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樊融杰
弯弯的山路,茂密的竹林,远方山谷之中不时有雾气腾起。细雨之中,《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乘车前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花石乡大湾村。
干净的山路两侧,有零星分布的居民住宅,也有整齐的乡镇街道。一些村民在门口闲聊,也有一些村民在房屋旁边收拾着衣服。汽车经过山路,偶尔能在道路两边看到农家乐的标识。
大湾村交出满意答卷
每天早上,71岁的陈泽申都会开着三轮车到大湾村茶产业扶贫车间上班。车间里有不少炒茶新手,经过他的技术传授“过筛子”后才能上岗。有时,陈泽申也会教游客如何炒茶,间接增加茶叶的销量。
“现在每年在茶厂上班,能够给我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陈泽申对记者表示。
4年前,陈泽申还是村里的一位重度贫困户。他的儿子在打工时意外去世,老伴因悲伤过度离世,儿媳改嫁,只剩下他和孙子相依为命。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来到花石乡大湾村,走进陈泽申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拉着他的手关切询问。
对于当时的一幕,陈泽申还清晰记得。他对记者娓娓道来:“总书记问得非常详细,问了是因为哪些原因导致贫困,问了能享受哪些政策,还问了关于土地流转是如何做的。”
“2015年,我全年收入还不到3000元,当时总书记还问我预计2016年的收入有多少,我说想翻一番能达到5000-6000元。”陈泽申对记者表示。
谁知2016年,陈泽申仅靠黑山羊养殖一项就收入1.2万元。还有光伏发电、土地流转带来的收入,2016年他总收入达到2万元。
当年年底,村里建起了安置房,宅基地腾退补偿款9万多元,加上移民资金和扶贫资金,陈泽申不花一分钱就住进了两层的新居。“这辈子都没想过,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看着宽敞明亮的新家,陈泽申的心里亮堂了。
据陈泽申介绍,现在其除了每年在茶厂的工资收入外,通过光伏发电、土地流转等方式,他每年还能另外获得1万多元的收入。
“近年来,大湾村实施了产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光伏发电脱贫、小额扶贫贷款、健康脱贫、教育脱贫、政策兜底脱贫等举措,确立‘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发展思路,引进龙头企业打造一体化茶叶产业链条,带动350余户茶农就业增收;引进旅游企业,带动了近40户人家发展民宿和农家乐,动员108户贫困户入股光伏发电,建成3处易地扶贫搬迁点,安置贫困群众55户、171人。”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
陈泽申在脱贫的同时,也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在采访中,偶遇了大湾村村民杨守平。据杨守平介绍,此前她与陈泽申在同一个茶厂工作,后来她回家走自主创业的道路,预计每年依靠种植及售卖茶叶和天麻等作物的收入能超过6万元。
游客向陈泽申(右一)学习如何炒茶。 ▶ 王见/摄
产业支持带动扶贫
无论是陈泽申还是杨守平,在他们脱贫的路上,都离不开农商行小额信贷的支持。
金寨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殷健表示:“截至今年9月末,各类扶贫贷款余额为68983万元,其中精准扶贫类贷款余额为13766户、53759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在贷13725户、23495万元,产业扶贫41户、30264万元),民生保障类贷款19135笔、15224万元。”
“像陈泽申、杨守平这样的客户都是我们支持的对象,并且对于他们的贷款申请,我们是不要求任何抵押物的。事实上,这类客户出现风险的概率也非常低。”殷健表示。
除了支持小微农户外,农商行还对当地产业做了积极的信贷支持。
小黄姜是安徽六安的特产,但多年来小黄姜始终未能被有效开发和利用。2015年,小黄姜的生产加工企业安徽俊达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俊达公司”)在当地落户,在包括当地农商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金寨小黄姜的品牌逐渐被市场认可。
据俊达公司负责人王强介绍,不同于大宗粮食等产品,小宗作物价格走势呈现出弧线,价格忽高忽低极大影响了当地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2017年,金寨农商行给予1500万元授信支持当地生姜种植加工产业脱贫试点,其中对俊达公司授信1200万元用于支持公司建立冷库和种苗采购,300万元投放给首期参与生姜产业的贫困户,用于支付采购种苗和肥料等的资金。
当地农民种植的产品由俊达公司按每公斤高于市价0.5元回收。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已有约800户贫困户陆续参与该项目,并有300个农民还通过俊达公司组织的土地承包种植实现了脱贫。
“这笔贷款由政策性担保公司提供政银担担保,农商行没有要求我们对敞口部分另外提供相应的抵押物,没有增加额外负担,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王强表示。
“现在我们企业已经形成了以小黄姜为原材料的三大类产品,包括调味品、固体饮料及家化产品。”王强介绍,“今年疫情期间,淘宝主播薇娅为我们做带货,仅仅3分钟,订单数量就超过了2万。”
“支持扶贫是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在做强做大企业的同时,我们还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王强表示。
“光伏”助农扶贫“充电”
除了积极进行产业帮扶外,当地的金融机构也主动挑起助力基建进行脱贫攻坚的重任。
2017年6月,金寨县100MW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一次性并网成功。
“传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给电网售价相对较低,而且维护成本高。我们支持的100MW光伏扶贫电站是农发行全系统支持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建设的首例,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农发行金寨县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王海涛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
据悉,项目建成后惠及了建档立卡贫困户4000余户,每年每户收益3000余元,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光伏电站项目的脱贫成效体现在该批次贫困户完成脱贫后,不断惠及未脱贫人口,不断用产业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补足地方发展缺口。
此外,农发行在过去4年中,先后支持包括易地扶贫搬迁、交通枢纽及道路修建和光伏发电等扶贫贷款项目14个,累计投放各类扶贫贷款超50亿元。
王海涛表示:“未来,我们还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补齐短板,通过对资金需求大、期限较长的项目进行支持,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效果。”
相关链接:
□记者 樊融杰
弯弯的山路,茂密的竹林,远方山谷之中不时有雾气腾起。细雨之中,《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乘车前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花石乡大湾村。
干净的山路两侧,有零星分布的居民住宅,也有整齐的乡镇街道。一些村民在门口闲聊,也有一些村民在房屋旁边收拾着衣服。汽车经过山路,偶尔能在道路两边看到农家乐的标识。
大湾村交出满意答卷
每天早上,71岁的陈泽申都会开着三轮车到大湾村茶产业扶贫车间上班。车间里有不少炒茶新手,经过他的技术传授“过筛子”后才能上岗。有时,陈泽申也会教游客如何炒茶,间接增加茶叶的销量。
“现在每年在茶厂上班,能够给我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陈泽申对记者表示。
4年前,陈泽申还是村里的一位重度贫困户。他的儿子在打工时意外去世,老伴因悲伤过度离世,儿媳改嫁,只剩下他和孙子相依为命。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来到花石乡大湾村,走进陈泽申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拉着他的手关切询问。
对于当时的一幕,陈泽申还清晰记得。他对记者娓娓道来:“总书记问得非常详细,问了是因为哪些原因导致贫困,问了能享受哪些政策,还问了关于土地流转是如何做的。”
“2015年,我全年收入还不到3000元,当时总书记还问我预计2016年的收入有多少,我说想翻一番能达到5000-6000元。”陈泽申对记者表示。
谁知2016年,陈泽申仅靠黑山羊养殖一项就收入1.2万元。还有光伏发电、土地流转带来的收入,2016年他总收入达到2万元。
当年年底,村里建起了安置房,宅基地腾退补偿款9万多元,加上移民资金和扶贫资金,陈泽申不花一分钱就住进了两层的新居。“这辈子都没想过,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看着宽敞明亮的新家,陈泽申的心里亮堂了。
据陈泽申介绍,现在其除了每年在茶厂的工资收入外,通过光伏发电、土地流转等方式,他每年还能另外获得1万多元的收入。
“近年来,大湾村实施了产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光伏发电脱贫、小额扶贫贷款、健康脱贫、教育脱贫、政策兜底脱贫等举措,确立‘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发展思路,引进龙头企业打造一体化茶叶产业链条,带动350余户茶农就业增收;引进旅游企业,带动了近40户人家发展民宿和农家乐,动员108户贫困户入股光伏发电,建成3处易地扶贫搬迁点,安置贫困群众55户、171人。”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
陈泽申在脱贫的同时,也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在采访中,偶遇了大湾村村民杨守平。据杨守平介绍,此前她与陈泽申在同一个茶厂工作,后来她回家走自主创业的道路,预计每年依靠种植及售卖茶叶和天麻等作物的收入能超过6万元。
游客向陈泽申(右一)学习如何炒茶。 ▶ 王见/摄
产业支持带动扶贫
无论是陈泽申还是杨守平,在他们脱贫的路上,都离不开农商行小额信贷的支持。
金寨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殷健表示:“截至今年9月末,各类扶贫贷款余额为68983万元,其中精准扶贫类贷款余额为13766户、53759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在贷13725户、23495万元,产业扶贫41户、30264万元),民生保障类贷款19135笔、15224万元。”
“像陈泽申、杨守平这样的客户都是我们支持的对象,并且对于他们的贷款申请,我们是不要求任何抵押物的。事实上,这类客户出现风险的概率也非常低。”殷健表示。
除了支持小微农户外,农商行还对当地产业做了积极的信贷支持。
小黄姜是安徽六安的特产,但多年来小黄姜始终未能被有效开发和利用。2015年,小黄姜的生产加工企业安徽俊达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俊达公司”)在当地落户,在包括当地农商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金寨小黄姜的品牌逐渐被市场认可。
据俊达公司负责人王强介绍,不同于大宗粮食等产品,小宗作物价格走势呈现出弧线,价格忽高忽低极大影响了当地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2017年,金寨农商行给予1500万元授信支持当地生姜种植加工产业脱贫试点,其中对俊达公司授信1200万元用于支持公司建立冷库和种苗采购,300万元投放给首期参与生姜产业的贫困户,用于支付采购种苗和肥料等的资金。
当地农民种植的产品由俊达公司按每公斤高于市价0.5元回收。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已有约800户贫困户陆续参与该项目,并有300个农民还通过俊达公司组织的土地承包种植实现了脱贫。
“这笔贷款由政策性担保公司提供政银担担保,农商行没有要求我们对敞口部分另外提供相应的抵押物,没有增加额外负担,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王强表示。
“现在我们企业已经形成了以小黄姜为原材料的三大类产品,包括调味品、固体饮料及家化产品。”王强介绍,“今年疫情期间,淘宝主播薇娅为我们做带货,仅仅3分钟,订单数量就超过了2万。”
“支持扶贫是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在做强做大企业的同时,我们还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王强表示。
“光伏”助农扶贫“充电”
除了积极进行产业帮扶外,当地的金融机构也主动挑起助力基建进行脱贫攻坚的重任。
2017年6月,金寨县100MW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一次性并网成功。
“传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给电网售价相对较低,而且维护成本高。我们支持的100MW光伏扶贫电站是农发行全系统支持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建设的首例,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农发行金寨县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王海涛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
据悉,项目建成后惠及了建档立卡贫困户4000余户,每年每户收益3000余元,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光伏电站项目的脱贫成效体现在该批次贫困户完成脱贫后,不断惠及未脱贫人口,不断用产业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补足地方发展缺口。
此外,农发行在过去4年中,先后支持包括易地扶贫搬迁、交通枢纽及道路修建和光伏发电等扶贫贷款项目14个,累计投放各类扶贫贷款超50亿元。
王海涛表示:“未来,我们还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补齐短板,通过对资金需求大、期限较长的项目进行支持,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效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