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乡村更“智慧” 贷款更简单

——黑龙江“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精准支农

发布时间:2021-10-12 08:52:20    作者:    来源:

□秦薏颜 本报记者 赵修彬

金秋十月,黑龙江大地稻谷飘香,放眼望去满是醉人的金色,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迎来“十八连丰”,喜讯的背后包含着黑龙江省金融机构的努力付出。

近年来,黑龙江省金融机构依托现代科技力量积极破解农民融资难题,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打造“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推出以“农业大数据+金融”为核心的惠农服务新格局。不久前,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召集湖北、四川等七省农业农村厅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来黑龙江省实地调研“取经”。

于丽萍望着满眼的稻浪,难掩丰收的喜悦。秦薏颜/摄

手机变成“新农具”

绥化市北林区太平川镇平安村顺利家庭农场负责人于丽萍望着满眼的稻浪难掩丰收的喜悦。“现在贷款方便了,我对发展农业的信心更足了。”于丽萍表示,今年她承包了1460亩土地,建了米厂,又添了机器,需要大笔资金,往年她都会为贷款的事奔走于各家银行之间,但今年她用一部手机就轻松获得“地押云贷”206万元。“在手机上操作,贷款很快就批下来了,利率还特别低。”于丽萍高兴地说。

佳木斯市富锦市上街基村村民李凌光,今年春耕生产时通过手机银行APP线上办理了8万元“农户信用快贷”,“过去我们贷款都是五户联保,一户还不上,其他人都要受牵连。一旦钱还不上,个人信用就要受影响。出去抬钱(民间借贷)月息得七八厘,甚至一分利,真吃不消。建行农贷月息才四厘多,利息省了近一半不说,贷款还特别灵活,随用随取,随取随还,操作方便,钱马上就能到账。”

贷款可以通过APP线上实时便捷操作,不再需要找关系、托门路;资金最快3分钟到账,利率比市场平均水平还低,贷款成本大幅降低……如今,黑龙江省有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切身感受到省时、省事、省钱、省心、有尊严不求人的“四省一有”融资体验,手机成了农民的“新农具”。

李凌光(左)正在修理农机具。秦薏颜/摄

三大数据精准画像

李凌光和于丽萍获得贷款得益于黑龙江省打造的“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为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风险高以及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面临的权属核实难、抵押登记难、不良处置难等问题,2018年11月,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携手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等推出了全国首个以“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为核心的“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

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是最早参与的金融机构,该分行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贾东介绍,近几年,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平台硬件建设及信贷产品开发,从粮食种植环节发轫,打造1.0版“数字田园”项目,针对个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类客群,推广“农户抵押快贷”“农户信用快贷”“垦区快贷”“地押云贷”“农信云贷”5款产品。

“过去我们采取线下方式寻找农户,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选出真正种地的农民。‘智慧乡村’平台的建成让农村地区不再是‘信息孤岛’。”贾东说,“现在我们与农业大数据中心做系统直连以求‘找到人’,通过校验农户使金融科技真正惠民利民。”

如何让“四省一有”的线上贷款模式服务更多的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贾东说:“我们针对现有农业基础数据,包括土地确权数据、耕地补贴数据,以及政务数据和客户在信额度等,让所有贷款实现了全线上操作,随借随还。”

“智慧乡村”金融服务再升级

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内已有10家金融机构借助“智慧乡村”平台开展线上金融支农服务,推动全省农贷利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然而,在绘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这张蓝图的过程中,黑龙江省金融机构并没有放慢脚步,他们边实践、边开发,边合作、边创新,持续拓展平台内涵。

“从2020年9月开始,我们着眼于国内经济大循环,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从支持农业产业升级入手,推动‘智慧乡村’从1.0版‘数字田园’向2.0版‘数字农业’迭代升级,金融服务从最初生产端的田园场景,延伸到种植、养殖、林草等农业全领域全场景全产业链。”贾东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现已建成并投产9个平台,覆盖农业生产端、流通端和销售端。

目前,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线上涉农信贷产品达到15款,累计为31万农户和60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线上投放农业生产经营资金334亿元,为农民节约贷款利息约15亿元。未来,该分行将坚持聚焦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大力深耕农业、林草、畜牧三大产业领域,着力打造产业、人居、文化、政务四大生态,为各类涉农主体提供生产、宜居、文旅、政务、金融五大服务,引流金融“活水”助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乡村更“智慧” 贷款更简单

——黑龙江“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精准支农

来源:  时间:2021-10-12

□秦薏颜 本报记者 赵修彬

金秋十月,黑龙江大地稻谷飘香,放眼望去满是醉人的金色,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迎来“十八连丰”,喜讯的背后包含着黑龙江省金融机构的努力付出。

近年来,黑龙江省金融机构依托现代科技力量积极破解农民融资难题,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打造“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推出以“农业大数据+金融”为核心的惠农服务新格局。不久前,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召集湖北、四川等七省农业农村厅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来黑龙江省实地调研“取经”。

于丽萍望着满眼的稻浪,难掩丰收的喜悦。秦薏颜/摄

手机变成“新农具”

绥化市北林区太平川镇平安村顺利家庭农场负责人于丽萍望着满眼的稻浪难掩丰收的喜悦。“现在贷款方便了,我对发展农业的信心更足了。”于丽萍表示,今年她承包了1460亩土地,建了米厂,又添了机器,需要大笔资金,往年她都会为贷款的事奔走于各家银行之间,但今年她用一部手机就轻松获得“地押云贷”206万元。“在手机上操作,贷款很快就批下来了,利率还特别低。”于丽萍高兴地说。

佳木斯市富锦市上街基村村民李凌光,今年春耕生产时通过手机银行APP线上办理了8万元“农户信用快贷”,“过去我们贷款都是五户联保,一户还不上,其他人都要受牵连。一旦钱还不上,个人信用就要受影响。出去抬钱(民间借贷)月息得七八厘,甚至一分利,真吃不消。建行农贷月息才四厘多,利息省了近一半不说,贷款还特别灵活,随用随取,随取随还,操作方便,钱马上就能到账。”

贷款可以通过APP线上实时便捷操作,不再需要找关系、托门路;资金最快3分钟到账,利率比市场平均水平还低,贷款成本大幅降低……如今,黑龙江省有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切身感受到省时、省事、省钱、省心、有尊严不求人的“四省一有”融资体验,手机成了农民的“新农具”。

李凌光(左)正在修理农机具。秦薏颜/摄

三大数据精准画像

李凌光和于丽萍获得贷款得益于黑龙江省打造的“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为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风险高以及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面临的权属核实难、抵押登记难、不良处置难等问题,2018年11月,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携手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等推出了全国首个以“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为核心的“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

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是最早参与的金融机构,该分行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贾东介绍,近几年,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平台硬件建设及信贷产品开发,从粮食种植环节发轫,打造1.0版“数字田园”项目,针对个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类客群,推广“农户抵押快贷”“农户信用快贷”“垦区快贷”“地押云贷”“农信云贷”5款产品。

“过去我们采取线下方式寻找农户,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选出真正种地的农民。‘智慧乡村’平台的建成让农村地区不再是‘信息孤岛’。”贾东说,“现在我们与农业大数据中心做系统直连以求‘找到人’,通过校验农户使金融科技真正惠民利民。”

如何让“四省一有”的线上贷款模式服务更多的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贾东说:“我们针对现有农业基础数据,包括土地确权数据、耕地补贴数据,以及政务数据和客户在信额度等,让所有贷款实现了全线上操作,随借随还。”

“智慧乡村”金融服务再升级

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内已有10家金融机构借助“智慧乡村”平台开展线上金融支农服务,推动全省农贷利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然而,在绘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这张蓝图的过程中,黑龙江省金融机构并没有放慢脚步,他们边实践、边开发,边合作、边创新,持续拓展平台内涵。

“从2020年9月开始,我们着眼于国内经济大循环,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从支持农业产业升级入手,推动‘智慧乡村’从1.0版‘数字田园’向2.0版‘数字农业’迭代升级,金融服务从最初生产端的田园场景,延伸到种植、养殖、林草等农业全领域全场景全产业链。”贾东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现已建成并投产9个平台,覆盖农业生产端、流通端和销售端。

目前,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线上涉农信贷产品达到15款,累计为31万农户和60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线上投放农业生产经营资金334亿元,为农民节约贷款利息约15亿元。未来,该分行将坚持聚焦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大力深耕农业、林草、畜牧三大产业领域,着力打造产业、人居、文化、政务四大生态,为各类涉农主体提供生产、宜居、文旅、政务、金融五大服务,引流金融“活水”助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