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林鸾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城商行工作委员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城商行、民营银行展现出持续发展的韧性,各项业务稳健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金融抗疫取得决定性胜利,不良资产得到大力处置,经营特色更加鲜明。
《报告》认为,城商行在过去一年规模稳健增长,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主要效益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城商行总资产4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较2019年末上升1.7个百分点;总负债38.2万亿元,同比增长10.6%,较2019年末上升2.2个百分点。2020年城商行实现营业收入8856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较2019年末下降10.2个百分点;其中,利息净收入达到7573亿元,同比增长6.3%,较2019年末下降6个百分点。2020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660亿元,较2019年末减少414亿元;不良贷款率1.81%,较2019年末下降0.51个百分点,实现不良双降。
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报告》提到,城商行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实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全面推进党建进章程工作,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管好“关键少数”,确保党引领发展方向。推动党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强化党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深入实施“党建+”工程,有效促进党工团一体化,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同时,不断强化作风建设,深入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切实提高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能力,积极营造清廉文化氛围,推动合规稳健发展。规范股东行为,在股东穿透管理、股权质押转让和股东关联交易等方面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遏制股东违规。进一步明确“三会一层”职能,加强董事会建设,做实监事会监督功能,改进经营层经营管理效率。增强信息披露的主动性,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进一步重视舆论引导及与投资者的沟通。
在党的领导下,城商行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反应速度快、决策链条短、地缘人缘熟的优势,聚集主责主业,提升管理水平。
《报告》具体介绍,业务方面,过去一年,城商行公司业务稳健发展,聚焦区域战略重点领域,围绕区域禀赋推动特色化发展,精准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积极推动地方绿色发展。零售业务全面提升,业务占比和贡献度逐年提高,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信用卡等业务取得新发展。金融市场业务合规发展,同业资产占比、同业理财投资规模、表内非标资产占比等均持续下降,地方债资产投放规模大幅度提高。
经营管理方面,城商行授信与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落实全面风险管理措施,通过科技赋能创新授信作业模式和风控管理机制,强化统一授信管理机制建设和授信全流程风控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取得进一步发展,数字化转型上升为重要发展战略,优化配套体制机制,夯实科技与数据基础。
经营特色更加鲜明
《报告》还列举了城商行、民营银行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案例,透露出这个行业各机构经营特色更加鲜明。
其中,普惠金融方面,江苏银行推出“随e融”产品服务小微融资,齐鲁银行上线普惠微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绿色金融方面,杭州银行践行“两山”理念深耕绿色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服务乡村振兴方面,中原银行推出“乡村在线”平台创新项目服务乡村治理、村民生活和农村产业发展,桂林银行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提升服务乡村振兴实效。公司治理方面,苏州银行在全国首推金融伦理工作顶层设计,青岛银行严选股东、优化结构夯实公司治理基础。数字化转型方面,微众银行将鲲鹏芯片应用于分布式银行系统架构,西安银行应用流程机器人技术(RPA)实现业务流高效自动化处理。
此外,《报告》进一步提出,民营银行聚焦自身优势,坚守发展定位,以服务民营小微为己任,用金融科技解决普惠金融难题,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积极探索和推进差异化发展,与传统银行形成有效互补,服务实体经济“毛细血管”的作用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2020年,民营银行持续服务小微、双创、“三农”和社区等薄弱环节,在普惠小微金融领域持续发力,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19.9亿元,较年初增长127%。
□记者 李林鸾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城商行工作委员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城商行、民营银行展现出持续发展的韧性,各项业务稳健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金融抗疫取得决定性胜利,不良资产得到大力处置,经营特色更加鲜明。
《报告》认为,城商行在过去一年规模稳健增长,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主要效益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城商行总资产4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较2019年末上升1.7个百分点;总负债38.2万亿元,同比增长10.6%,较2019年末上升2.2个百分点。2020年城商行实现营业收入8856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较2019年末下降10.2个百分点;其中,利息净收入达到7573亿元,同比增长6.3%,较2019年末下降6个百分点。2020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660亿元,较2019年末减少414亿元;不良贷款率1.81%,较2019年末下降0.51个百分点,实现不良双降。
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报告》提到,城商行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实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全面推进党建进章程工作,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管好“关键少数”,确保党引领发展方向。推动党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强化党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深入实施“党建+”工程,有效促进党工团一体化,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同时,不断强化作风建设,深入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切实提高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能力,积极营造清廉文化氛围,推动合规稳健发展。规范股东行为,在股东穿透管理、股权质押转让和股东关联交易等方面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遏制股东违规。进一步明确“三会一层”职能,加强董事会建设,做实监事会监督功能,改进经营层经营管理效率。增强信息披露的主动性,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进一步重视舆论引导及与投资者的沟通。
在党的领导下,城商行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反应速度快、决策链条短、地缘人缘熟的优势,聚集主责主业,提升管理水平。
《报告》具体介绍,业务方面,过去一年,城商行公司业务稳健发展,聚焦区域战略重点领域,围绕区域禀赋推动特色化发展,精准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积极推动地方绿色发展。零售业务全面提升,业务占比和贡献度逐年提高,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信用卡等业务取得新发展。金融市场业务合规发展,同业资产占比、同业理财投资规模、表内非标资产占比等均持续下降,地方债资产投放规模大幅度提高。
经营管理方面,城商行授信与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落实全面风险管理措施,通过科技赋能创新授信作业模式和风控管理机制,强化统一授信管理机制建设和授信全流程风控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取得进一步发展,数字化转型上升为重要发展战略,优化配套体制机制,夯实科技与数据基础。
经营特色更加鲜明
《报告》还列举了城商行、民营银行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案例,透露出这个行业各机构经营特色更加鲜明。
其中,普惠金融方面,江苏银行推出“随e融”产品服务小微融资,齐鲁银行上线普惠微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绿色金融方面,杭州银行践行“两山”理念深耕绿色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服务乡村振兴方面,中原银行推出“乡村在线”平台创新项目服务乡村治理、村民生活和农村产业发展,桂林银行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提升服务乡村振兴实效。公司治理方面,苏州银行在全国首推金融伦理工作顶层设计,青岛银行严选股东、优化结构夯实公司治理基础。数字化转型方面,微众银行将鲲鹏芯片应用于分布式银行系统架构,西安银行应用流程机器人技术(RPA)实现业务流高效自动化处理。
此外,《报告》进一步提出,民营银行聚焦自身优势,坚守发展定位,以服务民营小微为己任,用金融科技解决普惠金融难题,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积极探索和推进差异化发展,与传统银行形成有效互补,服务实体经济“毛细血管”的作用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2020年,民营银行持续服务小微、双创、“三农”和社区等薄弱环节,在普惠小微金融领域持续发力,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19.9亿元,较年初增长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