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内蒙古:“五个对接”支持奶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8-27 10:20:40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截至2021年6月,内蒙古银行保险机构投向奶业全产业链各项融资671.23亿元。各保险机构累计承保“奶业振兴”相关保费规模达471.63亿元,累计承担风险责任570.66亿元。

□牛亚男 本报记者 赵修彬

近年来,在监管政策引领下,内蒙古银行业保险业细化金融支持奶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加大对奶业全产业链信贷支持,通过实施差异化布局、做强龙头企业、紧盯重点项目、创新融资模式、丰富抵质押手段、全产业链推进等方式全力支持奶业振兴,确保奶牛存栏、牛奶产量、奶业竞争力和奶制品市场占有率持续稳居全国首位,伊利、蒙牛两大乳品企业走在国际前列。

截至2021年6月,内蒙古银行保险机构投向奶业全产业链各项融资671.23亿元,其中饲草种植和加工业贷款余额10.29亿元;奶牛(羊)繁殖和养殖业(户)贷款余额75.63亿元;乳制品加工和制造业贷款余额148.23亿元;其他项目贷款余额186.50亿元。各保险机构累计承保奶业振兴相关保费规模达471.63亿元,累计承担风险责任570.66亿元。

战略对接

积极谋划顶层设计

各机构围绕国家奶业振兴战略,找准金融支持切入点,发力推动金融与奶业产业链融合发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与自治区有关部门或盟市政府签订奶业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配合战略实施,工商银行出台了《奶业振兴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农业银行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奶业振兴战略工作意见》;民生银行编写了《2021年内蒙古乳业业务策略及风险政策建议》;人保财险制定了《助推全区奶业振兴一揽子金融保险服务方案》;建设银行承办了“全区金融精准服务奶业振兴推进会”。

政策对接

夯实金融支持基础

各机构以“新金融”思维赋能奶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支持奶业专项政策,设立奶业、牛业专营机构,开展金融支持奶业振兴专项行动或成立项目专班,试点设立奶业振兴学院,推出奶牛活体抵押、农业设施所有权证抵押,以及上线土地流转平台、“银行+保险+监管”闭环运行模式等新举措。

有的机构出台了“奶业振兴系列审批指引”“奶业基地贷款操作规程”,实现了政策直达基层、问题直通总行(部)的良好运行机制;有的机构从牧场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企业经营等环节制定专属解决方案。据统计,各机构已累计制定了有关政策文件59份,为全力推进金融服务奶业振兴工作提供政策引领。

融资对接

实现产业链全覆盖

各机构着力打破奶业产业链上下游融资瓶颈,立足融资先行,畅通最前端和最薄弱环节,为奶业提供全产业链融资服务。

银行机构对伊利、蒙牛等“航母级”乳品企业给予全球授信支持,核定信用总量近千亿元人民币,并以企业为龙头打造融合式金融服务体。如农业银行通过“债贷联动”方式向牧场建设企业授信9.5亿元、建设银行向大中型奶源基地项目授信13.65亿元、工商银行为供应链企业融资5.2亿元、中国银行为下游经销商发放贷款4亿元、浙商银行与蒙牛集团共同为上下游客户融资突破12亿元等。

各金融机构还通过提供债券发行、定向增发、并购贷款、财务顾问等融资融智服务,优化企业债务结构,最大化满足融资需求,整合国内、国际优质奶业资源,快速提升行业市场份额,扩大国际竞争优势。

产品对接

主打线上推陈出新

内蒙古银行业充分运用既有产品基础,以供应链金融为切入点,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丰富银税贷、小微快贷、个人e贷、经销商快贷等传统线上金融产品,赋予奶业相关种植、养殖等生产经营内涵,适应种植、养殖、加工客户群体的资金需求。

为满足奶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创新产品和模式,各金融机构相继研发出“乳业通宝、青贮贷、乡村振兴——育牛贷、保理e融、票据e融、e账通”等产业链融资产品,为上下游配套客户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据统计,内蒙古银行业已累计创新产品及服务85项,有效解决了奶业上下游供应链客户的融资需求。

保障对接

稳步推进风险管控

内蒙古保险业积极助力奶业振兴战略实施,创新丰富保险产品,提供优质化保险服务。

安华农险“政策保险+商业保险”模式填补了市场空白;中原农险创新“活体抵押贷款+牲畜死亡率保险”项目,为参保客户提供风险保障和融资增信支持;大地保险依托“智慧养殖平台”,为奶业产业提供了集“农业保险+融资增信”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产品等。

内蒙古保险业积极探索创新,开发出奶牛保险、犊牛保险、牧草类保险以及驼奶、马奶、奶山羊保险等多个特色险种。据统计,2018年以来各保险公司累计支付赔款8.98亿元,有效提升了奶业企业的风险保障能力。


内蒙古:“五个对接”支持奶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8-27

截至2021年6月,内蒙古银行保险机构投向奶业全产业链各项融资671.23亿元。各保险机构累计承保“奶业振兴”相关保费规模达471.63亿元,累计承担风险责任570.66亿元。

□牛亚男 本报记者 赵修彬

近年来,在监管政策引领下,内蒙古银行业保险业细化金融支持奶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加大对奶业全产业链信贷支持,通过实施差异化布局、做强龙头企业、紧盯重点项目、创新融资模式、丰富抵质押手段、全产业链推进等方式全力支持奶业振兴,确保奶牛存栏、牛奶产量、奶业竞争力和奶制品市场占有率持续稳居全国首位,伊利、蒙牛两大乳品企业走在国际前列。

截至2021年6月,内蒙古银行保险机构投向奶业全产业链各项融资671.23亿元,其中饲草种植和加工业贷款余额10.29亿元;奶牛(羊)繁殖和养殖业(户)贷款余额75.63亿元;乳制品加工和制造业贷款余额148.23亿元;其他项目贷款余额186.50亿元。各保险机构累计承保奶业振兴相关保费规模达471.63亿元,累计承担风险责任570.66亿元。

战略对接

积极谋划顶层设计

各机构围绕国家奶业振兴战略,找准金融支持切入点,发力推动金融与奶业产业链融合发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与自治区有关部门或盟市政府签订奶业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配合战略实施,工商银行出台了《奶业振兴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农业银行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奶业振兴战略工作意见》;民生银行编写了《2021年内蒙古乳业业务策略及风险政策建议》;人保财险制定了《助推全区奶业振兴一揽子金融保险服务方案》;建设银行承办了“全区金融精准服务奶业振兴推进会”。

政策对接

夯实金融支持基础

各机构以“新金融”思维赋能奶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支持奶业专项政策,设立奶业、牛业专营机构,开展金融支持奶业振兴专项行动或成立项目专班,试点设立奶业振兴学院,推出奶牛活体抵押、农业设施所有权证抵押,以及上线土地流转平台、“银行+保险+监管”闭环运行模式等新举措。

有的机构出台了“奶业振兴系列审批指引”“奶业基地贷款操作规程”,实现了政策直达基层、问题直通总行(部)的良好运行机制;有的机构从牧场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企业经营等环节制定专属解决方案。据统计,各机构已累计制定了有关政策文件59份,为全力推进金融服务奶业振兴工作提供政策引领。

融资对接

实现产业链全覆盖

各机构着力打破奶业产业链上下游融资瓶颈,立足融资先行,畅通最前端和最薄弱环节,为奶业提供全产业链融资服务。

银行机构对伊利、蒙牛等“航母级”乳品企业给予全球授信支持,核定信用总量近千亿元人民币,并以企业为龙头打造融合式金融服务体。如农业银行通过“债贷联动”方式向牧场建设企业授信9.5亿元、建设银行向大中型奶源基地项目授信13.65亿元、工商银行为供应链企业融资5.2亿元、中国银行为下游经销商发放贷款4亿元、浙商银行与蒙牛集团共同为上下游客户融资突破12亿元等。

各金融机构还通过提供债券发行、定向增发、并购贷款、财务顾问等融资融智服务,优化企业债务结构,最大化满足融资需求,整合国内、国际优质奶业资源,快速提升行业市场份额,扩大国际竞争优势。

产品对接

主打线上推陈出新

内蒙古银行业充分运用既有产品基础,以供应链金融为切入点,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丰富银税贷、小微快贷、个人e贷、经销商快贷等传统线上金融产品,赋予奶业相关种植、养殖等生产经营内涵,适应种植、养殖、加工客户群体的资金需求。

为满足奶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创新产品和模式,各金融机构相继研发出“乳业通宝、青贮贷、乡村振兴——育牛贷、保理e融、票据e融、e账通”等产业链融资产品,为上下游配套客户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据统计,内蒙古银行业已累计创新产品及服务85项,有效解决了奶业上下游供应链客户的融资需求。

保障对接

稳步推进风险管控

内蒙古保险业积极助力奶业振兴战略实施,创新丰富保险产品,提供优质化保险服务。

安华农险“政策保险+商业保险”模式填补了市场空白;中原农险创新“活体抵押贷款+牲畜死亡率保险”项目,为参保客户提供风险保障和融资增信支持;大地保险依托“智慧养殖平台”,为奶业产业提供了集“农业保险+融资增信”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产品等。

内蒙古保险业积极探索创新,开发出奶牛保险、犊牛保险、牧草类保险以及驼奶、马奶、奶山羊保险等多个特色险种。据统计,2018年以来各保险公司累计支付赔款8.98亿元,有效提升了奶业企业的风险保障能力。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