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晗
10月22日,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发展与全球合作”分论坛上表示,构建低碳的产业和能源结构,必须妥善处理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这是绿色金融发展无法避免的议题。中国作为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和碳排放第一大国,在处理绿色发展与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关系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确保稳妥有序推进低碳转型。
结合中国银行的实践,刘金建议,金融业应坚持分类施策,推动棕色行业转型升级。在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要防止运动式“减碳”和信贷“一刀切”,可通过推动产能置换、绿色改造、技术升级来优化棕色行业结构,提供自主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加快其向绿色低碳过渡的步伐。中国银行一方面,对境外新建煤炭开采和煤电项目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除已签约项目外,中行不再向境外的新建煤炭开采和新建煤电项目提供融资。另一方面,对境内煤炭、煤电项目采取差异化信贷措施,有保有压,支持重点项目,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有机构测算,未来,全球绿色转型资金需求量巨大,但与需求相比,绿色金融的供给仍有很大的差距。刘金认为,金融机构应制定更加进取的绿色信贷增长目标,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以及绿色服务等产业。同时,针对绿色产业的成长性、风险性等特点,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加快绿色债券、基金、保险、股权投资等产品发展,深化碳市场金融产品创新。
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也是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重要一环。刘金认为,随着全球绿色金融体量的不断扩大,构建两大主要绿色金融工具: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统一标准迫在眉睫。对此,他建议,在碳中和的框架下,应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原则,覆盖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绿色发展目标,构建国内统一、与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的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其他绿色金融工具的标准建设,引导绿色金融向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提高各国监管的效率。
此外,刘金认为,要坚持国际合作,提升全球绿色金融资源配置的效能。目前,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课题,各国都需要在规则、标准、方法上进行对接,形成绿色发展的国际共识,在产品创新上也需要进行合作,加快推动产品创新的进程,在人才培养上需要进行交流,构建复合型人才体系。金融机构作为绿色金融的具体执行者,通过加入国际组织,共享信息和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投资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促进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
□记者 于晗
10月22日,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发展与全球合作”分论坛上表示,构建低碳的产业和能源结构,必须妥善处理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这是绿色金融发展无法避免的议题。中国作为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和碳排放第一大国,在处理绿色发展与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关系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确保稳妥有序推进低碳转型。
结合中国银行的实践,刘金建议,金融业应坚持分类施策,推动棕色行业转型升级。在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要防止运动式“减碳”和信贷“一刀切”,可通过推动产能置换、绿色改造、技术升级来优化棕色行业结构,提供自主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加快其向绿色低碳过渡的步伐。中国银行一方面,对境外新建煤炭开采和煤电项目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除已签约项目外,中行不再向境外的新建煤炭开采和新建煤电项目提供融资。另一方面,对境内煤炭、煤电项目采取差异化信贷措施,有保有压,支持重点项目,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有机构测算,未来,全球绿色转型资金需求量巨大,但与需求相比,绿色金融的供给仍有很大的差距。刘金认为,金融机构应制定更加进取的绿色信贷增长目标,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以及绿色服务等产业。同时,针对绿色产业的成长性、风险性等特点,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加快绿色债券、基金、保险、股权投资等产品发展,深化碳市场金融产品创新。
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也是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重要一环。刘金认为,随着全球绿色金融体量的不断扩大,构建两大主要绿色金融工具: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统一标准迫在眉睫。对此,他建议,在碳中和的框架下,应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原则,覆盖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绿色发展目标,构建国内统一、与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的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其他绿色金融工具的标准建设,引导绿色金融向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提高各国监管的效率。
此外,刘金认为,要坚持国际合作,提升全球绿色金融资源配置的效能。目前,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课题,各国都需要在规则、标准、方法上进行对接,形成绿色发展的国际共识,在产品创新上也需要进行合作,加快推动产品创新的进程,在人才培养上需要进行交流,构建复合型人才体系。金融机构作为绿色金融的具体执行者,通过加入国际组织,共享信息和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投资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促进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