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这其中,引导金融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出于科创企业的特性,长期以来,它们的发展主要依赖直接融资。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主力军,因其信贷风险偏好与科创企业投融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并不匹配,无法给予太多资源倾斜。
如今,这种格局正在悄然生变。近年来,银行业正持续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银保监会近日召开全系统2021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电视电话)座谈会,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科研技术贷款同比增长23.7%。下一步,将研究出台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行保险报》在今年多次调研采访中发现,科创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依旧面临各种困难。对此,商业银行如何在现有监管框架下发挥最大金融价值?在守住风险底线的情况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银行与科创企业双方利益最大化?《中国银行保险报》从今日起,在系列报道中与您一探究竟。
□实习记者 许予朋
“以前,部分银行向科创企业提供的业务往往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科创企业的实际需求。”广东智能装备行业“小巨人”企业——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姚维兵向《中国银行保险报》感叹道,很多企业倒下了,不是因为缺乏技术、市场,而是因为银行提供的融资产品无法匹配企业的资金需求。
姚维兵所讲的难题,提示了商业银行在服务科创企业时,不能仅采取传统抵押贷款“单线思维”。区别于央企、国企以及基建房地产等传统领域的大客户、大项目,科技创新企业高人力成本、高研发投入、轻资产等特点,需要商业银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更具适配性的金融服务。
“押得住”变“看得准”
实际上,近年来,商业银行融资服务的思路正在随着科创企业的实际需求而不断变得灵活起来。
“服务‘旧经济’传统企业,商业银行的尽调和审查往往重视企业有形资产的生产和流通,企业分析主要基于财报,关注过去和当期,更看重‘物’;而服务‘新经济’科创企业,尽调和审查需要重视企业无形资产的分布,企业分析强调估值,关注未来和成长,更看重‘人’。”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科创中心有关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介绍,只有改变科创金融从业人员的思维理念,树立新的科创企业评判标准,从体制机制上和服务能力上不断提升行业研究能力和技术把控能力,才能将商业银行的思维理念从“押得住”向“看得准”转变。
一些商业银行正在探索自己的方法论。“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强对科创企业的评估,即企业是否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范畴;企业的自身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是否能确保其在产业中拥有立足之地;企业的主要产品或服务是否为市场所接受。”浦发银行有关业务负责人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完成了以上三大方面的主要判断,可在一定程度上打消银行对于科创企业未来发展的顾虑,许多授信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不过,思维理念转变是一方面,商业银行传统的尽职免责及不良容忍规则若不变,则会成为理念转换的制约。采访中,上海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早期科创企业贷款出风险的概率较高,但大部分硬科技企业最终能通过稀释股权来化解不良贷款,对于银行来说,最终的风险大部分可以被化解。然而目前的贷款五级分类以及银行的问责时效对于科技金融并没有相应的调整,对从业人员和机构来说顾虑仍然很高。”
因此,上海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建议,商业银行应创设专门的科技企业技术型信贷评价体系,从经营者能力、技术性、生产性和商业性等方面综合评价科技企业,克服银行传统信贷评价重担保抵押、重过往业务和财务数据的缺陷。同时,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改进科技贷款不良计算方法,激发基层人员发展科技金融业务的积极性。
关注企业不同时期的差异化需求
科创企业从孵化到成熟,将经历也许颇为漫长的初创期、成长期、爬坡期等过程,不同时期的经营情况具有差异性:初创期企业技术成熟度及产品化能力低,盈利能力相对弱;伴随企业需求增长,技术逐渐成熟趋向产品化,盈利能力将逐渐提升,经营风险也会大幅降低……
在采访中,《中国银行保险报》注意到,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关注科创企业的全生长周期,并探索根据企业发展情况进一步细化服务功能,但对初创期企业的金融支持却依然略显单薄;在产品创新方面,主要面向订单稳定或已获得股权投资的科技型企业。
浦发银行有关业务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指出,科创企业在初创阶段,创新及研发工作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亟须外部资金支持的重要节点。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同时支撑企业的研发投入及生产经营,成为科创企业战略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考虑到商业银行自身的风控特点,为初创期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确实有难度。“从银行的商业模式和风险偏好,以及初创期科创企业自身特点看,这类企业不是银行信贷支持的重点方向。”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介绍。
此外,除了融资需求,亦有银行业内人士指出,科创企业在初创期面临融资结构不合理、资本运营能力不足、对资本运营缺乏科学的预见性和科学决策等问题,这些都值得关注。
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科创中心有关负责人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初创期企业主要面临人力资源不足、运营资金不足、管理能力不足等需求痛点;筹资方式以企业主或创始人及家庭自有资金为主,部分企业考虑引入天使投资人。“银行传统信贷产品不适合在该阶段介入。工行除了对企业创始人和企业高管提供个人金融服务以及对企业本身提供结算服务外,还发挥工行的综合资源优势对企业进行战略资源导入,比如通过与深交所搭建科创企业项目路演平台帮助企业对接投资机构。”上述负责人表示。
“银行为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是一个好的选择,而成长期的科创企业是银行信贷支持的一个重点群体,银行也可以为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娄飞鹏说。
未来服务比拼综合优势
走访中,深圳一家消费级3D打印机企业财务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其实企业现在的订单、现金流表现都非常好,也已完成了几轮融资,资金并不是最大的问题。但由于企业的主要市场在海外,接下来有在欧美设立办事处的打算,他说:“因此我们也在接触外资银行,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出海。”
实际上,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类似的企业需求并非孤例,也早已超越了单一信贷产品的范畴。有的科创企业跨境资金流动较多,亟须在资金进出便利化方面获得支持,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获得保值增值服务。有的公司有海外投资需要,在这方面也希望得到便利的开户和汇划服务。
在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中国”)商业银行部总经理张旭看来,花旗中国支持科创企业的差异化优势主要体现在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面。张旭的客户中,一家初创期科创企业需将海外融资调回境内,以支持境内业务发展,但企业对于资金使用范围、操作流程等缺乏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团队规模受限,缺乏账户管理、外汇敞口以及闲置资金规划经验等,花旗中国便协助客户在境内完成外债额度申请,开立境内外债账户,同时为客户香港子公司开立香港账户,支持海外资金入境及结汇使用;针对境外闲置融资资金,与香港客户经理团队协作,提供定制化流动性管理方案。
“投融资需求仅是科创企业金融服务的‘冰山一角’。”工行深圳分行科创中心有关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强调。除了资金,商业银行还可以对企业进行战略资源导入,比如帮助企业对接最新行业信息、各类政府优惠政策、人才扶持政策信息等。
随着商业银行纷纷将资源倾斜向科创企业,哪些银行能率先“抢滩登陆”?对此,娄飞鹏表示,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在支持科创企业方面各有优势。“大型银行本身综合化经营水平较高,国际化水平也较高,在与子公司合作服务科创企业以及为科创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方面具有优势;中小银行立足本地,机制较为灵活,非银行子公司较少,在与外部机构合作时有更多选择,这也有利于其更好地通过机构合作服务科创企业。”
(记者李林鸾、仇兆燕对本文亦有贡献)
(下期请关注系列报道之二:《破解“知本”转“资本”的障碍》)
编者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这其中,引导金融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出于科创企业的特性,长期以来,它们的发展主要依赖直接融资。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主力军,因其信贷风险偏好与科创企业投融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并不匹配,无法给予太多资源倾斜。
如今,这种格局正在悄然生变。近年来,银行业正持续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银保监会近日召开全系统2021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电视电话)座谈会,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科研技术贷款同比增长23.7%。下一步,将研究出台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行保险报》在今年多次调研采访中发现,科创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依旧面临各种困难。对此,商业银行如何在现有监管框架下发挥最大金融价值?在守住风险底线的情况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银行与科创企业双方利益最大化?《中国银行保险报》从今日起,在系列报道中与您一探究竟。
□实习记者 许予朋
“以前,部分银行向科创企业提供的业务往往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科创企业的实际需求。”广东智能装备行业“小巨人”企业——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姚维兵向《中国银行保险报》感叹道,很多企业倒下了,不是因为缺乏技术、市场,而是因为银行提供的融资产品无法匹配企业的资金需求。
姚维兵所讲的难题,提示了商业银行在服务科创企业时,不能仅采取传统抵押贷款“单线思维”。区别于央企、国企以及基建房地产等传统领域的大客户、大项目,科技创新企业高人力成本、高研发投入、轻资产等特点,需要商业银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更具适配性的金融服务。
“押得住”变“看得准”
实际上,近年来,商业银行融资服务的思路正在随着科创企业的实际需求而不断变得灵活起来。
“服务‘旧经济’传统企业,商业银行的尽调和审查往往重视企业有形资产的生产和流通,企业分析主要基于财报,关注过去和当期,更看重‘物’;而服务‘新经济’科创企业,尽调和审查需要重视企业无形资产的分布,企业分析强调估值,关注未来和成长,更看重‘人’。”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科创中心有关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介绍,只有改变科创金融从业人员的思维理念,树立新的科创企业评判标准,从体制机制上和服务能力上不断提升行业研究能力和技术把控能力,才能将商业银行的思维理念从“押得住”向“看得准”转变。
一些商业银行正在探索自己的方法论。“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强对科创企业的评估,即企业是否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范畴;企业的自身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是否能确保其在产业中拥有立足之地;企业的主要产品或服务是否为市场所接受。”浦发银行有关业务负责人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完成了以上三大方面的主要判断,可在一定程度上打消银行对于科创企业未来发展的顾虑,许多授信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不过,思维理念转变是一方面,商业银行传统的尽职免责及不良容忍规则若不变,则会成为理念转换的制约。采访中,上海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早期科创企业贷款出风险的概率较高,但大部分硬科技企业最终能通过稀释股权来化解不良贷款,对于银行来说,最终的风险大部分可以被化解。然而目前的贷款五级分类以及银行的问责时效对于科技金融并没有相应的调整,对从业人员和机构来说顾虑仍然很高。”
因此,上海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建议,商业银行应创设专门的科技企业技术型信贷评价体系,从经营者能力、技术性、生产性和商业性等方面综合评价科技企业,克服银行传统信贷评价重担保抵押、重过往业务和财务数据的缺陷。同时,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改进科技贷款不良计算方法,激发基层人员发展科技金融业务的积极性。
关注企业不同时期的差异化需求
科创企业从孵化到成熟,将经历也许颇为漫长的初创期、成长期、爬坡期等过程,不同时期的经营情况具有差异性:初创期企业技术成熟度及产品化能力低,盈利能力相对弱;伴随企业需求增长,技术逐渐成熟趋向产品化,盈利能力将逐渐提升,经营风险也会大幅降低……
在采访中,《中国银行保险报》注意到,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关注科创企业的全生长周期,并探索根据企业发展情况进一步细化服务功能,但对初创期企业的金融支持却依然略显单薄;在产品创新方面,主要面向订单稳定或已获得股权投资的科技型企业。
浦发银行有关业务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指出,科创企业在初创阶段,创新及研发工作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亟须外部资金支持的重要节点。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同时支撑企业的研发投入及生产经营,成为科创企业战略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考虑到商业银行自身的风控特点,为初创期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确实有难度。“从银行的商业模式和风险偏好,以及初创期科创企业自身特点看,这类企业不是银行信贷支持的重点方向。”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介绍。
此外,除了融资需求,亦有银行业内人士指出,科创企业在初创期面临融资结构不合理、资本运营能力不足、对资本运营缺乏科学的预见性和科学决策等问题,这些都值得关注。
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科创中心有关负责人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初创期企业主要面临人力资源不足、运营资金不足、管理能力不足等需求痛点;筹资方式以企业主或创始人及家庭自有资金为主,部分企业考虑引入天使投资人。“银行传统信贷产品不适合在该阶段介入。工行除了对企业创始人和企业高管提供个人金融服务以及对企业本身提供结算服务外,还发挥工行的综合资源优势对企业进行战略资源导入,比如通过与深交所搭建科创企业项目路演平台帮助企业对接投资机构。”上述负责人表示。
“银行为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是一个好的选择,而成长期的科创企业是银行信贷支持的一个重点群体,银行也可以为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娄飞鹏说。
未来服务比拼综合优势
走访中,深圳一家消费级3D打印机企业财务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其实企业现在的订单、现金流表现都非常好,也已完成了几轮融资,资金并不是最大的问题。但由于企业的主要市场在海外,接下来有在欧美设立办事处的打算,他说:“因此我们也在接触外资银行,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出海。”
实际上,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类似的企业需求并非孤例,也早已超越了单一信贷产品的范畴。有的科创企业跨境资金流动较多,亟须在资金进出便利化方面获得支持,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获得保值增值服务。有的公司有海外投资需要,在这方面也希望得到便利的开户和汇划服务。
在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中国”)商业银行部总经理张旭看来,花旗中国支持科创企业的差异化优势主要体现在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面。张旭的客户中,一家初创期科创企业需将海外融资调回境内,以支持境内业务发展,但企业对于资金使用范围、操作流程等缺乏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团队规模受限,缺乏账户管理、外汇敞口以及闲置资金规划经验等,花旗中国便协助客户在境内完成外债额度申请,开立境内外债账户,同时为客户香港子公司开立香港账户,支持海外资金入境及结汇使用;针对境外闲置融资资金,与香港客户经理团队协作,提供定制化流动性管理方案。
“投融资需求仅是科创企业金融服务的‘冰山一角’。”工行深圳分行科创中心有关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强调。除了资金,商业银行还可以对企业进行战略资源导入,比如帮助企业对接最新行业信息、各类政府优惠政策、人才扶持政策信息等。
随着商业银行纷纷将资源倾斜向科创企业,哪些银行能率先“抢滩登陆”?对此,娄飞鹏表示,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在支持科创企业方面各有优势。“大型银行本身综合化经营水平较高,国际化水平也较高,在与子公司合作服务科创企业以及为科创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方面具有优势;中小银行立足本地,机制较为灵活,非银行子公司较少,在与外部机构合作时有更多选择,这也有利于其更好地通过机构合作服务科创企业。”
(记者李林鸾、仇兆燕对本文亦有贡献)
(下期请关注系列报道之二:《破解“知本”转“资本”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