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洁
对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监管和处置,我国同样紧随国际监管步伐。
2018年,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逐步明确了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要求,并根据中国金融业特点,覆盖了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机构,其中还包括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
今年6月,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恢复和处置计划实施暂行办法》,明确了调整后表内外资产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表内总资产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保险(控股)集团和保险公司均应当制定集团层面恢复和处置计划。目前国内符合上述条件的有超过100家银行、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等。
与此同时,根据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制定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也应当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
对于国内大多数银行业机构而言,恢复和处置计划的编制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在操作和实践方面仍面临许多挑战: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和实施存在难度。大中型银行往往业务较为复杂,在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过程中,可能涉及金融市场、资金交易、再融资等多个细分领域。要准确理解金融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不小的考验。
二是数据信息收集与处理难度大。制定过程涉及大量银行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梳理与整合,如内外部重要性、关联依赖性、共享服务等,不同于银行过去所熟悉的业务经营统计与监管数据报送,需要特定的数据收集、加工和处理,才能更好地进行关键信息分析,且工作的复杂程度与银行的业务规模、资产结构等直接相关。
三是涉及部门繁多,沟通成本高。恢复和处置计划编制不仅局限于风险与资本管理,更是一项涉及银行整体部署的工作,需要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前、中、后台多个部门乃至附属机构的积极配合。在过程中,需向各个主体进行各类数据信息的收集,并就触发机制、压力测试、恢复措施、处置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案等内容进行反复沟通。
四是应建立管理机制,落实主体责任。金融机构需建立起涵盖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总行部门及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的管理机制,包括日常管理架构和危机管理架构。同时,应明确主体责任,并通过演练的方式,切实提升危机时的应对效率。
五是需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银行应于每年8月底前完成更新工作,并报送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恢复和处置计划势必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银行应思考如何采取必要措施,建立常态化机制,使其真正成为日常风险管理中的一环,同时降低定期更新的负担。
对于银行业机构来说,经营发展中受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风险事件。因此,需前瞻性地考虑其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的应对措施,恢复和处置计划就成了有效补足风险管理应急机制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将为银行业机构战略发展、业务发展、风险管控、市场影响带来裨益。
一是清晰认识自我,明确战略定位。通过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哪些业务、产品或机构实体可能会带来超额风险,或者应作为重点投资发展对象形成清晰的诊断,为战略决策提供重要支持。同时,银行还可以为潜在的战略收购、重组或资产剥离提前做好准备,在危机时能更有效率和方向性地分拆、出售或清算“劣质”资产。
二是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运营效率。恢复和处置计划的制定,能为银行经营提供更为透明和全面的视角和观点,使管理者有机会重新梳理其治理结构、运营流程和内部控制。这项工作对数据的采集过程和报送、披露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可敦促银行进一步提升信息系统工作效率,提高数据和相关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是增强风控意识,提升危机应对能力。不同于以往的单一风险应急预案,通过恢复和处置计划,银行可以综合考虑自身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和未知的异常状况,系统地整理和分析全行可用于恢复的资本与流动性水平,进而制定全面的、菜单式的应对方案,完善银行的全面风险预警体系,提升长期生存能力。
四是提升市场声誉,抬升品牌价值。通过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让银行能够实现风险管理体系的根本性变革,从主观上纠正过度追求风险的行为,进而增强市场信誉。作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通过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的恢复和处置计划,不但能够满足监管要求,还能提升其市场声誉,为进一步抬升品牌价值和国际化进程奠定基础。
(作者系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风险咨询合伙人)
□吴洁
对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监管和处置,我国同样紧随国际监管步伐。
2018年,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逐步明确了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要求,并根据中国金融业特点,覆盖了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机构,其中还包括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
今年6月,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恢复和处置计划实施暂行办法》,明确了调整后表内外资产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表内总资产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保险(控股)集团和保险公司均应当制定集团层面恢复和处置计划。目前国内符合上述条件的有超过100家银行、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等。
与此同时,根据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制定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也应当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
对于国内大多数银行业机构而言,恢复和处置计划的编制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在操作和实践方面仍面临许多挑战: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和实施存在难度。大中型银行往往业务较为复杂,在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过程中,可能涉及金融市场、资金交易、再融资等多个细分领域。要准确理解金融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不小的考验。
二是数据信息收集与处理难度大。制定过程涉及大量银行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梳理与整合,如内外部重要性、关联依赖性、共享服务等,不同于银行过去所熟悉的业务经营统计与监管数据报送,需要特定的数据收集、加工和处理,才能更好地进行关键信息分析,且工作的复杂程度与银行的业务规模、资产结构等直接相关。
三是涉及部门繁多,沟通成本高。恢复和处置计划编制不仅局限于风险与资本管理,更是一项涉及银行整体部署的工作,需要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前、中、后台多个部门乃至附属机构的积极配合。在过程中,需向各个主体进行各类数据信息的收集,并就触发机制、压力测试、恢复措施、处置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案等内容进行反复沟通。
四是应建立管理机制,落实主体责任。金融机构需建立起涵盖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总行部门及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的管理机制,包括日常管理架构和危机管理架构。同时,应明确主体责任,并通过演练的方式,切实提升危机时的应对效率。
五是需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银行应于每年8月底前完成更新工作,并报送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恢复和处置计划势必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银行应思考如何采取必要措施,建立常态化机制,使其真正成为日常风险管理中的一环,同时降低定期更新的负担。
对于银行业机构来说,经营发展中受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风险事件。因此,需前瞻性地考虑其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的应对措施,恢复和处置计划就成了有效补足风险管理应急机制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将为银行业机构战略发展、业务发展、风险管控、市场影响带来裨益。
一是清晰认识自我,明确战略定位。通过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哪些业务、产品或机构实体可能会带来超额风险,或者应作为重点投资发展对象形成清晰的诊断,为战略决策提供重要支持。同时,银行还可以为潜在的战略收购、重组或资产剥离提前做好准备,在危机时能更有效率和方向性地分拆、出售或清算“劣质”资产。
二是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运营效率。恢复和处置计划的制定,能为银行经营提供更为透明和全面的视角和观点,使管理者有机会重新梳理其治理结构、运营流程和内部控制。这项工作对数据的采集过程和报送、披露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可敦促银行进一步提升信息系统工作效率,提高数据和相关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是增强风控意识,提升危机应对能力。不同于以往的单一风险应急预案,通过恢复和处置计划,银行可以综合考虑自身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和未知的异常状况,系统地整理和分析全行可用于恢复的资本与流动性水平,进而制定全面的、菜单式的应对方案,完善银行的全面风险预警体系,提升长期生存能力。
四是提升市场声誉,抬升品牌价值。通过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让银行能够实现风险管理体系的根本性变革,从主观上纠正过度追求风险的行为,进而增强市场信誉。作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通过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的恢复和处置计划,不但能够满足监管要求,还能提升其市场声誉,为进一步抬升品牌价值和国际化进程奠定基础。
(作者系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风险咨询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