维做标品业务,同时,信托业要能够在标品业务市场中发挥自身的特点、找出自己的专属领地。
标品业务快速发展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信托公司成立标品信托数量达6186支,同比2020年上半年增长了74.2%。仅今年6月,标品信托成立数量1211款,成立规模345.16亿元,同比增长20.01%。
用益信托认为,标品信托是信托业务转型的重要支撑点之一。标品信托的高速发展,部分源自于信托公司自身业务转型的内在动力,更重要的是监管环境和特定政策的外在动力。
2020年5月,《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信托非标业务规模比例进行了限定。用益信托认为,正是相关规定导致标品信托得到快速发展。
对于标品信托的快速发展,华宝信托总经理孔祥清认为,一方面,从监管要求来看,2018年资管新规的发布与近年来为实现行业风险可控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了信托行业关注并发力标品业务的趋势;另一方面,对信托公司来说,回归信托本源,发展标品化、净值化产品,提升自身的主动管理能力,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所以开展标品业务是大势所趋。
山东国信总经理方灏则认为,信托公司从事标品业务由来已久,尤其是在2006年至2015年期间,信托公司在债权领域、股票质押领域,甚至是二级市场配资领域,都曾获取大量业务机会,同时也有一些经验教训。因此,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标品业务与其他信托业务是相互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信托行业来说,标品业务存在较大的市场机会和业务机会,但区别于券商和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信托从业人员需要用信托的思维、制度、规则和自身优势来开展此类业务,在标品业务市场中发挥自身的特点、找出自己的专属领地。
改变传统非标思维
大力开拓标品业务成行业发展趋势,不同的信托公司从各自不同角度开展了相关业务。根据用益信托统计,今年6月债券投资类信托规模为181.24亿元,环比上涨22.93%;股票投资类规模为98.28亿元,环比上涨136.22%,其他标品业务环比下降33.41%。
平安信托在2020年下半年宣布进军标品领域,建立了国内信托行业首个标准化产品中心,该产品中心既涵盖了固定收益、资本市场、阳光私募、创新投行等标品投资业务,又囊括了ABS、家族信托等服务类信托业务。
光大信托从组织架构调整入手,2020年新增标品投资委员会和证券市场权益投资部,落实公司债券库、股票库、外采库等标的库建设,丰富产品形式,搭建从债券投资、FOF/MOM等立体化产品线。
方灏表示,发力标品业务需要在激励政策、风控体系、组织架构、决策流程等层面持续改进。具体来看,无论是来自证券业还是基金业的优秀的人才,都可以与信托公司的人员进行融合。而且随着信托公司标品业务的发展,标准化业务人才要实现市场化的激励考核政策。另外,在决策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容错机制,也要有清晰的战略研判,同时,要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思考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坚定地把标品业务做大做强。
五矿信托副总经理孟元表示,在拓展标品业务时,信托公司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老本行——投行业务,在做标品业务的时候可以考虑结合非标业务,将“固收+”做出信托特色。
在信托公司加大对标品业务探索的同时,券商、基金、银行也都在抢夺标品市场业务。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航信托副总经理张瑰认为,信托公司开展标品业务首先要明确自身强项,后续要将优势放大;其次,信托公司作为标品业务的初学者,有很多方面可以借鉴公私募、券商的经验;再次,改变做业务的思维,不能用传统的非标业务思维做标品业务,不能仅仅考虑信用风险、交易对手的风险,还需要看利率风险、宏观政策的风险,甚至预判未来,因此信托公司要具备系统性、立体式的思维;最后,标品业务需持续迭代,迭代自身的投研能力和相关系统。
打造爆款信托产品
用益信托认为,标品信托的资金募集是最为直接和现实的问题,从更深层次来看,信托公司相对于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等同业机构,普遍没有形成完整的宏观、市场及行业投研体系,专业团队搭建和信息化交易系统建设滞后,在主动管理能力上有缺失。若信托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着力发展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业务,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弥补在投研团队、信息化系统建设上的短板。
中诚信托今年6月发布的研报指出,2020年2季度以来,标品信托业务的快速发展仍停留在粗放式扩张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为满足监管要求,业务利润贡献能力偏弱。随着业务增速的放缓,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成为提质增效的唯一路径。在核心的投研体系建设方面,部分信托公司采取自建和外采形式,搭建了债券库、股票库和基金库,初步具备自主投研能力;在投资决策、风控和运营保障方面,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信息披露、流动性管理等,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地支持业务发展。
中诚信托研报认为,信托公司标品信托业务影响力较小,既有客户风险偏好较低、市场关注度不高的因素,也有缺乏特色爆款产品的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信托公司要集中力量打造爆款产品,提升市场关注度,加速市场导流带动整体业务发展。以现金管理产品为例,信托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起投金额低,年化收益率较同期货币基金高出50-100BP。信托公司可加大该类产品建设、推广力度,提升原有客户粘性,并吸引新的客户加入,并向其他产品引流,逐步提升市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