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仇兆燕
11月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加快发展气候投融资。
金融业内人士认为,《意见》的发布将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发展绿色金融,不仅可以加强对实体行业污染防治、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还能筛选出具有领先地位的绿色产业,促进绿色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虽然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发展很快,并成为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两大融资工具,但是,与整个人民币贷款余额和债券市场规模相比,绿色信贷占比仍小。在实现我国绿色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资金的需求量很大,因此,需要拓展绿色项目融资渠道,推动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发展绿色金融产品也可以满足投资者多元化、个性化投资理财需求。在日前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截至目前,中国绿色贷款余额接近14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1万亿元。
《意见》提出要“在环境高风险领域依法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周茂华认为,通过这类保险产品,有助于降低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避免企业遭受严重经营冲击,受害方能得到应有的损失补偿;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形成约束,从而加强环境污染治理,预防污染事故发生,最终提升生态环境治理。
强化绿色金融业绩评价
《意见》还提出要“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周茂华认为,通过评价“指挥棒”有利于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经济项目合理倾斜,满足绿色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对金融机构来说,有助于提升资产“绿色”程度,中长期看有助于降低气候影响,增强金融体系稳健性。“目前,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业走得最快,预计后续其他类金融机构也将陆续跟进。”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央行于2021年6月9日正式印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并自2021年7月起实施,央行及其分支机构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实行激励约束的制度安排。
《意见》还提出要加快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等。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鲁政委建议逐步放开碳市场的金融机构准入。“最了解企业的银行没有办法为企业设计风险对冲方案,这是一个巨大的不足。”他希望能够循序渐进地允许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机构进入碳市场,允许银行进行碳资产质押的平仓交易和代客交易。在碳资产质押融资方面,如果银行不能取得碳资产抵押品的控制权和处置权,在面对碳汇价格波动、价格碰到警戒线或者平仓线的时候,银行如果无权直接平仓,就会使银行的碳资产质押融资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
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
《意见》提出,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从七个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其中提到要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对此,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实施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
鲁政委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环境保护问题有外部性,需要政策介入,才能确保市场良好运转,确保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周茂华表示,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主要是围绕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展开,通过市场化手段畅通市场主体投融资,引导更多资源流入绿色企业,促进绿色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涉及内容包括:企业所得税制调节、绿色融资(信贷、债权、权益)支持、保险工具、金融机构绿色业绩评价、培育碳交易市场、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意见》提出,要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完善绿色电价政策。鲁政委认为,通过对目录内企业给予一定税收优惠,将减轻企业负担,提升绿色企业发展活力,带动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也更有积极性。
□记者 仇兆燕
11月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加快发展气候投融资。
金融业内人士认为,《意见》的发布将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发展绿色金融,不仅可以加强对实体行业污染防治、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还能筛选出具有领先地位的绿色产业,促进绿色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虽然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发展很快,并成为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两大融资工具,但是,与整个人民币贷款余额和债券市场规模相比,绿色信贷占比仍小。在实现我国绿色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资金的需求量很大,因此,需要拓展绿色项目融资渠道,推动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发展绿色金融产品也可以满足投资者多元化、个性化投资理财需求。在日前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截至目前,中国绿色贷款余额接近14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1万亿元。
《意见》提出要“在环境高风险领域依法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周茂华认为,通过这类保险产品,有助于降低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避免企业遭受严重经营冲击,受害方能得到应有的损失补偿;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形成约束,从而加强环境污染治理,预防污染事故发生,最终提升生态环境治理。
强化绿色金融业绩评价
《意见》还提出要“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周茂华认为,通过评价“指挥棒”有利于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经济项目合理倾斜,满足绿色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对金融机构来说,有助于提升资产“绿色”程度,中长期看有助于降低气候影响,增强金融体系稳健性。“目前,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业走得最快,预计后续其他类金融机构也将陆续跟进。”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央行于2021年6月9日正式印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并自2021年7月起实施,央行及其分支机构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实行激励约束的制度安排。
《意见》还提出要加快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等。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鲁政委建议逐步放开碳市场的金融机构准入。“最了解企业的银行没有办法为企业设计风险对冲方案,这是一个巨大的不足。”他希望能够循序渐进地允许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机构进入碳市场,允许银行进行碳资产质押的平仓交易和代客交易。在碳资产质押融资方面,如果银行不能取得碳资产抵押品的控制权和处置权,在面对碳汇价格波动、价格碰到警戒线或者平仓线的时候,银行如果无权直接平仓,就会使银行的碳资产质押融资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
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
《意见》提出,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从七个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其中提到要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对此,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实施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
鲁政委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环境保护问题有外部性,需要政策介入,才能确保市场良好运转,确保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周茂华表示,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主要是围绕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展开,通过市场化手段畅通市场主体投融资,引导更多资源流入绿色企业,促进绿色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涉及内容包括:企业所得税制调节、绿色融资(信贷、债权、权益)支持、保险工具、金融机构绿色业绩评价、培育碳交易市场、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意见》提出,要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完善绿色电价政策。鲁政委认为,通过对目录内企业给予一定税收优惠,将减轻企业负担,提升绿色企业发展活力,带动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也更有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