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发布时间:2021-10-29 08:55:17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编者按:

生态文明发展需要绿色金融的有力支持,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今年以来,我国陆续与美国、欧洲加强了气候变化事务的相关合作。国际合作在化解气候风险和与环境相关的金融风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绿色金融全球合作机制正在加速构建。

□记者 胡杨

气候变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困难,国际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金融体系也不例外。由于金融可以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在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的与会嘉宾看来,凝聚合力的态度应体现在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中。

发挥多边开发银行作用

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国际社会2020年之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制度基础。

今年以来,我国陆续与美国、欧洲加强了气候变化事务的相关合作。据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介绍,今年4月,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今年9月,中欧双方也举行气候与环境高层对话并发表联合声明,决定继续扩展双方在节能和提高能效、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金融、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及氢能等方面的合作。

上述领域都是中外绿色低碳技术合作的重要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金融机构在其中亦大有作为。

以多边开发银行为例,作为国际金融机构,我们所熟知的世界银行集团、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就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新加坡金管局主席Tharman Shanmugaratnam指出,催化投资是多边开发银行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落实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多边开发银行的工作重心应当有所转移,一方面是要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催化来自私人部门的投资。多边开发银行需要把“去碳化”同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各国加强合作,将“去碳化”嵌入各国的增长战略中,而不仅是各国分开单独落实。

就世界银行集团而言,据世界银行发展政策与伙伴关系常务副行长Mari Pangestu介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世界银行都非常关注绿色金融领域,并形成了新的气候变化计划,例如承诺未来5年平均35%的资金要有气候协同效应等。

据了解,2016年至2020年,世界银行集团各机构已陆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气候资金逾830亿美元,相当于增加了可再生能源34吉瓦,为50多个国家的人民改善了水文气象数据和早期预警系统。

加速构建绿色金融全球合作框架

事实上,从2016年中国首次提出将绿色金融纳入二十国集团(G20)议程以来,国际组织已经积极行动起来,绿色金融相关的国际平台和合作机制不断涌现。

2016年,中国担任G20主席国期间,人民银行就提出成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并邀请英格兰银行共同担任主席、联合国环境署担任秘书处。2016年至2018年,这一研究小组重点分析了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政策和市场障碍,旨在提升金融体系动员社会资金进行绿色投资的能力,有关政策建议被纳入G20峰会成果,形成了发展绿色金融的国际共识。

过去几年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传统国际组织也积极行动,分析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经济金融风险,研究碳市场和碳定价等政策工具的作用,推动建立气候相关国际标准及监管规则,也为各国合作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创造了积极条件。

在G20的协调下,上述绿色金融合作平台和国际组织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和发展绿色金融提出了多项倡议,包括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和FSB应对气候风险路线图、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确保气候信息披露框架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弥补气候风险相关数据缺口、加强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评估分析、完善针对气变风险的监管要求和工具等。私人部门也响应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绿色转型诉求,成立了多个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金融联盟。

目前来看,国际协调与合作已展示出一定成效,多项倡议取得积极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绿色金融仍面临一些缺口。例如,卢森堡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Julie Becker就认为,全球绿色金融事业还缺乏可靠且可持续的数据作为支撑。他解释称,衡量数据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数据是否可用。现阶段,由于采用不同的统计工具和统计方式,因而很难保证数据的科学性,亟待对数据进行简化和统一。数据足够准确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相关决策的作用。

国际清算银行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秘书处负责人Tara Rice坦言,实现净零排放的过程相当复杂,涉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必须有透明、负责任的合作机制作为基础。只有各方协调到位,绿色转型的成本才能真正降低。

事实上,由于合规机制、监管标准尚未统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绿色低碳转型面临很高的门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Erik Berglof建议,必须找到更加普惠的方式,引导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使用本国或本地货币发行绿色金融相关产品,以包容、公平、公正的理念,推动全球参与到绿色低碳转型中来。

多边合作能降低风险

可以预见,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投资规模将远超此前。据Tharman Shanmugaratnam预计,每年的投资规模将在3.5万亿至5万亿美元之间,这也意味着到本世纪中叶,将有100万亿至150万亿美元投入相关领域,数字巨大。

其中,大部分绿色投资将用于创新,帮助全社会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绿色技术和绿色能源。考虑到这些创新技术发展还不完全成熟,由此带来的投资风险也不容忽视。

作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于2016年8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已对绿色金融的风险监控措施明确规定,包括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和产品的监管协调,综合运用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统一和完善有关监管规则和标准,强化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有效防范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违约风险,充分发挥股权融资作用,防止出现绿色项目杠杆率过高、资本空转和“洗绿”等问题等。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合作在化解气候变化和环境相关的金融风险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Tharman Shanmugaratnam认为,多边开发银行和多边发展机构加强合作,能构建风险共担的机制,引导私人部门投资者更愿意进行绿色相关投资。

李月敏/制图

 

相关链接:

构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监管环境  

外滩绿色金融报告:应对绿色转型的“冲击”   


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10-29

编者按:

生态文明发展需要绿色金融的有力支持,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今年以来,我国陆续与美国、欧洲加强了气候变化事务的相关合作。国际合作在化解气候风险和与环境相关的金融风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绿色金融全球合作机制正在加速构建。

□记者 胡杨

气候变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困难,国际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金融体系也不例外。由于金融可以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在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的与会嘉宾看来,凝聚合力的态度应体现在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中。

发挥多边开发银行作用

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国际社会2020年之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制度基础。

今年以来,我国陆续与美国、欧洲加强了气候变化事务的相关合作。据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介绍,今年4月,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今年9月,中欧双方也举行气候与环境高层对话并发表联合声明,决定继续扩展双方在节能和提高能效、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金融、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及氢能等方面的合作。

上述领域都是中外绿色低碳技术合作的重要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金融机构在其中亦大有作为。

以多边开发银行为例,作为国际金融机构,我们所熟知的世界银行集团、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就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新加坡金管局主席Tharman Shanmugaratnam指出,催化投资是多边开发银行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落实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多边开发银行的工作重心应当有所转移,一方面是要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催化来自私人部门的投资。多边开发银行需要把“去碳化”同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各国加强合作,将“去碳化”嵌入各国的增长战略中,而不仅是各国分开单独落实。

就世界银行集团而言,据世界银行发展政策与伙伴关系常务副行长Mari Pangestu介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世界银行都非常关注绿色金融领域,并形成了新的气候变化计划,例如承诺未来5年平均35%的资金要有气候协同效应等。

据了解,2016年至2020年,世界银行集团各机构已陆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气候资金逾830亿美元,相当于增加了可再生能源34吉瓦,为50多个国家的人民改善了水文气象数据和早期预警系统。

加速构建绿色金融全球合作框架

事实上,从2016年中国首次提出将绿色金融纳入二十国集团(G20)议程以来,国际组织已经积极行动起来,绿色金融相关的国际平台和合作机制不断涌现。

2016年,中国担任G20主席国期间,人民银行就提出成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并邀请英格兰银行共同担任主席、联合国环境署担任秘书处。2016年至2018年,这一研究小组重点分析了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政策和市场障碍,旨在提升金融体系动员社会资金进行绿色投资的能力,有关政策建议被纳入G20峰会成果,形成了发展绿色金融的国际共识。

过去几年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传统国际组织也积极行动,分析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经济金融风险,研究碳市场和碳定价等政策工具的作用,推动建立气候相关国际标准及监管规则,也为各国合作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创造了积极条件。

在G20的协调下,上述绿色金融合作平台和国际组织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和发展绿色金融提出了多项倡议,包括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和FSB应对气候风险路线图、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确保气候信息披露框架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弥补气候风险相关数据缺口、加强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评估分析、完善针对气变风险的监管要求和工具等。私人部门也响应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绿色转型诉求,成立了多个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金融联盟。

目前来看,国际协调与合作已展示出一定成效,多项倡议取得积极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绿色金融仍面临一些缺口。例如,卢森堡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Julie Becker就认为,全球绿色金融事业还缺乏可靠且可持续的数据作为支撑。他解释称,衡量数据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数据是否可用。现阶段,由于采用不同的统计工具和统计方式,因而很难保证数据的科学性,亟待对数据进行简化和统一。数据足够准确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相关决策的作用。

国际清算银行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秘书处负责人Tara Rice坦言,实现净零排放的过程相当复杂,涉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必须有透明、负责任的合作机制作为基础。只有各方协调到位,绿色转型的成本才能真正降低。

事实上,由于合规机制、监管标准尚未统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绿色低碳转型面临很高的门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Erik Berglof建议,必须找到更加普惠的方式,引导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使用本国或本地货币发行绿色金融相关产品,以包容、公平、公正的理念,推动全球参与到绿色低碳转型中来。

多边合作能降低风险

可以预见,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投资规模将远超此前。据Tharman Shanmugaratnam预计,每年的投资规模将在3.5万亿至5万亿美元之间,这也意味着到本世纪中叶,将有100万亿至150万亿美元投入相关领域,数字巨大。

其中,大部分绿色投资将用于创新,帮助全社会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绿色技术和绿色能源。考虑到这些创新技术发展还不完全成熟,由此带来的投资风险也不容忽视。

作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于2016年8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已对绿色金融的风险监控措施明确规定,包括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和产品的监管协调,综合运用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统一和完善有关监管规则和标准,强化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有效防范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违约风险,充分发挥股权融资作用,防止出现绿色项目杠杆率过高、资本空转和“洗绿”等问题等。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合作在化解气候变化和环境相关的金融风险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Tharman Shanmugaratnam认为,多边开发银行和多边发展机构加强合作,能构建风险共担的机制,引导私人部门投资者更愿意进行绿色相关投资。

李月敏/制图

 

相关链接:

构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监管环境  

外滩绿色金融报告:应对绿色转型的“冲击”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