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发布时间:2021-07-27 08:34:02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仇兆燕

“第一,结婚了可以给到1万元的授信;第二,如果是大学生可以再给1万元的授信;第三,如果家里有房子可以再增加1万元的授信;第四,如果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觉得你很有信用,就给你1万元的授信……”

7月26日,在一场特殊的发布会上,恩施农商银行董事长何涛讲起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支农支小信贷经”。在何涛眼中,涉农贷款风险完全可以通过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来解决,而且效果还十分显著。

这场特殊的发布会是银保监会举办的银行业保险业第277场新闻发布会。与以往不同的是,该场发布会首次走出发布厅,来到湖北恩施的茶园,走进“田间地头”。

7月的恩施,群山环抱,绿意盎然。翠绿的茶园间,游客三五成群,腰挎茶篓徜徉茶海,跟着茶农体验采茶之乐。

这片生意盎然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

据介绍,近年来,湖北银保监局聚焦农村金融服务大文章,强化监管引领,转变服务方式,积极引导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截至2021年6月末,辖内法人银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683亿元,较年初增加210亿元,增速14.24%,比全省法人机构各项贷款增速高出3.51个百分点。

金融“村官”驻点提升质效

推动乡村振兴就要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湖北银保监局普惠金融处处长刘峰介绍,在对全省988个乡镇20759个行政村的金融服务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的基础上,推动农村地区线上金融服务全天候。鼓励金融机构在乡村推出电话银行、手机APP、扫码授信、无人机查勘定损等新方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

与此同时,湖北银保监局组织开展了“整村授信三年全覆盖”行动。

“整村建档评级授信,实际上解决的是银行和农户、新型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我们的方法就是,要求银行精准对接所有农户,收集基础信息后录入系统、建立档案,然后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信用额度。”刘峰介绍,“比如一般农户3万-5万元,有些养殖户可能授信10万元,都是纯信用,不需要任何抵押。各个银行再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如农商行的‘荆楚小康贷’不需要农户到银行去,在家里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提款,极大提高了农村信贷的可得性和便利度,而且贷款是随借随还,循环使用。”

恩施银保监分局局长姜涛介绍,为了能深入了解情况,并确保农户理解和吃透政策,以恩施州为例,当地不仅利用银行各网点进行推广宣传,还派行里的骨干人员担任“村官”,为农户上门讲解政策办理服务。据悉,仅恩施农商银行已实现派驻金融“村官”205人,130个党支部与辖内行政村进行对接,700多名在职党员下沉村组服务,推进“村银共建”,夯实村级发展基础。同时,通过入户调查、背靠背评定和信息获取来逐户建档,最后形成整村的授信档案记录。截至今年6月末,湖北省已实现“整村建档评级授信”的授信行政村11567个,覆盖率达55.72%。

湖北县域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县域金融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很多金融机构往往将县域吸收的存款资金用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信贷投放,造成县域资金外流现象较为严重。湖北银保监局坚持实施县域存贷比提升工程,推动县域信贷资金反哺当地,补齐县域经济短板。

刘峰表示,存贷比与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成正相关的关系,存贷比越高,说明金融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越大,反之就越小;所以县域存贷比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有力的抓手。就此,湖北银保监局组织对县域信贷资金适配性差的19个县,“一县一策”制定存贷比提升计划和推进方案。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19个资金适配性较差县存贷比达到45.78%,比年初上升了0.8个百分点。全省县域存贷比达到63.82%,较此前提高2.77个百分点。

“县域资金外流现象正在得到改善。”刘峰表示。

“金融方舱”护航小微

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护航了无数生命;在恩施,当地监管机构通过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金融方舱”,护航产业、护航小微企业。

恩施地处武陵山腹地,气候温润、土壤含硒,是茶的故乡,茶产业是恩施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茶产业陷入困境。

“主要是春茶收购出现了资金缺口。”姜涛介绍,恩施银保监分局联合地方政府部门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建立“茶企方舱”,组织银行机构主动对接茶企信贷需求,创新推出“硒茶贷”“抗疫兴茶贷”等信贷产品。截至6月末,全州银行机构对舱内茶企信贷支持达338户,贷款余额为3.47亿元。

“现在我们的‘金融方舱’已经不局限于茶叶产业,与茶文化相融合的旅游、民宿等小微企业,还有其他涉及乡村振兴的小微企业,都在陆续纳入‘金融方舱’的对接范围。”恩施州地方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邓正旭表示,这个在疫情期间诞生的临时政银企对接平台,已经实现了常态化。截至目前,已有1600多家企业“入舱”接受帮扶。

对于乡村振兴过程中中小微企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邓正旭认为,这只是表象,背后是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银企信息不对称等造成的。“我们以建始县为试点,开展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改革。目前建立了服务专家库和中小微企业名录库,对中小微企业开展融资、会计、法律、人力、管理创新、物流等六方面综合服务和培育,提升企业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和融资水平。”邓正旭表示。

据悉,目前试点地区建始县已有102家企业进入平台,2家企业经过辅导获得1100万元银行贷款支持。

设置背靠背评议机制等降低风险

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信用风险防范也必不可少。

刘峰介绍,湖北荆门就推出了“五老”评选的机制,即通过背对背评议的方式降低风险。

“通过组建由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人员、老支书、老党员、各类模范等组成的不低于5人的评级小组,对每一户农户按照信用、产业、收入、还贷意愿等指标评出5个信用等级,每个信用等级对应不同的授信额度。然后授信结果在全村公示,如其他村民有异议,可向村里或银行反映,银行再进行核实,根据核实情况进行授信调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信用风险。”刘峰说。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最大的风险是自然灾害,以及农户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等。据人保财险恩施州分公司总经理王辉介绍,人保财险在当地做了8个县的“防贫保”业务,通过该产品解决防止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等问题。此外,推出了45个乡村振兴方面的险种,对水稻、玉米、油菜,包括恩施的特色烟叶等主要农产品做到了农业保险全覆盖。

近年来湖北省农业保险不断“扩面、增品、提标”,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工作快速推进。截至6月末,全省保险机构承保水稻完全成本保险899.53万亩,提供风险保障98.95亿元。在全省70个区县开展“防贫保”试点,覆盖超过1800万农村人口,累计提供保险金额2.6万亿元,筑起了防贫返贫的“防火墙”。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7-27

□记者 仇兆燕

“第一,结婚了可以给到1万元的授信;第二,如果是大学生可以再给1万元的授信;第三,如果家里有房子可以再增加1万元的授信;第四,如果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觉得你很有信用,就给你1万元的授信……”

7月26日,在一场特殊的发布会上,恩施农商银行董事长何涛讲起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支农支小信贷经”。在何涛眼中,涉农贷款风险完全可以通过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来解决,而且效果还十分显著。

这场特殊的发布会是银保监会举办的银行业保险业第277场新闻发布会。与以往不同的是,该场发布会首次走出发布厅,来到湖北恩施的茶园,走进“田间地头”。

7月的恩施,群山环抱,绿意盎然。翠绿的茶园间,游客三五成群,腰挎茶篓徜徉茶海,跟着茶农体验采茶之乐。

这片生意盎然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

据介绍,近年来,湖北银保监局聚焦农村金融服务大文章,强化监管引领,转变服务方式,积极引导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截至2021年6月末,辖内法人银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683亿元,较年初增加210亿元,增速14.24%,比全省法人机构各项贷款增速高出3.51个百分点。

金融“村官”驻点提升质效

推动乡村振兴就要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湖北银保监局普惠金融处处长刘峰介绍,在对全省988个乡镇20759个行政村的金融服务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的基础上,推动农村地区线上金融服务全天候。鼓励金融机构在乡村推出电话银行、手机APP、扫码授信、无人机查勘定损等新方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

与此同时,湖北银保监局组织开展了“整村授信三年全覆盖”行动。

“整村建档评级授信,实际上解决的是银行和农户、新型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我们的方法就是,要求银行精准对接所有农户,收集基础信息后录入系统、建立档案,然后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信用额度。”刘峰介绍,“比如一般农户3万-5万元,有些养殖户可能授信10万元,都是纯信用,不需要任何抵押。各个银行再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如农商行的‘荆楚小康贷’不需要农户到银行去,在家里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提款,极大提高了农村信贷的可得性和便利度,而且贷款是随借随还,循环使用。”

恩施银保监分局局长姜涛介绍,为了能深入了解情况,并确保农户理解和吃透政策,以恩施州为例,当地不仅利用银行各网点进行推广宣传,还派行里的骨干人员担任“村官”,为农户上门讲解政策办理服务。据悉,仅恩施农商银行已实现派驻金融“村官”205人,130个党支部与辖内行政村进行对接,700多名在职党员下沉村组服务,推进“村银共建”,夯实村级发展基础。同时,通过入户调查、背靠背评定和信息获取来逐户建档,最后形成整村的授信档案记录。截至今年6月末,湖北省已实现“整村建档评级授信”的授信行政村11567个,覆盖率达55.72%。

湖北县域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县域金融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很多金融机构往往将县域吸收的存款资金用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信贷投放,造成县域资金外流现象较为严重。湖北银保监局坚持实施县域存贷比提升工程,推动县域信贷资金反哺当地,补齐县域经济短板。

刘峰表示,存贷比与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成正相关的关系,存贷比越高,说明金融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越大,反之就越小;所以县域存贷比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有力的抓手。就此,湖北银保监局组织对县域信贷资金适配性差的19个县,“一县一策”制定存贷比提升计划和推进方案。截至2021年6月末,全省19个资金适配性较差县存贷比达到45.78%,比年初上升了0.8个百分点。全省县域存贷比达到63.82%,较此前提高2.77个百分点。

“县域资金外流现象正在得到改善。”刘峰表示。

“金融方舱”护航小微

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护航了无数生命;在恩施,当地监管机构通过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金融方舱”,护航产业、护航小微企业。

恩施地处武陵山腹地,气候温润、土壤含硒,是茶的故乡,茶产业是恩施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茶产业陷入困境。

“主要是春茶收购出现了资金缺口。”姜涛介绍,恩施银保监分局联合地方政府部门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建立“茶企方舱”,组织银行机构主动对接茶企信贷需求,创新推出“硒茶贷”“抗疫兴茶贷”等信贷产品。截至6月末,全州银行机构对舱内茶企信贷支持达338户,贷款余额为3.47亿元。

“现在我们的‘金融方舱’已经不局限于茶叶产业,与茶文化相融合的旅游、民宿等小微企业,还有其他涉及乡村振兴的小微企业,都在陆续纳入‘金融方舱’的对接范围。”恩施州地方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邓正旭表示,这个在疫情期间诞生的临时政银企对接平台,已经实现了常态化。截至目前,已有1600多家企业“入舱”接受帮扶。

对于乡村振兴过程中中小微企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邓正旭认为,这只是表象,背后是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银企信息不对称等造成的。“我们以建始县为试点,开展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改革。目前建立了服务专家库和中小微企业名录库,对中小微企业开展融资、会计、法律、人力、管理创新、物流等六方面综合服务和培育,提升企业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和融资水平。”邓正旭表示。

据悉,目前试点地区建始县已有102家企业进入平台,2家企业经过辅导获得1100万元银行贷款支持。

设置背靠背评议机制等降低风险

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信用风险防范也必不可少。

刘峰介绍,湖北荆门就推出了“五老”评选的机制,即通过背对背评议的方式降低风险。

“通过组建由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人员、老支书、老党员、各类模范等组成的不低于5人的评级小组,对每一户农户按照信用、产业、收入、还贷意愿等指标评出5个信用等级,每个信用等级对应不同的授信额度。然后授信结果在全村公示,如其他村民有异议,可向村里或银行反映,银行再进行核实,根据核实情况进行授信调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信用风险。”刘峰说。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最大的风险是自然灾害,以及农户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等。据人保财险恩施州分公司总经理王辉介绍,人保财险在当地做了8个县的“防贫保”业务,通过该产品解决防止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等问题。此外,推出了45个乡村振兴方面的险种,对水稻、玉米、油菜,包括恩施的特色烟叶等主要农产品做到了农业保险全覆盖。

近年来湖北省农业保险不断“扩面、增品、提标”,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工作快速推进。截至6月末,全省保险机构承保水稻完全成本保险899.53万亩,提供风险保障98.95亿元。在全省70个区县开展“防贫保”试点,覆盖超过1800万农村人口,累计提供保险金额2.6万亿元,筑起了防贫返贫的“防火墙”。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