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慧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郭楼镇古楼村的种田大户徐方禄最近陆续添置了几件农业机械,高兴得合不拢嘴,成天琢磨如何将这些“宝贝”的功能加以整合,用于农田耕种和收割。“比买成套的拖拉机组少花七八万元哩。”曾经在金矿开过大型机械的徐方禄对前来采访的《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说,“我流转经营了560亩土地种小麦和玉米,早就想买回这些‘宝贝’,实现机械化,节省劳动力,关键不用租别人的设备和雇农机手,我自己都会,能节省很多成本。今年,县里出台了一项好政策,说种植养殖户可以拿农险保单到银行融资。凭这,我拿到买农机的40万元贴息贷款,心想事成了。”
汶上金融机构的客户经理与徐方禄(右)商量下一步种植方案。本报记者 姚慧/摄
保单递上去,贷款办下来
农险保单递上去,贴息贷款办下来。成就徐方禄好事的,是山东省汶上县政府出台的一项旨在破解农户贷款难、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好政策,同时也是济宁银保监分局大力推动银保合作、提升融资便利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济宁银保监分局通过党委专题研究,成立“1+1”(银保合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组织多场宣讲会、研讨会,开展银保“双选”,加强银保合作减轻农民负担,在大力引导和推动下,汶上农商银行、汶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和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安华农险、太平洋产险汶上支公司为推动该项政策落地发挥了积极作用。
汶上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介绍,近年来,农村土地大规模流转兴起,农业种养大户和各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乘风而起,展现蓬勃生机。但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中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挡路石”。济宁银保监分局主动作为,善抓“牛鼻子”,指导银保双方创新金融产品,同时加强向地方政府沟通汇报,推动汶上县政府破解问题,提出探索“财政+保险+信贷”合作,深入挖掘农险保单的增信融资功能,创新农险保单质押融资新模式,推动农业经营主体拓展设施农业、更新农耕装备,于今年8月出台汶上县农险保单质押融资业务试点方案。
试点方案的基本模式是,农业经营主体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贷款时,可将其持有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单(以下简称“农险保单”)及所载权利质押给银行机构,为所申办贷款增信分险。当借款人因出现保单约定的保险事故、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银行机构优先以借款人质押的农险保单赔偿金保障其实现债权;当保险事故未出现时,借款人以生产经营所得偿还贷款。
“农险保单质押贷款”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详细了解了汶上县农险保单质押融资方案的具体内容。如质押率方面的约定,按农险保单保障金额的80%申请核发贷款;融资期限,与农险保单保障期间相匹配;质押范围,包括全县所有享受财政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如小麦、玉米、甘薯等种植业保险;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等养殖业保险;贷款利率,合作银行下浮幅度力争不低于其同档次企业贷款平均利率1个百分点;贴息操作,由县财政部门对办理“农险保单质押贷款”的农业经营主体予以2%的贷款贴息。
汶上农商银行董事长赵峰向《中国银行保险报》介绍,为搞好该项政策试点,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农险保单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对参与试点银行可能面临的客户还款逾期风险形成补偿机制,其中:对于50万元(含)以下贷款到期日未偿还本息,由县财政、银行按8∶2分担比例予以补偿;对于50万元以上贷款到期日未偿还本息,由县财政、银行按5∶5分担比例予以补偿。
通过大数据协同联动
为做好相关工作协调,济宁银保监分局还积极引导汶上县专门设立了“农险保单质押融资通平台”,持有农险保单的农户通过该网络平台,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贷款申请,财政部门和银行、保险机构在线上通过大数据协同联动,快捷便利地为农险保单持有人办理融资事宜。
与此同时,汶上县政府要求驻地保险机构发挥防灾减损管理优势,配合做好承保标的风险管控,防范各类保险欺诈,高效处理已质押农险保单的查勘理赔事宜。如保险期间发生保险责任范围事故造成保险标的损失,保险机构负责将保险理赔资金划入被保险人在参与试点银行开立的指定账户,用于偿还贷款本息。截至目前,汶上农商银行已发放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130余户,金额3600万元;已授信900余户,金额1.89亿元。
55岁的徐建华是汶上县翔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发起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亲们一起将承包地打造成经济作物实验田。“我们的600多亩实验田,目前主要种植越冬辣椒、黄瓜和生牛果。光靠人力不行,现在农村整劳力短缺,得上机械化,得搞设施农业。” 徐建华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他们正在合计着建设更多适合游客采摘、能够智能化管理的标准化大棚,需要不少资金。“手里有农险保单,可以申请贴息的质押贷款;手里有农产品订单,可以申请政府补贴的鲁担惠农贷款。这不,我最近就申请下来40万元贷款,打算再改建几个草莓大棚,用余钱支持女儿把电商直播带货业务做大。种植经济作物,一亩地顶50亩的效益哩。”徐建华高兴地说。
□本报记者 姚慧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郭楼镇古楼村的种田大户徐方禄最近陆续添置了几件农业机械,高兴得合不拢嘴,成天琢磨如何将这些“宝贝”的功能加以整合,用于农田耕种和收割。“比买成套的拖拉机组少花七八万元哩。”曾经在金矿开过大型机械的徐方禄对前来采访的《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说,“我流转经营了560亩土地种小麦和玉米,早就想买回这些‘宝贝’,实现机械化,节省劳动力,关键不用租别人的设备和雇农机手,我自己都会,能节省很多成本。今年,县里出台了一项好政策,说种植养殖户可以拿农险保单到银行融资。凭这,我拿到买农机的40万元贴息贷款,心想事成了。”
汶上金融机构的客户经理与徐方禄(右)商量下一步种植方案。本报记者 姚慧/摄
保单递上去,贷款办下来
农险保单递上去,贴息贷款办下来。成就徐方禄好事的,是山东省汶上县政府出台的一项旨在破解农户贷款难、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好政策,同时也是济宁银保监分局大力推动银保合作、提升融资便利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济宁银保监分局通过党委专题研究,成立“1+1”(银保合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组织多场宣讲会、研讨会,开展银保“双选”,加强银保合作减轻农民负担,在大力引导和推动下,汶上农商银行、汶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和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安华农险、太平洋产险汶上支公司为推动该项政策落地发挥了积极作用。
汶上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介绍,近年来,农村土地大规模流转兴起,农业种养大户和各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乘风而起,展现蓬勃生机。但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中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挡路石”。济宁银保监分局主动作为,善抓“牛鼻子”,指导银保双方创新金融产品,同时加强向地方政府沟通汇报,推动汶上县政府破解问题,提出探索“财政+保险+信贷”合作,深入挖掘农险保单的增信融资功能,创新农险保单质押融资新模式,推动农业经营主体拓展设施农业、更新农耕装备,于今年8月出台汶上县农险保单质押融资业务试点方案。
试点方案的基本模式是,农业经营主体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贷款时,可将其持有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单(以下简称“农险保单”)及所载权利质押给银行机构,为所申办贷款增信分险。当借款人因出现保单约定的保险事故、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银行机构优先以借款人质押的农险保单赔偿金保障其实现债权;当保险事故未出现时,借款人以生产经营所得偿还贷款。
“农险保单质押贷款”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详细了解了汶上县农险保单质押融资方案的具体内容。如质押率方面的约定,按农险保单保障金额的80%申请核发贷款;融资期限,与农险保单保障期间相匹配;质押范围,包括全县所有享受财政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如小麦、玉米、甘薯等种植业保险;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等养殖业保险;贷款利率,合作银行下浮幅度力争不低于其同档次企业贷款平均利率1个百分点;贴息操作,由县财政部门对办理“农险保单质押贷款”的农业经营主体予以2%的贷款贴息。
汶上农商银行董事长赵峰向《中国银行保险报》介绍,为搞好该项政策试点,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农险保单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对参与试点银行可能面临的客户还款逾期风险形成补偿机制,其中:对于50万元(含)以下贷款到期日未偿还本息,由县财政、银行按8∶2分担比例予以补偿;对于50万元以上贷款到期日未偿还本息,由县财政、银行按5∶5分担比例予以补偿。
通过大数据协同联动
为做好相关工作协调,济宁银保监分局还积极引导汶上县专门设立了“农险保单质押融资通平台”,持有农险保单的农户通过该网络平台,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贷款申请,财政部门和银行、保险机构在线上通过大数据协同联动,快捷便利地为农险保单持有人办理融资事宜。
与此同时,汶上县政府要求驻地保险机构发挥防灾减损管理优势,配合做好承保标的风险管控,防范各类保险欺诈,高效处理已质押农险保单的查勘理赔事宜。如保险期间发生保险责任范围事故造成保险标的损失,保险机构负责将保险理赔资金划入被保险人在参与试点银行开立的指定账户,用于偿还贷款本息。截至目前,汶上农商银行已发放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130余户,金额3600万元;已授信900余户,金额1.89亿元。
55岁的徐建华是汶上县翔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发起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亲们一起将承包地打造成经济作物实验田。“我们的600多亩实验田,目前主要种植越冬辣椒、黄瓜和生牛果。光靠人力不行,现在农村整劳力短缺,得上机械化,得搞设施农业。” 徐建华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他们正在合计着建设更多适合游客采摘、能够智能化管理的标准化大棚,需要不少资金。“手里有农险保单,可以申请贴息的质押贷款;手里有农产品订单,可以申请政府补贴的鲁担惠农贷款。这不,我最近就申请下来40万元贷款,打算再改建几个草莓大棚,用余钱支持女儿把电商直播带货业务做大。种植经济作物,一亩地顶50亩的效益哩。”徐建华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